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3-05-26 2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不但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如此,世界观的总倾向表现在一个文艺作家身上也是如此。它不是几句抽象的口号教条所能表现出的,要看他的具体的一言一行。一个作家总有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是他毕生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和时代风尚形成的。它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统一体,并由这统一体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的风格就是人格。例如就人格来说,忠君爱围这个抽象概念可以应用到屈原、杜甫、岳飞、文天祥和无数其他英雄人物身上,但是显不出这些大诗人各自的具体情况和彼此之间的差异,也就不能作为评价他们的文艺作品的可靠依据。在西方,人道主义这一抽象概念也是如此。文艺复兴时代,法国革命时代,帝国主义时代,乃至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都宣扬或者肯定过人道主义,但是具体的内容和意义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文艺领域里反对教条和公式化、概念化,反对用概念性思想来指导、约束甚至吞并具体的形象思维。文艺作品要有理,理不是概念而是事物的本质或客观形势本身发展的倾向。还应指出,文艺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统一体才形成人格,才形成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这种情理交融的统一体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情致。别林斯基在他的文艺论文里也发挥了黑格尔关于情致的学说。近年来苏联美学界和文艺批评界有片面强调理性而蔑视情感的倾向,我们也跟着他们走,有时甚至超过他们,这是应该纠正的偏差。提颂向性似比提思想性较妥,因为在决定倾向之中,情感有时还比思想起更大的作用。最显著的例子是音乐。四人帮肆虐时曾掀起过对无标题音乐的批判,因为据说无标题就是否定思想性。对此,德国伟大音乐家休曼的话是很好的驳斥;批评家们老是想知道音乐家们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他们对所谈的问题往往十分没有懂得一分;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不再追问我们神圣的乐曲背后隐喻着什么意义;你且先把五度音程辨认清楚吧,别再来干扰我们的安宁!

隐喻的意义便是思想。思想是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而音乐本身不用语言文字,它只是音调节奏起伏变化的艺术。音调节奏起伏变化是和情感的起伏变化相对应的,所以音乐所表达的是情感而不是只有语言文字才能表达出的思想。托尔斯泰在《艺术论》里强调文艺的作用在传染情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不但在音乐里,就连在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里最感动人的也不是概念性思想而是生动具体的情感。以莎士比亚为例,你能从他的哪一部作品里探索出一些概念性的思想么?确实有些批评家进行过这种探索,所得到的结论不过是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具体一点也不过像美国美学家克·考德成尔所说的,莎士比亚在政治领域上要求英国有一个能巩固新兴资产阶级政权的强有力的君主,就是这些概念使你受到感动和教育吗?就我个人来说,我至今还抓不住莎士比亚的思想体系,假如他有的话。在读他的作品时,首先是他所写出的生动具体的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性格,其次是每部剧本里,特别在悲剧里,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强烈的爱和恨,强烈的悲和喜,强烈的憧憬和怅惘,强烈的讽刺和谑浪的笑做,这些因素使我感到振奋,也使我感到苦闷。振奋也好,苦闷也好,心总在跳动,生命总在活跃地显出它的力量,这对于我就可心满意足了。

总之,文艺是情和理的统一,是形象和思想的统一,创作或评价文艺作品都不能顾此失彼。

(摘编自朱光潜《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材料二:

尽管文艺思维借助形象以显现,作为思维方式,它与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别,但文艺思维并不排斥理性,也不应该完全排斥理性。人类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文艺思维。实际上,情感与思想难以分离。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和态度,其中就表现出主体的思想和立场。正如毛泽东所说,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发,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之所以恨日本侵略者,是因为他们侵入我们的国土,还烧杀掳掠中国人民。这种恨的情感正是人们通过种种现象认识到敌人的本质而产生的。怎么能说文艺作品表现这种情感就没有理性思维呢?

文艺是情、意、象的统一,也是真、善、美的统一。在人类历史的进步中,优秀的文艺都体现出情真、意善、象美的特点。思想和情感不但是文学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也是文学艺术的审美愉悦性得以产生的要素。如果说,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形式,那么,思想和情感便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内容。人们对文艺的审美判断不仅在于作品的形式美,还必然包含真伪的认识价值判断和善恶的精神价值判断。虽然真和善的东西并不都表现为美,但美是以真、善为前提的。假的和恶的东西则很难被人认为美。假和恶只有被作家、艺术家审美的光照揭露和鞭挞,才能在艺术作品中转化为美。而真与善,只有通过美的艺术形象的表现才能格外感人,格外使人动心,使人受到春雨润物般的熏陶和感染。这是文艺作品胜子、区别于纯思想性的哲学或伦理著作的所在。情真、意善、像美不仅需要作者和受众对感性形象生动的感受,也需要作者和受众理性思考的判断。文艺作品除具有艺术性外,还具有思想性,其原因正在这里。

(摘编自张炯《高度重视文艺的思想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的“风格就是人格”,因此一个作家的倾向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统一体,并由此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
B.在决定倾向中,情感的作用有时远远超过思想的作用,可见伟大的文艺作品中的“情”比“理”更有价值。
C.音乐是音调节奏起伏变化的艺术,它表达的是情感,音乐的音调节奏起伏变化是和情感的起伏变化相对应的。
D.美是以真、善为前提的,假和恶不能在艺术作品中成为美,而真与善通过美的艺术形象的表现可以成为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举“忠君爱国”“人道主义”等抽象概念,阐述了在文艺领域里要反对教条和公式化、概念化的观点。
B.材料一引用休要的话驳斥了音乐“无标题”就是否定思想性的观点,认为片面强调理性而蔑视情感的倾向需要纠正。
C.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话引出了我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恨的情感,表明文艺作品在表现情感的同时也有理性思维。
D.材料二将文艺思维与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论述,强调了文艺思维并不排斥理性,也不应该完全排斥理性。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恩格斯认为,要用对现实的真实描写去克服思想上的各种偏见,作家的创作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产生更优秀的作品
B.列夫·托尔斯泰忠实地描绘了当时俄国农民革命中农民的矛盾状态和情绪,被列宁称为“农民革命的一面镜子”
C.黑格尔强调“情致”,即情理交融的统一体;别林斯基在他的文艺论文里还发挥了黑格尔关于“情致”的学说
D.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蛙》等小说虽然有一定的魔幻色彩,但其叙写的人物与故事仍然来自现实生活。
4.对文艺的思想性的看法,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
5.马克思曾批评德国剧作家拉萨尔的“最大缺点”是“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要求他“更加莎士比亚化”,“用最朴素的形式恰恰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请结合材料一对马克思的说法加以分析。
2023-05-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村童话(节选)

迟子建

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轮船拉笛了。起锚了。船身在慢吞吞地动了。

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和弟弟。我真想哭。妈妈真狠,把我一人留在这了。瞧她站在甲板上向我招手,还不时抬起胳膊蹭眼睛。她哭了。

留下我,刚走,就想我了?我不愿意看她,更不想跟她招手,让她走吧。

狠心的妈妈,我恨你。

记得有一次,妈妈边刷洗毛主席石膏像,边跟邻居王姨唠嗑。我只不过说一句:妈妈,给毛主席洗澡,怎么不打香胰子?回答我的是一个火辣辣的嘴巴:看我不把你送乡下姥姥家。

还有一次,我听收音机,乱调一气。猛然,收到了一个很好听的曲子。我听迷了,妈妈和爸爸也都听迷了。后来,里面传出了:莫斯科广播电台,这次……,吓得妈妈啪地关了它,并飞速地按了调谐钮,冲我道:乱捅!就该把你扔到姥姥家,总也别回来!

于是,甩下了我这个淘气的、爱说的、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好了,现在什么都可以说了。姥姥家里有大空房子,你可以说个痛快了。

在沙滩上玩了一会儿,我又想哭了。我使劲抽了一下鼻涕,仰头望着天。

天上缀满了云,雪白雪白的。它们有的像兔子蜷在那睡觉,有的像猫在捕捉老鼠,还有的像狗、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着、飘着。

姥爷不知怎么了,这几天话特别多。小舅说他想大舅了,大舅已经三年没回来了。

听姥姥说,大舅那年回家,带回好几个大西瓜。吃完后,姥爷就把子拾起来,装到那个盒子里。他平常从不动它,家里来了客人,却逢人就要打开说:这是大儿抱回的西瓜,吐的子呢!等到别人连连点头,啧啧夸赞,他才满足地小心翼翼地放好。那样子,就跟他喝酒时,慢慢地端起盅,轻轻地抿,生怕弄洒、喝漏了一样。

爱吃西瓜吗?他问我。

我点点头,他并没在意,只管说:你大舅那次回来,就带回了大西瓜。吃起来沙凌凌、甜丝丝的。他醉了似的,眯着眼,惬意地有节奏地拍着腿。

东头的老苏联,见过吗?

谁?自从住到姥姥家,我还不曾到东头去过。

咳,说这些做啥。不说了。

他扔下我,竟自蹒跚着走了。

夏天的夜晚凉爽极了。青蛙在江边不时地呱呱着。满天星星密布,空气真新鲜。我睡不着了。我在想姥爷,想那天他到大菜园里对我讲的话。我越想越奇,忍不住推醒姥姥,问她:‘老苏联’是谁?

东头的。

是站在窗前就能望见的,那个种了好多毛嗑的人家吗?

嗯。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天大亮了,太阳升得老高。

我沿着干得裂了缝的田埂,向东走去。那个房子可以望见了:满院子的向日葵,黄泥抹的墙上挂着一串鲜红的辣椒、一串雪白的大蒜和一把留做菜籽的香菜。

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可它今天确确实实开了,不是梦吧?

走出来了,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色头巾的老奶奶!

我站在苞米地,她站在那里,隔住我们的,是一排低矮的、倾斜的、已经朽了的柞木。

我的心打鼓似的咚咚直跳

小姑娘,小姑娘。声音很慢,有些迟钝,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

我采猪食。

几岁了?”“七岁。”“上学了吧?”“没有。”“愿意识字吗?”“愿意!

她把着柞木杆子,我也把着。我仰着头,她低着头,我们的眼光相交在一起。我分不清是不是梦,顺嘴说出来:你是老奶奶!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不是答应给我穿个项圈戴吗?

她先是睁大了一下眼睛,随后拨着障子,伴着一阵咔嚓咔嚓的柞木杆倒下的脆响,她倾着身子过来了死死地搂住我!

是奶奶的孙女!是奶奶的孙女!她的胳膊像把大钳子似的牢牢卡住我,我的脸被她亲得直发烧。可能她听到了我的哼哼声,她松开我,我终于可以大口地喘气了。

不知不觉,我跟着她,穿过菜园,来到院子,走进屋门。

她按我坐下,拿出冰糖,摘掉那条古铜色的三角巾,连连转了几个圈,对我说:吃吧,再给你烤毛子嗑去。

她到厨房去了。不一会,她用铁片托着毛子嗑出来了:吃吧,香,新烤的。

她兴致勃勃跳起舞来。

她翻出了扑克、跳棋、识字课本、陈年的蚕豆,满满地堆了一桌子。

她说她要教我识字、唱歌、剪窗花、做面人。她跟我说,上这里来不要对别人讲。

当然,我全部同意了。

回家路上,我看着天也想笑,看着地也想笑。每一片白云,每一片绿叶,都那么亲切。我哼着歌,踩着发烫的土地,蹦蹦跳跳回来了。

午饭后,空气更加燥热、沉闷了。不一会,起风了。云变成了淡灰色,挤成一堆,抱成个铅灰色的大团。

我在想东头的老奶奶。她现在做什么呢?

对了,她怎么就一个人呢?

我真想立刻就弄明白它。我想问姥姥,可一想起老奶奶的话,立刻打消了那个念头。

姥姥抱柴做饭了。厨房里传来烧火的噼啪声和嚓嚓的切菜声。

我穿上塑料凉鞋,向老奶奶那跑去。

是开门使屋里亮了,还是我不小心弄出了声?反正,她马上发现了我。

她奔过来,蹲下身,拍着我的脸蛋。

她端来一盘新煮的蚕豆,一颗颗地把皮剥掉,再把它一颗颗地送到我嘴里。那豆又香又软,我忘了回家。

奶奶,你家怎么就你自己?

她略微仰了下头,眼窝里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又没有了。她往嘴里塞着蚕豆皮,又慢慢吐出来,弄了一裙子。

我这样问,老奶奶怎么会不伤心呢?我打算搂住她的脖子,就势撒个娇。不料,她笑着说了:不早了,看你姥等急了。是吃饭的时候了。

嗳。我答应着,站起来,磨磨蹭蹭地向门口走。推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因为调皮、话多,所以被妈妈“扔”在了姥姥家,这体现了妈妈的狠心和冷酷,也让我产生了愤怒和怨恨。
B.姥爷谈到“老苏联”时欲言又止、老奶奶交待我不要对别人讲,都暗示了特定社会环境和老奶奶的特殊身份。
C.我对老奶奶充满好奇,并试图探索老奶奶的人生经历,既是出于儿童的天性,也是由于老奶奶对我的好。
D.老奶奶待人和善,热爱生活,对我关爱有加,却不被一些人所容,这暗含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隐隐的批判。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我被送到姥姥家,到我与老奶奶交往,思路清晰,叙述详略得当,轻重合宜。
B.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独特而富有韵味,既展示了北极村特有的风物,又烘托了人物形象,舒缓了叙事的节奏。
C.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多用方言俗语,通俗易懂,地域特色鲜明,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归属感。
D.本文有明显的诗化特征,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形象都不鲜明,但有含蓄隽永之美。
8.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
9.有人说“北极村是忧伤的,可这忧伤仍与温暖共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得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说。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郭君大怒曰: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留薛无几何,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剂貌辨行,至于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 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颐涿视,若是者倍反。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不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辩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 且先王之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 ’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拊案而起,再拜,曰: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 剂貌辨答曰:敬诺。静郭君来,宣王自迎静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病强辞,三日而听。当是时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士》)

【注】①静郭君:姓田名婴,战国时齐国大臣,受封于薛地。②过顾涿视:耳后见腮,目光斜视。③昭阳:楚国国相。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字母涂黑。
宣A王B立C静D郭E君F不G善H于I宣王J辞K而L之M薛N与O剂P貌Q辨R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譬之若桴与鼓”与“桴止响腾”(《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桴”字含义不同。
B.先王,有两个义项,一指前代君王,二特指上古的贤圣之君,在文中的意思是前者。
C.庙,旧时供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房屋,如《伶宫传序》中“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谢病强辞”与“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针对静郭君对待剂貌辨的态度进行劝谏,但静郭君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剂貌辨更好了:让他住进上等客舍,让自己的儿子侍奉他。
B.剂貌辨想让静郭君继续发挥才能以使齐国更强大,所以冒着被杀的危险入都城去朝见齐宣王,劝其重新任用静郭君,他的劝谏取得成功。
C.剂貌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讲述了两件事:一是静郭君不听劝说,没有立卫姬之子为太子;二是拒绝了昭阳的请求,不肯与之互换土地。
D.齐宣王最终改变了对待静郭君的态度,亲自迎接静郭君回到都城,还任命他为相,静郭君不得已接受任命,但静郭君不久就辞去职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素短人,门人弗说,因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
(2)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拊案而起,再拜。
14.“静郭君善剂貌辨”的事例可以支持哪些论点?以“千里马”为核心词简要概括。
2023-05-2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听筝

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

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高楼夜弹筝

常建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前两句写听筝前的悠闲情绪,常诗写的则是弹等之处的险峻恶劣。
B.张诗中“岂是”与“那复”相呼应,开阖自然,情感表达得曲折有致。
C.常诗中“玉筝”与“明月”都有明澈清冷之感,色调和谐,意境清幽。
D.张诗以“悠扬”“掩抑”直接描写乐声起伏,常诗以“猿啼”“雁鸣”摹乐声凄苦。
16.这两首诗的尾联以不同方式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5-2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