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萃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9-01 1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材料二: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具有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阐述,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阿勒泰地区出现的“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等考古资料,是学者认定该区域为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的依据。
C.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可以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具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就要注重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相互促进与融合。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虽在设计上着意立足地域传统文化,但很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B.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而且还要领会其内涵精髓。
C.传统冰雪文化所具有的淡化文字记载,注重身体演绎的特点,让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持。
D.地方政府通过冰雪发展地方经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是发展关键,如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民俗馆等。
3.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B.北京冬奥会可提升国人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C.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
D.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论述类文章经常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其作用。
5.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克拉拉与太阳(节选)

[英]石黑一雄

这时经理的声音再度响起,语调中有了某种刚才没有的东西。

不好意思,小姐,您该不是在寻找某个特别的AF吧?某个您之前在这里见过的AF?

是的,太太。你们前一阵子还把她放在橱窗里的。她真的好可爱,真的好聪明,看上去就像法国人,知道吗?短发,颜色很深,全身的衣服也都是深色的,她还有一双最最善良的眼睛,而且她是那么的聪明。

我想我或许知道您指的是谁。经理说,如果您愿意跟我来,小姐,我们马上就能揭晓答案了。

直到这时,我才终于动身走到了一个她们能看见我的地方。一整个上午我都置身太阳的图案之外,但现在我跨入了两个明亮的、彼此相交的长方形中,就在这时经理来到了拱门跟前,乔西紧随其后。乔西看到我时,她的脸上满是喜悦,脚下的步子也随即加快了。

你还在这儿!

她比上回更瘦了。她迈着她那没有把握的步子不断地靠近,直视着我的脸。

噢,天啊!我真的以为你已经走了!

我为什么要走呢?我平静地说,我们约好了的。

是啊,乔西说,是啊,我想我们是约好了的。我想都是我弄砸了,我是说,过了这么久。

我对她露出微笑,她则回头喊道:老妈!就是她!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一个!

母亲缓缓地朝拱门走来,然后停住了。有那么一刻,三个人全都看着我:乔西在最前面,一脸灿烂的笑容;经理就在她身后,同样在微笑,但神情中却透着一丝谨慎,我把这看作是她想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最后是母亲,两眼眯缝着,就像人行道上的路人努力想看清一辆出租车是空车还是有客时的模样。我一见到她还有她看我的眼神,那种恐惧——刚才乔西喊出你还在这儿时几乎已经烟消云散的恐惧——又回到了我的头脑中。

我不是存心要等那么久的,乔西还在说话,可我生了点小病,不过现在好了。说完她又回头喊道:老妈,我们能不能直接把她买了?赶在别人进来把她领走之前?

房间里沉默了一阵子,然后母亲平静地说:这个不是B3吧,我猜。

克拉拉是一台B2,经理说道,第四代——有人说,这一代从未被超越。

老妈,克拉拉就是我想要的那一个,别的我都不要。

稍等一会儿,乔西。说完她又问经理道,每一个人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吧?

一点不错,太太,尤其是这一级别的人工朋友。

那么,这一台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这个……克拉拉?

克拉拉有着许多独特的品质,真要说起来,我们可以说一上午呢。不过,如果要我突出强调的一个特质,那我一定要说她对观察和学习的热爱。她能够接受并且融合她所看到的身边的一切,这种能力真是让人称奇。因此,在这家店里的所有AF当中——包括B3在内——她的理解力目前是最为成熟的。

是吗?

母亲又一次眯起眼睛看着我。接着她朝我走近三步。

你不介意我问她几个问题吧?

您请。

老妈,拜托……

不好意思,乔西。我和克拉拉谈话的时候,你就在那边站一会儿。

这下就只剩母亲和我了。尽管我努力保持着脸上的笑容,但那并不容易。甚至,我或许还让脑海中的恐惧表露了出来。

克拉拉,母亲说,我要你别朝乔西那边张望。现在,告诉我,不要看,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灰色的,太太。

很好。乔西,我要你保持绝对的静默。现在,克拉拉,我女儿的声音,你刚刚听到她说话了,你说说,她的音高是怎样的?

她说话时的音高介于中央C之上的降A音和高八度C音之间。

是吗?又阵沉默过后,母亲说道,最后一个问题,克拉拉,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女儿走路的方式?

她的左髋部或许有问题。还有,她的右肩可能会痛,所以乔西会以一种让右肩避免突然性动作或非必要冲击的方式走路。

母亲思考着我的话。接着地又说:好吧,克拉拉。看来你懂得挺多。那么能不能请你为我重现乔西的步态?你愿意吗?就现在?我女儿的步态?”

于是我迈开了脚步。我意识到,非但是母亲——当然还有乔西——整间商店此刻都在注视着,倾听着。我走到拱门下面,走入太阳铺陈在地板上的图案。然后我走向商店中区的那几个B3,还有玻璃展品推车。我竭尽全力地重现我所看到的乔西的步态——第一回是在她走下出租车后,那时罗莎和我都在橱窗里。接着是四天后,母亲刚一抽回按住她肩膀的那只手,她便冲着橱窗走来。最后就是我刚刚看到她的样子,迫不及待地走向我,眼中满是欣慰与快乐。

我走到玻璃展品推车前,动身绕开它,一边尽力不去碰到站在推车旁的那个男孩B3,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持乔西的步态特征。

可就在我要原路返回的时候,我抬眼一瞥,正好看到母亲,而我所看到的某样东西让我停住了脚步。她依然在用心地看着我,但她的目光似乎径直穿透了我,在我的身后聚焦,似乎我是一块窗玻璃,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玻璃后面很远的地方的某样东西。我就站在玻璃展品推车边上不动了,一只脚悬空,脚跟离地。商店笼罩在一片奇怪的静默中。这时,经理说话了:

如您所见,克拉拉拥有超乎寻常的观察力。我从未见过有谁像她这样。

老妈。这一回乔西的声音很轻,老妈,拜托了。

很好。我们要她了。


【注】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智能机器人(AF)。乔西由于提升(基因改造)的副作用经常生病,而害怕女儿去世的母亲买下克拉拉,寄希望于在乔西死后让克拉拉成为乔西的复制品。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详细叙述了一位母亲带着患病的女儿乔西精心购买能够陪伴女儿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具体过程。
B.乔西和“我”共见了三次面,第三次见面她很兴奋,因为她没想到“我”没被别人选走,仍然在橱窗里等着她。
C.从情节来看,选文重点描述了母亲对克拉拉的智能能力的考察,是为了突出母亲谨慎而又多疑的性格特征。
D.母亲在经理的竭力推介下,经过对“我”的观察力和模仿力等的考查之后,非常慎重地听从了女儿乔西的意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为具体丰满,栩栩如生,如在刻画“我”时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
B.选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并推动其发展,既直接反映了母亲、乔西等人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人物形象,又能引起读者共鸣。
C.乔西说“可我生了点小病”与前文“我”发现“她比上回更瘦了”的情节相呼应,凸显了智能机器人克拉拉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鉴别力。
D.面对克拉拉这一聪明可爱的智能机器人,乔西激动欣喜,母亲冷静沉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凸显小孩的幼稚无知和成人的理智成熟。
8.文中画线语句体现了“母亲”复杂的内心活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有人评价说:“在这部小说里,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义熙五年庚寅朔日,南燕主超朝会群臣,议掠晋人以补伎。韩卓言曰:“陛下不养士息民,恢复先业,而侵南邻以广仇雠,可乎!”不听。二月,燕将慕容兴宗帅骑寇宿豫、掠之,超简男女二千五百付太乐。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朝议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等数人以为必克,劝裕行。五月,进至琅邪。或谓裕曰:“燕人若塞大岘之险,坚壁清野、奈何?”裕曰:“鲜卑不知远计,谓我孤军远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守险清野,敢为诸君保之。”闻晋军至,公孙五楼谏曰:“吴兵轻果不可争锋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徐简精骑南绝其粮道”超曰:“今岁星居齐,以天道推之,不战自克。奈何芟苗徙民,先自蹙弱乎!”辅国将军贺赖卢苦谏不从。刘裕既过大岘,喜形于色,命方轨徐进,后与燕兵战于临朐南,日向昃,胜负未决。参军胡籓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战,城中必寡,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遂遣籓潜师出燕兵后,拔临朐。超遁还广固。裕筑长围守之;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秦王兴遣使谓裕曰:“秦已遣铁骑十万屯洛阳。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裕曰:“我克燕之后,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刘穆之见裕,尤之曰:“此语不足以威敌。若羌寇奄至,不审何以待之?”裕笑曰:“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是自张大之辞也。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丁亥,刘裕悉众攻城。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师。”裕曰:“我往彼亡,何为不利!”四面急攻之。超辇而登城,仰天叹曰:“兴废、命也!”逾城走,追获之。送诣建康。六月,以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裕受黄钺,馀固辞。

(《通鉴经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兵轻/果不可争锋/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徐简/精骑南绝其粮道/
B.吴兵轻果/不可争锋/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徐简/精骑南绝其粮道/
C.吴兵轻/果不可争锋/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徐简精骑/南绝其粮道
D.吴兵轻果/不可争锋/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徐简精骑/南绝其粮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日,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常“朔望”连称,折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B.抗表,即向皇帝上奏章,“表”是封建时期臣属向帝王分条陈述的的一种文体。
C.建康,南京古称,又名金陵,曾为东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
D.黄钺,以黄金力饰的斧,象征王权,为帝工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裕在南燕将领慕容兴宗受命进犯晋朝宿豫、劫掠财货人口之后,在几位朝臣的支持下,不久率军攻打南燕。
B.刘裕认为,鲜卑一定以为劳师远征的晋军如果作战得利即攻占临朐,不利则退守广固,所以必不会凭险拒守。
C.刘裕率军通过大岘之险后,非常高兴,下令兵车并行前进,后与燕军在临朐南鏖战,日近黄昏也未分胜负。
D.刘裕认为,秦王自顾不暇,更无力救南燕,在洛阳驻兵十万是夸大之词,因而与秦使者针锋相对,态度强硬。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悉兵出战,成中必寡,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4.刘裕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在今北京西南,依山靠海,地势险要,是唐朝重兵屯驻地。关北是契丹族。②燕台:即黄金台,燕昭王建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纳天下贤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笳鼓喧喧”渲染出一种欢快的气氛,同时这又是集结军队奔赴沙场的序曲。
B.本诗前三联均是远望之景,意象雄浑阔大,表现诗人豪迈开阔的胸襟。
C.颈联看似写景,实则写事,既体现了“战”,又写出了“守”,内涵丰富。
D.尾联运用班超、终军两人的典故,抒发作者渴望投笔从戎、立功疆场的豪情。
16.客心因何而惊?请结合前三联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自己现在的境况,不过是一个身份低微的亡国俘虏,但是却“____________”,因此,他并不敢再奢求得到更高的官位。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表达对逐客令的态度时说道,为君者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可以战无不胜,而现在“____________”,只会让天下贤才裹足不前,不敢事秦。
(3)《木兰诗》中用“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细腻描写了木兰褪去戎装,对镜梳妆的场景,古代诗词中也经常会用女子照镜子这类梳妆打扮的动作描写来刻画女性形象,如“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朔风在树枝上吹着冰冷的口哨,大雪给乡村房顶戴上洁白的雪帽,屋内散发出的暖气和炊烟,       ①       ,雪水流到房檐便快速冻结成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溜子。

雪封大地,农民说它是一地白面,孩子说它是一地白糖,青年人说它是圣洁爱情,美术家说它是天然绝美的水彩画,作家说它是无与伦比的壮丽诗篇……

皑皑白雪平滑如镜。狐狸留下一串串珍珠链似的圆溜溜的脚印;野兔留下姑娘衣服花边似的一圈圈梅花形趾印;还有大概是鼠类行走留下的点状印迹,活像落墨白纸上的一行行省略号。

大雪,对飞禽走兽来说也许是一道绞索:飞禽难以见到压在雪下的食物,走兽在雪地上留下被追捕的线索。

东北风在树林中奔跑,将零乱的枯草蹚倒,将零落的败叶卷上天空,唯有树木经年地挺立着,它走不了,躲不开,它脚踏实地,      ②      ,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着力量,默默承受着雨雪风霜、冷热寒凉,逼迫自己适应,在适应中增强抵御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且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加国庆献礼的影片:《风暴》《青春之歌》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B.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空气清新: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啊!
C.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说的。
D.银装素裹:指冬天雪后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的场景或美丽景色。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狐狸、野兔、鼠类留下一行行圆溜溜、梅花状、点状的脚印。”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障碍被认为是在中国儿童群体里最被忽视的心理问题之一。研究表明,中国有1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但是却常常被误认为是懒惰、不专心、学习能力差。其实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但是大脑结构、大脑的功能以及大脑功能的连接方面都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①          :刚学过的字就忘,读到句尾忘了句子的开头,把形近字搞混、颠倒顺序、阅读很慢等,而最痛苦的并不是障碍本身,② ,小时候无法分辨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标签,总是被家人骂故意“捣乱”。

所以,第一步是大人要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努力,智商低,学习能力差,笨蠢,坏孩子,瞎捣乱;也不要轻易判断孩子有阅读障碍。况且,即使是有阅读障碍的孩子,③        ,很多这样的孩子就非常聪明,甚至能够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比如说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能力、有很出色的艺术和空间能力等。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儿童阅读障碍被忽视的表现有哪些?请用三个被动句简要概括,每句不超过18个字。
2021-03-10更新 | 135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清]曾国藩

做一个真正勇敢无畏的人。

——[美]林肯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语言文字应用
4
作文主题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  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4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边塞 征戍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85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21-22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引语式材料  哲理·思辨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