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末 2022-01-06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并付了饭票的,因此程序并不复杂,现在值日生只是按饭表付给每人预订的一份。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各班的甲菜和丙菜都只用小脸盆盛一点,看来吃得起肉菜的学生没有几个。丙菜也用小脸盆盛一点,说明吃这些菜的人都没有多少。只有乙菜各班都用烧瓷大脚盆盛着,海海漫漫的,显然大部分人都吃这种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的菜。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除个别人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做“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谁没在野山野地里吃过饭呢?因此大家也并不在乎这种事。通常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各自和要好的同学蹲成一圈,说着笑着就把饭吃完了。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大部分的值日生也都先后走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跛脚女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看来这几个黑家伙不是值日生本人的,因为她自己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馍和一个玉米面馍,碗里也像是乙菜。这说明跛女子算得上中等人家。她端着自己的饭菜,满脸不高兴地立在房檐下,显然她在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我们可以想来这必定是一个穷小子,他不仅吃这最差的主食,而且连五分钱的丙菜也买不起一份啊!

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变得愈加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

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这也许就是那几个黑面馍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怜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这种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了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的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只是由于鞋子的遮掩,才使人觉得袜子是完好无缺的。)

他径直向饭场走过来了。现在可以断定,他就是来拿这几个黑面馍的。值日生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一瘸一跛地离开了。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拿。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搀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

5.下列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毛钱的甲等菜也只是以白菜土豆粉条为主,只有几片大肉就够馋人了。这样的菜也没有几个人吃得起,显示了那个时代当地的贫苦。
B.那一队一队热闹打饭的同学和故意来晚避免与同学见面的人对比鲜明,表明同学间阶层分明,界限明显。
C.第十段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的心理。
D.只有饿极了的人才会狼吞虎咽,此时,就算是最差的黑面馍馍就着菜汤也是美味佳肴了。
6.简要分析小说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7.文中最后来拿两个黑面馍馍的青年叫孙少平,是本小说的主人公之一,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他的人物形象。
2022-01-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已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不许。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位皇帝。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C.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D.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一般指黄河流域。
B.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嫡长子。文中“太子”是指李建成。
C.顿首,指磕头,是一种跪拜礼,以头叩地;也用于书信的末尾或开头。
D.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其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精通书史术数,颇有见识。他在升任秘书丞后,给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信,从天命时势和个人处境两个方面成功地劝其归顺唐朝。
B.魏征面对皇帝的责问敢于直言,他认为隐太子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他还进言希望皇帝让他做良臣而不是做忠臣。
C.魏征平时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但以情理来处理案件,大家都心悦诚服;他清正廉洁,虽身居高位,但连自己的住宅都没有。
D.魏征在秦王即帝位后,任谏议大夫,被封为钜鹿县男。魏征深受器重,多次受命,得到重用。魏征在病重期间,皇帝亲临探望慰问。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2)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
12.有人诋毁魏征,皇帝是如何处理的?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
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
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
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
14.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孤”“归”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2022-0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5. 古诗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英雄形象历来备受文人称赞,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曹操把酒临风,举矛吟诗的潇洒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022-01-01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犹记中国海军第二十二批护航编队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的场景      。护航十年,在帆樯林立的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助力这片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赢得世界各国的       

10年间,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31批护航编队、100艘次舰艇、67架直升机、2.6万余名官兵,圆满完成了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103次出访三大洋六大洲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一组组数据折射出10年护航的丰硕果实。架起合作之桥,打造和平之海,(     )。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 。在她们身边,祖国的战舰屹立如山,撑起一片安宁,“我们接你们回家”七个字掷地有声,也感人肺腑。

十年风雨无阻,十年劈波斩浪,护航行动也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过程中最深刻的足印。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这背后凝结着护航官兵     的付出,也离不开无数人的接续奋斗。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数不胜数       赞不绝口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B.数不胜数       交口称赞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C.多如牛毛       赞不绝口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D.多如牛毛       交口称赞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B.每一次中国海军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C.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是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
D.中国海军一次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B.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C.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D.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