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4-10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因为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所以也称为“远近法”。

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画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这种理解,有点像我们在爬山,走一段,拍张照,再走一段,拍一张,然后再拼贴起来。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种方式被叫作“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由于采用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中国古代艺术家才得以创作出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是“散点透视”用得最多的构图,如果是采用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可能就无法达到这种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

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像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高远、深远和平远,即“三远”法。早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绘画理论家郭熙便率先提出了山水画的取景构图法则——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他提出:“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就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它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通人。王蒙所作《青下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青下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参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展开,描绘了沙洛村舍、渔身出没、丘陵长提、岸柳塘笔的江南清矿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

(摘编自《中国画的透视与美学关系》)

材料二:

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凡艾克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从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意大利的建筑家勃鲁纳莱西在十五世纪的初年已经深通透视法。阿卜柏蒂在他1436年出版的《画论》里第一次把透视的理论发挥出来。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讥评大画家李成采用透视立场“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桶’。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

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他主张“以大观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又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地照相。这画面上的空间组织,是受着画中全部节奏及表情所支配。要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这就是说须服从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不是服从科学上算学的透视法原理。并且他以为那种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看不到全面,所以不能成画。

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正如邹一桂所说:“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而中国“三远”之法,则对于同此一片山景“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横向于平远,成了一个节奏化的行动。郭熙又说:“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以足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他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用俯仰往还的视线,抚摩之,眷恋之,一视同仁,处处流连。这与西洋透视法从一固定角度把握“一远”大相径庭,而正是宗炳所说的“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境界。苏东坡诗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真能说出中国诗人、画家对空间的吐纳与表现。

由这“三远法”所构的空间,不只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且是上升为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它的构成不依据算学,而依据动力学。清代画论家华琳名之曰“推”。华琳在他的《南宗抉秘》里有一段论“三远法”,提出“推”字以说明中国画面上“远”之表出。“远”不是以堆叠穿斫的几何学的机械式的透视法表出,而是由“似离而合”的方法视空间如一有机统一的生命境界。由动的节奏引导我们跃入空间感觉。直观之如决流之推波,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全以波动力引起吾人游于一个“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的宇宙。空时意识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而自然涌现了!这种空间的体验有如鸟之拍翅,鱼之泳水,在一开一阖的节奏中完成。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透视是画家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使人们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
B.西洋画采用的是“焦点透视”,受空间限制,观察者视域以外的东西无法摄入,其艺术成就则大打折扣。
C.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是运用了“散点透视”的结果。
D.只要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绘画就能达到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郭熙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用俯仰往还的视线,与西洋透视法从一固定角度把握“一远”的理论基本相同。
B.沈括主张“以大观小之法”,认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他不认同“仰画飞檐”的透视立场。
C.透视法应用于绘画,是西方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
D.由“三远法”所构的空间,是一种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而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
3.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下列诗句与“三远”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深远)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平远)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高远)
D.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平远)
4.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沈括主张的“以大观小之法”与“散点透视”原理的相似之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石匠留下的歌

何立伟

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他把背上的褡裢往地上一撂,褡裢里发出了金属的沉闷的音响。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

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扫谷。提着高粱帚子出来,见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烟筒递过去。那石匠其时已将一根纸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似乎从他吸纸烟的派头上,看出其人的不凡。

水碾子正要凿槽咧。很快讲定了工价,无争无吵,各自一派让得三分的气度。

那石匠绕碾子转了三圈,也并不发表阔论高谈。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

先前这水碾子终日碾谷,其音清越,其韵悠扬,好比赛前的四妹子,不紧不慢,打出好听的山歌来。后来,日日磨,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就一声一声闷如沉雷了。

天热起来,他就索性打起赤膊凿。他膀大腰圆,甩锤子的时候,上身的肌肉有规律地滚动。汗水使他宽阔的胸膛油着异彩。简直那本身就是一錾一錾凿出来的,像一尊石雕。拿来了蒲扇,拿来了茶罐,拿来了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爹吩咐:“你好生招呼石匠吧。”我说:“好。”爹放不下心,又吩咐:“这石匠一定见过世界,莫要让他笑话我桃花寨的人不晓得礼数。”

我说:“好。”

我就同他打扇,将砰茶斟得满满的,双手稳稳递与他。请他歇憩。请他喝茶。手上捏一把平日藏在柜里舍不得吸的,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我想同他谈讲,只想他是见过世界的,那重重的山外头是个什么模样呢?默默喝茶,默默吸烟,默默歇憩。从鼻孔里口角里喷出的烟云浓浓的,辣辣的,也是默的。

但几分钟以后他又拿起了锤子,烟蒂在脚边断续着残烟几缕。山谷里,飞着钢与石的回音,很长的一声一声,仿佛四山里万人千人在凿岩取石,你呼我应。

又歇憩的时候,我急切地同他说:“说个故事我听吧。说个故事!”“故事?什么故事?”他放下了锤子。

真的,什么故事呢?竟不晓得这个世界有哪样一些故事。于是我说:“随便你同我讲点什么吧,反正我什么都不晓得。”

“等你长大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了,你就会什么都晓得的。用不着别人讲。”他将那多茧的厚实的手掌放在我的脑壳上,“唉,你还细,你还不懂事。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

好久了我才说:“那就打一个山歌吧。”歉意地一笑,摇摇头,他又去凿那磨槽。

洁白的石砾在錾子尖上跳跃,落在地上,落在他的裤褶缝里,如一层层雪粉。

直到黄昏从山沟里溢了出来,才将那叮叮咚咚的锤声淹没掉。这时,那很大的碾槽,正凿得如一朵刚刚绽放的山茶花。

掌灯吃夜饭时,他累了,倦了。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条腊得透明的鹿子腿。那鹿子,还是去冬大雪封山时,爹在鹰嘴岩打的。好肥的鹿子。爹舍不得吃,除非来了贵客。爹问他这问他那。爹这人,就景仰见过世界的人。那石匠总是回答得很少,很有分寸。你总觉得他不肯说出来的东西必定深奥。他那紫红的脸膛,深刻的皱纹,使你感觉到他是一部书,但谁也无法打开。爹只好死劲地敬酒。

“多谢。明日赶早,我还要行路。”“往哪边走?岩陀,还是檀木坡?”“哪里有工夫做,就到哪里去。石匠嘛,走四方,吃四方。”他笑了一下,笑得很淡。有雪白的牙齿。

起身,打一轮拱手,他晃晃地朝东厢房走去。

第二日天刚放明,爬起来我就要去找石匠。要问他,见了世界的人,为什么不会讲故事?

爹朝水闸走去,说:“这时候才起来,石匠他走了咧!”

跑到高处,朝雾中的石板路望去,终于看见了他那朦胧胧的背影。其实无法说那是背影,整个的只是小小的一个黑点了。那黑点,在这迷蒙的天地之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就消失在雾之中了。他走了,同他来时一样,同他吸烟凿石时一样,是默的,无声无臭的。天和地,好大呵!

哗啦!爹把水扯开了。蓄了一夜的溪水,扑过来,攀住染满了青苔的木轮子,木轮子就滚动起来,吱吱呀呀地带动了水磨。这清新的空气里,就颤动着它那好听的声音了。

比先前还要好听些!清越。悠扬。娓娓地,悄悄地,向你叙述着什么。长大后,我一直觉得,这水碾子的声音,是那个默默的石匠留下的一支很长很长的歌,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06期,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是我最重视的文学体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受到文坛普遍关注的,正是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受关注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恐怕在它的实验性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兴起,百无禁忌。在思想解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坛空前活跃,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竞相怒放。我初出道,亦知要崭露头角,须得有自家面目,遂努力在文体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汪曾祺先生说,我的小说受唐人绝句的影响。李陀先生亦说我的小说是“绝句式”的小说。皆是解人语也。肯定了我的有着诗的含蓄意韵的文体面目。我喜欢唐诗,尤喜绝句,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短得不能再短,但每每是一幅历史的图卷,浩浩沧桑,尽寓其中,意蕴深长。譬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把个唐朝从开元到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的惊天巨变,从全盛到衰落的历史图景,通过几位白头宫女闲聊往昔的日常场景,轻巧地勾勒了出来。这种以小场景写大历史,以日常生活见白云苍狗的唐人绝句,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当其时,文坛大多数作家的叙事范式,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我是选择受祖宗的影响。

(节选自何立伟《<白色鸟>自序》,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对了解“世界”的问题很是急切,但因为年纪小,又不知应该了解这个世界的什么,不知如何向石匠发问。
B.“爹”对石匠热情招待,目的是想通过见过世界的石匠了解外面的世界,但那个石匠却口拙言迟,不愿回答。
C.石匠“赤膊”凿槽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石匠身体的健壮,也展现了生命阳刚之美,更暗含劳动塑造人生的思想。
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只是叙写了一个石匠来为“我”家修理水碾与“爹”与“我”想通过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丝”和“纸烟”两物,分别了代表山内、山外两种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
B.“我”和“爹”的“问”与石匠的默默辛勤的錾凿,构成了小说深层的问答关系。
C.石匠侧耳一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就可知碾子的状态,侧面写出石匠精湛的技艺。
D.作者善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石匠劳作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突出石匠的技艺高超。
8.小说标题“石匠留下的歌”具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3-04-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栗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东周。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一》)

材料二

(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注】①赵累:战国时期周王大臣。②公仲:韩国相国,又称公仲侈、韩公仲。③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④周公旦:姬旦,周文王之子。⑤主: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典礼时拿的玉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⑥景翠: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将领。⑦煮枣:古邑名,战国魏地。

9.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B.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C.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D.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毋内诸侯        距:同“拒”,据守
B.朝济而夕设版          焉:句末语气词
C.遽煮枣                  效:献出
D.而东周                  德:感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国君认为宜阳内有英勇的士兵、充足的粮草,外有依山扎寨相机援救的楚军,秦国一定会无功而返。
B.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恰当时机出兵宜阳,既令秦国害怕,又得韩国感激,最终从两国获利。
C.《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3.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称赞他是“辩士”“勇士”“志士”,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3-04-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诗和徐诗同属题诗,韩诗题于行旅途中的一家旅舍,徐诗则题于画作葡萄图上。
B.韩诗中“满盘堆马乳”是诗人的想象,徐诗中“明珠”则是画家画出的成熟果实。
C.韩诗题为“葡萄”却未写葡萄之形,徐诗则以“闲抛闲掷”写葡萄长势的舒放伸展。
D.韩诗与徐诗都借写葡萄寄寓自己的生命之思,表达人生的态度,想象独特,立意不俗。
15.这两首诗虽然都写葡萄,但所用的抒情手法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