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1-05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致自春秋时期开始,重民轻天的思潮兴起,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天道观问题,其实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治问题。因为否定了天神的意志和力量,势必逻辑地得出必须重人事、重现实政治的结论。这一方面推动着有关治国治民理论建设的开展,促使政治思想变得系统和成熟,另一方面也要求着统治者在国家机器设置上做出必要的、适宜的调整。这就是夏商西周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原则逐渐动摇、宗教事务官吏在政治生活中地位迅速下降的深刻背景之一。

在职官制度上,宗教事务官吏比重的日益降低和其政治实际影响力的不断缩小,更是神权政治衰微的典型象征。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高,平民与奴隶的不满反抗,名义上的天下大宗——天子——地位的衰落,人们观念的变化,司政、司军、司民职官地位的迅速上升,使得神权遭到多方面的挑战,也使得那些凭依天命神意光环从事政治活动的神职官吏们,无可避免地坠入厄境。

然而,先秦的政治文明进程却有自己的独特道路,早在殷商时期,王权就高度集中。而西周时的王权专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性质上看,与商代比都有了较大发展。在政治观念上,西周统治者明确承认天命,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必须尊重天命,祈求上天的保佑。周人讲,但不是以去否定,而是以德配天。所以《庄子·天下》说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这种以德配天的思想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在西周时期,神权统治与世俗统治双管齐下,互为补充。

但是在春秋时期,重民轻神”“天人相分成了一股强劲的社会新思潮。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不少诗人怨天疑天,而这股思潮的兴起,为当时不少思想家重民轻天、重民疑神思想的勃兴奠定了基础。他们重新定位了’两者的位置关系,认为在民神关系中,是主,是次;为本,为末。因此,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首先要重民,而不可据神意行动。这些观点的提出,基本否定了”“的主宰地位。到了战国时代,这种天人相分的观念,更是普遍流行,深入人心。

这股新思潮的风靡,在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当然有积极的意义,它在天人关系上,打破了的羁绊,进入了以为本位和主体的理性阶段,是思想观念上根本性的解放。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二重性,我们对其消极性也需要有足够的认识——这股新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天人之间的客观联系性与统一性。反映在现实政治实践生活领域,则是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绝对权力加以某种程度上的制衡与约束。曾经在政治治理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巫史系统,到了帝国时代,已被倡优畜之了。而西汉时一代大儒董仲舒鼓吹天人合一,其初衷是为了回归古老的传统,回归巫史与政事双重制衡的方式,通过对天人合一的论证与阐释,以的名义,约束与制衡君主的权力,即以神权限制君权,对汉武帝时代的酷吏政治、多欲政治进行迂回性的批评。

【注】①倡优畜之:像对待倡优一样来拉拢他们。

(摘编自黄朴民《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另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否定“天神”的意志和力量,重视人事和现实政治的“重民轻天”思想大致在春秋时期兴起。
B.随着“重民轻天”思潮的兴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动摇。
C.西周末年,诗人重新定位“民”与“神”的位置关系,为提出重民轻天思想奠定了基础。
D.重民轻天新思潮的风靡有重要意义,它在“天人关系”上让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两个方面诠释了“重民轻天”思潮的兴起对春秋时期政治系统演变的影响。
B.文章引用《庄子·天下》中的话是为论证周人对“天”和“德”的关系的认识是“以德配天”。
C.文章第四段在论证“民主神次”观点时,先梳理其发展,后诠释其政治表现,最后确定民神关系。
D.文章在阐释“重民轻天”这股新思潮的意义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展开,使表述更加全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事务官吏比重的日益降低和其政治实际影响力的不断缩小等情况,使得神权政治不断衰微。
B.“以德配天”思想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就是神权与世俗统治双管齐下,互为补充。
C.“重民轻天”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阻断了“天”“人”的联系,强调以人为本。
D.董仲舒鼓吹“天人合一”是希望以“天”的名义制衡君主权力,回归古老的传统。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正在进入“旅游+”新时代。“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业自身也将极大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摘自《加快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

材料二:


   

(资料来源:华经情报网)

材料三:疫情背景下,拥有“武当山、汉江水、东风车”三张世界名片的十堰,向游客推出包括武当山、丹江口大坝等在内的八条主题旅游线路、十大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满足广大游客的多元需求。

神农架在旅游产品上积极转型升级,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深入挖掘神农架特色文化,高端打造“炎帝剧院”“野人坊”等项目;开发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系列产品,挖掘大健康产业活力和潜力。

此外,在惠民惠企方面,宜昌市将景区、饭店、乡村旅游等产品组合打包,推动农副产品进景区、进饭店、进名街。恩施州政府拿出2000万元刺激市场,其中1000万元用于奖补市场主体、1000万元面向社会发放旅游消费券。游客既可以享受A级景区免门票的优惠,还可抢券用于所有景区二次消费。

(摘自郭婷婷《“惠游湖北”引爆多个景区 鄂西旅游产业强劲复苏》,人民网,2020年8月19日)

材料四:今年春节期间,根据“就地过年”给旅游市场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我省坚持疫情防控和产品供给“两手抓”,及时调整产品营销策略,不断推出丰富的主题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地旅游休闲需求,激发海南旅游新动能,旅游新业态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热点。热气球、滑翔伞、海上冲浪和露营让游客体验着丰富多彩的“新玩法”;五指山、白沙等中部市县的茶园品茗游,让游客体会“生态游”乐趣……市民游客的脚步延伸至我省更多地方,我省全域旅游多点发力,多元化的运动休闲类消费显示出市场对于度假内容多元化、体验深度化的“刚需”。

值得关注的是,高品质度假型产品作为我省的特色供给,依然表现亮眼。从春节假期抽样调查显示的三亚各大湾区酒店入住率来看,亚龙湾、海棠湾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均超70%,显著高于全市旅游饭店的平均开房率,三亚·亚特兰蒂斯春节期间更是狂揽1.5亿元,显示出市场对于高品质度假型产品的高度追捧。

与此同时,继去年离岛免税新政后,我省免税市场掀起一股消费热潮,去年底今年初又陆续新增了4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免税市场的竞合效应初显。

(摘自赵优《海南旅游业全线飘红》,《海南日报》,2021年4月2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旅游是一个有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其水平的高低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状况。
B.2012—2019年,国内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2020年却出现断崖式下跌,可见国内旅游已经度过发展黄金期,面临转型调整。
C.2013—2019年,国内旅游人次增速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20年则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这应该与疫情的冲击密切相关。
D.2013—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稳步攀升,这表明我国旅游业在2019年以前发展势头强劲,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既能为相关行业及领域的快速发展开辟新路径,还能助推其自身空间的拓展与质量的提升,这一战略将成为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选择。
B.神农架着力进行旅游产品的积极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这将在复苏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传统医药的当代发展。
C.为了帮助旅游业走出困境,恩施州在惠民惠企方面采取了与宜昌市相似的做法,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财政措施,奖补市场主体,刺激游客消费。
D.2021年春节,海南高品质度假型产品的表现抢眼,其中亚龙湾、海棠湾旅游饭店的客房开房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显示出高端度假需求的旺盛。
6.为了重振遭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业,湖北与海南采取了哪些共通的举措?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澳门性格

蒋子龙

澳门,其实无门。无门之门,是历史之门,又是未来之门,是天下最大的门

谁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可知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对澳门性格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环顾当下多事的世界,纷争不断,吵嚷成常态,还有几块安静的地方?但无论还有几块,澳门肯定是其中最令人惬意的一方静地。

澳门很小,小到只有其近邻香港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澳门又很大,大到每年容得下3200万外来游人,直追到香港的游客人数。孟子云:“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绚烂而又沉静的澳门,之所以让人感到大,是因为其不仅容得下世界各地的来客,也容得下各类是非纷纭,不管在外面人们如何喧闹,进入澳门就会静下来,心定神安。

无论是繁华的大街上,还是宏阔如野外的室内游乐胜地,春夏秋冬,天天如赶庙会,总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却又秩序井然。

澳门的城市面貌大致可分两块:旅游娱乐区和老城居民区。上面所述是作为一个旅行者的有感而发,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进入澳门老城区,深切感受澳门的历史血脉及社会风情。

如果说澳门游乐区的节奏是繁华而优游,豪奢不失清雅,是一种热热闹闹的闲适与从容,那么老城区则繁忙、充实,民气朴茂。将这两个区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澳门。

沿千年利街往下环街区,走到河边新街,便是妈阁庙。庙前有广场,中间有一株巨大的“假菩提树”,枝叶繁茂,树阴下有丝丝缕缕的清风,令人通身舒爽。围着大树有一圈洁净的石凳,然而乘凉的人却并不多。我想象着,若在北方有这样一块清凉地,上面树阴笼盖,前面可望见大海,石凳上定会坐满了人……是澳门人忙,还是澳门人不怕热?想到这儿转头观察身旁的澳门朋友,看上去他确实不太在意盛夏的暑热,或许这就是“心静自然凉”的缘故。澳门人内心的沉静,也是澳门的沉静。

大三巴牌坊成为现代澳门的标志,就非常富有象征意义,它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将历史的真实和神话的虚构融合在一起,又全部揉进这座牌坊。设若圣保禄会院教堂没有在1835年被焚毁,却未必会有光剩下这样一个前壁立面名气大。因为它有了一个中国式的名字:“大三巴牌坊”,成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见证,是澳门包容的突出表现。

这样的见证在澳门到处都是,除去保护完好的新教坟场,在白鸽巢公园还有葡萄牙著名诗人贾梅士石洞和座像,他的代表作《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主要是在澳门完成的,还被称作《葡国魂》。有人竟简单地理解成“葡萄牙的国魂是澳门铸就的”。

以澳门的面积,“龙环葡韵”公园绝对称不上大,竟入选中国十大湿地,恐怕跟它精致独到的“葡韵”不无关系。与“葡韵”相对应的“华韵”,我以为是遍地开花、各式各样的社团。目前澳门人口60万,他们又分属于9000多个不同的社团。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宗亲,都有自己的社团。社团这么多不是分,不是散,是名符其实的“团”,“团”就是“合”。比如医药界的社团“同善堂”,其宗旨是“同心济世”。我采访了这个社团办的同善堂学校的校长,这个学校竟然是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的一条龙教育,且全部免费,学校还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用餐。

我问校长,经费哪儿来?他说由同善堂提供。同善堂的钱是哪儿来的?同善堂的各个企业老板捐助。我忽然有一种生命得到启悟的感动,澳门之所以气象融融,情韵朗润,也得益于它是个社团社会。这些社团同心向善,名副其实地担起社会责任,真正具有“华韵”。心地芝兰,真是“有情世间”。众缘和合而生,这样的大融合,使澳门社会有了强韧的平衡点。平衡就稳定,包容即佛心。平时蕴藉温厚,满襟和气,遇非常时期澳门就成了避风港、安全岛。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引发中日战争,随后日军大举南下,两年后大半个地球陷于战争的火海之中。而澳门处于中立地位,于是,大量逃避战火的人从中国内地和四面八方涌入澳门。因祸得福的是,其中有大批知识分子和教师,对澳门华人普及现代教育,又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澳门的福气,来自城市的性格。这性格是经过时间和命运的磨砺逐渐显现出来的,褪掉了青涩,滤去了浮躁,宽容乃恒,温厚即久。性格不只是命运,还成了澳门最大的魅力。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澳门的名字起笔,由澳门之门的“有”与“无”开头,颇有将读者带入澳门这一实在的城市的感觉,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以孟子对“大”的观点看澳门,其大在于容得下各类是非纷纭,在纷争不断,吵嚷成常态的当下,澳门可算得上是极难得的一块静地。
C.澳门的“葡韵”与“华韵”体现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文章在谈论“华韵”时,着力突出澳门社团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同心向善的精神。
D.文章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讲述澳门这座绚丽而沉静的城市,大量成语信手拈来,加之传统文化名句的引用,使语言典雅有文化韵味。
8.文章开头画线句有何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文章的标题“澳门性格”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春,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宜命近臣著《开边策》一篇,朕将览焉。”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皆由失道。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上欣然纳之,由是重其器识。三年春,帝下诏亲征淮南。南唐主遣王知朗赍书称:“唐皇帝奉书大周皇帝,请息兵修好,愿以兄事帝,岁输货财以助军费。”帝不答。议者以唐援兵尚强,多请罢兵,帝疑之。李穀寝疾在第,帝使范质、王溥就与之谋,穀上疏,以为:“寿春危困,破在旦夕,若銮驾亲征,则将士争奋,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上悦。冬十月帝发大梁至濠州城西濠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帝自攻濠州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帝命水军攻之,拔其木,焚战船七十余艘,斩首二千余级。又攻拔其羊马城,城中震恐。因鼓行而东,所至皆下。十二月,上至泗州城下,令禁军中刍荛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唐兵有沿淮东下者,帝自追之,所获战船烧沈之余得三百余艘,唐之战船在淮上者,于是尽矣。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数百艘皆达于江。壬辰,拔静海军,始通吴越之路。先是,帝遣左谏议大夫长安尹日就等使吴越,语之曰:“卿今去虽泛海;比还,淮南已平,当陆归耳。”已而果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冬十月/帝发大梁/至濠州城西/濠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帝自攻濠州/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
B.冬十月/帝发/大梁至濠州城西/濠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帝自攻濠州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
C.冬十月/帝发/大梁至濠州城西/濠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帝自攻濠州/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
D.冬十月/帝发大梁/至濠州城西/濠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帝自攻濠州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官职名称,原为掌管门户、车骑等事的侍从,隋唐之后演变为各部要职。
B.鼓行,即击鼓行军,古代进攻时往往以鸣金击鼓的方式来大张声势,振奋士气。
C.禁军,是直属于皇帝,用以护卫帝王或皇宫的军队,又有亲卫军、御林军之名。
D.吴越,在文中指吴越国,是五代十国的政权之一,也可指代江浙一带地理区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世宗励精图治,命令朝臣上书言事,针对王朴献策中关于中原政局形势的原因分析,他欣然采纳,并由此看重其器量见识。
B.周世宗下达诏令,亲自征讨淮南,议事大臣多请罢兵,他派人与卧病的李穀商量,听取了李穀的意见,最终坚定出兵的决心。
C.周世宗在攻战过程中,注重严明军纪,他命令割草打柴的卫兵不要侵犯百姓田地,攻下泗州后,没有士卒敢擅自进入城中。
D.周世宗亲往视察,征发民夫疏通河道,使战舰直接进入长江,攻占了静海军,打通前往吴越的道路,又派尹日就等人出使吴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皇帝奉书大周皇帝,请息兵修好,愿以兄事帝,岁输货财以助军费。
(2)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