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曹杨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6-06 1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 按要求填空。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2)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
(3)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慧。
2023-06-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小方同学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来指导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史前人类处于蒙昧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落所在的位置总是获取水源、食物的理想地带。


①因而对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②以延续自身生命为目的
③将寻觅食物视作根本之务
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2023-06-0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

宋时磊

①在人工智能时代,小说创作者、读者和批评者或将彻底改变。能够建立崭新文学艺术形式的,不再仅仅是人类,而是能够从事文学创作的机器人,或者是人机合一的创作体。2016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所创作的小说《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参加新星一奖比赛,能够通过初审;2018年作家陈楸帆刊登在《小说界》的作品《出神状态》,有两段是人工智能模仿其写作风格的成果。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最为复杂的小说创作领域。在文学发展史上,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下一阶段,或将会是人机主义、人工智能本位主义的新时代。

②我们想问的是人机主义、人工智能本位主义时代降临之时,人类文学是否存在?从人工智能最先引起震荡的围棋界观之,谷歌公布阿尔法狗源代码后,出现了强悍的围棋人工智能,人类顶尖的围棋高手在人工智能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但人工智能并没有把人类驱逐出围棋界,而是引发了一场围棋革命,棋手依靠人工智能给出的胜率推算棋路,颠覆自身的思维定式,人类的棋艺有了实质性提升。以此类推,人工智能文学的最终成熟,将会引起人类文学的一场颠覆式变革。

③也许有人会反驳,围棋人工智能尚是弱人工智能,同样,当前的人工智能文学作品,无论是偶然灵光乍现的金句,还是拙劣粗糙甚至是粗鄙的句意组合,都是基于人类已有的文学成果与范式,采用特定程序和算法不断学习和优化的结果。还有一些作品实际上是借助提取和优化语料库的辅助写作工具完成,甚至不过是一些基于语义分析的统计曲线和可视化呈现而已。

④是的,我们必须承认现有人工智能文学的有限、幼稚乃至荒唐可笑。庄子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两百年前的人们仍在研究应有怎样的翅膀,才能飞上天空;两百年后,如果有人再绑上一对翅膀,那不再是试验,而是以身犯险。在未来,也许就是一两百年的时光,强人工智能或许已成为现实,它具有主体性,是人类的复刻版,甚至可以把人类的能力和智力集成在一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非凡洞见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从事小说创作不再有争议,就像我们今日对飞机习以为常一样。更进一步言之,那时人工智能创作的不再是小说、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而是一种全新的、与新的文明阶段相适应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⑤我始终相信,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不会带来文学的式微与消逝。文学是以0/1为基础逻辑的硅基文明中最为温暖的风景,它可以有效弥合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的差异,呈现出生命存在的鲜活力量。文学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应坚持一定的伦理准则。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不是指那些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基因,如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而是文学作品对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等之间道德关系的调适和相应的准则。在前人工智能时代,屈原、曹雪芹、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伟大的作家丰富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用文学语言创造和贡献了一批意象和典型形象,开掘了人类精神的深度和意蕴,人工智能文学首先要坚持________的伦理。第二,人工智能文学应秉持________的伦理。应摒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无痕迹模仿或超级融梗等,以规避抄袭的法律风险;在人机交互创作过程中,人类不应压榨和侵夺机器成果,将其作为写作的奴仆,机器也不应对人类的原创性进行压制和刻意贬低,相反应以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人类的无限潜能为己任。第三,人工智能文学要陶冶人类的情操,升华向美的心灵,抚慰人类的内心,起到教诲的功能,不能让人类在舒适区低吟浅唱,更不能用数据茧房迎合人类生物本能和低下趣味。最后,人工智能文学应促进族群以及人类之间的文化认同,而不是通过壁垒强化偏见,用群体压制个体,用强势群体压制弱势群体。这些文学伦理适用于当前的人类文学创作,同样也适用于从事人工智能写作的机器人,乃至与当前人类面貌全然不同的新人类

(有刷改)

4.第④段画线句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不能独立地进行小说创作与批评。
B.弱人工智能时期,人工智能文学没有突破人类的思维范式。
C.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失去非凡的文学洞见力与表现力。
D.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能消除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差异。
6.填入第⑤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A.文学创新     避免抄袭
B.深度开掘     无痕融合
C.语言创造     双向原创
D.共同创造     激发想象
7.本文以“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为标题是否合理?请结合行文思路进行分析。
2023-06-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修表记

(美)马克·吐温

①我的那只漂亮的新表起初一直走得很好,18个月中从没慢过,也没快过,更没停过。因此我不免认为,它在结构组织的完美上足堪不朽。但不幸的是,它终于在某个夜晚停了下来,对此我真是悲恸万分,大有熟人前来报凶,大祸临头之感。不过日子一长,我也就慢慢振作起来,于是经常凭着约摸,定定表针。

②不久,我跑进一家大珠宝店去对准确时间。店主从我手中接过表去,给我对好。接着他道,表慢了四分钟——它的整时器需要紧紧。我马上想拦住——想让他知道这只表在时间上从未出过半点差错。但,这个白薯头脑所懂得的就是慢了四分钟,所以那整时器必须紧上一紧。因此尽管我在一旁急得直跳,哀求他手下留情,他还是面不改色、手毒心狠地干下了那桩可耻罪行。

③于是我的表走得快了起来,而且一天快似一天。不出一个星期,它已经病得发起高烧,脉搏的速度在背阴处也已跃到一百五十。到了两个月将尽,它早已将全城里的大小钟表统统抛到后面,比历书上的日子超出十三天还有余。在它的带动下,我不得不赶凑房租,赶结账目,赶办一切事务,弄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达到全然无法容忍的地步。我只好将它拿到一家钟表商处去修理。表商问我,这表以前修理过没有。我回答说没有,它一直好好的,不用修理。他听到后,一脸奸相,透出暗喜,于是急忙撬开表壳,抓起个小骰子盒戴到眼上,便瞅了起来。瞅罢讲道,需要擦泥上油,另外调调——一个月后来取。

④经他这样一番除垢上油以及调节之后,我的表又开始慢了下来,慢到以后滴嗒起来,其音悠悠,有如叩钟。在行动上,开始事事落在时间后面,变得出门误车,对客爽约,甚至赶宴逾期;我自己也渐渐被拖向昨天,拖向前天,甚至拖向一个星期之前。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突然醒悟到,我已成了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仍然徘徊在那上上个星期之中,整个世界已经从我的面前消失不见。说来惭愧,我甚至察觉,内心深处,我已经与博物馆里的木乃伊隐隐产生感情。

⑤我于是又去了一家表店。等的工夫,店家已把表全部拆散。然后讲道,表的发条匣子发胀了,三天之后可以修复。

⑥在这以后,这只表只能说是平均来讲,走得还好,但却决不是万事大吉。有时,一连好几个小时,它那里边简直是在闹鬼,又是吵嚷,又是吼叫,喷嚏不断,鼻息不停,搅得你意乱心烦,不知如何是好;但过上一阵,它又会渐渐慢了下去,晃晃悠悠,不慌不忙,于是被它甩到后边的钟表又都一路追了上来。不过看看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将尽,它又会一阵疾步,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裁判台前,正点到达,分秒不误。它拿给人的是它那倒也不错的平均数值,现在职责尽到,谁又能说人家干多干少!但只是平均准确,在表来说,却决不是什么突出美德。于是我又带上它另去表铺。铺里人说是中枢梢发生断裂。说实在的,我根本不知道那中枢梢是什么。只是当着生人面前,又岂可表露无知。

⑦那中枢梢是修理好了,然而它成了这种情形:一会走走,一会停停,再走上一阵,再停上一阵;至于那短暂快慢,已经完全听凭它去决定,再也无从过问。而且每次发动起来,简直像子弹出膛一般,坐力很大,震得胸口发疼。因此好几天来,我不得不戴上护胸,以保安全。最后我只好再去找人修理。店家把它全部拆开,拿起那残骸在他镜下翻来复去地检视了一遍,然后宣布,它的微力发火机出了毛病。但他终于把表修好,于是再次给予了它一个效力机会。

⑧从此我的这个计时仪器倒也在各方面表现得并无特别异常之处,只是往往当它平安无事地一连气工作上七八个小时之后,它里边的每个零件就会猛地全部变松,放出蜜蜂般的嗡嗡嘤嘤之声,顿时表上的几个走针也都一齐疾迅飞转,不消六七分钟工夫,它已经像是放脱了轴线似的,把未来的二十四个小时全给放光,然后砰的一声,停在那里。我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再次去找表商,而且这次拆的时候,两眼一定得紧盯不放。我还准备将他着实地盘问一番,因为事情确已发展到了严重地步。这只表当初买时所费不过二百余元,但是修它的费用早已高达二三千元。就在我等他和看他修的时候,我突然认出这表匠原来是个熟人——早先曾在一个汽船上当过司机,当然也绝不是什么高明司机。正像其他表商那样,他也是照例先行检查一番,然后便以那同样自信的口气对它的病况作出判断。

⑨他道:主要是冒气太多——你该把这活动扳头挂到安全阀上去放放气!

⑩听到这话,我当场将他击毙,然后自己出钱掩埋了他。

⑪我的一位名叫威廉的长辈(可惜如今早已去世)常讲,一匹好马,只要从来没偷跑过,就总是一匹好马;一只好表,只要匠人没得机会拨弄过它,就总是一只好表。另外他还经常纳闷,世上的一些糟糕的工匠,不论补锅的、造枪的、制鞋的、打铁的,还是当司机的,最后他们都混得怎样,只可惜从来没人能告诉他。


【注】①小骰子盒:指放大镜。
8.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第②段加以分析。
9.从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部分的作用。
10.评析这篇小说的思想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