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期末 2023-01-12 14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suí)道          (pā)             (xià)隙            窸窸(sū)窣
B.木(nè)            (chā)距            (yù)帖             含情(mò)脉
C.(xí)文            (juàn)永          (mù)蓿             (liánɡ)体裁衣
D.粗(cāo)          (shān)稻          (zā)道             搔首(chí)蹰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接盘          撰写          姿态          牵强附会
B.座落          鹿寨          纠葛          礼尚往来
C.恐吓          闲暇          阐释          不知所错
D.贬低          截瘫          绸锻          残羹冷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尝试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同学们文化课的学习效率全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B.据老人事后回忆,包里有刚从银行取的钱,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C.在有关部门治理下,全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       )的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那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古乐也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秦王破阵”到“霓裳羽衣”,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一样,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        )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成为美的魂灵,统称为盛唐之音。“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七律要到诗圣才真正成熟,只有“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型的七言才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苏轼认为杜诗颜字韩文是“集大成者”,其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       )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____________。人云“少陵诗法如孙吴”,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仍灵活,给后人提供了学习、遵循、仿效的美的范本。从审美性质说,青莲诗是无规范的天才美,自然美,不事雕琢;少陵诗是严格规范的人工美,世间美,字斟句酌。皆为后世立下美的规范。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4.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天马行空        优雅        婉转含蓄B.挥洒自如        典雅        婉转含蓄
C.天马行空        典雅        雄豪壮伟D.挥洒自如        优雅        雄豪壮伟
5.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而不只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是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
B.从而不再是人人可习而能、可学而至的人工美,而是成为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了
C.从而不只是人人可习而能、可学而至的人工美,而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了
D.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是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
6.下列与该语段内容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诗歌流派,继承发展了南北朝陶渊明的山水诗和谢灵运的田园派,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
B.七律属于近体诗,四联八句,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杜甫的《登高》即为代表,“少陵诗法如孙吴”中的“少陵”指的就是杜甫。
C.苏轼认为韩文是“集大成者”,苏轼堪称宋代第一文人,他对唐代韩愈推崇有加,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D.“青莲诗”指的是李白的诗。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到中流击水(游泳)        ②枉用相(存在)        ③依依墟里烟(村落)
B.①水荡漾(清澈)            ②艰难苦恨(极恨)        ③因长句(创作)
C.①黄花堆积(菊花)            ②还江月(凭吊)        ③崖当道者(限制)
D.①金石可(雕刻)            ②士大夫之(家族)     ③纵一苇之所(往)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泰山之,汶水西流;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皆若偻。

8.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之,汶水西流          阳:山的南面为阳
B.古时登山,东谷入          循:顺着
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天南       烛:烛光
D.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稍:逐渐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回视日观西峰
B.级七千有余            阴,济水东流
C.绛皓驳色,皆若偻          顺流东也,舳舻千里
D.下有红光动摇承          哀吾生须臾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从地理环境落笔,勾勒出泰山的轮廓。写泰山最高点是日观峰,为后文观日出埋下伏笔。
B.作者登上山巅,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使作者壮怀激烈,意气风发。
C.结尾描绘泰山严冬景观,多用两三字短句,简练峭劲。写冰雪处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呼应。
D.这篇文章剪裁极见功力,记述详略都与作者描写登山活动的对象主次、个人感受深浅密切相关。
2023-01-12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圣人无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从师               惑:有了疑难问题
B.其闻道也先乎吾       固:本来
C.圣人无               常:固定
D.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精通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闻道也固先乎吾   
B.人非生知之者                      不从师
C.道所存                            郯子
D.不拘                            
13.下列对文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是择师的态度和标准,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C.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举实例,引言行,令人信服。
D.本文只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有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
2023-01-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