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2-04-04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来)得软脚病            纵其所(往)
B.敛不(凭借)其棺        (作传)其事以为官戒
C.名我(本来)当               士大夫多以不(顾虑)国事
D.(等到)牧以谗诛            草木无情,有时(按时)飘零
2022-04-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2.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春生秋
B.扫叶             鸣鼓而
C.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则获邑
D.李牧连          欧阳子方读书
2022-04-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3. 下列加点的词语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进退百官
③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④又可翼其成立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⑥羽衣翩跹
⑦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⑧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⑩游于是乎始
⑪迁于故居之东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A.①②⑧⑫B.②③⑥⑩C.④⑤⑨⑩D.②⑤⑦⑪
2022-04-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4. 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逍遥泉石之上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其势弱于秦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触刑辟而诛戮
D.其又何尤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2022-03-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5. 下列各项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终必不蒙见察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秀外而惠中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自余为僇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翻然敛翼,宛将集兮          道士顾笑,予亦惊悟
2022-04-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惜其用武不终也             予乃摄衣
B.遗址甚狭                       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C.故为文以志                    不知日
D.复游赤壁之下                 饮酒斯亭而乐之
2022-04-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7.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文: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B.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译文:只要他在内心不觉得惭愧,不被外界所责备,就姑且把精神寄托于此。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译文:列举先王的治国方略,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
D.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译文:(我们)到那里就拨开草丛坐下,喝酒喝到壶底朝天酩酊大醉。
2022-04-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8.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一篇送友人归隐的赠序。写作艺术上很有特色,融铺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兼有辞赋、骈体、散文之美。
B.《秋声赋》多处运用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C.《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的政论文。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D.《六国论》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极度同情。
2022-03-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