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末 2022-03-01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

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1月18日傍晚,钟南山匆匆挤上了从广州出发的高铁。目的地,武汉。

关键先生

1月20日,对于防控新冠疫情而言,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天。

肯定存在人传人,14名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钟南山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局面。

“看到钟南山就安心了”“有钟南山在,稳住我们不慌”……在这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84岁的他临危受命,又一次扮演了关键角色。

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17年前——

“按照你们的看法,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什么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

“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

“没有!”

那是2003年的4月,北京。面对中外记者,钟南山的“耿直”,引来全国哗然。很快,卫生部和北京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被撤换。我国抗非战役打开了新局面。

挺身而出,冒死犯险。那一年,他67岁。

2016年,钟南山80岁。那年生日,他收到一份礼物。一幅字,四个字,“敢医敢言”。

这份礼物,一直挂在他的办公室里。

追梦狂人

“在我的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钟世藩。”

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学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钟南山在文章中回忆了父亲用自己工资买小白鼠做实验等经历。家里的“实验室”,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启蒙作用。

但他的呼吸疾病研究之路,并不平坦。

1979年的10月,在他43岁生日当天,钟南山远赴英国,开始为期两年的进修。

在英国,中国医生的资格不被承认,钟南山只能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查房和参观实验。他的导师只允许他待8个月。

“我一定要争口气”。他从自己身上抽血,做了近30次试验。为了研究“吸烟(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课题,他猛吸一氧化碳,冒着生命危险让自己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22%,相当于一个人连抽60多支香烟。

最终,他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发现了其推导的不完整性。

事后,导师告诉钟南山,他想待多久都可以。

如果这是一个视频,如果网友可以发弹幕,上面一定会写着“真是个狠人”。

2015年8月,钟南山为他的传记《钟南山传》举行见面会暨签售会。他说起两个故事,是关于自己很佩服的两位媒体朋友,一位是王志,一位是叶依(《钟南山传》作者)。

他说十多年前叶依找到钟南山。当时他坐电梯到18楼,叶依走楼梯。“没想到我上去后她马上就上来了。”“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如果有执着追求,有热爱,你常常会成功。”

跨栏高手

“我测得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在1959年。”

1959年,在首届全运会上,他以54.4秒的成绩刷新了男子400米栏全国纪录,并夺得男子10项全能冠军。

那届全运会不仅给他带来冠军,还让他与妻子李少芬结缘。“钟南山在当时是北医里很厉害的田径运动员。”李少芬回忆,为了全运会,“两人经常一起训练,慢慢就好了”。

李少芬是谁?1952年至1966年在国家女篮效力,是首届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八十多岁的钟南山,一直坚持健身,一口气十个引体向上,手臂肌肉吊打小伙子!

据报道,2015年时有记者采访,钟南山和记者一起爬楼梯上十几楼,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

关于健康,钟南山还有一句名言:“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

“如果下一次SARS来临,我们有信心第一时间完成诊断。”2018年9月的一天,在广州举行的一场国际论坛上,钟南山如是说。

如今,下一次“SARS”来了。

战役打响。无数医务工作者或正面交锋,或严阵以待。

(摘编自夏振彬《钟南山,一个狠人》,2020年1月22日《广州日报》)

材料二:

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你关心政治吗”的提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答:“我想搞好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

钟先生的这番话很实在。关心政治,就应该与自身的职业、工作联系起来,将科学的政治理想、信念,融入职业精神,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行为。作为医生,在非典肆虐之时,就应当自觉冲上一线去尽职尽责,救死扶伤。在抗击非典中,钟先生临危受命,曾连续奋战三十八小时而累倒在岗位上,他较早总结出了治疗方案,他首先查出了致病的冠状病毒……钟先生的言与行,给人们一个新的视角,领略了政治的真谛:政治不仅仅是政治家的事,也是凡人布衣的事;政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

钟先生的政治观,有极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是冲上去坚守,还是躲避、逃跑?岗位上的政治考验是一览无余、立时凸显的。从中央电视台举办没有现场观众的晚会“我们众志成城”,到中央领导亲临抗击非典第一线,到各省市不惜代价救治非典患者,无一不是这种政治观在各个岗位上的充分展示与体现。

钟先生的政治观,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不只适用于抗击非典这一特殊时期及特定人群。人活在世上,大抵总要做点事,总要去工作。工作起来时,总要与政治自觉不自觉结缘。王进喜和时传祥,当年都曾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骄人的业绩,其精神,其魅力,至今也不因时间久远而减失。

说钟先生的政治观有科学性、实践性,其实说到底,最根本的当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有识之士对这个政治观,都该有强烈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实践的紧迫感。

(摘编自《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政治观》,2003年6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通讯紧扣钟南山先生的几个主要事件,表现人物独特的精神品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和评价。
B.“关键先生”是指钟南山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做出重要的、关键性的举措,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公众的期待。
C.文本提及钟南山多种称号,如“关键先生”“狠人”“跨栏高手”等,给人零乱不着重心之感。
D.作品中穿插钟南山回忆父亲的细节,给人物当下行为、处事模式提供了背景支撑,有利于丰满人物形象。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南山虽然出身医学世家,但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发狠”取得的成功。
B.作品提及两位媒体朋友:王志和叶依,他们作为主人公的正面衬托,表现钟南山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C.作品选材颇具匠心,有钟南山“敢医敢言”的典型事件,也融入了主人公成长背景和独特的运动员经历。
D.“跨栏高手”这段重在表现钟南山的运动天赋,与夫人的相识相守则丰富了人物形象,但与标题“狠人”不符。
3.下列对材料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论证了讲政治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搞好业务工作的观点。
B.文本从政治观与职业行为、政治观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及政治观的普遍适用性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了论证。
C.文本在论证政治观的普遍适用性时,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王进喜和时传祥的例子极大地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钟先生的政治观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有人对于这点都强烈认同,感到亲近并有紧迫的实践期望。
4.钟南山先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5.新闻评论引导社会舆论,材料二从政治观这个角度评价了钟南山的时代价值,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评论?
2022-02-2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笔墨祭(节选)

余秋雨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当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古代书法家。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古代书法家的队伍很大,层次很多,就我见闻所及,当代一些书法高手完全有资格与古代的许多书法家一比高低。但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先决条件是,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需性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诚恳。

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写古诗。五四以降,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他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却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悬挂。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我相信,后代习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谁也不能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相传汉代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喝酒,却又常常窘于酒资,他的办法是边喝边在酒店墙壁上写字,一时观者云集,纷纷投钱。你看,他轻轻发出了一个生命的信号,就立即有那么多的感应者。这与今天在书法展览会上让人赞叹,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整个社会对书法的感应是那样敏锐和热烈,对善书者又是如此尊敬和崇尚。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蕃篱的。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伤痕斑斑,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师宜官的学生梁鹄在书法上超越了老师,结果成了当时的政治权势者争夺的人物。他曾投于刘表门下,曹操破荆州后还特意寻访他,既为他的字,也为他的人。在当时,字和人的关系难分难舍。曹操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运筹帷幄之余悉心观赏。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艺术相依相傍。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

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传说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最令人惊异的是,隋唐时的书法家智永,写坏的笔头竟积了满满五大簏子,这种簏子每只可容一百多斤的重量,笔头很轻,但五簏子加在一起,也总该有一二百斤吧。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他就摘芭蕉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的。这种记载,即便打下几成折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仅仅为了练字谋生,完全犯不着如此。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样的诗句,展现的是对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

“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道地的中国传统文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柳亚子、郁达夫们的古诗足以比肩古人,但时过境迁,社会接纳他们已不那么热情从容。
B.古代文人将艺术融于生活细节,具有独特雅趣,今人刻意追求反失去“随意性”的气韵。
C.只要营造与古代相类似的社会气氛和人文审美趋向,今人书法追上古人成就便指日可待。
D.作者认为在富丽的大观园里矫揉造作地筑一个稻香村,破坏了大观园的整体审美风格。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毛笔为抒情象征载体,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气质无法融入历史变革的洪流、最终被时代弃之而去的复杂情感。
B.文章以汉代书法家师宜官为例,说明古代文人的书法与人们日常饮食起居相生相依,艺术已然融入生活的点滴细节成为社会惯常。
C.结尾引用诗句“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营造出了古人沉浸于书法艺术创作,墨汁飘香、砚台生光的艺术情境。
D.文章视野开阔,语言优雅大气,有理性思考和终极追问色彩,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8.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当代书法“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诚恳”?
9.在作者看来,古代文人书法队伍大、层次多、成就高,原因何在?
2022-02-24更新 | 133次组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B.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知不可乎   骤:一下子D.而莫消长也   卒:终究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古人称对方字表示尊敬。
B.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C.“七月既望”的“既望”是根据月亮的情况来纪日,阴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初二叫“既朔”。
D.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郭”,外面一道为“城”,“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12.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既紧扣上文的“水”与“月”,又引出下文。
B.记游类文体往往景、情、理契合无间,选段基于写景、抒情,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体现了作者的哲理之思。
C.苏轼化身文中的“主”“客”,既以“自问”倾诉人生苦恼与困惑,也以“自答”化解。
D.选文语言整散结合,韵脚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颇具苏轼“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4.面对客人的悲伤,苏子是如何劝说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2-24更新 | 74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琴音由嘈杂到纯净的过程,弹出来的曲调就像湘妃对舜的思念一般哀怨婉转。
B.颔联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凉风、暮雨,生动地表现琴声的“清脆流畅”。
C.颈联侧面描绘听众沉浸于琴声的愉悦感受:如泉水从青峰流泻,如黑鹤在青冥苍穹翱翔。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悠远美妙。
16.本诗尾联“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与《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运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请分别赏析其艺术效果。
2022-02-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中的意象来表达对贤才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说,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在谈笑间中“______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4)“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用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永(jùn)       (cuì)        破屋(chuán)     雕栏(qiè)
B.圮(tān)       头(chàn)       堂皇(miǎn)       郁郁(wēnɡ)
C.帖(yùn)       脚(pié)        周公吐(pǔ)          窸窸窣(suō)
D.肩(jiǎ)       稻(xiān)       残羹冷(zhì)        妖童女(yuàn)
2022-02-2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