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一上期末(统考)-新高考1卷考区-作文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23-05-24 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写作、作文主题

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1. 写作。
     以“此情可待成追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少于700字。
2023-02-25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泛舟赤壁而豁然解脱;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日,姚鼐登上了泰山而心襟大开;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发现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而欣喜若狂。总有些日子会融入生命,总有些故事会刻入记忆,那些刻骨铭心的欣喜、忧伤、惭愧、哀痛、振奋、感动、尴尬,让本来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再平凡。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让你难忘的日子是哪一天呢?

请以“2022年____月____日”(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有细节和场景描写,有真情实感,文体明确,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800字。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锦囊妙计指的是什么呢?旧小说中常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可能发生的事变以及应付的办法预先用纸条写好装在锦囊里,嘱咐办事的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拆看,并依计行事。现在借指能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

推而广之,锦囊妙计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素养,在相对陌生环境中遇见问题,或紧急或不紧急,能够或快或慢拿出解决的对策或办法。这当然也是一种人生历练的过程。

请以“就是他(她)给我的锦囊妙计”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知识触手可得,以至于部分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还有人只为考高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

诸葛亮关于学习也曾经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针对自己当下网课阶段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为网络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3-04-16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体现着历史传承与民族精神。流传至今的词语,如识文断字、字如其人、咬文嚼字、见字如晤等,无不传达着“字”与人的密切关系。

从小在汉字环境中长大的你,和汉字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对汉字有哪些体验与感悟?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盲盒,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款式的产品盒子,具有随机属性。近年来,盲盒以其独特的卖点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在盲盒热的同时,虚假宣传、质量参差、过度消费、攀比浪费等乱象也频频发生,对消费者尤其是部分青少年群体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来发布了《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为野蛮生长的盲盒经济敲响了警钟,为头脑发热的从业者与消费者送上了一服清醒剂

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有“抽盲盒”的经历?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呢?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3-2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单靠报纸或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黑塞《阅读: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快餐式阅读”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兴起,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不少青少年为了追求“悦读”而弃华章名著于不顾,只选择那些图文并茂,亦或只有单纯图片、视频的电子读物。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番禺是千年古邑,向来以人文郁盛著称。为“弘扬传统文化,留住美丽乡愁”,番禺区于2022年举办了番禺区中小学生“乡情乡贤乡俗”剧作展演大赛活动。活动举办以来,番禺的广大学子走进古老街巷,探访乡贤故居,聆听亲切温馨的乡音,用心去触摸和感受番禺厚重多彩的历史文化。

请结合以上材料,针对近年来人们对“留住乡愁”的呼吁,以“传承地方文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或叙述你的经历与体会,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乡土中国》描述的中国农耕时代基层社会,一个人不识字也可以在乡土社会生活,这不是乡下人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个任务根据要求写作。

儒家著作中,“学”有着特定内涵:一般侧重指“学习做人、做事”。从生活中发现榜样并向其学习,是普通人修身以成为君子的重要途径,因此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并特别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劝学》中也认为人不应该停止学习,并强调它对于“行之过”的修正作用,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任务1:你身边是否曾有过值得你学习的榜样?请选择一人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写人要有典型事例,有细节描写。

任务2: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结合高中生成长实际,以“学习与修身”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与同学们共勉。

要求:选好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列宁有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西方有谚语——不要让昨天占用你今天的时间。

中国典籍《战国策》中也有“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之言。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信息万千。关于“铭记与忘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个人成长与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è,黑泥),与之俱黑”。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说,“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见,人与环境在不停地塑造与被塑造,比如学习和为人处世……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2-2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说:在大海中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

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很难做到一帆风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请写一篇记叙文,谈谈自身的成长经历;或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对这些名句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家乡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7000多年的历史积淀,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朴典雅的坊巷古厝、宛转悠扬的闽剧伬艺、幽艳润泽的脱胎漆器、滋味万千的传统美食……今天,每一条街道的社区之家,蜿蜒穿梭于茂林繁花的福道,智能便捷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休闲广场的弹性空间……千年古城延续文脉展露新颜。

这里有历史,有传承,有创新……你对家乡文化建设有怎样的观察与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书籍的世界中,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热情叫我兴奋不已。许多这样的热情交替出现,有的过一定时期去而复来,有的出现一次便永远消失了……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举行校园年度魅力人物评选。在给候选人民主投票过程中,有同学看重学业成绩,有同学看重才艺特长,有同学看重组织能力,有同学看重形象气质。那么,评选魅力人物时更应该看重什么呢?

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此的观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世纪60年代,全民崇拜雷锋,人人做好事不留名。进入新世纪,《感动中国》成为国民年度精神盛典。感动中国人物,既有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等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也有洪战辉、黄文秀、江梦南等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有载人航天英雄、抗疫英雄、建设新中国的奋斗者集体。

一个时代的偶像深深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精神,不同时代的偶像象征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学校举办每月文化讲坛活动,邀请你给全校同学做一次演讲,谈一谈当代青年的偶像观

请综合以上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众人参观大观园时,贾宝玉对园中景观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稻香村则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因为远无邻村,近不负郭;古人提倡天然图画,造园不应该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

上述“天然观”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节选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怀抱梦想”与“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的两个必备要素,请你任选其一或兼顾二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会,写一篇文章,参加校团委开展的“学习二十大·当代青年说”主题征文活动。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以上材料对于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人离不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

——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材料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荀子·劝学》

材料三:

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联系自己高一的学习经历完成写作任务。

(1)写一篇演讲稿,用于善美中学国旗下的讲话,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学习之道”。

(2)经过高中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给母校初中部的学弟学妹写一封信,说说你对学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景指的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唐张籍有诗:“襄阳由来风景好,重与江山作主人。”清李渔《比目鱼》中有这样的句子:“一路行来,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真个好风景也。”朱自清在清华园的荷塘,感受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郁达夫感受到故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北京的地坛,更是给了史铁生活下去的勇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赤壁给苏轼的哲思,泰山给姚鼐的别样情怀,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佳话。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在下列写作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任务一:你眼中心中也会有一片风景,给了你独特的感受,请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任务二:面对故都北京的风物,朱自清、郁达夫、史铁生有不同的感怀,这启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结论就会不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针对这个问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023-02-23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社会有个流行词叫躺平,也就是愿意在驾轻就熟的领域待着,不想再费劲向前了。但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安于现状,追求舒适,会成为进步的障碍。青春与成长,都应该从不躺平开始。

阅读后,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2023-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4. 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作。

遇见

有过无助的时候,有过快乐的时光

终于,我遇见了你

眼眸交流问候,挥手告别忧伤

像晨起的微风,似冬日的暖阳

从此

你让我长大,我认识了自己

你读了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逆风的地方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就像这首歌中唱道的那样,克罗地亚钢琴家马克西姆在战乱频仍的恶劣环境中,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在一次次挫败中,永不放弃,终于赢得了鲁宾斯坦钢琴大赛最高荣誉,成为了世界闻名的钢琴圣手

人生废与立,不在于是否舍弃或转移,而在于有无勇气把正确的道路开辟。本想在互联网行业干出一番成就的程子昂,屡遇困厄,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返乡创业,终于培育出了适应晋中气候特点、抗冻丰产的核桃新品种。被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并受聘为全国第三批国家林草乡土专家

以上材料中,面对困境,两人所采取的方式不同,或牢牢坚守,或及时转变,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不同的成功道路有何共同的奥秘?他们的事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激发了你哪些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认识。

要求: 选准角度,联系实际,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李大钊《青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2.11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阵容,现年55岁的邓清明终于出现在名单里。为了这张“太空门票”,邓清明准备了25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航天事业。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敦敦告诫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见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02-18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7.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不可以已”。

周恩来总理是终身学习的典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学习的不竭动力,“面壁十年图破壁”是他勤奋学习的决心和恒心,“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座右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重大战略任务。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主题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终身学习向未来”。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围绕“终身学习向未来”的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自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了生存繁衍,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相互竞争中,优胜劣汰。这种规律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为了生存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同样也是为了生存发展,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中国勇担国际责任,向各国人民伸出援手,为全球战“疫”传递中国力量,彰显出互帮互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

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有朋友的。——梁实秋

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罗兹

孤独是必须正视的人生课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会遭遇偶有的孤独感。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根据自身体验,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