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赛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5-17 2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六朝文学的颓风,到唐代一切以革新的面目出现,尤其在诗的方面,水墨画从当时的着色画里独立了出来,它的重要的关联是与诗的关系,是与诗的艺术性的关系。如唐代王维的诗与画,北宋诗人苏轼就称道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完全一致的说法,画,不论它是着色与水墨,是富于诗意的,又简直称它为“无声之诗”。

但诗是以文字来描绘人与事物,而画是以笔与色彩来直接描绘的,这显然是有区别的。然而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性的诗,是反映现实的人生的图画。虽与画的形式不同,而它所被赋予的描绘的特性,却是完全相同的。水墨画,由于是从当时的着色画独立出来的,它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气质上的特殊生动性,使内容与形式更密切了起来。这一种风格,就与当时诗的艺术性,有了更高的协调,更亲切的关系。

既然称为诗,就一定有诗的境界,通过它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事物,是活生生的情与景的融合。以一种特殊组织的文字所描绘出来的形象,形成了诗的境界,这样,倘使你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转动一下,这些从情与景所融合起来的,通过一种特殊组织的文字所描绘出来的形象,让你清楚地如同亲眼见到了一样,在你的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一幅图画,让你情感地觉得,是诗呢?还是图画呢?可以说,是诗,也不是诗;不是图画,却正是图画。可以说,这样的诗,是富于画意的。

同样的,画通过了情与景所交织起来的人与事物,通过了水墨的特性所描绘出来的形象,形成了它的境界,让你从这个境界里,亲眼见到这些形象,更从这些形象里体会到了它的情是如此这般的。从形象所表达出来的如此这般的情,以及水墨所表达出来的如此这般的气质,就与诗的艺术情感,有了极大的共同点。诗是用文字来描绘形象的情景,而画是通过形象来显示情,形式虽不同,而描绘的原则则一,艺术性则一,这样只要你偶一凝神,就会情感地觉得,是画呢?还是诗呢?可以说,是画,也不是画;不是诗,却正是诗。可以说,这样的画是富于诗意的。正是所谓的“无声之诗”。

从唐代起,水墨画形成了它的高度艺术性,即通过意匠和笔墨,形成一种高妙的体格对真实来进行描绘的。它的艺术手法沟通与结合了诗的情意。因此,“富于诗意”,成了绘画的高度艺术性。如唐《雪诗图》的故事,据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唐郑谷有雪诗云: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时人多传诵,段赞善善画,因采其诗意景物图写之,曲尽潇洒之思。”又如:“李益长于歌诗,有《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尽图写为屏幛,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是也。”

这一风尚,一直到宋,诗与画的联系更紧密了起来,经常以一首诗或一句诗来作为绘画的对象。描写的主题,要把诗的意境与情味,容纳到画的意境和情味中;把诗所描绘的内容,通过绘画的描绘,把它刻画与发挥出来。如宋徽宗赵佶的画院,即以“乱山藏古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等诗句来作为考试绘画的题目,是通过对诗的体会来表现画的精巧构造的考验。而另一方面,更扩展到“题画诗”,在一幅画上,题上诗句,再通过文字的抒写,来补充和增强画境的情意,二者相互倚重,相互映发,画与诗的艺术性,融化为一体。

(摘编自谢稚柳《论诗画关系》)

材料二:

诗歌与绘画,既然同是艺术,必然有着某些共同的特性;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间,也必然有着广泛的联系,这是我们在研究诗画艺术差异性的同时,必须加以深入探讨的问题。

诗歌与绘画,究竟在哪些地方表现出它们的共性呢?

首先,诗歌和绘画都是“模仿的艺术”。所谓“模仿的”三字,实际上是说它们都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艺术。诗歌和绘画都要以自然界的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加以生动具体的描绘,反映出蕴含于生活中的美。

其次,诗歌和绘画同样要以丰富而奇特的艺术想象作为自己创作的生命力。德国诗人歌德说:“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象之前。”(《歌德自传》)绘画和诗歌一样,都将形象置于想象力之前,不过,画家先将想象置于形象中,再将形象置于人们眼前。

再次,诗歌与绘画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艺术创造的初始阶段,人们追求“形似”、“真实”,但是,艺术家不能满足于“形似”的要求,进而提出“神似”的主张,冀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论画》)的理论,正是这种艺术主张的集中表现。

综上所述,可见诗歌与绘画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共同的艺术思维规律和共同的审美追求。

既然诗画艺术存在着共同性,便可以以诗入画,以画入诗,实现自然美、绘画美和诗艺美的转化和融合。诗画艺术的异同,恰恰是诗画艺术融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它们的异同,才能加深理解诗画融通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摘编自吴企明《诗画融通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一改六朝文风,水墨画从当时的着色画里独立出来,与诗的艺术性发生重要关联。
B.诗与画虽然描绘人与事物的形式有不同,但它们所被赋予的描绘的特性是完全一致的。
C.凡诗都有一定的境界,它是情与景的融合,是以一种特殊组织的文字所描绘出的形象。
D.画通过所描绘的形象形成境界,人从这些形象中体悟的情,与诗的艺术情感极为相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唐代起,水墨画的艺术手法沟通与结合了诗的情意,因此“富于诗意”成了绘画的高度艺术性。
B.将诗的意境与情味寓于画中,借绘画展现出诗所描绘的内容,是诗画艺术性融为一体的典型特征。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诗与画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和论证的角度并不相同。
D.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结构,侧重从艺术特征、艺术思维规律和审美追求三方面论证了诗画融通特征。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盖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杨维桢《东维子集》)
B.“盖画手能状,而诗人能言之。”(蔡绦《西清诗话》)
C.“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D.“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陆机《文赋》)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苏轼《东坡题跋》中评论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以《鸟鸣涧》为例,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台戏

阎秀丽

真没劲!

张涛站在戏台上,脑海里冒出满仓的脸,嘴里叨咕了一句,拤着腰来回走着,看着自己忽长忽短的身影。他想起小时候,九叔他们在这个戏台上唱戏的情景,他坐在戏台下,看得津津有味。如今他们都老了,自己也不再年轻了。

张涛咧了咧嘴。十多年前回来的时候,他开着一辆桑塔纳,村里人都围过来,看着他从车上往下搬东西,满眼都是羡慕,前呼后拥地跟进屋来,爹娘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如今爹娘都老了,他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少回老家,都是爹娘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再回来。前一段工作上的事很多,每天加班,现在终于忙完了,便休假回老家看看爹娘。

张涛忽然听到门口有人叽叽咕咕地说话,他不想动弹,只是躺在炕上。是娘,和来人说话。

这都几点了还在睡?

打回来也不咋爱说话,喝了点儿酒就睡。对了,满仓你过来有事?

满仓?张涛听到这里,激灵一下就醒了,似乎有一种久远而又熟悉的呼唤,让他的心里咯噔地震了一下。

小时候张涛和满仓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但是俩人一个不服一个,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因为争当班长,两个人一个星期没说一句话。

满仓是九叔的儿子。

九叔的戏唱得好,胡弦拉得更好,满仓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唱戏,他爹在台上唱,满仓在台下小声地哼,竟也哼得像模像样。

满仓上了台,虽然只是饰演家丁甲或是小二乙,但他依然在台上摇头晃脑、颠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台下的人笑得震天响,把一个萧条的冬季撩拨得生机盎然。张涛心里很是羡慕,也想上台,却因为没有艺术细胞,而被拒之于台下。

张涛上不去戏台,看满仓在台上撒欢儿,对着台下的他挑眉挤眼,心里便有些气。再唱戏的时候,他宁可自己在家待着无聊,也不去凑那个热闹。

后来高考,张涛考上大学,满仓落了榜。满仓拍了拍张涛的肩膀说:你在外好好工作,我在家建设家乡。张涛没说什么,只是笑笑。他觉得满仓很可笑。

这次回来,张涛去找满仓,他家人却说满仓去了大棚,张涛悻悻而归。前几年就听爹说,满仓的大棚蘑菇销量一直很好,后来又带着村里人大片种植蘑菇,几年的工夫,便形成了一个产业基地,全村人都视满仓为村里的能人。就为这,张涛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要知道,原来在村里人的眼中,张涛才是村里的能人。大学毕业后,他进了局机关工作,没几年就当上了科长,这在村里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而满仓只能在家侍弄那些地,和他根本没有可比性。这让张涛的心里很满足。

闲暇时给爹娘打电话,爹娘嘴里翻来覆去地说着满仓的事,这让张涛的心里莫名地有了失落感,觉得满仓在村里的名望超过了自己。

娘留满仓吃饭,满仓也不推脱,盘腿上了炕。三杯酒之后,张涛说,村里太过于冷清,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满仓便笑,说:都在忙,哪像你,可以休假享清福。

大冬天的有啥可忙的,不猫冬啊?张涛心里便有了一丝得意。

猫冬?老皇历了,早就翻篇喽,越是到这个季节越是忙。

戏也不唱了?我还想回来听你吼两嗓子呢。

哪有闲工夫啊,再说谁还去看?家家都有大电视,谁还听咱们唱?

我就想回来听你再唱两段,听着心里就是、就是……就是什么张涛没有说出来,问满仓,闲下来能不能组织人再唱一场戏?

你就那么想听?

想听。

为啥?

变化太快。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回来时我差点儿没找到回家的路。那些老房子没了,路变了,人也生疏了,以前回村都是熟面孔,都在门口蹲着闲聊,现在却看不到人。要不是村里那个大戏台,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地方。人少,感觉这心里有点儿……空得慌。

你说得对。咱们村变化这么大,那些在外面的人,回来怕是找不到自家了。

就是,腰包鼓了,这可不能空。张涛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这叫精神富裕。

满仓盯着张涛,盯了好一阵才说:到底是在城里工作的干部,看问题看得深。接着,满仓又说,你说得太对了,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精神不能贫瘠。

那,组织人再唱一场戏?张涛问。

满仓说:怎么要和我唱对台戏啊?你从小都不会唱,能唱过我?

不信咱们就试试,不会唱我还不会号啊。张涛看着满仓。

你去城里工作,我在老家改变咱们的家乡,这可是当初我们俩说的话。

好,再来一场对台戏?

这叫琴瑟和鸣。

晚上,大戏台前站满了人,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满仓和张涛粉墨登场,在台上龙行虎步,有板有眼地唱起了《将相和》。

灯光掩映中,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两个人对视一眼,一抖身上的袍袖,被弦音托起的唱腔像月光一样,溢满这个小小的村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23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将张涛当下的失落与十多年前返乡时的自得对比,有设置悬念和暗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B.满仓忽然来访,张涛心里“咯噔”一震,在后文爹娘电话中经常絮说满仓的情节中交代了原因。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写人,可以不受时空的束缚,能够客观地对所写人物和事件做出评论。
D.小说结尾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两人唱腔的感染力,意蕴深刻,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7.关于文中张涛要求满仓再唱一场戏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情节结构上起着照应小说的标题和开头的作用,同时《将相和》的曲目也暗示了小说主旨。
B.张涛离乡多年,农村村容村貌变化大,人也生疏了,只有戏台还是当年的记忆和精神的寄托。
C.张涛通过奋斗,认为现在物质生活富裕了,但在精神上很空虚,心里时常感觉有点儿空得慌。
D.张涛自小因没有艺术细胞而无法登台,因此想同满仓唱一场对台戏,以抚慰自己失衡的心理。
8.小说是如何塑造张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以“对台戏”为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素闻琅邪王吉、贡禹皆明经洁行,遣使者征之。吉病卒。禹至,拜为谏大夫。上数虚己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宫女不过十余人,厩马百余匹。后世争为奢侈,转转益甚,臣下亦相放效。臣愚以为如太古难,宜少放古以自节焉。方今宫室已定,无可奈何矣,其余尽可减损。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厩马食粟将万匹。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凡百九十物,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唯陛下深察古道,从其俭者。大减损乘舆服御器物,三分去二;择后宫贤者,留二十人,余悉归之;及诸陵园女无子者,宜悉遣;厩马可无过数十匹,独舍长安城南苑地,以为田猎之囿。方今天下饥馑,可无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天子纳其言,下诏,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臣光曰:忠臣之事君也,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孝元践位之初,虚心以问禹,禹宜先其所急,后其所缓。然则优游不断,谗佞用权,当时之大患也,而禹不以为言;恭谨节俭,孝元之素志也,而禹孜孜而言之,何哉!使禹之智足不以知,乌得为贤!知而不言,为罪愈大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注】①笥:,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②三服官: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数虚己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
B.上数虚己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
C.上数虚己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
D.上数虚己问以政事/禹奏言/古者人君/节俭什一/而税亡它/赋役故/家给人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道病卒”与“道皆砌石为磴”(《登泰山记》)两句中的“道”字含义不同。
B.诸侯,古代帝王按亲疏、功劳、贡献的不同所分封的各方君主的统称,都有“封地”。
C.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天子纳善其言”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善”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贡禹针对当世争相追求享受的弊病,建议虽难以完全仿效近代祖先,但至少应该效法太古来自我节制。
B.近世以来奢侈靡费祸害无穷,贡禹认为这种过失都源自于上层,也全是大臣们一切援引旧例的罪责。
C.贡禹希望陛下深思古人之道,遵循节俭正道,大量减少开支,除选留少量宫女外,全都放其归家。
D.司马光认为忠臣辅佐君主,应建言他去做难事,较容易的事情用不着花大力气便可纳入正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素闻琅邪王吉、贡禹皆明经洁行,遣使者征之。
(2)方今天下饥馑,可无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
14.司马光是如何评价贡禹对汉元帝的进言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3-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赛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申州

(唐)方干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注】①申州: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春秋时为申国,唐初设申州。②井邑:乡里和城镇。③安堵:安定,安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采用赋的手法逐层展开画面,但诗人的愤懑之情却熔铸于字里行间,讽旨明确而又含蓄深沉。
B.首联用数字的对比来生动展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揭示了战乱的残酷和祸国殃民的本质。
C.颈联撷取“凉风、古木、野火、残营”等萧索的意象,直接地再现了“万人曾死战”的战乱遗迹。
D.尾联借人烟由稠密变“寥落”的衬托之笔,从空间角度极写遭受战乱劫难的面积之广和创伤之重。
16.诗歌描绘了一幅触目惊心的战乱劫后图,在场景展开上有“点面结合、相映成趣”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