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福建 高一 阶段练习 2016-01-04 2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方(qiú)园春(qìn)百争流(kě)
B.青 (xìng) 峥嵘(zhēnɡrónɡ)橘子洲(jú)
C.下(zǎi)大河(yàn)(jī)踞;
D.冰(xiāo) 外香(fēn)妄自薄(fěi)
2016-11-18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意气
B.浪遏飞舟笙萧颓圮凄惋迷茫
C.河畔长篙追溯夜斓人静
D.浮藻遒劲繁衍讴歌
2016-11-18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2020-10-30更新 | 1236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0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顺庆校区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4. 下列词语中“济”字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济于事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同舟共济
2016-11-18更新 | 70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模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分别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且置土石 ③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若不阙秦,将取之 ④毒之乎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2016-11-18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矣。
C.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016-11-18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②左右既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之⑤使使以大王⑥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B.④⑤⑦
C.②③⑧D.①⑥⑧
2016-11-18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容易(0.94)
课内文言文阅读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成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8.下列句子加线的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币:钱币
B.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以……为怪
C.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怖:惧怕
9.9.下列句子加线的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子闻,驰往——辍耕垄上
B.荆轲和而歌,变徵之声——谁大王为此计者
C.嘉为先言秦王曰——佚之狐言郑伯曰
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焉用亡郑陪邻
10.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所以不成者,以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外文言文阅读
☆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①黥②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虔;人名。 ②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具,未布,既:已经
B.令行于民期年,期年:满一年
C.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人足。给:供给
D.太子君也嗣:继承人
14.1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荆轲知太子丹不忍
C.于是太子犯法。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15.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怪之,莫敢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8. (1)像我一样地 ________________,冷漠,凄清,又惆怅。
(2) 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3) 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明镜亦非台。
(6)万里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诗歌鉴赏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本诗以什么为线索?是按哪几个时期来抒写的?

20.诗人提炼了哪些意象?分别寄寓了什么感情?

21.如果去掉第四节,对诗意有什么影响?
2016-01-04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静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音乐.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晴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理想,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

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愤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着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己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间巷烟火的不易。弟方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眼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的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我的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的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的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他走后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22.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23.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24.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
                                                                              
25.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
                                                                             
26.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的成长感悟。
(1)                                                                         
(2)                                                                          
2019-01-30更新 | 892次组卷 | 9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浙江)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难(0.4)
27. 文言实词翻译
(1)夫晋,何之有( )
(2) 因人之力而之( )
(3)郑知亡矣 ( )
(4)起不意 ( )
(5)八创 ( )
(6)至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 )
(7)计不知所出耳( )
(8)大王命之( )
(9)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10)将军岂有意乎?( )
(11)以乱整 ( )
(12)万家 ( )
2016-11-18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28. 你可以暇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____(chǎng)开了各自的门户。
2016-11-18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29.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树边红雨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2023-09-07更新 | 146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30. 作文
青春,是阳光下春花吟唱的歌谣,是细雨中绿柳摇曳的迷惘。年少的我们在成熟的过程中,既享受着无言的快乐,又经历了莫名的痛楚,但我们都把它深深的藏在心底,今天,让我们敞开心扉,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
题目:成长的故事
要求:(1)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2)有情景和细节描写。
(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4)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6-11-18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莆田第八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文言文阅读
2
名篇名句默写
1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小题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40.64一般词语选择题
5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60.6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题
70.94一般词语选择题
280.85字形语言表达
290.85对联语言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8-120.94
13-17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记》  史传文
三、名篇名句默写
18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古代诗歌阅读
19-210.4
五、现代文阅读
22-2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品味语言艺术  中国现当代小说
六、文言小题
270.4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七、作文
300.15写作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