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末 2022-07-16 2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量子,其实就是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它也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所以,原子、分子等也都是量子的基本范畴。

在应用量子力学规律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技术革新:核能、晶体管的发现、激光的发明、核磁共振、高温超导材料、巨磁阻效应的发现等。通过量子规律的被动观测,即使在宏观世界的体现应用,也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来讲,量子力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基础,数学是软件基础,数学和物理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整个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正是有了半导体,才有现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然后在加速器的数据往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催生了万维网;为了检验相对论,利用量子力学构建非常精确的原子钟,在原子钟的帮助之下,可以进行GPS卫星全球定位、导航等等,第一次量子革命直接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逐渐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安全瓶颈。实现信息的安全传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斯巴达人用加密棒,把一个布带缠到加密棒上,写上明天发动攻击,命令发布之后,如果别人没有同样半径的加密棒的话,信息是读不出来的,这是最原始的加密方法。二战期间,人们又设计了更加复杂的密码,到后来还有RSA公钥加密算法,但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这些都被破解了。历史告诉我们,有矛必有盾,基于计算复杂度的经典密码,总有方法破解掉。

我们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难以满足人类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最早的时候,1940年代的Colosus计算机,重量1吨,功率8.5千瓦,每秒运算速率五千次;到了2010年,每个人拥有的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每秒钟运算5万亿次,功耗不超过5瓦,计算能力是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计算能力的总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数据量以指数级的增长,每两年翻一番,对计算能力的需求非常巨大。

从1995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努力之后,1950年产生量子纠缠,1972年开始往后做,最后发展出了比较好的技术,能够对1个个量子状态进行自动操纵,可以实现单光子产生、操纵和探测。这种进步相当于从孟德尔被动观察得到遗传定律,到基因工程主动调控生命形态的进步一样。所以,就可以对量子规律被动的观测和应用变成对量子状态的主动调控和操纵,这样就产生了第二次量子革命,那就是量子信息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量子通信,可以实现原理上是无条件的安全通信方式,二是量子计算可以提供一种超快的计算能力,两者都跟量子叠加紧密相关。

未来会是什么样?在量子通信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外太空搭建一个非常准的光钟,这个光钟的稳定度大概会达到10﹣21,也就是大10万亿年的误差都不超过1秒钟。再结合我们的广域量子通信技术的话,用两个这样的光钟进行时间比对,就可以提供一种引力波探测的新途径,从而来揭示更加丰富的天文现象。

量子力学第一次把观测者的意识与物质的演化结合起来,有的科学家也有一些猜测,量子计算机可能跟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相通之处。这样的话,我愿意引用姚期智先生之前在上海的一个演讲: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人工智能是一种软件技术,量子计算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其实是人类自己创造出了一个非生物体的小孩,这个小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比我们更聪明,甚至可以超越人类的智慧。

(摘编自潘建伟2020年新年科学演讲《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

材料二:

2000-2020年部分国家在量子技术三大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和全球排名

国家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
专利申请量(件)排名专利申请量(件)排名专利申请量(件)排名
美国2906137121262
中国9032152211981
日本48932714273
加拿大4414229204
英国19552763136
德国167634787

孙浩林、苑朋彬、杨帅《德国联邦政府量子技术发展规划研究》)

材料三:

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2021年1月,国际期刊《自热》以跨越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为题发表了成果论文。

量子密钥分发主要有光纤和自由空间两种实现方式。科研人员在量于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集成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QKD)链路和两个卫星对地自由空间高速QKD链路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星地一体的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是目前世界上最远距离的基于可信中继方案的量子密钥分发干线。通过开展长达两年多的相关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以及大量的稳定性测试、尝全性测试及相关标准化研究。结果表明京沪干线可以抵御目前所有已知的量子黑客攻击方案,网络的密钥分发量可以支持1.2万以上用户同时使用。

(摘编自吴长锋《我国成功构建世界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单光子具有不可分割、不可复制的特性,量子通信利用该特性可以实现人类安全传送信息的梦想。
B.量子力学与数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两大基础,二者结合直接产生了半导体、计算机、万维网等技术。
C.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是量子技术研究的三大领域,各国三大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差距悬殊。
D.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传送距离远而且安全性极高,可抵御目前所有已知量子黑客的攻击方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次量子革命对量子规律的观测虽主被动不同,但其成果均对科技发展及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B.当拥有强大计算能力和超越人类的智慧时,量子计算机就足以破解二战时期基于复杂计算的密码。
C.借助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和密钥分发技术,量子通信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安全传输。
D.中国对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专利申请数量领先于各国,已成功进入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的阶段。
3.下列选项中,最准确全面概括“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两次量子革命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发展,量子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所面临的两大难题,未来前景广阔。
B.应用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通讯技术及量子计算的研究,可解决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揭示更多天文现象。
C.量子革命引领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现代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多种挑战,未来还将催生可超越人类智慧的非生物体。
D.人类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为数众多的科技成就,未来还有望解决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问题
4.林庚在《说“木叶”》中对“木叶”“树叶”“落木”等概念进行阐述,材料一第1段对“量子”进行了概念阐述,请简要分析二者概念阐述方式的不同。
5.材料一和材料三语言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以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最后一段为例简要分析。
2022-07-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寻找安详

郭震海

秋深,黄昏,风起。

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

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

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

为了寻找安详,我坐了一个上午的长途客车,来到一个名曰后沟的村庄。经村民指引,我找到这位老乡。午饭吃过,我们开始入山。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

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

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在几次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高价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

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守山人居住的瞭望塔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月光下发出的亮光。

安详,安详——老乡高喊着。借着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

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

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烟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显得原始而古朴,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

品茶深聊,我得知,男人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然后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

为什么要用《中华字海》呢?我不解。

他笑笑告诉我,《中华字海》收录约85000字,是他所知道收录汉字比较多的字典。按照汉字给松柏树命名,是为便于找寻。在他看来,他所负责的林区不只是林海,还是一部字海。他可以按拼音确定区域,迅速找到每一株树,并能准确说出它的年龄。

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我吃惊地发现,原来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

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我说。

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他说。

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

(有删改)

文本二:

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感觉生活总是给予我们太多。

当下的中国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无论是城市还是村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个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岁月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着不平凡,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比如,我曾经与一个守林人交谈。他滔滔不绝说的全是树木,他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木都用一个汉字命名,他能如数家珍般道出每一株树的特征与年龄。他长期坚守在孤寂的深山之中,视群山为知己,把树木当亲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山水画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他两次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守山人。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其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便是艺术,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管是写作还是书法、绘画,呈现出的是作品,修炼的是作者自己的内心。艺术创作说到底靠的并不是高超的技巧,而是自己安详的内心、高尚的灵魂。

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感谢这些凡人小事成就了最美人间烟火。感谢守林人,他的故事虽然普通,但足够温暖。

(摘编自郭震海《凡人小事皆是最美人间烟火》)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我”和老乡翻越了四座大山仍没到达“安详”的居所,既设置悬念,为“安详”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也照应标题“寻找安详”。
B.“安详”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甚至给每一株树都命了名,这样做不仅是出于方便守护管理山林的需要,更是出于对群山、林海真挚的深情。
C.小说中“五星红旗已经高高飘扬”的叙述具有场面感,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安详”和妻子通过升旗将两个人的心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画面。
D.“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重复出现,强调“安详”对“画家”身份的排斥与对“守山人”这一工作的热忱。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写“明晃晃”的锄头和“新编好”的箩筐,与《祝福》中写祥林嫂拄着“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一样,都借助“道具”来刻画人物的生活状态。
B.作者将承载丰富意蕴的松柏、山水画、《中华字海》等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之中,不仅使作品具有文化气息,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C.与《促织》中成名因蟋蟀的得失而喜悲一样,文本一中“我”的情绪也在寻找“安详”的过程中起伏变化,二者情绪都是由第一人称叙事来表达的。
D.尽管时代不同,但无论是写下《与妻书》与妻诀别、舍身报国的林觉民,还是文本二中坚守深山的守林人,他们都是有追求、能取舍的志士仁人。
8.作者为什么要“感谢守林人”,请根据文本二简要说明。
9.文本一两次写到“安详”“安静地编着箩筐”,在写人抒情方面分别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22-07-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襄公八年夏。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童子言焉,将戮矣!二十五年十二月,子产始知然明,问为政焉。对曰: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子产喜,语于大叔,且曰: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子大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二十八年九月,子产相郑伯以楚。舍不为坛。外仆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坛。今子草舍,无乃不可乎?子产曰:大适小,则为坛;小适大,苟舍而已,用坛?昭公四年九月,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

(节选自《左传》)

文本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民如子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
B.子产相郑伯以                           沛公起
C.利社稷,死生以之                           免而不怀仁
D.故能有                                        而夕设版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小国无文德,有武功                    后人哀之不鉴之
B.童子言焉,将戮矣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子产喜,语子大叔                           移风易俗,民殷盛
D.苟舍而已,用坛                           则牛羊何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对子国、子耳入侵蔡国一事不以为然,认为这将产生大的祸患,将来晋、楚伐郑,郑国至少四五年内不得安宁。
B.然明以鹰鹯追逐鸟雀为喻,形象地指出若有百姓不讲仁义,就应该要诛罚他,对于这一看法子产与子大叔并不认同。
C.外仆认为先大夫辅佐先君到四方各国,从来没有不筑坛的,而如今子产只是简单搭了个帐篷,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D.王安石认为,官场旧俗积久而成,自己想要协助皇帝进行变革,自然会引来声势浩大的怨诽,这本来就在意料之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4.子产与盘庚,在面对非议时有何相同态度?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2022-07-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其四)

李纲

六代当年恨最长,兵戈凌灭故城荒。

非关霸气多消歇,自是人谋未允臧

王谢风流今寂寞,江山形胜亦凄凉。

吾来正值兴戎马,慨念东南更惨伤。


【注】①李纲,两宋之际的抗金名臣。②霸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③允臧:完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六朝古都,金陵城曾经繁华至极,如今却因为战争而变得荒芜凄凉。
B.在诗人看来,金陵城陷落于战火之中,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霸气消散。
C.颈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从人事与自然两方面写出对金陵现状的感慨。
D.与《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相同,尾联的“戎马”也用来代指战争。
16.本诗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都是“金陵怀古”,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2-07-06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