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一模 2023-04-10 10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该书作者包括90多位学者和各界人士,他们以我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代表学者金雅为聚焦点,对其思想成果、理论创构、话语命题、学术道路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生动的展示。

金雅将美学研究定位在引领人类的人文精神前行的坐标上,定位在共同推进人类美学发展的目标上,定位在不断升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追求上,必将带来中国当代美学新的通变、新的革命。20世纪80年代,具有哲学特点的美学风靡全国,成为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呢?从中国文化传统看,我们一直有泛艺术、泛审美的诗性传统,艺术和审美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重要理想寄托。艺术和美学作为载体,可以寄寓种种人生问题,包括生命价值、情感体认、人生选择、自我个性、人格塑造等,可以熔铸关于时代、社会、个体的丰富深刻的意蕴。中国近现代美学家对真率、生动、热情、完整、创造、自由、和谐等艺术化生命品格的倡扬,对机械、冰冷、庸俗、实利、雷同、分裂等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的反思批判,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够返回精神的家园。金雅主张中国美学最终要走向人,落到人的生命涵育上,贯通于主体的生命、生活、生存实践中,这就是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使生命重归于深情、高尚、生动与诗意,使生命复归于它的本真、从容与和谐。金雅以深沉、诗意、富有辨识度的语言,呈示了其美学不同于西方理论美学纯粹思辨样态的一种民族气韵和当代风范。金雅在美学上的努力既是一种学术的建构和学理的建设,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摘编自孙伟科、张明明《激活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美学——评(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

材料二:

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不是艺术,而是道”。的特征是自然,与之相对的是具有人为特征的技”、自然人为之间的差异,与西方美学模仿与被模仿之间的区别完全不同。前者是境界上的区别,后者则是实体上的区别。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对象的范畴是象”。不同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美的概念,它不是指某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事物,而是指事物的一种特殊的显现样子。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意象”“意境意象”“意境的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根据王夫之等人的认识,在审美活动中,意象”“意境是审美主体与对象遭遇时所自然生成的情态,是事物向审美主体直接呈现的样子,同时也是事物最真实的样子。

中国美学描述审美经验的范畴是,后来发展为感兴兴”不同于西方美学中的直觉概念,它不是指主体一种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是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它既不同于主体用概念来理解事物,也不同于主体由欲念来对事物采取实践行为。中国美学常常把感兴状态称为主体的本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主体只是听凭自己的感受来同事物打交道,让事物在不受概念和目的局限的感觉中自由地显现。因此可以说,如果作为审美对象的是事物的本来样子的话,那么作为审美经验的兴”则是主体的本来样子。

中国美学还有一个特殊的范畴,既可以用来描述审美对象,也可以用来描述审美主体,那就是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独特的范畴,它既可以指有形物质的一种基本元素,也可以指无形精神的一种可感形式,总之是某种介于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东西,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可以借此进行沟通和交流。中国古典美学的理想,就是试图以为中介,冲破僵硬的物质外壳,达到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更深层次上的交往与理解。

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发现形式美的规律或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审美境界中,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处于自由的交往之中,这里没有任何外在的限制,而生成自然的条理和节奏,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用道家的话来说,是以天合天的境界;用禅宗的话来说,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是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生境界。一个有着高远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正是在有意识地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人们能不断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

(摘编自彭锋《什么是中国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80年代美学风靡全国,与我国具有以审美寄托理想的文化传统有关,人们借美学以思考人生、时代、社会等问题。
B.金雅美学研究的语言深沉而有诗意,其美学研究成为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C.“道”与“技”存在“自然”与“人为”的境界的差异,与西方美学的模仿与被模仿之间实体上的区别是截然相反的。
D.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借助作为中介的“气”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交往与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评论金雅的研究定位与美学主张,材料二重在阐释中国美学的特点。
B.金雅的美学思想主张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重视对于人的生命的涵育。
C.“直觉”观与“感兴”观的重要区别在于审美对象能否独立于审美主体而存在。
D.魏晋南北朝的美学家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从中可见中国美学对“气”的重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朱光潜:“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自然美可以转化为艺术意义上的丑。”
B.李泽厚:审美“是生理性的感情和官能,却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
C.蔡仪:“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
D.叶朗:“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4.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指出:“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中国美学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有怎样的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秋雨愁煞人

庐隐

淡雾仿若轻烟,笼住湖水与岗峦。远处翠翠隐隐,紫雾漫漫。舟子摇着双桨,低唱小调。凌峰吩咐舟子将船拢了岸,踏着细草,走过一箭多路,来到一座孤坟边。四围满是霜后的枫叶,鲜红比血,照眼生辉。树梢头哀蝉穷嘶,似诉将要僵伏的悲愁,促织在草底若歌若泣。她在这冷峭的秋色秋声中,忽想起五年前曾在此地低吟秋风秋雨愁煞人!坟旁青苔斑斓,字迹模糊。她从地上捡了一块瓦片,将青苔刮尽,露出几个字是女烈士秋瑾之墓

哦!女英雄。她轻轻低呼着。

那夜微冷的西风,吹拂着庭前松柯,发出凄厉的涛歌。沙沙的秋雨,滴在梧桐叶上。她正坐在窗下,忽见门帘一动,进来一个英风满面的女子,原来是表姐。她神色露着张惶,急将桌上洋灯吹灭,低声道:凌妹真险,你领我从你家后花园门出去,迟了他们必追踪过来。凌峰莫名其妙地张慌着!她们冒雨出去,向北转过去。凌峰开了后门,把她送出去,连忙关上跑到屋里,还不曾坐稳,已听见前面门口有人打门!她勉强镇定了,看看房里母亲,已经睡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壁上的时针正指在十点。看门的老王进来说:外面有两个侦探要见老爷,我回他老爷没在家,他说刚才仿佛看见一个女人进了咱们的家门,那是一个革命党,如果在这里,须立刻把她交出来,不然咱们都得受连累。凌峰道:你告诉他没有人进来,也许他看错了,不信请他进来搜好了……

母亲已被惊醒,推枕起来。凌峰背着人悄悄将适才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不禁垂泪:你姑爹姑妈死得早,可怜剩下她一个孤女……又是生来气性高傲,喜打抱不平,现在竟做了革命党,哎!若果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十二点多钟凌峰的父亲回来了,也是一夜担心,昨夜风雨,不知她躲在什么地方。

过了几天,忽从邮局送来一封信,正是秋瑾的笔迹。凌峰的父亲忙忙展读:

舅父母大人尊前:

前夜自府上逃出,正风雨交作,泥泞道上,仓皇奔驰,满拟即乘晚车北去引避,不料官网密密,甫到车站,巳遭逮捕。前途凶多吉少,则可预臆也。但甥自幼孤露,命运厄蹇,又念皇皇华胄,摧残于腥膻之满人手中,谁能不冲发裂眦,以求涤雪光复耶?甥不揣愚鄙,窃慕良玉木兰之高行,妄思有以报国,乃不幸而终罹法网,此亦命也。但望革命克成,又复何憾?唯夙蒙舅父母爱怜,时予训迪,得有今日,罔极深恩,未报万一,一旦溘逝,未免遗恨耳!别矣!别矣!临楮凄惶,不知所云。

肃叩

福安!

甥女秋瑾再拜

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去托人求情,但朝廷这时最忌党人,虽是女流也不轻赦,等到七天以后,就要绑到法场行刑。父亲不敢把这惊人的信息告诉母亲,只说已托人求情,或者有救,母亲每日在佛堂念佛,求菩萨慈悲,保佑这可怜的甥女。

这几天秋雨连绵,秋风瑟瑟,秋瑾被关在重牢里,手脚都上着镣铐,脸上早已惨白,没有颜色。她坐在墙犄角里,黯然吟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念完这诗句,她紧紧闭上眼睛,但是最终傲然地笑了。

行刑的头一天,她的舅父托了许多人情,要会她一面,但只能在铁拦的空隙处,并且时间不得过五分钟。秋瑾这时脸色已变得青黄,两只眼球凸出,十分惨厉可怕。她舅父从铁栏里伸进手来,握住她那铁镣锒铛的手,禁不住流下泪来。秋瑾怔怔地凝注他的脸,不禁惨笑,摇头,凄厉地说:舅舅保重!她的心好像碎了,晕然倒在地下,舅父在外面顿足痛哭,而五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

到了第二天十点钟的时候,道路上人忙马乱,荷枪实弹的兵士,一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蒸腾。几辆囚车,载着许多青年英豪志士。最后一辆车上,便是那女英雄秋瑾。凌峰远远望见,不禁心如刀割呜咽地哭了。街上看热闹的人,对于这些为国死难的志士,有的莫名其妙地说:这些都是革命党?有的仿佛很懂得这事情的意味的,只摇着头,微微叹道:可怜!最后囚车的女英雄出现了,更使街上的人惊异,女人也做革命党,真是破天荒的新闻!这些英雄,一刹那间都横卧在刑人场上,他们的魂魄,都离了这尘浊的世界。秋瑾的尸骸,由她舅父装殓后,便停在普救寺里。

过了不久,革命已告成功,各省悬上白布旗帜,那腥膻的满洲人,都从贵族的花园里,四散逃亡,皇帝也退了位。各处人士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秋瑾尤是其中一个努力的志士,因公议把她葬在西湖,使美妙的湖山,更增一段英姿。

凌峰想到这里,但见荒草离离,白杨萧萧,举首天涯,兵锋连年,国是日非,哪里是理想的共和国家?她不由得悲绪潮涌,叩着那残碑断碣,慨然高吟道:

枫林古道,荒烟蔓草,

何处赋招魂!

更兼这——

秋风秋雨愁煞人!

舟子已来催上道。凌峰懒懒出了枫林,走到湖边,再回头一望,红蓼鲜枫,都仿若英雄的热血,她不禁凄然长叹。上了小船,舟子洒然鼓桨前进,不问人是何心情,他依然唱着小调。只有湖上的斜风细雨,助她叹息呢!

(原载1927年6月《蔷薇周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身后有侦探尾随的情况下,秋瑾逃到舅父家,她神色张惶,急忙吹灭桌上的洋灯,低声让表妹凌峰带自己从后花园门逃出去,表现了情况的紧急与危险。
B.本文写秋瑾念完诗句最终傲然地笑,表现了秋瑾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的信念;写她见舅父时晕然倒在地上,表现了她内心的浓重的哀伤和痛苦。
C.街上看热闹的人,对于为国死难的志士,有的莫名其妙,有的摇头微叹,有的惊异女人做革命党,说明革命党人的流血牺牲未得民众普遍支持。
D.本文交代了秋瑾等志士遇害的情况,写清廷灭亡以后贵族逃亡、皇帝退位,秋瑾终被公议葬在美丽的西湖,革命最终成功,表达了英灵终得慰藉之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描写了淡雾如烟、远山翠隐、枫叶如血、哀蝉悲鸣、促织鸣叫等景象,为凌峰乘船祭扫表姐秋瑾墓地渲染了冷峭、哀戚的气氛。
B.本文借秋瑾写给舅父母的一封信,侧面交代了秋瑾的被捕经过,袒露了她决心为国献身的心迹,表达了她对舅父母爱怜训迪的感激及诀别之意。
C.本文写凌峰手叩残碑断碣慨然悲吟,而舟子唱着小调洒然鼓桨前进,两者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对舟子不问国事、自得其乐的抨击。
D.本文先从秋瑾的表妹凌峰为秋瑾扫墓写起,中间回忆秋瑾生前死后的一些经历,最后又回到眼前扫墓的情节,突出了对女英雄秋瑾的悼念之情。
8.文章以“秋风秋雨愁煞人”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史载秋瑾坚决拒绝出走,后在革命军基地绍兴大通学堂被捕,死后革命党人偷运遗体安葬。而文中很多内容是虚构的。这些虚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帝遣使聘之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节选自《后汉书·严光传》)

材料二: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同光武游学。及帝即位,光乃变易姓名,隐逝不见。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光也,乃遣安车玄纁聘之,三反而后至。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痂,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而言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竞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节选自《高士传·卷下·严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区,用于自称的谦辞,与《过秦论》中“秦以区区之地”的“区区”意思不相同。
B.鼎足,喻三方并峙之势,与《三国演义》中“以成鼎足之势”的“鼎足”意思相同。
C.要领,腰和脖子,“要领绝”的意思是被处死,与现代汉语的“要领”意思不相同。
D.物色,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寻找,与现代汉语的“物色人选”的“物色”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光年轻时名气很大,与光武帝一同游历,光武帝即位后,严光便隐居了;光武帝敬重严光,想让他辅助自己,但他最终没有答应。
B.面对侯霸的信使,严光没有起身迎接,在打开侯霸的来信时居然岔腿抱膝;他还嘲笑侯霸痴傻,后把信札丢给信使,显得极不恭敬。
C.严光在写回信时未按来使要求多写一点,他说这又不是买菜要多多益善;侯霸密奏此事,光武帝笑着说严光是狂家伙,还是老样子。
D.严光被光武帝任命为谏议大夫,不肯接受,于是归隐躬耕于富春山;后来得到光武帝的特别征召,他也没有去;八十岁在家中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
(2)复引光人,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
14.严光是怎样分别拒绝司徒侯霸和光武帝的延请的?请简要概括。
2023-04-08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东汉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蕙诗

繁钦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

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唏。

百卉皆含荣,已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鶗鴂④鸣已衰。

【注】①繁钦(? --218年):字休伯,东汉末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②三光:指日、月、星的光芒。③雕瘁:凋摧憔悴。④时姿:时节下的姿态。⑤鶗鴂(ti jue):杜鹃鸟,杜鹃鸟常在暮春时鸣叫,因此成为花落时节的象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和古代一般咏蕙草的诗不同,并没有着重赞美蕙草的高洁品性。
B.前八句主要写蕙草生长的环境,后六句表现蕙草不能吐露芳华的感伤。
C.诗中所表现的阴冷、凄清的环境是东汉末年社会黑暗的一个侧面反映。
D.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咏叙,蕙草的不幸遭遇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16.本诗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诗经》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可以“_____________”,还可以知道很多鸟兽草木的名字。
(2)《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两句由展现辽阔的江天景象过渡到描写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
(3)诗人揽镜自照,常常引发时日消逝、青春不再、老大无成等感慨,如“_____________”。
2023-04-08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作后,陈音曾多次出国演出,宣传中国的音乐文化。不同文化碰撞交流之间让他深受启发,陈音决定融合古今中外音乐文化,创作具有时代性、具备现代审美要求的琵琶曲

早在学生时代,陈音就曾把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改编为琵琶曲,将小提琴线性的音乐流动转换为弹拨乐的清脆灵动和颗粒性。刚开始,他遭到一些非议和批评,有人认为这类曲子的意境不符合传统琵琶文化,还有人认为这首曲子借鉴了很多小提琴、钢琴的技法,演奏难度太大。但陈音并未气馁,吸取建议,又改动了四五版。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首已经广为流传,成为学员考试、专业比赛的必选曲目之一的曲子对琵琶技艺的推动作用和对琵琶曲改编的引领性。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说法,刷牙的时候,如果将牙刷抹了牙膏后蘸水,会降低牙膏中摩擦剂的摩擦力,因而不利于牙齿的清洁。此外,用于美白或脱敏等的牙膏如果蘸水,功效会 A

而实际上,(      ),反而需要水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水和摩擦剂、保湿剂是牙膏的三种主要成分。牙膏如果只有摩擦剂一种成分,其固态颗粒就如 B ,无法发挥预期的清洁作用;或者与牙齿硬碰硬,(      )。因此,摩擦剂与液态的水并肩作战,才能 C :一则可以凝聚摩擦剂颗粒,二则可以缓冲摩擦剂颗粒与牙齿之间的摩擦。值得注意的是,牙膏中的绝大多数摩擦剂都难溶于水,因此水的加入通常不会对摩擦剂的去污能力产生本质影响。而各种功效的牙膏也都有于水。如:美白牙膏漂白牙齿的过氧化钙遇到水,才能分解出能够最终发挥效用的过氧化氢;脱敏牙膏的有效成分可溶性钾盐遇到水,才能解离出能够麻木痛觉神经的钾离子。考虑到健康人口腔中唾液自带的水分,牙膏蘸不蘸水使用都可以。但如果唾液分泌过少,或者牙膏膏体相对黏稠,(      )。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从第二自然段来看,为什么牙膏蘸水影响刷牙功效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进行概括,表达要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激活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美学——评<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中说:金雅将美学研究定位在引领人类的人文精神前行的坐标上,定位在共同推进人类美学发展的目标上,定位在不断升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追求上,必将带来中国当代美学新的通变、新的革命。

金雅进行美学研究如此,其实,我们做其他事情也应如此。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4-08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后汉书》编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咏物言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变换句式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达题组
20-22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15青年成长  责任 担当  价值理念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