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开学考试 2023-03-09 2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从何处寻?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他似乎发现整个宇宙和万物已经盎然有诗意,作品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中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寻找美的踪迹,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作“移人之情”或“移我情”。琴曲《伯牙水仙操》的序上说,伯牙由于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生活上的异常遭遇,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把握到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这个“移情说”比起德国美学家里普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在心理方面发现美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是发现美的消极条件。郭六芳《舟还长沙》说:“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世界那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造成了距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呈现出生命的华美,就像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大诗人里尔克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现象。”我们不妨顺着里尔克的思路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前面所谈及的,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我情”;而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所以我们要回转头来说,我们现实生活里直接经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丰富多彩的、有声有色有形有相的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美的园地。反过来,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美,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恰如希腊大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歌咏希腊联军围攻特罗亚九年,为的是夺回美人海伦,而海伦的美叫他们感到九年的辛劳和牺牲不是白费的。

我们寻到美了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仅在主客观的审美之维中寻到了,还在时间之维中看到它踪迹: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见了不少,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

(摘编自宗白华《美从何处寻?》,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中寻找美的踪迹之作,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
B.一朵微小的花唤起诗人华滋沃斯发现深度的美,与诗人的感情经过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有关。
C.伯牙因为遭遇生活上的异常等,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完成美的感受和创造。
D.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是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与生活有距离,产生自然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围绕“寻找美”的话题展开,通过对比大书法家王羲之和诗人华滋沃斯的经典话语破题立论。
B.文章第二段列举矿石商人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旨在阐明其未能克服私欲利害“移我情”而看到美。
C.文章阐释了“移我情”“移世界”之间的关系,要使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移我情”比“移世界”更重要。
D.文章采用总分论证结构,先总述“美从何处寻”,再从“怎样发现深度的美”所需的主客观条件分别阐释。
3.结合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说明“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的一项是(     
A.郭六芳《舟还长沙》交代自己拉开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发现家在画图中。
B.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呈现出生命的华美。
C.希腊联军围攻特罗亚九年,海伦的美使他们感到辛劳和牺牲并非白费。
D.大诗人里尔克强调的观点:诗不徒是感情,而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现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13日四川考古院宣布,对三星堆近200个样品进行测年后,发现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前1012年,相当于中原的商代晚期。

为三星堆器物坑测年做出关键贡献的是碳十四技术。首先在三星堆的每个坑选出10份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前处理:植物碎屑要进行酸碱酸的处理,以排除环境中的碳污染;骨渣样品除了酸碱酸的处理之外,还要提取胶原蛋白,并进一步水解、离心、冷冻干燥,制备明胶蛋白。之后运用碳十四技术对样品进行年龄测试。植物在燃烧中高温脱水,但因为没有接触到氧气,植物形成碳化块,没有充分燃烧成为灰烬。这部分有形的植物碎屑,大都质地相对紧实致密,很好地保存了植物原生的含碳组分,经过后期处理可以有效排除埋藏环境带入的污染,有利于准确测年。动物骨骼通常是很好的碳十四测年样品,因为骨骼中的胶原蛋白基本不受环境的碳污染。然而三星堆器物坑里基本看不到成形的骨骼,都是骨渣,胶原蛋白大多降解殆尽,很可能是因为燃烧得不充分,又受到湿热气候、酸性土坡侵蚀的影响,这为测年带来困难。

碳十四是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十四的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能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体内,所以根据生物体残余的碳十四成分,就可以推断其年龄。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坑在一座砖厂下面被发现,发掘时没有提取样品进行测年,一、二号坑的测年是1997年做的,但也只是零星地检测了一些样品,那时的年代结果并没有一锤定音。关于三星堆的年代始终没有停止争论,各类说法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产生被广泛信服的年代测年数据。当时采用常规碳十四测年法,所需的样品量很大。两座器物坑中的动植物经过火烧后,有机组分保存较差,很难提取足够量的纯净有机组分。

2019年三星堆6个器物坑重见天日,这一次,考古人员系统地采集到了碳十四测年样品。如今北京大学已配备加速器质谱仪器,使得测量微小碳十四样品成为可能,可测量1mg的碳样品,比常规碳十四测年方法可测碳量小了上千倍。对于三星堆的碳化植物碎屑,加速器质谱技术派上了大用场。结果显示,已经得到足够碳十四年代数据的三、四、六、八号坑的形成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10年之间。

(摘编自《为三星堆测年龄为何那么难?》,《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关于三星堆两个器物坑的绝对年代,我们可以从坑内器物本身表现的时代风格去探讨。一号坑的那件残铜瓿,其兽面主纹凸起,云雷地纹纤细,主次分明,并且凸起的主纹纹块边缘较厚,边缘转折处尖棱尖角,这些已经具有殷墟中期的纹样风格,年代显然较晚。二号坑铜容器中有的铜尊、铜罍却与一号坑的残铜瓿纹样相近,二者年代也应当相差不大,都属于殷墟中期偏早阶的器物。既然两个器物坑都有属于殷墟中期的铜容器,而没有见到殷墟晚期的典型铜器,它们应当都是殷墟中期的遗存。

(节选自孙华《三星堆器物坑的埋藏问题——埋藏年代、性质、主人和背景》

材料三:

学者金正耀先生等人于1995年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53件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根据文中报道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所有铜器中所含的铅都属于一种地质学中罕见的高放射性成因铅,这种铅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被大量发现,但早于商代的二里头文化和晚于商代的西周时期则基本没有。而三星堆的这种铅和在江西吴城、湖北盘龙城、郑州商城以及安阳殷墟的青铜器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或许全部所含的铅都是一种类型。这显然暗示了这些地方在殷商时期一定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据此,金正耀先生提出了在商代,我国存在着从西南到殷墟的青铜之路

(节选自《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中出土部分青铜器的金属学和铅同位素比值再分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三星堆器物坑中的骨骼不成形,且其中胶原蛋白大多降解殆尽,所以难以成为碳十四测年样品。
B.关于三星堆的年代,各类说法层出不穷,直到2020年大致明确了其测年数据,才最终结束了三星堆年代之争。
C.在碳十四技术成熟之前,人们可以通过参照不同时期的器物本身风格特点来推测三星堆的大致年份。
D.金正耀提出商代存在着从西南到殷墟的“青铜之路”是基于三星堆的青铜器与安阳等地的所含铅都属于同一种类型。
6.对三星堆测年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2023-03-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最后一课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地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地,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儿异样。

……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地亲切,格外地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儿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

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地恋恋。黑板显得格外地光亮,粉笔是分外地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地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摸着,也觉得十分地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地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远远地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

各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地一致地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地,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节选自郑振铎散文《最后一课》,有删改)

文本二:

铃声响了。祁瑞宣迷迷糊糊的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仰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日本的侵略充满了血腥,文本一通过描写太阳旗侧面表现日本入侵者的嚣张气焰。
B.文本一写学生们对课桌等的依恋和在宣布下课时“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并不矛盾,都间接表达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慨。
C.文本二中“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运用了比喻,说明学生面对战争的麻木,与祁瑞宣老师“今天不上课了”的举动有类似的表达效果。
D.这两篇文章都主要从老师的角度,描写师生对敌人入侵的共同反应,以一件特定的小事——“最后一课”来展现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
8.文本一中画横线的段落两次写到街景与阳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9.同样是面对战争,文本一中郑振铎“愿意讲得愈多愈好”,文本二中祁瑞宣则是“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请结合两文的文体特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皇帝五年,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事。虞将军欲与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不敢易。虞将军入言上,上召见,赐食已而问,敬对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余世。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乃营成周洛邑,以为天下中,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德以致人,不欲恃险阻,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今陛下起丰击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成康周公之时,臣窃以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

高皇帝疑,问左右大臣,皆山东人,故多劝上都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倍河海,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且周王数百年,秦二世而亡,不如都周。留侯张子房曰:洛阳虽有此固,国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狭,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守一隅,东向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善谋下第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
B.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
C.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
D.于是高皇帝即日驾/西都关中/由是国家安宁/关东之兵/虽百万之师/犹不能以为害者/由保仁德之惠/守关中之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宜”有方便适宜的意思,文中指有利于治国的建议,与“便宜从事”中的含义不同。
B.“道里”指行政区划,与“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含义相同。
C.“肝脑涂地”,文中指百姓惨死,含贬义,与今天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意思不同。
D.“东向制诸侯”与“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两句中的“制”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将军想让娄敬换上美服后再去见皇帝,但娄敬坚决不肯;见皇帝之后,娄敬谈古论今、慷慨陈词,反对定都洛阳。
B.娄敬向皇帝陈述了周王朝由兴起到繁盛的过程,强调了实施仁政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建都秦地的优势。
C.高皇帝就建都一事征求大臣意见,多数大臣倾向于建都洛阳,其根本原因是担心重蹈秦朝未建都洛阳二世而亡的覆辙。
D.张良认为关中地势险固,沃野千里,便于运输天下物资和军需,是真正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这与娄敬的意见相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居此者,欲令周务德以致人,不欲恃险阻,令后世骄奢以虐民。
(2)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谓天府。
2023-03-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