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末 2022-03-01 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是指通过学习民法典,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树立尊崇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运用法律保护合法利益的能力,从而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坚持做好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体现为以下三方面要求:

一是青少年民事法律知识体系要依照民法典展开。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公民的民事权利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把限制公民权力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民法典则把保护公民私权利展现得尽善尽美。公民一切民事活动,大到签订合同、设立公司,小到缴纳物业费、办理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育,需要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切身利益,切实遵循民法典设立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法律规范,并依照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诉求和民法典的内在逻辑性,科学设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层层递进、有效衔接的知识体系。

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价值追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从立法目的、原则到具体规则,都充分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民法典第一条指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典提出民事主体平等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增加了见义勇为免责制度、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及业主居住权制度、保护胎儿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保护个人信息制度等等,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事法律制度,积极将这些法律制度转换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进而形成自觉的法律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社会行为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更加注重大中小学校一体化与校内、校外协同化建设。民法典汇集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民事法律实践,吸收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涵盖范围广泛,内容博大精深。因此,需要进行持续、长久的浸润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扎实做好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一方面要强化大中小学校法制教育一体化建设,即根据民法典的内容和青少年成长阶段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时代特征进一步营造法律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氛围,在依托法制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法制教育专职力量的同时,辅之以加强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协同合作,更加有效促进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

(摘编自张振芝、张莹惠《推进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思路》)

材料二:

新学期第一周,身兼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走上北京二中讲台,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讲课中,张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题,聚焦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从中学生熟知的人和事讲起,从“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护身宝典,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约定,凝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等三个方面为师生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民法典引导人们坚守公平正义。老人倒地扶不扶?民法典告诉你,要扶!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对姓名权作出新规定,跟谁姓也有了更大的空间。第1015条规定,除随父母的姓外,还可以选其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比如奶奶或姥姥的姓。如果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长大的,也可以选扶养人的姓氏。最后,还规定起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公民姓名权的保障和法治的进步。”

“生活中,同学们用手机上网时,是不是下载了很多APP?同学们想过没有?这些APP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很大隐患和挑战。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后果难以想象。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我们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课后,高一学生陈庭轩感触颇深,法治课上的一个个小案例,让她知道民法典与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保护息息相关,需要大家共同拥护。高三学生肖政谕说,能切实感受到法治发展与时俱进。

(摘编自李澈《民法典怎样保护“少年的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宣示和保障了公民的民事权利,为公民进行所有活动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B.民法典提出的原则及增加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
C.民法典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民事法律实践、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成果之大成。
D.民法典实施后,在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公民可随意给孩子改姓起名,这反映了我国对公民姓名权的保障和法治的进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立足于民法典的实际内容,也要适应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要。
B.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民法典重在保护公民私权利,两者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支撑,但又互不关联。
C.依据民法典第184条的规定,“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D.如果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手机APP泄露,公民可根据民法典第1034条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侵害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的一项是(     
A.某小区物业公司将小区中心花园出租给婚庆公司,收取了较大数额的“管理费”,并将此资金用于物业公司员工的福利发放。
B.小李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为“李尚往来”,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出生登记手续,但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质疑,不予受理。
C.某地一位女青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后,遭到某些“键盘侠”的攻击谩骂,其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地点等信息被人公布到互联网上。
D.某市疫情防控部门向社会发布流调报告,通报确诊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时只提相关地点,隐去病例的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4.如何面向青少年有效开展民法典教育活动?请依据材料简要说明。
5.材料一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三个方面的论述顺序可否调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虻(节选)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礼拜三早晨,日出时,他们把牛虻带到院子里。他的腿瘸得比往常更明显了,他重重地靠着军曹的胳膊,走得异常困难、痛苦,但他脸上所有的消沉、谦顺都已无影无踪。空寂中把他压垮的幽灵似的恐惧、虚幻世界里的幻象与梦境,都随着产生它们的夜消失了,而一旦太阳光芒四射,敌人出现在面前,他便激起斗志,再也无恐惧可言了。

执行死刑的六个枪手在爬满常春藤的墙前站成一排,这墙就是他那天夜晚进行不幸尝试时爬过的布满裂缝正要坍塌的墙壁。士兵们站在一起后,手里握着枪,好不容易抑制住眼泪。他们被叫来杀死牛虻,真是不堪设想的恐怖。他那直刺人心的辩才,他那无休止的狂笑,他那光明磊落、感人肺腑的勇气,曾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在他们死气沉沉的生活中闪耀,而现在,他必须死,死于他们之手,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去熄灭天上的明灯。

在院子里那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下,他的坟墓正在等着他,那是夜里由一些很不情愿的士兵挖的,铁锹上沾上了他们的泪水。他走过时,低下头微笑着看了看那个黑魆魆的坑和坑边打蔫儿的小草,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闻闻那新翻泥土的芳香。

靠近大树,军曹停下来。牛虻带着最欢欣的微笑回头看了看。

我要站在这儿吗,军曹?

军曹默默点点头,他喉头哽咽,悔恨自己竟不能说句话来救他的命。统领、他的侄子、为枪手发令的中尉、一个医生和一个牧师已经站在院中了,他们一本正经地往前走着,看到牛虻含笑的眼睛中光芒四射的蔑视,他们都有些局促不安。

我的孩子,牧师上前打断他的话,别的人后退了几步,以便单独谈话,再过几分钟,你就要面对你的创造者了,难道留给你忏悔的这几分钟,你还要用来说这些话吗?我请求你想想,不忏悔就死会让所有的罪孽压在你的头上,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等你站到你的审判者面前,再想忏悔可就来不及了。难道你竟要开着玩笑走到上帝森严的神座前吗?

开玩笑吗,牧师大人?我觉得,忏悔这东西只有你们才用得着,轮到我们收拾你们的时候,我们会用大炮来代替这半打破旧的马枪的,那时候,就会真正领教我们是多么能开玩笑的。

你还要用大炮?唉,可怜的人,难道你还不明白,你现在正处在可怕的深渊边上吗?

牛虻回头望了一眼那开着口的坟墓。

原……原来牧师大人认为,只要把我埋在这儿,就算是把我了结了?也许会用石头压上坟头,免……免得我在‘三天之后’复……复活吧?别害怕,牧师大人!我不会侵犯你们这廉价表演的专利权的,我会和老鼠一样,在你们把我放下去的地方安安静静地躺着。即使这样,我们也还会用大炮的。

啊,慈悲的上帝!牧师喊道,饶恕这个可怜的人吧!

阿门!中尉低沉地叫了一声,与此同时,上校和他的侄子在自己身上虔诚地划着十字。

显然,再这么坚持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牧师放弃了徒劳的尝试,没有再拖延,简短的准备就这样完成了。牛虻自己走到指定的位置,只转过身看了一会儿红黄交融的灿烂朝霞。他重复了不要蒙眼的要求,他那挑战的神情,逼得上校只得勉强表示同意。他们双方都忘记了,这么做会使士兵们十分难受。

牛虻面对他们,微笑着站好,枪在士兵们的手中不住地抖动着。

我完全准备好了。他说。

中尉向前走一步,因激动而有点儿颤抖,他以前从来没有发布过执行死刑的口令。

预备——瞄准——放!

牛虻踉跄了一下,很快恢复了平衡。一颗子弹射偏了,只擦破了他的脸皮,血淌到洁白的领结上,另一颗子弹打在膝上面一点儿。硝烟散去,士兵们看到牛虻在那儿微笑着站得好好的,正用残缺不全的手在擦脸上的血。

枪法太糟糕了,伙计们!他说,清晰的声音传入呆呆发愣的可怜的士兵们的耳朵里,再来一次!

士兵们不由得呻吟颤抖起来。开枪时,他们每个人都瞄向了一边,暗中希望那致命的一枪出自他人之手,而现在牛虻还站在那里,冲着他们微笑。他们枪口朝下,神情沮丧地听着军官们粗暴的咒骂与责备,一边还呆呆地、惊恐地看着那个被他们开枪射杀但不知道怎么还没有死的人。

统领在士兵脸前晃着拳头,粗暴地嚷着要他们立正,举枪。他也同士兵们一样,不敢看一眼那个可怕的人形站着,不肯倒下。牛虻跟他说话时,他被那嘲笑的声调吓了一大跳,打了个冷战。

上校,你今天带来的士兵真是糟糕透了!来,看看我是不是能更好地调理他们。现在,士兵们,把手里的东西抬高点儿,靠左一点儿!唉呀,伙计,你们手里拿的是枪,不是煎锅!——都对准了吗?好了!预备——瞄准——

放!上校向前惊跳了一步叫道。这个人竟自己下令枪毙自己,这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又是一阵乱七八糟的枪响,那排士兵竟乱作一团,簌簌发抖。他们眼睛发狂,直愣愣地向前看着。一个士兵甚至没能开枪,他只是把枪扔到一边,蹲下去,低声呻吟着说:我不能——我不能!

硝烟很快散去,飘入早晨的阳光之中。他们看到牛虻已经倒下,同时也看到,他仍然没死。在最初的一刹那间,士兵们与军官们僵直地站着,如同变成了石头人。忽然,医生和上校都惊叫一声向前冲去,他们看到牛虻吃力地用一个膝盖支撑着身体,依然在对士兵们发笑。

又射偏了!再试一次——看一看,小伙子们——你们能否——他的身体突然摆动了一下,歪倒在草地上。

他死了吗?上校低声问。医生跪倒在地,一只手摸摸那血淋淋的衬衫,软弱无力地回答:我想是的——感谢上帝!

(选自《牛虻》,北方文艺出版社)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太阳光芒四射”这句描写既点明时间,也引发了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
B.小说设置牛虻与牧师对话的情节,是为了表现牧师的仁慈,宣扬宗教的温煦之力。
C.牛虻的“光芒四射”与统领等人的“局促不安”对比,突出了牛虻的光辉形象。
D.罗素说《牛虻》是一部“最激动人心的小说”,牛虻就义就足够让人激动、震撼。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B.文章第三段“铁锹上沾上了他们的泪水”,这一细节写出了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超越了阶级情感。
C.开头处写牛虻在夜里有过“消沉、恐惧、幻象”等,立体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性情,让人物更真实可感。
D.文章多次写到牛虻的“微笑”,形象地展现了他为了信仰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8.小说描写士兵枪杀牛虻时的表现对塑造牛虻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小说人物身上往往隐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请探析在牛虻身上隐含着的这种情感。
2022-02-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十年,郑锦死,子克塽幼,诸将刘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夏至后二十馀日,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以为言,暂缓进剿。琅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诏从之。

二十二年六月,国轩踞澎湖,环二十余里为壁垒。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于帕。旋以百船分列东西,遣总兵陈蟒、魏明率兵东指鸡笼峪,西指牛心湾,分贼势。琅自督五十六船分八队,以八十船继后,扬帆直进,取澎湖,国轩遁归台湾。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明季设澎水标于金门,出汛至澎湖而止,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然其时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此地原为红毛所占,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盖筹天下形势,必期万全,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

二十七年,入觐,赏赉优渥。琅辞谢,又言:臣年力已衰,惧勿胜封疆之重,请辞。帝不许,命还任,三十五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B.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C.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D.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熙,是清朝皇帝的年号。年号与谥号、庙号相比,起源最晚,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可以不唯一。
B.太子少保,负责教习太子的副职,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
C.户部,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举、财政等事宜。
D.疏,封建时代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后引申为分条陈述或分条记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琅骁勇善战,厥功甚伟。攻台过程中,施琅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缩;他平定台湾,终于使之回归,稳定了东南局势。
B.施琅精于谋略,长于用兵。面对台湾守军的严防死守,施琅联络旧部作内应;澎湖之战中,他精心谋划,排兵布阵,大获全胜。
C.施琅坚持己见,力排众议。面对是否缓征台湾的不同意见,施琅据理力争,坚持攻台;面对台湾弃留的争论,他准确分析形势,说服朝廷将其纳入版图。
D.施琅功成不居,淡泊名利。面对自己的功绩和朝廷的优厚奖励,施琅不贪功,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婉拒皇帝的赏赐,得以功成身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
(2)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
14.平定台湾后,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针对台湾的弃留之争。施琅主张守而不弃的理由有哪些。
2022-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右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遂作此诗。②伊,语气助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冬犹绿”“岁寒心”赞颂了江南橘树不畏严寒的本性和坚贞不渝的节操。
B.“嘉客”指亲贤远佞的圣明君主,“阻重深”借重重阻碍寄寓仕途坎坷之悲。
C.人的命运难以预料,但福祸往复循环,作者对重返朝廷受到重用仍有信心。
D.诗人有感于朝政的黑暗和个人的被贬,以橘树自比,托物言志,意蕴深远。
16.对比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
2021-03-20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