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3-05-30 6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怀疑、追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推动研究的关键。《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或笑而不答,或提供机缘让学生辩难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体会,这些问答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老子》更重视的是否定性思维的智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减损知、欲、有为,才能照见大道。换言之,真正的问题意识;须从否定入手,一步步减损掉对外物占有的欲望及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与攀援,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孔子与老子不同的提问方式、问题意识,也恰恰构成互补的关系。宋代理学发达,形成了突出的理性精神,它主张不宗经、不唯圣,独立自断,反对学术权威和学术专制,不盲目崇拜和附会前人的学问观点。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内部具有叩问、反思、怀疑、批判的兴趣与能力。

哲学家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辩论,这便构成了哲学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哲学史就是问题史。然而在当下哲学研究中,有些学者不对所引证的社会事实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场域作出界定,随意把发生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事实用连根拔起的方式移入文本,进行碎片化的阐释。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有自己时代的烙印,是对自己时代精神的呼应。探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首先应以钱穆所说温情与敬意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研究的对象,不能居高临下、简单粗暴地对待哲学史上的思潮、流派、人物与典籍。其次,应重视经典诠释中的追问与创新,不应忽视对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中丰富的具有特色的解释学思想的分析与提炼,这些思想也可以给西方提供某种借鉴与启示。总之,学者们应自觉培养问题意识,以此引导研究不断深入,开创出中国哲学的新问题、新传统。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意识与主体性》)

材料二: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认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科学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是物质性的,具有更多的确定性和一般性,即使存在差异性,差异形成的因素大都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确定或排除。弗·培根就提出观察在科学方法论中至关重要,并强调科学发展对实践的依赖。这对科学的迅速发展、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包罗万象的宇宙,要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是不可能的,必然首先产生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的问题,才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进而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循序渐进地继承前人知识,特别是学习基础知识,对进入创造非常必要。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继承与创造是对立的,学习和创造不能一脉相承。自然科学的研究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科学成就时曾反复指出,1819世纪的科学家们以为理论只是单纯归纳经验的结果,只是对以前理论的简单继承和推广,那是错误的。他认为科学家必须从粘附在一些传统观念身上的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发扬这种发自内心的批判精神,才能有所创造。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教授谈到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时也提到:科学家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因为创造并不是学习的必然结果,观察、继承并不必然地导致科学的发现,而问题的有无的确是本质性的因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摘编自卢太宏《科学发现的起点是问题——卡尔·波普尔科学观中的一个重要论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启发弟子思考问题,老子认为穿透表象才能寻其真理,这表明先秦的思想家们已显现出可贵的问题意识。
B.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有自己时代的烙印,因而在当下哲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应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且有时代意识。
C.爱因斯坦认为要想有所创造,必须具有批判性精神,那种只是简单归纳、继承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
D.创造不是学习得来的,在观察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找寻新的可能性是科学真正进步的本质性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谈论了在哲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中,问题意识是推动研究的关键。
B.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与温伯格的观点一致,都强调敢于质疑的精神。
C.“从这个意义上”“也许仅是”等表达很有分寸,体现了论述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
D.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名言的方法,具体论证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B.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C.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
D.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探寻石钟山得名缘由的做法,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相吻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2023-05-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蒋子龙)

①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②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③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④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蛟”“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⑤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⑥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⑦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核心是一个字。

⑧以仁对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在海上遇到大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⑨以仁对天,崇拜神灵。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扶持。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⑩但,在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⑪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闺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⑫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千百年来,渔民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的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其实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到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渔港沸腾。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为先的。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的快乐。

⑬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来。门里门外,风光无限。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沈家门因为历史悠久,岛屿众多,逐渐由小小的渔船避风港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千年不衰,是“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
B.抗倭名将戚继光驾舰于大洋上御寇的表现,与他《马上作》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句子一样,都令人感到战事紧迫。
C.“仁”是沈家门风俗习尚的核心,渔民以“仁”对海、对天、对人,尤其是仁厚地看待生死,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的部分。
D.中国人历来看重“养生丧死”,晋朝李密就曾向晋武帝上表,希望供养祖母终其余年以尽孝道,而沈家门人也用自身行动践行着这一传统。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网络时代那些自以为“一只鼠标在握”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的虚幻狂妄之人的批评,引出对舟山的描绘。
B.以沈家门为代表的舟山群岛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和精神,当地渔民具有勇、强、豪爽的性格特点。
C.这篇散文常常使用连续的四字词组成句子,句式整散结合,语言文白相间,简练而又雅致,将读者引向悠远的历史场景。
D.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始终围绕沈家门的“渔风渔俗渔家乐”展开记叙与描写,突显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8.文本第④⑤段,在叙写沈家门的人文环境时,作者为什么对历史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活趣”之美。
2023-05-3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女也不,士贰其行        爽:差错、过失
B.帝高阳之苗裔        苗裔:远代子孙
C.君既若        见:表被动
D.门衰        祚:福分
2023-05-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列坐其(旁边)        ②得不焚,有神护者(恐怕)
③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大概)        ④本图宦达,不名节(怜悯)
⑤余自齐安舟行临汝(到……去)        ⑥悟已往之不(挽回)
⑦官命促尔耕,尔植(勉励)        ⑧猥以微贱,侍东宫(应当)
⑨两朝开老臣心(成功)        ⑩但以刘日西山(迫近)
A.①②⑥⑩B.②③⑤⑨C.③④⑦⑩D.③⑤⑥⑧
2023-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彭殇为妄作        琴书以消忧
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种树
C.幼稚盈室        毕至
D.谨拜表以        其性焉尔
2023-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刘夙婴疾病
A.长余佩之陆离B.既自以心为形役
C.其制稍异于前D.余是以记之
2023-05-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