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期中 2022-06-21 1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这一字,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1)     诗歌语言的(2)     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3)     冒这危险,创造出那(4)      、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字。

(节选自《说木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如果                           精妙                           不如                           万世流芳
B.原来                           精妙                           宁可                           千古流传
C.如果                           曼妙                           宁可                           千古流传
D.原来                           曼妙                           不如                           万世流芳
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中“树叶”很少被用到,没有“落叶”的使用频率高。
B.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还要考虑诗歌的形象思维。
C.诗歌语言主观性强,不像科学性的语言那么严密,差一点儿也无所谓。
D.正是因为杜甫大胆的发挥创造性,才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的名句。
2022-06-16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统计显示,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平均每天要查看智能手机100多次,吃饭、坐地铁、聚会、等候,大量空闲时间都被翻看公众号、转发分享、讨论沟通所填满。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生活空间!发言与聆听、表达与思考,都足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媒介素养、(     )主体意识,并不是要(     )表达权利,也不是要(     )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他人权利、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这种敬畏与责任,体现了尊重自己即尊重他人的公共理性,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意识。

(节选自《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A.培养                           增强                           泯灭                           限制
B.增强                           培养                           泯灭                           限制
C.培养                           增强                           限制                           泯灭
D.增强                           培养                           限制                           泯灭
4.下列对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B.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理性,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意识。
C.这种敬畏与责任,体现了尊重自己即尊重他人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D.这种敬畏与责任,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理性,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意识。
2022-06-1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号已斋叟,代表作有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
B.《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达了窦娥的愤怒和抗争。
C.曹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D.《哈姆莱特》和《威尼斯商人》都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
2022-06-14更新 | 4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6. 下列关于《雷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在结构上基本遵循了“三一律”,整部剧几乎都发生在周公馆的一个闷热的夏日。
B.通过紧张的冲突、复杂的关系以及生动鲜活的语言,《雷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陈白露就是其中一位。
C.鲁侍萍是一位善良、自尊、要强的下层劳动妇女。
D.周朴园在追问鲁侍萍身份的过程中,从声音、姿态和表情中都能显示出他渐趋紧张的内心。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坼:分裂B.戎马:代指战争
C.乾坤:指天地D.涕泗:眼泪鼻涕
8.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看似平平交代,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
B.颔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C.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D.尾联抒写出诗人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2022-06-1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