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期中 2023-06-19 2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国文论话语的修辞立其诚修辞当取何意?根据《周易》卦辞爻辞,《文心雕龙》祝史陈信,资乎文辞修辞立诚文辞意。字貌似浅显却张力弥满。《说文解字》释,有拂拭”“去其尘垢文饰”“加以缛采两重含义。如果将的对象锁定为,或,则第一重含义是对、对而言的。亦如儒家思孟一系的心学表述,重视内在之修省”“反身而诚的第二重含义对、对而言,在的基础上强调,强调打磨、装饰和匠心,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作为。由此可见,字概括了中国文学两种表达范式,即偏向自然与倚重藻绘两个维度,偏重于反求内心之真与倾向于追逐外饰之美两条路径。修辞立其诚中的修辞亦因的两重含义、两个维度、两条路径对中国的文学真实观念产生影响:修省修饰之间的张力就是文学表达中之间的张力,就是既要穿过语言的文饰而抵达与根本无法穿过语言,甚至只能宿命地在语言之中朦胧其、文饰其这两者之间的张力。中国文学真实观念实在的沉浮起落、矛盾紧张之中展开。

立诚在语义上也有迷人的内在紧张。《尔雅》训,真实诚笃。还指虔诚。《礼记》: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的信、真实诚笃、虔诚诸义,皆经验性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真理性的,既是天地之本质,又是人间常道,具有不容置疑的真理性,与相近。《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中国文论而言,经验性之与真理性之,一者归趋文学之审美属性,叙述自我、体认自身,偏于抒情言志的经验真实;一者引领文学仰望、融入天地人间之道,偏于以担当责任、传承道统、捍卫人间秩序为现实标的之真理真实。

厘清修辞各自的含义,还须剖析修辞立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这个关系的实质是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单句还是两个单句。仅在《周易•乾卦》中逡巡,答案难觅,应当在更大的空间里探究修辞立其诚确切的内部关系。从传统之总体倾向和先秦其他文献组成的大视野中看,修辞立其诚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合一关系,即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单句而非两个单句,是一事而非并列之二事。在之关系中,从属于存。所谓修辞立其诚,就是以文辞之修饰或修省实现对内心经验性或者宇宙人间的真理性的表达。

(摘编自姜飞《修辞立其诚——中国文学真实观念的历史和结构》)

材料二:

修辞立其诚修辞何指?孔颖达从居业的角度将其释为修理文教文教文治教化,含有政、教两方面的含义,不是一般的语言修饰,而是一种职务活动。从修辞立其诚的出处《易传》来看,修辞是从巫史的作辞、正辞、用辞发展而来, 并且《易传》所云之,是圣人用来揭示卦爻的特定含义的语言,它不仅包含着圣人对卦爻的深刻理解, 而且反映出圣人关注社会与民生的思想情感。由此可见,修辞也是圣人职守之内的事业。唐孔颖达的解释是较为符合孔子所谓修辞的原意的。

《易传》中与诉讼有关。诉讼只有遇见善听之主才能有公正的判决,故讼的卦辞有利见大人之语,之所以利见大人,按照《彖传》的理解是尚中正也。因此,修辞立其诚的第一要义就是中正的正解也应该是中正立诚包含着历史传承的官守职业精神和敬慎持中的文化心理。

从语法结构来看,立诚是针对修辞而言,绝非修辞之外再讲立诚修辞立其诚意为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最好的方式予以表达,并预期达致成功。而由此产生的中国人对立言的重视和敬言、谨言、慎言的传统也就可以理解了。立诚作为修辞的出发点与归宿,与道德人格紧密相关。道德人格不同,修辞效果迥异。如果因此说修辞立其诚谈的是道德问题而不是语言问题,与我们今天的修辞学搭不上界,这不符合孔子的原意,以言者尚其辞也是《周易》所具有的圣人之道之一。显然,孔子是重视语言修饰所达致的社会实践效果的,这不能说与中国的修辞学发展没有任何联系。

(摘编自王齐洲《修辞立其诚本义探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文论话语中,“修辞立其诚”中的“修”的两重含义、两个维度、两条路径,使中国的文学真实观念充满张力。
B.在中国文论话语中,“诚”包括经验性与真理性含义,使得“修辞立其诚”中的“立诚”在语义上有迷人的内在紧张。
C.对“修辞立其诚”作寻本探源考察,“辞”并不是普通的语言修饰,而是指圣人理解、揭示卦爻含义的一种职务活动。
D.按照孔子原意,“修辞立其诚”谈的既有道德问题,也有语言问题。就语言来说,它与中国修辞学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对“修辞立其诚”的含义作了解释,不过二者的观点并不相同。
B.文学表达中“真”与“美”之间的张力,使得中国文学的真实观念永远无法实现。
C.“诚”两种语义,分别引领了中国文学偏于抒情言志和强调责任道统的两种真实。
D.中国人对立言的重视以及敬言、谨言、慎言的传统,与“修辞立其诚”不无关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修省言辞,诚所以立也;修饰言辞,伪所以增也。”
B.“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C.“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D.“君子修其词立其诚,生以比兴宏道,殁以述作垂裕,此之谓不朽。”
4.请结合材料,说说姜飞、王齐洲两位学者对于“修辞立其诚”理解的异同。
5.有学者认为,屈原作《离骚》是“修辞立其诚”的典范。请根据《屈原列传》第3段,结合材料一关于“诚”的论述,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鼎钧

华弟从一片白茫茫中醒来,他看见自己半埋在白茫茫里。忽然想起离家逃亡,沿途白茫茫都是积雪,路旁雪堆里插着许多尸体,同路胆子大的人敢弯下腰去看,看其中有没有相识的亲友。而现在,白茫茫中,一对乌黑的眼珠也在俯下来看他。

怎么回事?他一惊。

乌眼珠一转,远了。那是一个护士。

半小时后来了个装束入时的女士,讲话老腔老调,娴于应酬的样子。她来到床边,不等寒暄,先在床边仅有的一把椅子上坐好。

你觉得怎么样?她问。今天中午我经过延年街,看见你躺在一大堆垃圾旁边,嘴上还带着口罩。我打电话通知卫生局长,他立即派来一辆救护车。医生希望你能住院检查,你要通知亲人吗?

华弟为亲人两个字感伤,黯然说:

我没有。连道谢都忘了。

没关系,她爽快地说:我们都是你的朋友——你怎么会在那儿晕倒的?

我去找一个瓶子,一个装药用的玻璃瓶子。现在里面没装药,装了半瓶黄土。你有没有看见?华弟想,既然她从那儿经过,也许——

没有看见。

华弟不忍放弃万一的希望。

一个玻璃瓶子,中西大药房的药瓶子,上面有药房的商标,中西两个字上下相连,像个牛鼻子。

中西大药房?她疑惑地望望护士。

我也没听说过。护士说。

这是个老招牌,当年在上海很有名气,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

这只瓶子很重要吗?

很重要。不是瓶子重要,是里面的黄土重要。当我离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最担心的一件事,是怕我在外乡水土不服。他们相信离家背井的人会生一种奇怪的病,会瘦,会死,任凭什么医生也医不好,除非他回到家乡,喝家乡的水,吃家乡的土里生长出来的粮食。如果不能回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找一撮家乡的泥土放在开水里泡一会儿,让病人把水喝下去……只要那泥土真正是家乡的土,一定可以把病治好。妈妈最信这个,她非教我带上点不可。那半瓶黄土对我太重要了,我不能丢,无论如何不能丢。

护士开始插嘴:

土里面有很多细菌,怎么能泡水喝呢?太可怕了。还是现代医学可靠。天气这么热,你何必再找那瓶土?

怎么能不找?那是我家乡的土啊!那是一块上等的旱田,是我家的祖产。它上面有祖父和父亲的汗,有母亲的脚印。我母亲有胃病,长年吃中西大药房的胃药,她亲手把土装在空药瓶子里。在我的家乡,玻璃瓶也是好东西。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才往瓶子里装。我带着这个瓶子走过七个省。非找不可,我不要住院。

那女士用手势止住华弟挣扎着要起床的举动,说:

不错,非找不可。不过你的身体太坏了,还是让我们来帮你的忙。我是广播节目主持人,也就是一般人听说的广播明星,可以在节目里公开招寻你的瓶子。放心吧,我的节目听众多,影响力很大。

广播明星临走的时候使了个眼色,护士跟出来。

在病房外的走廊上,广播明星说:

请你好好照顾他,把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告诉我。他是很好的节目材料。我可以把他、把你都造成新闻人物。你会因此当选今年度最优秀的护士。

哟,我哪有那么大的野心?护士两颊的苹果色更艳了。

当瓶子终于回到华弟手中时,他喘着气反复看它。用干干净净的手绢一再擦它,一双手对它忽而紧紧握持,忽而轻轻抚摩。他问自己,又像问别人:怎么只有这么一丁点儿呢?怎么只有这么一丁点儿呢?

这也够你喝几次的了。护士说。

瓶塞遗失了。华弟觉得这瓶子是个受尽折磨遍体鳞伤的游子,实在不忍心拿仅存的那点土泡开水。

怎么只有这一丁点儿呢?他一再这样说。

现在要不要喝?护士对他说。也好。他勉强这样回答。

我得把门关起来。她一面说,一面做了,并且拉上窗帘。不能让别人看见你喝这种东西。医院当局如果知道了,会罚我。我实在有点好奇。

说着,她熟练的、迅速的预备开水,铺一方白纸,把瓶子里的土倒出一点来,当她倒土的时候,华弟在旁连连说:

当心,当心。

她左手端水杯,右手举起那一小方白纸。华弟说:

等一等,让我看一看。

他从床上坐起来。她把那一小方白纸举近他的脸。没有一层玻璃挡着,他觉得那土更亲切。他闻到香味,那是故乡泥土的芳香。这气味好像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很大,忽然一阵发酸,忽然在不能控制的情形之下打了一个喷嚏,有鼻涕也有眼泪。

这一个喷嚏,把铺在纸上的一层黄土吹得完全飞到空中去了。

他连连说可惜,用拳头敲自己的鼻梁。愈敲愈酸。护士丢下水杯,阻止他:你的鼻子出血了!躺下!躺下!

他在躺下的时候,用手捂住鼻子,然后拿开,看鲜血污染了的手指。经过护士的处理以后他安静下来,翻来复去看那只找回来的瓶子。里面仅仅剩下几撮土。良久,他把瓶子塞在枕头底下,对护士说,一句一句很坚定的说:

这点土我得留着。我的病交给现代医学,如果病死,你把瓶子放在我的棺材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的“白茫茫”,既是写医院的环境,又是华弟记忆中故乡的大雪,现实与回忆交织,拓展了小说的叙事空间。
B.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华弟和他的一瓶土的故事,以小见大,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社会民众的遭遇和悲欢。
C.鼻子出血后,华弟“看鲜血污染了的手指”,这个细节意在表现他把土和血联系起来,表明他难舍故土与家族血脉。
D.华弟终于找回了瓶子,却又因为一个喷嚏而失去了一点珍贵的黄土,这个情节读起来让人既感到意外,又感到心酸。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瓶黄土”为线索,串起了丢黄土、找黄土、喝黄土、存黄土等情节,使小说的内容集中、结构完整。
B.小说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其中华弟对那瓶土的态度形成前后的明显对比,说明他最终相信了现代医学。
C.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地刻画了华弟的形象,使这一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D.小说以华弟坚定的话语结尾,戛然而止,既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又留下了丰富的思索空间。
8.广播明星与护士在走廊谈话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9.华弟反复说“非找不可”,对他而言,那瓶黄土有着怎样的意义?请简要概括。
2023-06-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伊馛,代人也。少而勇健,走及奔马,善射,多力,曳牛却行。后擢为侍郎,转三郎,赐爵汾阳子,加振威将军。

世祖之将讨凉州也议者咸谏唯司徒崔浩劝世祖决行群臣出后馛言于世祖曰若凉州无水草何得为国议者不可用也宜从浩言世祖善之。既克凉州,世祖大会于姑臧,谓群臣曰:崔公智计有余,吾亦不复奇之。吾正奇馛弓马之士,而所见能与崔同,此深自可奇顾谓浩曰:馛智力如此,终至公相。浩曰: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卫青、霍去病亦不读书,而能大建勋名,致位公辅世祖笑曰:诚如公言。

馛性忠谨,世祖之,亲待日殊,赏赐优厚。真君初,世祖欲拜馛为尚书,封郡公。馛辞曰:尚书务殷,公爵至重,非臣年少愚近所宜荷任,请收过恩。世祖问其欲,馛曰:中、秘二省多诸文士,若恩矜不已,请参其次。世祖贤之,遂拜为中护将军、秘书监。以功赐爵魏安,加冠军将军。后出为东雍州刺史,恩化大行,百姓思之。转殿中尚书,常典宿卫。从幸瓜步,频有战功,进号镇军将军。兴安二年,迁征北大将军、都曹尚书,加侍中,进爵河南公。世祖亲任之。兴光元年,拜司空。及为三公,清约自守,为政举大纲而已,不为苛碎。太安二年,太子太保。三年,与司徒陆丽等并平尚书事。五年薨。

子兰,袭。散骑常侍、库部尚书。卒。兰子盆生,骁勇有胆气。初为统军,累有战功,遂为名将。以勋赐爵平城子。与荆州刺史、淮南王世遵,鲁阳太守崔模俱讨襄阳,不克而还,坐免官。后因功进号征西将军,行岐州刺史。复为西道都督,战殁。赠车骑将军、雍州刺史。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之将讨凉州也/议者咸谏/唯司徒崔浩劝/世祖决行/群臣出后/馛言于世祖曰/若凉州无水草/何得为国/议者不可用也/宜从浩言
B.世祖之将讨凉州也/议者咸谏/唯司徒崔浩劝世祖决行/群臣出后/馛言于世祖曰/若凉州无水草何得/为国议者不可用也/宜从浩言
C.世祖之将讨凉州也/议者咸谏/唯司徒崔浩劝世祖决行/群臣出后/馛言于世祖曰/若凉州无水草/何得为国/议者不可用也/宜从浩言
D.世祖之将讨凉州也/议者咸谏/唯司徒崔浩劝/世祖决行/群臣出后/馛言于世祖曰/若凉州无水草何得/为国议者不可用也/宜从浩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辅,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文中意思是天子的重要辅臣。
B.爱,文中意为喜爱,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爱”意思相同。
C.侯,古代五等爵之一,如文中“魏安侯”以及《苏武传》中的“浞野侯”。
D.领,表官职兼任,常用于兼任较低职务。“摄”“署”意思与之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馛年少时勇猛刚健,力大无比,可以将牛拖拽使其倒行,后在战场上多次建功。
B.世祖曾想授予伊馛尚书一职,他以年少愚钝推辞,并表示自己愿意去做一名文士。
C.伊馛任东雍州刺史期间,推行恩德教化,受百姓喜爱,后因功被赐予魏安侯爵位。
D.伊馛的孙子盆生也英勇善战,多有战功,为一代名将,因功封子爵,后战死沙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正奇馛弓马之士,而所见能与崔同,此深自可奇。
(2)及为三公,清约自守,为政举大纲而已,不为苛碎。
14.伊馛受世祖喜爱、信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
2023-06-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

陆游

石室先生笔有神,我来拂拭一酸辛。

败墙惨澹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

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

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毫端万斛尘。

【注释】:①文湖州:北宋著名画家文同,字与可,曾为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别号石室先生。陆游此诗于乾道九年(1173)三月作于成都嘉祐(僧)院。②儿女:相对于老竹而言的新生翠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以“笔有神”来称赞文同所画墨竹形神兼备,但是拂拭后所见也令诗人心酸。
B.嘉祐院墙壁因时隔久长而腐坏破败,墙壁原本的颜色已经变得惨淡,不复光洁的原貌。
C.“老气森严”句以观者感受写艺术之美,同时也呼应“有神”二字,表现其墨法精湛。
D.诗的尾联以“纷纷”表现摹拟文同画竹的人极多,但是摹者却难以达到其高妙之画艺。
16.苏轼在《送文与可守陵州》一诗中说:“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请说明陆诗是怎样表现文同的“素节”的?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离骚》具有节制的特点时,也对《诗经》中的作品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用来愚化民众的手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也告诫统治者治政不能轻视小节,且要节制欲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否在学习工作之余找一份副业,是近年来网络热议的话题。关于如何找到副业、发展副业、靠副业赚钱的讨论      ,副业培训也随之应运而生。

营造上副业培训课=轻松赚钱的错觉,成为一些副业培训机构      的流量密码19世纪美国淘金热中,真正靠淘金大富大贵的人不多,倒是卖铲子的人赚得盆满钵满。目光回到当下,不少网友参加所谓副业培训后发现,配音培训是为了卖设备,插画培训是为了卖课,收纳整理师培训是为了卖证书,各式各样的铲子五花八门,淘到真金的人却算得上      ……打开社交媒体平台,不少被广告吸引的网友以实际经历奉劝后来者,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与付出的时间精力相比,一些所谓低门槛副业赚到的钱少得可怜。副业培训广告描绘出的财富自由唾手可得、指日可待的诱人前景,可能与现实生活差之千里。

寻找合适的副业,往往要经历不断试错、潜心学习、熟练掌握进而      的过程。那些被看似轻松的造富故事影响而产生通过副业抄近道、走捷径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商家抓住和利用。事实上,只有当付出足够多钻研和努力,当知识储备、技能储备等条件成熟时,副业才能带来回报,成为提升的踏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如火如荼   屡见不鲜   凤毛麟角   水到渠成
B.方兴未艾   屡见不鲜   寥若晨星   水滴石穿
C.如火如荼   屡试不爽   寥若晨星   水到渠成
D.方兴未艾   屡试不爽   凤毛麟角   水滴石穿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铲子”所加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了忘却的记念》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作,重点回忆了白莽和柔石。
B.郭沫若曾盛赞惠特曼是一位犹如“太平洋一样”(《晨安》)广阔的诗人。
C.福临路工房的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人,是顺从地替代工头赚钱的“机器”。
D.“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质,也是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
20.请将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好奇心驱使。好奇心对人类探索和认识周遭世界至关重要,可是,     ①     ?来自美国宾州大学的巴赛特教授从复杂网络视角研究人类的信息行为,发现在人们浏览维基百科的行为数据中,就蕴含着好奇心的产生机制。

之前的研究将好奇行为分为两类,     ②     。前者的特点是分心从不定居在任何地方Ta会浏览各种信息,但不会回到之前看过的主题上,也不会按图索骥;而信息猎人则恰恰相反,Ta始终追寻一组信息,从一个概念转到另一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不同的人在呈现好奇心时会有不同的模式,而随着时间推移,不同类型的好奇心将导致不同类型的信息积累。      ③     ,而信息猎人的信息存储则更表现为主题的深度。

从网络科学的视角来看,将每个信息看成节点,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看成连边。那么两种好奇心模式会产生具有不同特征的网络,信息猎人的网络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平均值小,聚集系数高。漫游者则相反。

21.明代胡居仁说:“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躐等:超越等级,不按次序。),虽多无益。”其读书观符合哪种信息获取类型,有何长处,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6-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里写道:可惜就是有些人老爱墨守成规,没有偶尔打破规范的智慧。规则能让那些没有想象力的人安心,这实在很蠢!……年轻人,规则,是用来让你们学会经验而不至于误杀死太多病人,而经验值则是让你们拿来打破规则的 。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魏收  《魏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陆游(1125-1207)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变换句式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