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古诗词大全-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课外拓展练
全国 高二 专题练习 2023-10-31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姜夔的《扬州慢》和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①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②画眉人:西汉张敞替妻子画眉,喻夫妻感情好。③燕子楼:唐张愔爱妾关盼盼在张愔去世后独居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徐州”即彭城,“淮左名都”即“扬州”,两首词首句皆扣题而起,具有同样的效果。
B.萨词上阕“想”以下几句刻画了项羽由盛到衰的转变;姜词上阕“自”以下几句描绘了金兵入侵后扬州的衰败。
C.“画眉人远,燕子楼空”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暗示历史风流终为陈迹。
D.萨词中“人生百年如寄”表明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姜词以疑问句结尾,移情入景,传达出回味不尽的伤感。
2.萨词中写到的“禾黍”和姜词序中写到的“黍离”是同一典故,出自《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请根据词的内容,分析这一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2023-10-31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古诗词大全-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课外拓展练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梅引

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注】①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腊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②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江头梅花又引发了他无尽的相思之情。
B.“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情思低回。
C.“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遣。
D.结尾“漂零客,泪满衣”二句,写自己的恋人而今漂流异乡、孤苦无依、泪湿衣襟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的惦念之情,意境凄凉。
4.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1-02-24更新 | 368次组卷 | 7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注】,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5.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笼纱”一句,词人仅以七字便概括了贵族子弟外出观灯的气派,隽永有味,意境高远。
B.“白头”二句,写自身寂寥落寞。词人慨叹孤独年老但功名未立,故自称“白头居士”。
C.“白头”句与“笼纱”句构成反衬,贵族子弟出游,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
D.姜夔此词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于能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空灵含蕴,所谓无限感慨,都在虚处。
6.本词的下片三句“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历来被后世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021-02-22更新 | 455次组卷 | 7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4 望海潮 扬州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