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0-01 1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2018-03-27更新 | 517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资本操弄的选秀节目借助电视台、互联网的威力,在大量吸引眼球的同时打造“流量明星”,并联手品牌赞助商实现注意力资源变现。这种套路的“成功之道”在于,既火了“偶像”,让大量粉丝群体体验了“养成系追星”的快乐;又火了品牌,让品牌赞助商在饭圈打投推高的数据中获得真金白银的收入,可谓一石二鸟。

自“倒奶投票”事件之后,偶像经济过度依赖饭圈青少年、通过畸形饭圈互撕等手段收割大众注意力资源红利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选秀节目被管控。但是,资本操弄的偶像经济裹挟饭圏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甚至不断越出道德法律红线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任何产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都不能无视社会效益,偶像经济也不例外。饭圏粉丝是以青少年为主体,饭圈“乱象”表面上看是大量青少年追星行为造成的,但究其根源,是资本逐利偶像经济的脱缰失控。如果不对这一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监督治理,仅就饭圈乱象进行管控,难以产生长期效果。另外,单纯针对饭圈青少年行为开展治理,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又来对粉丝行为指手划脚”“喜欢一个明星有错吗?一有情况就拿饭圈说事,粉丝做公益的事儿怎么不见你们提?”当前,每当刷到主流媒体对饭圈乱象的评点、指责,不少饭圈青少年流露的常常是这样的委屈。不少饭圈青少年觉得对偶像“喜欢”是个人行为,掏的是自己的腰包,别人管不着。但恰恰是,饭圈青少年看似个人行动的背后,实际上是受人引导而实施的“从众”行为,有资本之手在上下操弄。我们不能坐视青少年被偶像经济深度绑架,价值观被少数“大粉”和劣质偶像带歪,更不能坐视偶像经济长期野蛮生长,通过“互撕互黑”搏眼球赚流量,操弄网络舆论、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

选自《粉丝文化缘何乱象不断》

材料二

由于组织内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一些粉丝团的老大权力过大,经常出现资金流向不明、账目弄虚作假等问题,甚至组织者卷钱跑路事件也时有发生。资深粉丝蔡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带着目的来的,前面几次一定会做得非常好,然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收益时,一下就跑路了,这种情况也会有。”这样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粉丝们的经济损失,也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有些人以给明星做活动为名义集聚资金,拿到资金后就卷款潜逃或者用于其它支出,这会构成诈骗罪。

如今,粉丝们对偶像的全方位支持已然形成了独特的应援文化,依靠粉丝的应援心理营销,将应援活动与消费捆绑,成为商家捞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位公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把粉丝当“韭菜”割的手段花样翻新,比如杂志可以搞AB版,就是明星拍两套造型让大家重复消费;如果要看一些爱豆花絮,一些平台需要单独付费观看。

选自《疯狂的粉丝经济会走向何方?》

材料三

粉丝文化不能杂草丛生,需要社会力量帮助除一除草,施一施肥。一方面,粉丝要拒绝畸形的饭圈文化、理智追星,更要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比如正在奥运赛场上的健儿,青年们可以成为他们的粉丝,去“追一追”他们那股拼劲,“追一追”他们那份爱国情。另一方面,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要带着粉丝向着“正能量”的方向行走,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等等。互联网是个“扩音器”,公众人物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可能会掀起蝴蝶效应般的巨大影响。一个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也可以为其打开一扇大门去认识世界,关键要看他有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互联网是个信息的“集散地”,既做“引流”,也做“分流”。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既要在法律层面上划出红线,用文明导向、理性价值涵养粉丝心态;也要让“明星”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如此,两者都能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顶流”才是“正流”。

选自《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

4.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倒奶投票”事件使资本操弄的偶像经济裹挟饭圏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的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
B.偶像经济在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时,必须充分重视社会效益,否则就可能出现饭圈“乱象”。
C.青少年追星行为不只是个人行为,还是受资本引导而实施的“从众”行为,他们的价值观也可能被少数劣质偶像带歪。
D.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众人物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他们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5.下列不属于资本的深度介入对粉丝文化产生危害的一项是(     
A.流量明星需要流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而粉丝为了扩大心仪的偶像的影响力,就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追捧他们,有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B.有些人以给明星做活动为名义集聚资金,拿到资金后就卷款潜逃或者用于其它支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粉丝们的经济损失。
C.一些平台需要单独付费观看爱豆花絮,这是一种依靠粉丝的应援心理营销,将应援活动与消费捆绑。
D.一个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却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如何营造健康的“粉丝文化”。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 客

李德霞

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爷爷再进门时,就领个麦客回来。

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一声,皱着眉头对爷爷说:“爹,咋是个孩子啊?”

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溜一圈,试试他割麦的本领,一点不孬。”

父亲和母亲都是割麦的好手。以前,我家从不雇麦客。可是今年不同,麦子黄了的时候,一向身强体壮的父亲病倒了,腰痛得站不起来。小叔先是领着父亲去了县医院,查不出结果,又去了省医院。爷爷老了,割不动麦子;小婶教书,脱不开身。两家的麦子有四十几亩,靠母亲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割不完的。母亲跟爷爷商量了半天,才决定雇个麦客……

吃过早饭,母亲领着小麦客下了地。中午回来,母亲惊喜地连声称赞:“果然不孬,连我都撵不上,不是他的对手哩。”

母亲做饭,小麦客也不闲着,一会儿到院里提桶水,一会儿帮母亲烧个火。闲谈中,母亲知道,小麦客满十九了,老家在甘肃陇南一带,父母已去世多年,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小麦客两年前就离开了学校,跟着村里人过黄河,一路向东来我们这边当麦客。

麦子割倒一半时,小叔从省城匆匆赶回来。父亲要做手术,他是回来取钱的。母亲七凑八凑,卖了一头猪,才凑了三千块。送走小叔,母亲拿着剩下的四十块钱对小麦客说:“我家男人要做手术,家里拿不出雇麦客的钱了……这是你的工钱,拿着另找一家雇主吧。”

小麦客没接钱,一脸诚恳地说:“大嫂,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就让我帮你割完吧。你家有难,工钱就先欠着……”

母亲一愣:“欠着?”

母亲不知道陇南在哪里,但母亲明白陇南离我们这里一定很遥远,隔山隔水的远。母亲说:“欠账没有欠这么远的呀!”

小麦客说:“我明年还来,到时我登门来拿……”

母亲断然地摇摇头。

这时,一旁的爷爷说话了,爷爷说:“哪有半道打发麦客的理儿?留下吧。工钱的事我想办法。舍着这张老脸,还愁借不到几十块钱?”

爷爷借钱去了。鸡卵大个村子,没人不给面子,东家三块,西家五块,总算凑够了小麦客的工钱。

小麦客要走。母亲起个大早,烙了香喷喷的鸡蛋葱花饼。母亲去喊小麦客,连喊几声没人应。推开下房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小麦客早走了。更让母亲万分惊愕的是,叠好的被子上撂着一沓钱,正是母亲昨天晚上交给小麦客的八十块工钱……

母亲捏着钱撵出门去,问遍了村里早起的人,都说麦客鸡叫头遍就结伴出了村,这会儿怕是到镇上的车站了。母亲呆呆地站在村口,一阵晨风拂过,吹落母亲满眼的泪水。

第二年,麦客没来。

第三年,麦客还是没有来。

小婶说,麦客的老家这几年也好起来了,男人们不用出门当麦客了。母亲听后,有几分欢喜,也有几分失落。

一晃,三十年过去。母亲也是快六十的老人了,母亲常常念叨起当年的那个小麦客。母亲说:“他也是奔五十的人了,该是老婆孩子一大家了吧?”母亲还说:“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家?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欠他八十块工钱……”

前年,甘肃陇南发生泥石流,伤亡惨重。那些日子,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看得老泪纵横。

我回城的头天晚上,母亲突然问我:“城里有没有捐款的地方?”我说:“有,到处都是。”母亲翻箱倒柜找出个旧存折交给我。母亲说:“替我捐了吧。”我一看,存折上只有八十块钱,存期已经三十年。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家欠小麦客的工钱吗?这些年来,我们家也苦过、难过,可母亲硬是没动里面的一分钱。只是当年的八十块,现在已变成了六百元。

回城后,我添了四百,凑足一千,郑重地捐给了甘肃陇南灾区,是以母亲的名义……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题为“麦客”,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母亲,这是因为母亲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麦客一样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B.作者不吝笔墨,介绍麦客的境遇是为与母亲的境遇互相补充,让情节发展更趋合理,展现了特定年代下中国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C.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该视角能自由地展现事件的过程、人物的心理,还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使故事更具客观性。
D.麦客家乡发生泥石流,母亲捐出了保存三十年的欠麦客的工钱给灾区人民,既出自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又源自欠麦客的钱无法归还等复杂情感。
8.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9.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0.对文中画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11.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l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李白曾游历并州,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