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励德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4-22 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疫情多变,舆情也扑朔迷离。营销号造谣获利不是新事,“妖言惑众”也是如此。都知道,在这背后有一套以流量套利的生意经。但不少人不断靠“带节奏”成功牟利,除了“盈利模式”在奏效,恐怕更有市场在帮忙。有些热传的言论、文章,事实未必一概离谱,观点结论也像那么回事,其实在论事说理时玩了不少常人不注意的障眼法,又或者抢先站上某种“制高点”来“扯虎皮拉大旗”……对这类“妖言”更应当警惕,因为它们比那些一眼就容易戳破的谣言更容易大行其道。比如前段时间疫情开始全球爆发时,有些自媒体、公众人物甚至专业媒体机构利用公众情绪做文章,或是对他国处置情况大加嘲讽,借此“扬我国威”;或是放大诸如“某国要对我国实施制裁”等等“坏消息”,激起舆论的义愤和担心。其中很多不能完全说是空穴来风,但往往并未呈现完整事实,或是援引了一些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这类似是而非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导致舆论场上的过激反应,甚至影响人们的判断。

“带节奏”固然招恨,为了赚流量和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也应当严惩,但除了要解决“带节奏”的人这一方面的问题,恐怕也要想一想,怎么让舆论场的“免疫力”变得强一些。都说大变局下要用“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舆论场上也总有一些常识是不会变的,有一些“大道”也是不会变的,比如发展是硬道理,比如市场主体的感受最重要,比如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比如中国和世界唇齿相依,比如人类终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对这些信念的坚持,就是最基本的“确定性”。有了这样的确定性,面对舆论场上的真真假假,面对那些“带节奏”的把戏,自会有足够的免疫力。

(摘编自朱珉迕《面对“带节奏”,如何具有免疫力》,《解放日报》2020年4月17日)

材料二:

自2014年8月起,国家先后发布文件,开始着手整治网络社会治安,但仍需广大网民的全员配合。

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存在于媒体信息发布之前,而自媒体时代是“后把关人”的时代,为避免因自媒体的把关人的缺失而造成信息缺陷及消极的社会影响,必须重建把关人机制。在自媒体营销号中,把关人角色失位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自媒体信息的审核还不够严谨。只有对事件信息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剔除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实消息,为突发网络舆情的正常演化创造空间,营造和谐的网络社会舆情环境。

虚拟圈子化的人际关系突破了空间、年龄,职业、知识的限制,在“意见领袖”这个大家长的带领下,形成“新家庭”,即新的具有同一或相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群体。因此,一旦某个意见领袖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将会带来无数“认同”及“附庸”的声音。对于意见领袖的正确培养,关乎整个自媒体的舆情的走向,也关乎国家民众心声的走向。一旦自媒体营销号出现令广大网民舆论走向失调的趋势,“意见领袖”往往会成为拉住舆论失控的关键绳索,为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发挥巨大作用。

要教育民众以批判、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媒体营销号,学会分辨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警惕性,培养和锻炼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除此之外,网民还需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将法律和道德约束作为基本底线,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原则,不盲从。

(摘编自陈玲,欧坤《舆情事件中自媒体营销号的规范化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材料三:

营销号铤而走险的冲动来自对利益的追逐。在互联网平台上注册账号,收集内容然后加工推送出去,获得流量,就能变现。有媒体曝出,权重高的账号,1万阅读量有80元的收入,还有粉丝广告收入,很多人都是注册多个账号来做。此外,这些营销号还可以通过“软广植入”“贴片广告”“返佣商品推广”等方式变现。

营销号炮制的内容往往会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也有的通过制造焦虑来引人关注。总之,有人阅读才会有流量,有人为流量买单才能变现。这些人无形中成了营销号的“助威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当然,应该承认流量作为数据标尺的价值,但是多元化的社会,流量不应该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各方在打击流量至上的同时,也急需寻找到更好的标尺。只有这些标尺客观、公正,才可能为社会“松绑”。

(摘编自杜鑫《营销号炮制假消息背后有何经济利益》,《工人日报》2020年3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营销号造谣获利,依靠的是以流量套利的生意经,这是一些营销号不惜妖言惑众获取流量的根本原因。
B.心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和世界唇齿相依等“确定性”的信念,自会识破舆论场“带节奏”的把戏。
C.意见领袖的被认同感较强,因此其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的观点,均会带来无数“认同”及“附庸”的声音。
D.营销号炮制的内容往往会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这些阅读者不知不觉中又变成了营销号的“助威者”。
2.下列不能作为自媒体营销号传播不规范的依据的一项是(     
A.围绕公众关心的公共性议题编造刺激公众神经的谣言,从而吸引转发和讨论。
B.报道个别企业的产品不合格现象及经营不规范现象。
C.站在道德制高点肆意批评、侮辱他人等“键盘侠”行为。
D.为网络公关的客户发帖,抹黑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巨大利益。
3.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在舆情事件中除国家提升监管力度外,我们在规范自媒体营销号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焦裕禄(豫剧选段)

姚金成(执笔)

文本一: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焦裕禄办公室。墙上一幅兰考地图,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

徐俊雅夹着被褥,焦守凤捧着一个大瓶子上。

焦守凤 (高兴地连跑带跳先进屋来)爸爸!爸爸!(失望地)妈妈!爸爸他又不在。

徐俊雅   老焦!……唉,这又去哪儿了?守凤,把这拆洗过的被褥给你爸换上!

焦守凤     唉!①(把瓶子放桌上,从妈妈手里接过被褥进内屋)

徐俊雅收拾屋子,她扶起旧藤椅,发现藤椅上的破洞,心中揪痛。

徐俊雅   (唱)看见了藤椅上破洞根根断茬,似看到老焦他茶缸抵肝咬着牙。老焦啊!(接唱)肝疼病最怕劳累压力大,多少次劝你休息都白搭!叫你吃药你总忘记,犯病时你就知道顶住肝疼桌上趴。抚藤椅似看见你日夜忙和累,抚藤椅似看见你忍疼痛汗流面颊。抚藤椅怎诉说亲人的心疼牵挂,抚藤椅忍不住泪流如麻。为你忧、为你愁,心难放下,恨不能替你病、替你疼,替你挡住这兰考的暴雨和风沙!

焦裕禄披雨衣从外面进来。

焦裕禄   俊雅,下这么大雨,你们咋来了?

徐俊雅   半个多月都没见你面,听说你今天回县委,我们过来给你送点药。老焦,你的病可不能再大意了啊!

焦裕禄   没事。今年兰考洪涝灾害严重,好多村子都被水淹了。县委的同志都在下边哩。②

焦守凤   (从内屋出来,看见爸爸,惊喜)爸爸!

焦裕禄 (高兴地)守凤!

徐俊雅   孩子给你送土蜂糖来了!

焦守凤   爸爸!(唱)中医说土蜂糖养肝效果好,俺与同学到乡下跑了几遭。枣花蜜把春天精华酿造,定能够驱病痛雾散云消。愿爸爸早康复全家欢笑,女儿我天天过节歌声飘!(捧糖瓶递给焦裕禄)

焦裕禄 (高兴地接糖瓶)好哇,我焦裕禄享到女儿的福了!

文本二:

焦裕禄   守凤呢?孩子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呀?

徐俊雅   你别乱想了!守凤去乡下给你找土蜂糖了。

焦守凤一身泥水,捧着蜂糖瓶上,站门外听。

焦裕禄   唉,孩子大了,可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呀。我对不起孩子。我不能带着遗憾走。叫守凤来,我要给孩子道歉……

焦守凤 (忍泪)爸爸……(走过来,把蜂糖瓶捧到焦裕禄手上)

焦裕禄   孩子!你又去给爸爸找土蜂糖了?我的乖女儿……爸爸谢谢你……(用手指狠劲顶住肝区,汗如雨下)

徐俊雅急忙上前扶住丈夫。

焦守凤 (紧紧抱住焦裕禄)爸!爸!

焦裕禄 (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守风,爸爸对不起你……

焦守凤   (哭)爸,你别说了……我听话,我不去县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了!我去食品厂,我去腌咸菜、做酱油……③爸!爸!我啥也不要,我就要爸爸!我就要爸爸!(抱焦裕禄大哭)

焦裕禄   (唱)一声爸叫得爸爸心头暖,女儿的理解比金子珍贵比蜜甜。我知道我这个爸爸没当好,亲人们多受拖累多为难,你弟弟妹妹年龄都还小,为长姐你要关心弟妹们学习进步和吃穿。这些年你妈妈持家不容易,从此后你要帮妈妈多分担。离兰考留下了无限遗憾,这支笔留给女儿续写新篇。俊雅呀,我贤惠的妻啊,对亲人几句话要记在心间;如果是病难医我此去无返,定要把我埋在兰考沙丘前。我要看战友们锁黄龙巧手奋战,我要看盐碱地水洼窝变成良田。我要看泡桐苗成大树花开灿烂,我要看兰考县林盛粮丰美好的明天!

焦守凤   爸爸!④

乡亲们拥上,呈现出宏大的群众送别场面。

焦裕禄被医护人员搀扶着缓缓而行。

众乡亲   (拥上前)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

焦裕禄 (动情地)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

(画外音:“我一定会回来的!”)

众乡亲   焦书记!

灯渐暗。悠长的呼唤声渐弱。

文本三:

灯复亮,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

焦裕禄迈着从容的脚步,从远方向观众席走来。

(幕后男声独唱)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

焦裕禄形象定格,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

(字幕)“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终年42岁。焦裕禄的精神滋养了兰考的大地,焦裕禄的遗愿在兰考大地上已经化成了最动人的画图。如今的兰考,已是腾飞的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饥饿已是遥远的记忆,富足与和谐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4.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中有关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表现焦守凤对又没能见到父亲的失望,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
B.②处是焦裕禄对妻子的解释,表现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危难之际必须身先士卒的自我要求。
C.③处透露出父女俩在对待女儿的工作安排上曾有过矛盾,女儿最终理解了爸爸的做法。
D.④处应该是女儿守凤撕心裂肺的哭喊表达对爸爸的不舍和对爸爸严重病情的忧心。
5.下列有关文本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的舞台提示表明兰考发生洪水的故事背景,暗示了焦裕禄同志得知汛情火速离开的急切。
B.剧本中“土蜂糖”的细节前后呼应,表现女儿对父亲热切的爱,也透露出焦裕禄同志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况。
C.剧中的唱词表明焦裕禄同志废寝忘食,不顾身体,在兰考任上的工作重点是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
D.剧中的唱词以方言和口头语为主,句或长短错落,注重押韵,表现出该剧种雅俗共赏节奏鲜明强烈的特点。
6.旧藤椅在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分析其作用。
7.文本三是整部剧作的尾声,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二世二年。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请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项羽不可遣;独沛公(刘邦)素宽大长者,可遣。怀王乃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汉高祖元年冬十月,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命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为人剽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
B.项羽为人剽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
C.项羽为人剽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
D.项羽为人剽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者,指年纪大、辈分高的人,也指有德行的人。文中指的是前者。
B.元年,古代称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为“元年”。
C.桀,夏代的最后一位国君,因暴虐荒淫而亡国,后成为暴君的代称。
D.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一般采用世袭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怀王的诸位老将认为,如果要攻下秦地,就必须派一位宽厚的长者前往,不实施暴力,并且认为刘邦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B.刘邦率军向西攻进咸阳后,众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去瓜分财物,只有萧何独自进入丞相府,将秦朝的图书、户籍档案收藏了起来。
C.刘邦看到秦朝宫室的奢华后,便准备留下来居住,但遭到樊哙的劝阻,希望他不要留在秦宫,刘邦于是率军返回霸上。
D.刘邦进入关中后,秦地的民众都非常高兴,争相牵着牛羊,拿着酒食慰问刘邦的官兵,刘邦推辞不肯接受,并且说不想让百姓破费。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王乃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
(2)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
(3)夫晋,何厌之有?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022-04-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励德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13.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