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三 二模 2021-05-20 4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谢晖教授团队研发的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可以组队携带药物进入人体内直达病灶部位、识别并攻击病变细胞,助力千千万万癌症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同时还能留在人体内实时监测健康状况,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相关科研论文《可重构磁性微机器人群:多模态转换、定向移动与集群作业》已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机器人学》上。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自组织系统,表现出高度的群体智慧,可以解决个体无法胜任的复杂问题。比如,分工协作的蚁群可构建复杂而精巧的蚁巢、搬运超重猎物,布阵捕食的鲱鱼群可轻松捕获非常警觉的桡足类动物等等。

受此启发,谢晖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这种呈花生状的磁性游动机器人长3微米,直径2微米,只有头发丝直径的约四十分之一。该机器人可成千上万地组队协同作业,机器人之间通过非常小的作用力交流,自组织成一个多模态的群体,就像蚁群用触觉或气味交流一样。群体可在旋转磁场的调控下,展现出多种随环境或任务快速响应的模态,其可变形为长链模态,高效穿越狭长的模拟毛细血管,还能够模拟自然界的蚁群(涡旋模态)和鲱鱼捕食阵列(横带模态),分别完成大负载可控输送与大面积同步集群清理操作。

据介绍,由于机器人体积足够小,可以到达例如毛细血管末端、视网膜等用其它手段难以直接治疗的部位。未来通过体内运动导航,由成千上万个装载药物的微纳游动机器人组成的群体,可以直达病灶部位,识别并攻击病变细胞,实现高效无副作用治疗。与此同时,微纳游动机器人还可以留存在体内,实现健康状况的在体监控,协助人体免疫系统长期有效维护人体健康,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手段。

该研究成果有望为癌症治疗中高效靶向给药和早期诊断体内成像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目前,这些还只是人类在抗癌道路上前进的一小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将会锲而不舍、砥砺前行,努力为全人类健康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取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机器人可组队带药进入人体直达病灶部位。
B.该机器人可以成千上万地组队展开协同作业。
C.该机器人可各自展现出多种彼此不同的模态。
D.该机器人体积足够小,可到达毛细血管末端。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谢晖教授团队的开发工作受到了自然界某些生物群体智慧的启发。
B.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团队协同作业时是靠触觉或气味进行交流的。
C.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可以留存在人体内长期有效地治疗人体疾病。
D.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为癌症治疗中高效靶向给药提供了解决方案。

材料二

金银不仅能做出精美的饰品,还能变身纳米机器人,成为抗癌药。近日,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团队提出纳米抗癌新策略,通过创新设计,将金、银作为纳米抗癌药物载体,同时金、银也发挥治疗作用,由此研发出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新一代纳米抗癌机器人。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材料》上。

纳米抗癌机器人是目前努力的一个方向。纳米机器人是由纳米或分子级别成分构成的机器人,其大小在0.1至10微米之间。在医学上,纳米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新颖特性的分子,可以在人体内执行特定的任务。纳米机器人的设计目的是识别出病变细胞,然后采取行动。在确定目标细胞后,纳米机器人会现场释放药物,达到最大限度的特异性治疗,防止对身体其它健康部位的损害,实现无副作用治疗。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于杀死癌细胞。

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目前人类对抗恶性肿瘤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化疗和放疗技术虽然有效,但同时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因为它们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杀死白细胞。如何精准识别并杀死癌细胞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纳米抗癌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目前纳米药物在肿瘤穿透深度、穿透率方面还不高,亟须开发更智能、更强大的纳米机器人实现肿瘤深部治疗、精准治疗。

李楠课题组研发的新一代纳米抗癌机器人将金—银中空纳米三角和二氧化硫前药精巧地整合于一体,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光热—气体联合肿瘤深部治疗纳米系统。该纳米抗癌机器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深度与精准度。首先,改变形状,研究人员设计出三角造型的纳米机器人以提高其穿透力。第二,让纳米抗癌机器人本身成为治疗癌症的良药,课题组遴选了在纳米级十分活跃的金、银作为纳米机器人制备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金—银中空纳米三角可以产生大量的热,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光热治疗。第三,利用癌症细胞微环境的特性,智能解锁纳米机器人搭载的抗癌药物,更好地杀死癌症细胞,不伤害正常细胞。该团队利用肿瘤细胞内的酸性条件诱导二氧化硫前药按需释放二氧化硫气体,该气体可在肿瘤细胞内部弥散,实现对深部肿瘤的治疗。

李楠介绍说,光热—气体联合治疗可以同时激活细胞凋亡通路,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实现双赢。结果表明,该纳米系统在体内外对深部肿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他们已经成功地使用纳米机器人杀死了实验小鼠体内的肿瘤细胞。

(取材于陈曦、赵晖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楠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治疗癌症可以向金银借力。
B.纳米抗癌机器人在找到病变细胞之前是不会释放药物的。
C.纳米抗癌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的原因是肿瘤具有异质性。
D.金银是纳米级十分活跃的材料,可成为治疗癌症的良药。
4.根据材料二,下列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前的纳米抗癌机器人的治疗效度与精准度等均不及李楠团队的研究成果。
B.化疗和放疗技术的巨大的副作用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杀死白细胞。
C.李楠团队的成果中,金银有光热治疗作用,二氧化硫前药有气体治疗作用。
D.李楠团队研发的纳米抗癌机器人对体内外的深部肿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磁性微纳游动机器人和新一代纳米抗癌机器人都有治疗癌症等病症的功能,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二者的异同。
2021-05-17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术

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都护萧嗣业讨贼不,死败系踵。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总三十余万。旗帜亘千里,行俭咸节制之。

先是,嗣业馈粮,数虏钞,军馁死。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1】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贼拒黑山,数战皆败,行俭纵兵,前后杀虏不胜计。伪可汗泥熟匐其下所杀,持首来降。又擒大首领奉职而还,余党走狼山。行俭既还,阿史那伏念伪可汗,复与温傅合。明年,行俭还总诸军,屯代州陉口,纵反间,说伏念,令与温傅相贰。伏念惧,密送款,且请缚傅自效。行俭秘不布,密以闻。后数日,烟尘涨天而南,斥候【2】惶骇,行俭曰:此伏念执温傅来降,非他也。且受降如受敌。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既而果然。于是,突厥余党悉平。

行俭工草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秘爱其法,赉【3】物良厚。所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又为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诀。行俭通阴阳、历术,每战,豫道胜日。善知人,在吏部时,见苏味道、王剧,谓曰:二君后皆掌铨衡。李敬玄盛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才,引示行俭,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如勃等,虽有才,浮躁衒【4】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默,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所引偏裨,若程务挺、张虔勖、崔智睟、王方翼、党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类为世名将,傔奏【5】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

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鞍坏,惧逃。行俭招还之,不加罪。初,平都支、遮匐,获瑰宝不赀【6】,蕃酋将士愿观焉,行俭因宴,遍出坐者。有玛瑙盘广二尺,文彩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怖,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也,何至是?色不少吝。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余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故洎麾下,数日辄尽。

(取材于《新唐书·列传三十三》,有删改)


注释:【1】赍:jī,携带,拿着。【2】斥候:侦察兵。【3】赉:lài,赏赐。【4】衒:xuàn,炫耀,自夸。【5】傔奏:傔,qiàn,傔从;奏,别奏。侍从,助手。【6】赀:zī,计算,估量。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护萧嗣业讨贼不       克:战胜
B.取粮车中             方:正在
C.马鞍坏              蹶:跌倒
D.遍出坐者           示:示意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数虏钞               伪可汗泥熟匐其下所杀
B.阿史那伏念伪可汗       李敬玄盛王勃……之才
C.屯代州陉口            ,秘爱其法
D.虽有才,浮躁衒露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尽畀以术
就把战略战术全部传授给他
B.余党走狼山
裴行俭剩余的部队离开了狼山
C.遣单使往劳
派遣一名使者前去慰劳
D.类为世名将
大都成为了当世著名将领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行俭深得苏定方的赏识,苏定方认为裴行俭有才能,可以把自己的用兵之术传给他。
B.裴行俭精于谋略,吸取都护萧嗣业军粮被敌人劫夺的教训,用计谋给贼兵以沉重打击。
C.裴行俭通晓阴阳、历术,所以能预先得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捆系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
D.裴行俭慷慨大方,不吝惜财物,能把皇帝赏赐给他的各种财物分给亲戚、朋友及部下。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尔非故也,何至是?
11.著名史学家朱轼评价裴行俭说:“行俭才兼文武,有人伦之鉴,其器量亦不可及。”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05-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②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④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12.人们对“君子无所争”的“争”字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争夺”的意思,有人认为是“以力相争”的意思。请分别以“争”的这两种不同解释为前提,翻译划线句子: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13.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分析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是怎样的。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1】弟贬宜州

黄大临【2】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3】。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4】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峰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艰险,另一面也表明黄庭坚此行前途未卜。
B.“别语”句表达了分手就在眼前,词人心里格外悲伤,喉咙哽咽已经说不成句。
C.“已断离肠能几许”和“断肠人在天涯”中所抒发的“断肠”的情感是一致的。
D.这首词语言虽朴素、平淡,但感情却深厚、强烈,有一种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5.词的后三句用了虚写的手法,下列词句没有使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1-05-07更新 | 7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⑴古诗文中多有寄情于酒、托酒言情的句子,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中的“____,化作相思泪”和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等皆是。
⑵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晚霞秋景图,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⑶毛泽东主席在他青年时代曾写下过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该诗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所引的《齐谐》里的句子:“____,水击三千里,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素养与境界,就要和有大学问、大修养的人交流,不能和浅薄、鄙陋的人交往,正如刘禹锡的文句所说的:“________。”
2021-05-07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8. 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凤姐展现了她卓越的理家才能,请结合此回内容与原著其它情节,借凤姐的理家表现分析其理家之才。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家是什么

毕淑敏

①家是什么?

②家会很小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会很大很大,宇宙是星星的家。家会很轻很轻,像一粒浮尘,被人一指弹掉,不留一丝痕迹;家会很重很重,像一座铅山,压在肩上,寸步难行。家会很快乐很幸福,像一眼不老的喜泉;家会很凄凉很悲壮,像一汪深不可测的泪潭。

③问年轻人:家是什么?他们回答:家是粉红色的玫瑰,有刺更有蕾。家是热烈的拥抱、柔情似水的情话和思念时的邮票。问中年人:家是什么?他们回答:家是心灵与躯体的港湾,能停泊万吨巨轮,也能栖息独木小舟。家是无私的付出和接纳,家是脱去疲劳的热水澡。家是一个苹果,你一大口我一小口。家是一副重担,我愿我这边的力臂短,你那边的力臂长。问老年人:家是什么?他们回答:家是黄昏湖边的搀扶,家是灯下互相剪去丝丝白发。家是一件旧风衣,风也是它,雨也是它。家是虽非一见钟情却望白头偕老的漫漫旅程,家是墓前的一支黄菊。问孩子:家是什么?他们回答: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家是100分时的奖励和不及格时的斥骂。家是可以耍赖撒谎当皇帝,也得俯首听命当奴隶的地方,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

④问养家的人:家是什么?他说:家是勋章,你挂在胸前,别人也看不见。家是暗地里逼你不断挣钱的鞭子,直抽得你遍体鳞伤。问弃家的人:家是什么?他说:家是一种能力,一种学习。我自忖无力从那里毕业,就中途逃亡了。问无家的人:家是什么?他说:家是羁绊,家是约束,家是熄灭人创造激情的沼泽地,家是一种奢侈的糜费。问恋家的人:家是什么?他说:家是树上的喜鹊窝,纵然世界毁灭了,只要有家在,依然有一切。问恨家的人:家是什么?他说:家是爱情的终点,家是英雄气短的坟墓,家是累赘,家是负担,家是你挂在你项上的枷锁,家是你自卖自身的契约。

⑤我不知世上还有没有另外的场所,会如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纵观家庭,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人们在家中卸去重要角色的面具,露出天然嘴脸,最坦率最赤裸,人性的善与丑,方寸之间,纤毫毕现。一代伟人,能治理好一个国,未必能调理好一个家。

⑥有人认为家是最自由最放任的所在,可以放荡不羁,其实家是最考验责任感的圣坛。对一个托付终身的人,都无法负起责任,你还能承诺他人的期嘱吗?连自己的一脉血缘都不能照料和抚育,你还能爱国爱民吗?在家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丑恶。对亲人施暴的人,不可能对他人仁慈;在家中阴郁的人,不可能对太阳微笑;在家中诡计多端的人,不可能真诚地对待友人;在家中粉饰虚伪的人,不可能直面惨淡的人生。

⑦如果没有准备好,请不要撕下走进家庭的门票,如果没有爱自己也爱别人的能力,请不要构造家庭的地基。许多人抱着从家庭掠取支援的动机,匆匆为自己寻一个可供汲取能力的后勤仓库。殊不知家庭不是无中生有变出魔力的黑斗篷。

⑧家庭的温暖,先要无私无偿的培养和付出,然后才像春草,毛茸茸地生长起来。一旦失去了爱情的滋养,再稳固的家也很快风化,爱的力量有时很巨大,有时贫瘠,全看你是否以心血浇灌。

⑨家庭里如果没有神圣感,请别要孩子。家庭缔结之时,并不是简单的男女人数相加,而是诞生了另样的结构,一个崭新的物种,这个物种的花朵和果实,就是孩子。

⑩一花一世界,一家一宇宙。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倘若家中住满健康的爱的花粉,他就吮吸着它用爱的字样构建自己的听觉嗅觉知觉,渐渐地酿成心中小小的蜜饯。

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爱是她的羽翼,爱是他的长矛。在爱中蓬勃成长的孩子,他看天下,就比较勇敢;他看前途,就比较光明;他看事物,就比较冷静;他看死亡,就比较坦然。

⑫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

⑬更令人惊惧的是,来自不完美家庭的孩子们,彼此具有病态的吸引力,仿佛冥冥中有一块恶作剧的磁石,牵引性格有缺陷的男女,格外同病相怜,迫不及待走到一起。病态中的家庭如履薄冰,全是悲剧。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地打断铰链,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像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⑭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晓家的真义,拥有一个温暖称心的家。

(取材于毕淑敏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自忖无力从那里毕业   自忖:暗自思考,暗自揣度
B.方寸之间,纤毫毕现       纤毫:极其细微的毫毛
C.可以放荡不羁                 放荡不羁: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D.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贻害无穷:留下无穷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文字多处运用了比喻句,从不同侧面形象地写出了家的多个特点。
B.“齐家”其实很难,一个伟人能治理好一个国,但不一定能调理好一个家。
C.来自不完美家庭的孩子们,他们会因为同病相怜而彼此吸引,相互体贴。
D.全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启迪了读者对家的认识、引发了读者对家的思考。
21.请统观全文,回答文章第③④段文字在内容、结构及表达上的作用。
22.请根据作者的认识与理解谈谈家是什么,并指出建立家庭、经营家庭需要做到什么。
2021-05-07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语言基础运用

①新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夏季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非常利于棉花生长。②新疆的长绒棉达到了世界顶级品质,长年供不应求。③新疆不断【甲】农机作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引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高科技技术,为农民整地、播种、植保、收获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④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收面积正在年均超百万亩的速度增长,棉花产业形势喜人、前景乐观。⑤近年来,新疆通过科技兴棉等手段,持续【乙】棉花产业竞争力,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2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加点成语可改为“天时地利”。
B.将第⑤句放在第③句前面,语意更通顺。
C.第③句划线部分中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D.第④句中加点的“以”字可以删掉不要。
24.根据句意,第③句的【甲】处和第⑤句的【乙】处可以填入同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____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5. 有人说,阅读就是对话,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请从《红岩》、《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部名著为例,阐明上述观点。要求:理由充分,阐释合理。150字左右。
2021-05-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6. 社会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保护的事物,而保护它们则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请以“我是这样保护 的”为开头写一段文字,介绍保护某一事物的方法,横线上可以填环境、视力等。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简明。150字左右。
2021-05-0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7. 请以“你是最 的”为开头,在横线处补充一个词语,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抒情性强,有鲜明的形象,有一定的文采。抒情文字150字左右,小诗不超过150字。
2021-05-07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28. 按要求作文。

2021年2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节目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是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2021-05-0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9. 按要求作文。

新时代涌现出了无数的愚公,他们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他们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他们帮助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山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想象?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故事,有细节,有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名著阅读
5
语言文字应用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非连续性文本
19-220.4其他散文  毕淑敏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6-110.65《新唐书》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文言实词  史传文
三、名著阅读
12-130.65《论语》  整本书阅读  整体把握内容、主旨或观点
180.6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分析人物形象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160.4炼字、诗眼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语言文字运用
23-24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连贯选择+表达
七、作文
250.65微写作微写作
260.65微写作微写作
270.65微写作微写作
280.1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290.6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