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二十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2-29 1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语言基础运用

①小说通过写人的世俗生活来展现人活着的状态,以及复杂的精神世界;但并不是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用来写小说。②有一段时间,文学界奉行写小事,写欲望,与消颓的生活,写世态的乱象。③生活固然有这一面,但作家不能任性直接展示这些,因为这不是生活的主体,也并非人心所向。④耽于表现生活的消极面,违背生活真实和文学精神的。⑤什么是文学精神?⑥就是真善美。⑦作家要深入生活,去伪存真,要拓展、挖掘精神的深度、广度,展现人心深处的亮光,获得一种能在困苦中站立起来的精神。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句首加“虽然”,不会影响句子意思表达。
B.②句中“奉行”替换成“流行”,词语使用正确。
C.②句中“写小事……写世态的乱象”采用了排比句式。
D.④句中的“是”删去后,不会影响文句意思完整表达。
2.第⑦句画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加以改正,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党发展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狂风骤雨,但总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从危难中突起、于挫折中前进。②为了让中华民族摆脱压迫欺凌,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希望中华民族不再受苦受穷,中国共产党人忘我劳动、艰苦创业;为了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③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拥有夙夜在公、公而忘私的境界和品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坚强意志,就是因为深深植根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中的“从”可用“由”替换。
B.①句中的“突起”改成“奋起”更贴切。
C.③句中的“敢于”“善于”可调换位置。
D.③句画线处的顿号可以改为逗号。
4.②句中画线句与上下句结构不同,请修改这个句子,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与上下句结构一致,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语言基础运用

①新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夏季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非常利于棉花生长。②新疆的长绒棉达到了世界顶级品质,长年供不应求。③新疆不断【甲】农机作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引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高科技技术,为农民整地、播种、植保、收获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④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面积正在年均超百万亩的速度增长,棉花产业形势喜人、前景乐观。⑤近年来,新疆通过科技兴棉等手段,持续【乙】棉花产业竞争力,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加点成语可改为“天时地利”。
B.将第⑤句放在第③句前面,语意更通顺。
C.第③句划线部分中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D.第④句中加点的“以”字可以删掉不要。
6.根据句意,第③句的【甲】处和第⑤句的【乙】处可以填入同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____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语言基础运用

①北京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技术的冬奥会速滑场馆。②该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中最先进、最环保的制冰技术。③它的使用,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稳定厚度均匀的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冰面,还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的碳排放量接近于零。④同时,国家速滑馆还配有一套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制冰产生的废热可用除湿、冰面维护、提供生活热水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删去“冬奥会速滑”,表达更简洁且语意不变。
B.②句中“先进”和“环保”两个词语的位置不能互换。
C.③句中“可以”可改为“用以”。
D.④句中的“来”应该改成“在”。
8.③④句中有三个画波浪线的短语,其中有一个需要修改,请找出并将修改后的短语写在答题卡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
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
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
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
10.“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作者联想到远在楚地襄水之滨的家乡,以虚映实,抒发内心情感。以下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11.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2021-04-21更新 | 8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