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一模 2023-05-19 7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从塞北充满蒙古风情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到彩云之南(        )的哈尼稻作梯田生态系统;从江南水乡(        )的桑基鱼塘系统,到甘南青藏高原边缘的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如果你对中华民族迁徙历史和客家文化感兴趣,你可以去看看江西崇义的客家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看看南迁民众特别是客家祖先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创造出人间奇迹;如果你对少数民族风土文化感兴趣,你可以去湖南新化紫鹃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众多的少数民族不仅(        )出深入云端的壮美梯田,而且还搭建了吊脚楼、板屋,他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经年欢愉……

我们能够从农业文化遗产中寻找幸福,这幸福来自于我们本就渴望的田园风貌。农业文化遗产,是最中国的遗产,(        )着中国文化中最根源的那些信息。一起走吧,暂离浮华都市,走向农田,走上田埂,做一个幸福的人。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开发        包罗
B.层层叠叠        纵横交错        开垦        蕴藏
C.层层叠叠        参差不齐        开发        蕴藏
D.层出不穷        纵横交错        开垦        包罗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截至到2022年底,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达到15项。
B.截至2022年底,在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已经达到15项。
C.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达到15项。
D.截止2022年底,我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达到15项。
3.选文中涉及了中华民族的田园文化,下列与田园相关的文学常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芣苢》一诗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B.宋代杨万里的《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富于生活情趣。
C.孙犁的《荷花淀》除了描写美丽的白洋淀风光,还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解放战争时期善良勇敢的军民形象,充满诗情画意。
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以五言古诗的形式,结合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画,《归去来兮辞》更是写到了自己躬耕田园的场景。
2023-05-19更新 | 4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法艺术之“真”包含了两个基本含义,即情感之真与自然之真。情感之“真”指汉字书写是传达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工具,其过程简单自然,不假雕饰。如东晋士族的尺牍书迹,其内容都是生活之日常,随事而发,随手而书,情感之真赋予了这些作品以动人的气息。

情感之真是书法艺术自然之真的重要基础。在情感真挚的书写中,任何多余的笔下动作都会妨碍情感的传达,都会使笔下的点画产生令人不适的奇怪变化。自然率意、真情流露的书写不但不会降低点画的质量,反而能够极大地增加其美感,使其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书法之“真”的意义,在于通过长期的学习与陶冶,汰洗掉心灵中那些可能存在的不良部分(无论是质直、刚佷、矜敛、脱易、躁勇,还是狐疑持重),而保留纯真的赤子之心。这种赤子之心的修炼与护持,最终会转化为笔下的典雅、中和、自然、烂漫,转化为清丽、含蓄、温雅而和煦的书卷气,转化为内在品格修养与外在仪表风度气质的高度统一,文质彬彬,相映生辉,从而臻于美与善的境界。

所以,书法艺术的研习,心灵的陶冶与学养的提高远比技法的学习重要。技法只是形而下的基础,短时间内就能明白并加以解决,心灵的陶冶修炼则需要长期乃至毕生的时间。

(摘编自雒三桂《书法艺术的真、善、美》)

材料二:

公元755年12月,对大唐王朝来说,如同一场噩梦——手握十五万精锐之兵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叛乱,由此拉开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序幕。

此刻,颜真卿完全可以选择明哲保身——他曾被皇舅、宰相杨国忠排挤出朝,打发到平原郡。然而,此际,他毅然挺身而出,高举义旗誓死抵抗叛军……

义军与叛军在土门关战事最为惨烈……义军孤军奋战、苦苦支撑、粮尽援绝……经此一役,颜杲卿、颜季明父子双双殉国,颜氏家族三十余人罹难。

亲人离去,阴阳两隔,尸骨不全,魂归何处?颜真卿不禁椎心泣血,情不能已,便奋笔疾书,作文以祭,寄托哀思,是为《祭侄文稿》。

流传于世的《祭侄文稿》作品尺寸并不大,约两张A4纸大小,却堪称伟大的作品。它烙刻下厚重悲壮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华,赓续了博大厚重的书法脉络,其情性张力纵贯古今,其正大气息跃然纸上。家国恩仇、亲情至爱,笔笔传神,字字泣血……其中有书法最为宝贵的东西——笔墨线条形诸纸端的情性之美,感人至深潸然泪下的文字和恸彻肺腑哀痛欲绝的感情,使其傲然于宇宙间。展卷凝神,就会与书者一起沉浸于悲痛郁愤战火纷飞的往事——开始落笔厚重工稳,书者极力控制情绪,越到后来,便越渐流畅奔放、洒脱奔泻,越写越快,情不能抑,甚而援笔蘸墨,落笔成文,直至干枯滞涩为止。文末,“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数字,行书掺进草法,笔走龙蛇,写得汪洋恣肆,荡气回肠,感情到达高潮,意绪难平。

笔底乾坤,心中道义。颜真卿以书法为念,把信仰与准则,把家国大义和道德操守刻进历史深处,留在炎黄子孙心里……

从这个意义来说,《祭侄文稿》在,就多了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看到中国的精神、价值、力量永在。

(摘编自李昕《一门忠烈千秋颂——读<祭侄文稿>》)

材料三

   

(2022年抖音短视频点击率统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中,情感真实相较于自然真实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情感真实能使书法作品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B.人们一旦认识到在书法艺术的研习中心灵的陶冶与学养的提高远比技法的学习重要,那么就可以保留纯真的赤子之心。
C.颜氏《祭侄文稿》堪称伟大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其赓续了中华书法要义等,更在于其间喷薄而出的家国情怀。
D.材料二高度赞扬颜氏忠义节烈的光辉形象,并中肯评价《祭侄文稿》的历史、社会等意义。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书法中蕴涵的情感,不过二者的写作目的并不完全相同。
B.研习书法艺术重在提高心灵陶冶与学养,赏鉴《祭侄文稿》应侧重其中的情性美。
C.从材料三可知,对于王羲之与颜真卿,当下人们更喜欢前者,因为前者擅长行书,而行书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书法字体。
D.材料二以文学性语言描述《祭侄文稿》产生的历史背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东汉崔瑗《草书势》:“狡兔暴骇,将奔未驰。”
B.唐代孙过庭《书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C.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D.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而后逐笔求工……直至全篇皆工。”
2023-05-17更新 | 4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氏讳曾,字孝先,太原人也。既冠,举进士。咸平五年,试礼部,及后殿,皆为第一。署将作监丞,通判济州。会北虏边,京东地迫河朔,缘督供馈,济人大扰。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上嘉其初任,能志于民,报可。寇莱公入相,号贤,公名盛,不与他埒,特召试政事堂,授著作郎直史馆银章赤绂主判三司户部案。

未几,判大理寺。初用散郎,至是帝以不重,故特命公,且谓曰:“廷尉主天下狱,思得详敏者治之乃不乱。无以易卿。”公因请得自辟署,既始于我,亦遂为故事。五年,诏使虏。彼俗重射,邀公校其能。视公儒者谓必负虏人环拥左右公一发破的众耸伏。六年,召入翰林为学士。直日,先帝燕衣坐便殿,赐对罢,就院内使即谕曰:“向渴卿甚,因不及御朝服见,亡谓吾嫚。”其为人主尊敬如此。时上方好神仙,筑昭应、景灵、会灵三宫观以诸真,咸用弼臣领职,得者以为宠。公选为会灵观使,非志也,让冀国王公钦若。上以为异。

会章圣病弥留,今上位储,决政资善堂,刘后讽宰相丁谓谋临朝,物议汹汹,搢绅皆潜有所去就。公恐计日中宫挟外援图所非冀,是未可以口舌争,即不听,且何从倚辨,非所以安赵氏也。因说后戚钱公惟演曰:“公不见吕、武之事乎?谁肯附者。必如所欲,将刘氏无处矣。”钱惧,从之。后因省,不复有它志。未几,今上践祚。

呜呼!人臣大节,始见其心。方太后时,主少国疑,人无一志,大臣不协恭,而公奋不虑己,特以身捍患。遇事必立,见非义未尝不直之。凡措置,亡失策,动赴机会,左右王室,始终以宁。得俟上专政,光明刚健,其功业可称道哉。与小夫懦臣异日谈也。

(节选自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北虏                                                  寇:侵犯
B.亦遂为故事                                                  故事:旧例
C.筑昭应、景灵、会灵三宫观以诸真             庐:房舍
D.公不见吕、武之事乎                                 独:难道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名盛                                     百姓皆王为爱也
B.让冀国王公钦若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C.非所以安赵氏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D.与小夫懦臣异日谈也                 奔车朽索,可忽乎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视公儒者/谓必负/虏人环拥左右/公一发破的/众耸伏
B.视公/儒者谓必负/虏人环拥/左右公一发/破的众耸伏
C.视公儒者/谓必负虏人/环拥左右/公一发/破的众耸伏
D.视公/儒者谓必负虏人/环拥/左右公一发破的/众耸伏
10.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了王曾“光明刚健”的一组是(     
①公因请得自辟署                  ②公选为会灵观使            ③让于冀国王公钦若
④刘后讽宰相丁谓谋临朝        ⑤搢绅皆潜有所去就        ⑥必如所欲,将刘氏无处矣
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公年少成名,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名,在担任济州通判时,因直言进谏,关心民瘼,得到皇上的嘉许,被调到京城任职。
B.王公在调到大理寺任职后受到皇上信任,后来出使北方,一鸣惊人,虽是文官出身却善于射箭,让想看宋人笑话的北虏惊叹不已。
C.皇上喜欢神仙之术,重用宠臣领职宫观,他让王公担任会灵观使,但王公却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志向,于是将职位让给了王钦若。
D.本文从多角度展现了王曾的一生,有在地方的政绩,有在边疆的战功,还有在朝廷纷争中表现的决断,取得了为人称道的功业。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推是具陈二道被苦,且指画便宜以闻。
(2)向渴卿甚,因不及御朝服见,亡谓吾嫚。
13.请简述王曾是如何做到“左右王室,始终以宁”的?
2023-05-19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答。

经李征君故居

   温庭筠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注】李征君,生前为温庭筠挚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经过故人的房前,触景生情,写作此诗,感情真挚。
B.该诗的首联以写景为主,故居春色正浓,但昔人不再,令人无恨惆怅。
C.颈联上句伤今,下句追昔,形成鲜明对比,有无限低回伤悼之意。
D.此诗章法严谨,先写故居,后写追思,物是人非,全从“故”字写来。
(2)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又编》中说:“写景如‘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真令人谡谡在耳,忽忽在目。”说说颔联好在哪里?
(3)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023-05-19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