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 高二 期中 2023-05-03 32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汪剑钊教授介绍说,今天我们还要阅读普希金,首先是因为他对美的敏感。普希金在日常生活当中是艺术化地生活,借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来说,普希金实际上是让生活__________艺术。他的一生都活得非常艺术,(                 )。第二,普希金始终有一种公民意识。他觉得作为诗人当然有审美使命,另外他也一直没有忘掉自己作为公民的道德使命。他总是会把自己同情的天平放在小人物这一端,他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几个小人物的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被后人所接受。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把普希金当成偶像来崇拜和模拟的。第三,普希金具有人道主义的理想,博大的爱心。普希金的诗歌中除了很多写爱情的,还有很多作品讴歌__________的爱,对普通大众的爱,对整个人类和自然的爱,这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吸取的__________。此外,汪剑钊还介绍了普希金同时代的诗人。普希金不是一颗孤独的太阳,而是身处一个__________的黄金时代。在本场讲座中,通过汪剑钊教授的讲解,听众不仅深深感受到了普希金及俄罗斯黄金时代诗歌的魅力,也对此进行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模仿   更广义   精髓   群星闪耀B.摹写   更广义   精要   星光灿烂
C.摹写   更深沉   精髓   群星闪耀D.模仿   更深沉   精要   星光灿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他对美的敏感使他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
B.他对美的敏感使他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这一点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
C.能从对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显示了他对美的敏感,这一点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
D.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能从对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显示了他对美的敏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是把普希金当成偶像来崇拜和模拟的。
B.这样的大作家像托尔斯泰,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把普希金当成偶像来崇拜和模拟的。
C.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是把普希金当成偶像来崇拜和效仿的。
D.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把普希金当成偶像来崇拜和效仿的。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B.《楚辞》,西汉刘向编辑,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D.《玩偶之家》是英国剧作家易卜生创造的戏剧类型,属于“社会问题剧”,强调在舞台上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在戏剧中直接讨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
2023-05-0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5.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丈人”指对长辈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B.“陶朱”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C.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用用以指代少年时代。“总角之晏”指少年时代的快乐。
D.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白色。秦朝百姓用白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古代对老百姓的别称还有黎民、白丁、布衣、匹夫等等。
2023-04-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通过
B.人则反本                              穷:贫穷
C.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D.便言多                              令:美好
2023-04-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隙(xià)       (xuè)       草(niè)       淇水汤(shāng)
B.山(gāng)   (wǎng)     (guàn)     堞不休(dié)
C.强(jué)       (qiè)       卧(yǎn)       四延(wàn)
D.揭(gān)       隶(máng)   (shù)       度长大(xié)
2023-04-30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上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其丧,辍视朝一日,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疑                 释:消除
B.由是宰相意                 忤:违背
C.永和遣人以利动公       阴:暗中
D.天子愍然,其丧          临:临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       利乘便,宰割天下
B.边兵新败好水                    寄蜉蝣天地
C.不宜小故置之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贵显不忘俭约                    生,何面目以归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B.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C.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D.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磨/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公讳,与“私讳”相对,意谓避君王之讳。
B.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C.三司,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D.赠,古代皇帝为在职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称号。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②不宜以小故置之       ③尤不可深责主将
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⑤公执以为不可          ⑥公为之亦自若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仗义执言。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而被贬官,王尧臣为其申辩,认为不应因小小的缘故弃之不用。
B.王尧臣见解独到。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建议,后得到印证。
C.王尧臣为官清正。宦官张永和为借公家之名收取百姓房钱,谋求私利,派人贿赂王尧臣,被王尧臣执意拒绝。
D.王尧臣忠心为国。临终前,他口授弟弟写下了最后奏章,建议皇上要以宗庙为重,心怀皇嗣未立的忧虑,这令皇上颇为感动。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
2023-05-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境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17.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的阳光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证明了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苏轼之于赤壁,表明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作者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
C.屈原为了拯救楚国自沉汨罗江。一个诗人的陨落,成就了一种文化,没有屈原就没有今天的端午节。
D.时空的距离让历史变得缥缈混沌,因此我们在分享传统文化时,不仅要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更要探究它所蕴含的真谛。
19.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0.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2023-04-30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活动。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90字。
2020-02-09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2. 校园文学社刊物近期要推出一个关于“《红楼梦》研读”的专栏,现特邀你为专栏作者,为该栏目撰写赏析文字与读者交流。编者发来以下选题,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要求:(1)情节概述符合原著。(2)认识评价符合情理。
宝黛初会   黛玉葬花   晴雯撕扇   熙凤出场
2023-04-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为进一步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添耳中学诗社计划举行一系列古诗词阅读推广活动:

1.作为添耳诗社社长,你将在学校周一升旗仪式上面向全体师生演讲,主题为“宣传古诗词当代价值,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2.作为添耳诗社社长你将要向团委书记申请开展“流觞曲水,吟咏古诗”活动,请写一篇书面申请,表达你开展活动的意图,从而获得校方经费及活动场地的支持。


   要求:选取其中一个活动作为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3
文言小题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70.8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10.65开场白语言表达
二、文言小题
4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类
50.8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类
60.8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8-140.65欧阳修(1007-1072)  史传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姜夔(1155-1221)  写景抒情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混合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18-200.65议论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七、作文
220.65微写作  议论类微写作
23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