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05-17 2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论述类文本阅读。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C.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
D.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D.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B.“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C.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D.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这不,我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敢相信。

“这还有假?”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本来,我想出50万,把花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50万,值了!”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是他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后,你们咋分、咋闹,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娘说得也对!”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哪像人住的地方。”

麻二赶紧说:“娘,还是跟我到县城去,您这么大岁数了,每天还出去捡垃圾,您听听村人背后咋骂我们,说您养了几头靠不住的白眼狼。”

麻花也急了,说:“娘,跟我到镇里去吧,看看您脏的,衣服、被褥多年没人洗,都快发霉了。去我那儿,给您换一茬儿新的。”

麻大娘始终摇着头,抚摸着那个花瓶,浊泪横流。

兄妹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没辙了。

初一到了,麻大破天荒地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说:“娘,我工作再忙,以后每月也都会来看您,您想吃啥,尽管说。”

麻大走后没两天,麻二也回来了,说:“娘,以后我每月专门请假回来看您,您没零花钱和我说,我少下一顿馆子,就够您用了。”

未到月底,麻花又来了,说:“娘,这是我给您买的新衣服,您先换上,我这就给您洗被子去。”

村人见麻大他们隔三岔五来看娘,都说:“这麻婶有后福呀,早些年一个人凄惶的,没人管。现在好了,俺以后老了要是能像她这样,就知足了……”

麻大娘听后,嘴上笑着,眼窝不由又淌出几滴眼泪。

两年后的一天早晨,麻花突然给麻大打来电话,说:“出大事了,咱娘屋子烟囱倒烟,昨夜她一氧化碳中毒,等人发现时,已经去了。”

麻大听后立即驱车赶回村子。

安排完娘的后事,麻大、麻二和麻花迫不及待地取出娘珍藏的那个青花瓷瓶,话不过三句,就吵闹起来。

在麻大娘的坟前,一个秃顶老头一边烧纸,一边喃喃念叨着:“老嫂子,放心走吧。要不是我当初编了个故事,给你一个假古董,你这晚年咋活呀!”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麻大娘先是因丈夫早逝、儿女不孝而生活孤苦,但丈夫生前好友送来一只宋代青花瓷瓶使她的生活出现转机,幸福地度过晚年。
B.麻大兄妹开始对青花瓷瓶的真伪是有怀疑的,但秃顶老头说已请专家鉴定过是真品,他们就不再怀疑,而真心对麻大娘孝顺起来。
C.麻大兄妹听了娘不愿卖青花瓷瓶的理由后虽面面相觑,但也算理解娘的做法。特别是麻大最懂娘的心思,抢先要接娘跟他到市里去住。
D.小说的对话描写很成功,作者用典型化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极富艺术感染力。
E.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意蕴深远,作者通过写麻大娘因为一个青花瓷瓶而命运好转的故事,突出了“该怎样赡养老人’这一社会问题。
5.小说描写秃顶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针对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来帮麻大娘赢得儿女赡养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做得对,有人认为不该这样做。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7. 根据情境提示,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上,波光荡漾,清明澄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岸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中被王国维赞为“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
(4)陆游在《书愤》中以“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有心杀敌却报国无门、虚度年华的郁愤之情。
2017-05-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雷有终,字道成,幼聪敏,以补汉州司户参军。时侯陟典选,木强难犯,选人听署于庭,无敢哗者。有终独抗言,愿为大郡治狱掾。陟叱之曰:“年未三十,安可任此官?”有终不为沮。署菜芜尉,左拾遗刘祺以有终年少,颇易之。有终发其奸赃,祺坐罪杖流海岛,有终代知监事。先是,三司补吏为治官,率以赀进,多恣横。至是,受署者惮有终,率多避免。太宗即位,闻其名,遣内侍伍守忠同掌监亭,且察其治迹。守忠至才周月,即还奏有终强济之状,亟诏为大理寺丞。会雷德骧任陕西转运,奏为解州通判。徙淮南转运副使,改太常博士。时德骧主漕两浙,往往省于境上,时人荣之。

李顺之乱,王师西征,命与裴庄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发兵食,规画戎事,皆有节制。师行至峡中,遇盗格斗,众渴乏,会天雨,军士以兜牟承水饮之,且行且战,进至广安军,军垒濒江,三面树栅。会夜阴晦,贼众奄至,鼓噪举火,士伍恐惧,有终安坐栉发自若。贼围既合有终引奇兵出其后击之贼众惊扰赴水死者无算次简州寓佛舍度贼必至命左右重闭召土人严更警备间道而出。贼围守数重,及坏寺入,惟击者在焉。贼平,改知许州。景德二年,暴疾卒,年五十九。

有终倜傥自任,不拘小节,有干局,沉敏善断,不畏强御,轻财好施。历典藩阃,能抚士卒,丰于宴犒,官用不足,则倾私帑及钱以给之。家无余财,奉身甚薄,常所御者,铜鞍勒马而已。王继英在枢密,颇忌有终进用,屡言其在蜀及守边厚费以收士卒心,真宗不之信,卒保护焉。

(选自《宋史·雷有终传》,有删改)


【注】①雷德骧:雷有终之父,②藩阃(kǔn):文中指藩镇长官。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围既合/有终引奇兵出/其后击之/贼众惊扰/赴水死者无算/次简州/寓佛舍/度贼必至/命左右重闭/召土人严更警备/间道而出
B.贼围既合/有终引奇兵出/其后击之/贼众惊扰/赴水死者无算/次简州/寓佛舍/度贼必至/命左右重闭/召土人严更/警备间道而出
C.贼围既合/有终引奇兵出其后击之/贼众惊扰/赴水死者无算/次简州/寓佛舍/度贼必至/命左右重闭/召土人严更/警备间道而出
D.贼围既合/有终引奇兵出其后击之/贼众惊扰/赴水死者无算/次简州/寓佛舍/度贼必至/命左右重闭/召土人严更警备/间道而出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文中指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它是专为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而设立的。
B.兜牟,也称“兜鍪”,是古代战士戴的头盔,也借指战士,如辛弃疾的词句“年少万兜鍪”。
C.柝,文中指古代巡夜时用来报更的木梆。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有“朔气传金柝”的诗句。
D.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有终大胆敢言。侯陟掌管选授官职,生性刚强,不能冒犯,大家都听候安排,而雷有终大声提出自己的愿望,遭到斥责后也不沮丧。
B.雷有终治贪除弊,很有威势。他揭发刘祺的贪污行为,使其流放海岛;他代理监事后,许多凭借财产上位的官员因是惧他而辞职退避。
C.雷有终参与平叛,临危不乱。李顺作乱时,他调发军饷,筹划军事;行军驻扎安营后夜里下雨,敌人突袭,众人惊恐,他却毫不慌张,端坐着梳理头发。
D.雷有终厚待士兵,自身廉洁。在担任藩镇长官时,他能够竭尽所能来犒劳士兵;对待自己却非常刻薄,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德骧主漕两浙,往往省于境上,时人荣之。
(2)屡言其在蜀及守边厚费以收士卒心,真宗不之信,卒保护焉。
2017-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间。
B.这首诗描写了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两地相忆的情感。
C.“今春意”和“昨夜情”,不仅表现出良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而且还表现出思念之切。
D.本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直接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和平的心愿。
13.颔联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017-05-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采用了实写的手法。
C.“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两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
D.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15.作品末尾三句化用了宋代词人秦观《满庭芳》中的词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做简要赏析。
2017-04-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自幼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
B.江苏省无锡市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别开生面
C.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
D.我们提倡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浅尝辄止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2017-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我当年住在北平的时间很短,如今只有些走马观花的印象。
B.今年以来,国家在短期内突然连续出台几项政策,各种市场传言就不翼而飞
C.她十九岁加入香港代表队,一九九零年在北京亚运锋芒毕露,夺得一面银牌。
D.“放手”并不代表停止关怀;而是意味着我不能越俎代庖
2017-04-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B.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3月21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C.今年3月的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
D.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2017-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如“烽火扬州路”。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C.玉门关:又称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汉代置关是古代出塞的必经之路,如“孤城遥望玉门关”。
D.阴阳:阴指山岭的南面、河流的北面,阳指山岭的北面、河流的南面,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2017-04-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捣衣,即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B.五岳,分别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C.瀛洲,《山海经》中记载的南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叫蓬莱、方丈。
D.垆,指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记载,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当垆卖酒。
2017-04-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21.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崇文抑武”是宋王朝所采用的具有纲领性的治国思想与方略。这一思想源于专制集权主义,____又会对专制集权推波助澜,____强化专制皇权。____这一制度同时也表示,朝廷____凭借军队,____还依靠意识形态化的儒家道德规范和纲常伦理来控制社会,维系人心,____求长治久安。

A并且/而且不仅而且
B况且而且但是尽管/
C/从而而且如果
D而且因此/只要而且
A.AB.BC.CD.D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2016-11-18更新 | 183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卷)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很多家庭都想再生一个。近日,一段男孩要求妈妈不生二胎的视频走红,男孩边哭边控诉,“妈,我今儿把话撂这儿了,你要是敢生二胎,我就敢死!我不想要弟弟妹妹,你们把爱分给弟弟妹妹更多,就不爱我了……”

你对这段视频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2017-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7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朱光潜(1897-1986)  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4其他小说  戏剧
二、名篇名句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8-110.65脱脱等  文言文翻译  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史传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130.65其他隋唐作者  诗  表现手法
14-150.65张可久(约1270-1348)  诗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表达方式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7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8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9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0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10.64一般词语选择题
22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六、作文
23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