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2-07 15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 理解性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3)《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了过渡作用,引发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4)《虞美人》中感叹故国的宫殿仍在,但主人已经变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涉江采芙蓉》中表现主人公与爱人分隔两地、无限惆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07更新 | 3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分别表明学习需要“广泛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19-10-26更新 | 416次组卷 | 5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0 劝学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3. 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先达德隆
C.日夜将军至,岂敢反乎D.适冬日之日前后
2022-12-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五、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5. 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先乎吾(本来)
B.童子之师(那些)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嘉能行古道(他)                    士大夫之(类、辈)
D.作《师说》以之(赠送)             是故贱(没有)
2022-1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也久矣          六艺经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
C.作《师说》以          笑大方
D.群聚而笑之                 耻师焉
2019-04-13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创新班)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7.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       
A.不如登高之博见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就砺则利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2022-1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8.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同“耻”,耻辱
D.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出:超过,超出
2022-12-03更新 | 45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9.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也难矣               惑:疑惑
B.吾未见其                      明:明智
C.余其能其古道                  嘉:欣喜
D.《师说》以贻之               作:创作
2022-12-03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甚矣,汝之不惠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1.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陋之有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
2022-12-0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武技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选自《聊斋志异》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B.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C.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D.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钵,是指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B.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是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个武术体系。
C.尼僧,在佛教中,女子出家为尼,梵语叫作比丘尼,又叫尼僧,也叫女僧,或叫尼众,俗称尼姑。
D.《聊斋志异》是六朝时干宝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2)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
16.作者想借本文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2-12-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九、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①,开缄②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刘禹锡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

京邑旧游劳梦想,历阳秋色正澄鲜。

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

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注】①宝历二年春,张籍作《寄和州刘使君》,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②开缄:拆开信函。③历阳,即和州。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看,这是刘禹锡收到好友张籍一首七言诗后所作的答诗,时间为秋天。
B.首联诗人把友人的诗比作湘水女神弹奏的乐曲,充满了欣喜与对友人的赞美。
C.颔联通过虚写回忆了秋日在京邑、历阳旧游的美好场景,可见二人友谊之深。
D.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孤身一人的寂寞和知音不得见的无奈与惆怅之情。
18.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颈联中的“衔”“驾”二字。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要热衷于“经典阅读”

首先,“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这样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这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体到我们中国,我曾提出这样的设想,要在中学开设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其次,当下在青少年中提倡经典阅读,还有某种迫切性。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我们现在在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除了课本和应考复习资料以外,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任何其他 “与考试无关”的书,老师、家长也不允许读;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课余时间也耗在影视和网络阅读上。影视和网络阅读确实也有其好处,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可能削减,以至取消了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因此如果以影视、网络阅读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第三,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的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我总是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要趁年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这样就能在独立的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另一方面,信仰、理想也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必须有社会实践。在校期间,在以主要精力读书的同时,应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这就为自己确立基本的人生理想、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如何阅读经典?我们必须读原典、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而不读原著,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老师的讲解,只是一个引导,最终是要将读者、学生引向读原著。我在讲鲁迅的著作时,反复强调:我只是一个桥梁,我的任务是引起读者、学生对鲁迅的兴趣,唤起他们读鲁迅著作的欲望,一旦读者、学生读鲁迅原著,自己走进鲁迅,我的使命就完成了,而且希望读者、学生忘记我的讲解,把它丢掉,这叫做“过河拆桥”。读者、学生最终能够自己阅读原典,有自己的独立体会、认识,而不受我们的阐释约束、限制,这就达到了目的,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好的教学、写作效果。

(改编自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

1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应该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我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
B.提倡经典阅读的迫切性在于解决当下青少年中“不读书”“读什么书”的问题。
C.经典阅读能有助于我们青少年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能有助于解决“理想信仰重建”的问题。
D.只读别人品评《三国演义》而不读原著《三国演义》,这样总比什么都不读要好。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论语》、《庄子》、唐诗以及莎士比亚、歌德、鲁迅的作品等都可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
B.当下青少年不读经典就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没有时间和精力。
C.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帮助青少年重建价值理想和信仰。
D.青少年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不需要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21.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阅读经典的作用。
2022-12-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始积累

远山

H大学正门东侧,有一排树。有一天,树下出现了一个擦皮鞋的女孩。女孩看起来虽然不是如花如玉,却也靓丽动人。当她低头擦皮鞋时,乌黑的头发瀑布一样挂下来,露出雪白的脖子一截,看得那些学生顾客心神迷乱。

小鲁就是其中的一个。

小鲁是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他知道自己今后要在商海里混的,所以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一双皮鞋,保养得很好。他相信这样一句话:“男人的形象,一在头,二在脚。”所谓脚,就是指皮鞋了。所以当他听说校门口出现一个擦皮鞋的摊头时,很高兴,马上就去了。

他知道擦皮鞋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同寝室的几个家伙已经兴奋地谈论过一个午睡时间了。但他不是冲着这个来的。他认为只要皮鞋擦得好,擦皮鞋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所谓。可是他没有料到,这个擦皮鞋的,不但年轻,而且还很有味道。她眼睛一扫,小鲁就觉得自己心神迷乱了。

当然,小鲁是有定力的。他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不让这种心神迷乱在姑娘面前有丝毫的流露。

“麻烦你,擦擦皮鞋。”他总是这样彬彬有礼。

“不麻烦。谢谢你的光顾。”姑娘态度不卑不亢。

小鲁突然对姑娘充满了同情和怜爱。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擦皮鞋呢?

“你可以试试换一种工作。”有一天,小鲁忍不住对姑娘说。

“怎么?我这工作不好吗?”姑娘埋头擦鞋。

“不是不好,工作没有贵贱嘛。”小鲁说,“我只是觉得,你……你这样的条件,可以从事更好一点的工作。”

姑娘又用力擦了几下,表示皮鞋已经擦好了。她抬起头,一边接过小鲁递过来的擦鞋钱,一边说:“你放心,我不会一辈子擦皮鞋的。我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小鲁觉得有了进一步交流的话题,立即兴奋起来,“能说说吗,什么理想呢?”

姑娘一笑,说:“告诉你也无妨。我的理想是经营一家皮鞋厂。”

小鲁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她的理想仍然与皮鞋有关。“皮鞋厂?那要多少资金啊?你……”

姑娘又是微微一笑:“你没有看见我正在进行原始积累吗?”

小鲁又是一愣。他忽然觉得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这个擦鞋的姑娘倒像是一名大学生,甚至像一位经济学教授。

暑假后,小鲁返校了,擦皮鞋的姑娘却没有出现。

很快,毕业来临,大学生们要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了。校园内也出现了各种招聘广告,其中就有一家鞋业公司。小鲁突然对这家鞋业公司有了兴趣。虽然这家公司在南方,有点遥远,但小鲁还是毅然南下了。

经过两次面试后,行销部主管要见小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出现,他将获得一份工作。

但是意外还是出现了,因为他一眼发现这个主管竟然就是一年多前在校门口的那个擦皮鞋姑娘。

姑娘见了小鲁却没有什么惊奇表情出现。小鲁明白,她肯定早就看过他的材料和照片,知道他是谁了。

“不要惊奇——一个擦皮鞋的姑娘怎么突然升级为主管?”姑娘说,“因为我本来就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擦皮鞋无非是一种市场调查的形式,瞧你这双鞋,”她指着小鲁穿着的运动型皮鞋,“正是我那次市场调查的产品,我在你们几所大学门口擦了半年多皮鞋,终于知道你们大学生喜欢穿什么样的皮鞋。”

小鲁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接话。

“欢迎你加盟我们公司,”姑娘说,“不过第一步,你需要原始积累,你看——”

小鲁顺着她的手势看去,看见墙角放着一只擦皮鞋用的小箱子。

“眼熟,是不是?”姑娘笑了起来,“我现在将它传给你。你要明白,原始积累不仅仅与金钱有关。阅历、行情、调查研究等等,其实也都属于原始积累。”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八期)

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擦皮鞋的姑娘在几所大学门口擦了半年多皮鞋,终于知道了大学生喜欢穿什么样的皮鞋,说明擦皮鞋的姑娘把擦皮鞋作为一种市场调查的形式。
B.小说开头写擦鞋姑娘“乌黑的头发瀑布一样挂下来,露出雪白的脖子一截,看得那些学生顾客心神迷乱”,不仅表现擦鞋姑娘为了吸引大学生来擦鞋精心打扮,也为下文写小鲁去看擦鞋姑娘作铺垫。
C.小说中小鲁忽然觉得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这个擦鞋的姑娘倒像是一名大学生,甚至像一位经济学教授。说明擦皮鞋的姑娘知识渊博。
D.校园内也出现了各种招聘广告,其中就有一家鞋业公司。小鲁突然对这家鞋业公司有了兴趣,说明小鲁想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定能邂逅到擦皮鞋的站娘。
23.小说中的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4.小说以“原始积累”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2-12-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十一、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25.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一书开篇,提出了用“九部名著与你一起思考九个人生问题”的主张。请你根据本书内容,完成以下2小题:
(1)列举出本书解读的名著至少四部。
(2)选择其中一部名著,用简练的语言分条概述作者解读此名著时提出的主要观点。(至少写3点;不是概述作者观点而是写自己的观点不可)
2022-12-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十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       )、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        )造的青铜器铭文,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2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B.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D.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27.请给文中带括号的字注音。
(         )             (         )             (         )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2022-12-0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十三、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适中(0.65)
2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觅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觅阳光……但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自己也是一束阳光,可以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2022-12-0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4
文言小题
7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句名篇默写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著阅读
5
语言文字应用
6
作文主题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65其他选择题
40.85文言实词  通假字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26-280.65字音  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表达
三、文言小题
30.8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类
5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类
70.65古今异义选择类
80.65韩愈(768-824)  议论类  一般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选择类
90.8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类
100.65倒装句选择类
110.8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四、文言文阅读
12-160.65《聊斋志异》
五、古代诗歌阅读
17-180.65刘禹锡(772-842)  酬和类
六、现代文阅读
19-21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2-24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七、名著阅读
250.85整体把握内容、主旨或观点
八、作文
290.65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道德境界  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