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3-06-06 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论述类文本阅读。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C.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
D.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D.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B.“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C.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D.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出关(节选)

鲁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班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的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遛遛?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他慢慢地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不分,又爱说什么:大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的受苦。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㖇,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

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畹。阿是?书记先生道。

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手。

第二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老子觉得心里不舒适,不过仍须编讲义,因为他急于要出关,而出关,却须把讲义交卷。

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

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柱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青,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

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

(节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最初绕着墙根想尽办法也无法带着青牛脱身,到后来讲学并留下讲义才出得关来,这些情节表现了老子的尴尬与无奈。
B.小说细腻地描绘了人们听讲时的样子。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表现出老子思想的深奥。
C.老子说自己想出关“换换新鲜空气”,关尹喜则以“现在谁都讲卫生”来回答,可见他并不能理解老子出关的缘由。
D.老子的心里并不舒适,但还是花了整整一天半时间,写了五千个大字的讲义交卷,说明他老实认真,真想传道授业。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一改老子传统形象,多次写其像“呆木头”,以漫画式笔调描写人物,写出了他的呆头呆脑,思想过时,毫无生气。
B.关尹喜给老子准备粮食时的声明极具讽刺意味,对将学问物化、用利益衡量知识和学者价值的讽刺正是小说的主旨。
C.小说通过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等方式再现了历史上“老子出关”一事,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D.对“老子西出函谷关”进行“新编”,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6.《出关》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为了增加故事的生动性,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出两种,并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7.曾有评论者说,孤独和悲哀是弥漫在鲁迅小说中的基本情调。请结合文章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节选自《荀子》)

材料二:

有道之士,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也者,天下之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节选自《吕氏春秋》)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A言B用C贤D者E口F也G却H贤I者J行K也L口M行N相O反P而Q欲R贤S者T之U至V不W亦X难Y乎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和“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两句中的“振”字含义相同。
B.“固骄人主”和“自前世而固然”(《离骚》)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同。
C.“天下之适也”和“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D.“瓮牖之下者七十人”与“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两句中的“瓮牖”含义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阐述的“致士之道”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为士人营造良好的环境,乙文侧重士莫骄人主、人主亦莫骄士。
B.如果川渊干涸、山林险恶,龙鱼则会离开川渊,鸟兽则会离开山林,类比可知国家失政士民则会离开国家。
C.得道之人,既不会自负地位财富而骄横傲慢、放纵自夸,也不会因卑微贫穷而忧伤屈服、忧虑恐惧。
D.齐桓公一天去了三次也没能见到小臣稷,随从之人劝其放弃,齐桓公以不能轻视霸王之业为由进行反驳。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
(2)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12.材料中包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对新时代的青年仍有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6-0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都             

李白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注】①南都:即南阳之旧称。②鄽闤chán huán:指市井。③宛洛:二古邑的并称,即今河南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写了南阳的地理风物,热情赞美了此地的富庶繁华,流畅不失精致,表达了对这一历史名城的喜爱。
B.“此地”两句,追忆南阳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想到自己对英豪之功业难以企及,不禁心生愁苦失意之情。
C.根据诗歌内容可知,南阳此地不仅英雄辈出,还盛出美人,此地时常是华丽冠盖随风往来,车马川流不息。
D.“清歌”句,运用《列子·汤问》中“响遏行云”的典故,描写了音乐歌声的嘹亮美妙,行云也为之驻足。
14.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在提及诸葛亮时,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节选)》中,诗人用“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要为楚王引路,表达出想要为朝政指引正确方向的爱国之情。
(2)屈原《离骚(节选)》中,表达自己尽职尽责却遭受废弃后,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内心忧愁烦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____________”两句就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4)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蜀道上水流飞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5)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但最终未能克复中原,令人扼腕叹息,正如杜甫《蜀相》中的感慨“____________”。
(6)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两句形式上构成对偶,写出了无论昼夜,总有歌乐之声在湖面水上响亮深远地回荡,讴歌了钱塘的承平气象。
(7)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个人的家国之悲巧妙地移植于扬州景物上,表达出对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之战的强烈厌恨。
(8)《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两句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常常被细微之事困扰的道理。
(9)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国夺取占领了土地肥沃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地盘城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空山”有空明、空寂的意味,常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如“____________”两句。
2023-06-02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6.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女也不,士贰其行                                 爽:舒畅
B.謇朝而夕替                                        谇:谏诤
C.多后世人                                               谢:感谢
D.因自此曲                                               度:揣度
2023-06-0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