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四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1-13 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机组创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向核电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华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研发团队先后开展了54项科研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在反应堆堆芯设计、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燃料技术、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华龙一号”涉及5300多家设备供货厂家,遍布全国各地,各项组件共计6万多台套设备,所有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国产率在88%以上。一大批核电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伴随“华龙一号”迅速成长。

不仅如此,通过“华龙一号”示范性工程的建设,我国核电建造队伍已全面掌握了自主建造三代核电站的核心技术,并积累了建设经验,目前已形成每年8至10台套批量化三代核电主设备制造及电站建设能力。

相较国外同类工程,“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降低了20%—30%,这让“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这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按目前市场情况测算,每台“华龙一号”机组全寿命期内在国内创造产值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并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将为我国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创汇近200亿元。

(取材于颜珂、刘晓宇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是全球首个按期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实现核电“走出去”的重点工程。从开工建设到投入商运,历时68个月,不仅成功打破了三代核电领域“首堆必拖”的行业魔咒,也进一步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华龙一号”首堆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得益于我国核电行业在设计、设备、施工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华龙一号’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总设计师邢继特别介绍说。工程的攻坚课题之一,是按期完成首堆工程施工图设计。中核集团将核电的设计、应用软件集成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异地综合协同设计平台,多地近千名工程和设计人员,实现及时沟通,加快数据传递,减少过程反复,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

设备的确定与采购是整个核电工程建设的基础。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得益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进步,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装备都已实现国产化。国产化有利于设备采购,有利于沟通和风险控制。

“华龙一号”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比二代机组大得多,这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开工后,首堆建设始终按计划推进。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在施工现场,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为“华龙一号”的建成投运提供了重要保障。

首堆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模式。施工进度管理团队建立了移动端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移动端APP,相关责任人能够实时接收作业任务、实时反馈作业进展,施工管理进入移动时代。

“华龙一号”技术正走向世界,我国已经与20余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取材于何明、孙惠贤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龙一号”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了高端设备制造业升级。
B.“华龙一号”为三代核电站主设备批量化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C.“华龙一号”首堆机组成本只有国外同类工程的20%--30%。
D.“华龙一号”机组既能创造高产值,又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华龙一号的“核心技术”与“核心设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龙一号”核心技术的掌握来之不易,是54项科研攻关项目的结晶。
B.“华龙一号”的核心技术涉及反应堆堆芯设计、燃料技术、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
C.目前,我国核电建造队伍已全面掌握了自主建造三代核电站的核心技术
D.“华龙一号”的核心设备的国产率达到88%以上。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华龙一号”打破“首堆必拖”魔咒的原因的一项是(     
A.设计工作协同化B.设备制造国产化
C.施工技术多样化D.管理模式信息化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三代核电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已全面领先美、法、俄等核电强国。
B.“华龙一号”首堆商业运行,对推动世界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核电站设备采购的全效推进,可大幅减少工程施工量,提高建设效率。
D.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将我国“华龙一号”技术运用到核电项目建设中。
5.“华龙一号”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国家名片”。根据上面三则材料,请你面向国内民众写一段推介语,向国内民众介绍“华龙一号”。要求:拟写三个关键词,并围绕关键词撰写。
2022-01-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②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非列国诸侯之所敢敌也。而曰“及楚人战于泓”。楚,夷狄之国;人,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不辩。   

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齐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牛何?”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死地。”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所谓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

④泓之役,身败国衄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紾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

⑤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

⑥古人有言:“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襄公行王者之师,犹足以当桓公之师,一战之余,救死扶伤不暇。此独妄庸耳。齐桓、晋文得管仲、子犯而兴,襄公有一子鱼不能用,岂可同日而语哉。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

(取材于苏轼《宋襄公论》)

【注释】①出自《春秋》。泓水之战,子鱼向宋襄公建议,在楚军没有全部渡河、没有列阵成行做好准备时发起进攻,宋襄公未听,结果大败。②膰:送祭肉。③文王之战:指符合礼信仁义的战争。④觳觫:恐惧的样子。⑤鄫子:鄫国国君,参加诸侯会盟时被宋襄公杀害以供奉神庙。⑥衄:损伤,伤害。⑦二毛:老年人。⑧紾:弯转,扭曲。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者之称                           微:卑贱
B.而夷狄之微者                              当:抵挡
C.牛何                      之:去,往
D.若无罪而死地                    就:于是
7.下列与“欲以不重伤”中加点词“乃”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率五百骑兵突围,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B.既已,无可奈何,遂收樊於期之首。
C.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D.家祭无忘告翁。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
没有像这样严谨而且全面的了。
B.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
宋襄公的过错不只是施行仁义而没有坚持到最后。
C.天下知其不情也。
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
D.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
宋襄公以为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凭借名声取得。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记载宋楚之战时,用字考究,“楚”“人”二字,隐含着对宋襄公的批评。
B.作者认为宋襄公为人狂妄,有众多能臣却不用,故而一开始就不具备称霸的德行。
C.作者通过对宋襄公的评论,表达出统治者只有行王道才能成就王业的仁政思想。
D.鉴于后世对宋楚战争看法不同,宋襄公的行为极具欺骗性,作者撰写此文以澄清。
10.第③段中,作者认为宋襄公“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请具体说明③段至⑤段是如何对此展开论证的。
2022-01-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注释】①滔滔:比喻世上的纷乱。②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11.解释文中“知津”的含义。
12.根据文意,简要回答孔子“怃然”的原因。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东渡留别祖国

李叔同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总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注释】①本词写于1905年作者赴日留学之时②淞波溜:淞江水泻注不止。③苍龙:指宝剑。
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暮鸦”“衰柳”营造萧瑟悲凉的离别氛围,写出了东渡求学的迫切心情。
B.“破碎山河谁收拾”一句,是对国家现状的叩问,也是“离人消瘦”的深层原因。
C.“恨年年”两句,化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叹往事不堪回首。
D.“长夜凄风眠不得”两句,形象写出内心的痛苦挣扎,也表达出诗人远大的理想。
14.“愁黯黯,浓于酒”一句,以酒写愁,化虚为实。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B.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C.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巳《蝶恋花》)
D.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更漏子》)
15.本词对爱国情感的抒发兼具缠绵与豪放,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2021-04-14更新 | 9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道中迷雾冰滑,______________。及既上,______________,明烛天南。
(2)______________,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____
(3)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积其德义。
(4)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思虚心以纳下
2022-01-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7. 《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请简要举例说明王熙凤和贾惜春各自的才情长处。
2022-01-1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