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6-26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虚拟生存和虚拟交往成为社会观照,技术与文化的交互关系进一步产生作用,促进文明的虚拟化,将物质世界中的实体存在转化为虚拟信息单元。对个体来说,数字化映射的“虚拟实体”不仅可以为网络服务提供更多的动态依据,更重要的是成为人的数字化生存的一种新形态。作为原始居民的虚拟数字人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将以崭新的形态完成文化传承,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虚拟数字人的非实体性和人格化特征使之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设计需要,随着不断探索的创景模式拓展,虚拟数字人的表演舞台也随着扩大。对于虚拟数字人而言,文化继承与嬗变是相伴相生的。新兴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冲击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文化的理性省思。虚拟数字人强大的流量和传播力推动着传统文化为大众所熟知,崭新的生成形态使得传统文化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虚拟数字人以其非实体性、可控性,具有广阔的创意空间,无论是在商业资本的主导下商品性的文化宣传,还是浅层面的沉浸式视觉体验,其形成过程都是一种创新的实践过程,都能够与当下社会文化发展结合。这种新的文化形态的构建,是普通大众广泛参与的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深度介入,其形成过程也是文化形态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虚拟数字人的文化传承也需要注意泛商业营销而忽视核心价值观的挖掘,尤其是在品牌营销的各种广告中,貌似是传统文化的化用,实则基于自身商业价值的特质。如果把握不好度,就成为媚俗、背离现实的商业宣传,对文化传承流于形式的追逐而并非内在精神内涵的挖掘,没有触及其核心价值观,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达到教化、提升人们文化涵养的目的。同时,在国风虚拟数字人的人物构建上,往往出现人设类似、内容创意同质化的现象。这一现象正说明了对传统文化认识浮于表面,仍旧处于普及式传播的阶段,对角色本身的视觉设计超出其精神内涵,不能在根本上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角色。因此,虚拟数字人的文化传承,针对某一文化领域进行深耕是必要措施,同时还要基于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之上,培养出广泛的大众审美取向。

(节选自王超群、张捷《虚拟数字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二:

“作为戏曲艺术挺进二次元领域的新尝试,秦筱雅的出现给传统文化带来时尚包装,让古老艺术迸发时代新音,找到了与当代观众沟通的新方式。”西安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寇雅玲说。

寇雅玲所说的秦筱雅,是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惊艳亮相的一位秦腔“新秀”,她是秦腔领域的第一位虚拟人。以“旦角”形象亮相的秦筱雅,将年轻与古典融为一体,将历史与现实有机融合,在清丽唱腔、一颦一笑、水袖曼妙间,传播秦腔的独特韵味。借由她的表达,传统文化摆脱了既定印象标签,玩出了耳目一新的潮流感。

过去几年中,不少虚拟人借着元宇宙的风口涌现,他们被认为是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交互的重要入口。但秦筱雅从人物设定到数字动画制作方面,都尤为不同。现在的虚拟人大多还是以娱乐、游戏、搞笑为主,往往缺少人物技艺与相关世界架构的支撑。秦筱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拥有更垂直的才艺。她被赋予的定位是“唱秦腔的数字女孩”。可以说,她是人格化的秦腔艺术,是秦腔艺术的数字化代言人。她的任务是为这一中国古老艺术形式在年轻群体中找到传播突破口,也正是这些不同决定了秦筱雅的塑造绝非易事。

“首先,这个人物的秦腔表述一定要准确、鲜活,这就对原画设计、模型制作、角色动画、布料毛发解算、灯光材质贴图,乃至最后的渲染合成,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般动画人物的整体解析建模大概3万个面就可以了,但我们这个人物,仅仅头部的头饰建模就达到了70万个面。尤其是甩水袖、手指动作这些秦腔表演的细节,都对建模要求甚高。”秦筱雅设计制作团队成员张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虚拟邻家女孩,让秦腔有更多的跨界合作,让秦腔能更好触达更为广泛的年轻群体。”

“任何沿袭多年的文化样态,都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环境发展不断前行,在兼收并蓄中不断成长,才能更加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对于为何要借助中国秦腔艺术节的平台推出虚拟人,寇雅玲表示,这源于对秦腔守正与创新的更多思考。

互联网时代,虚拟人愈加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物记忆的情感新载体。以虚拟人实现“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而在秦筱雅的身后,秦腔正以虚拟人领衔的方式“进军”元宇宙。张曦表示,秦筱雅未来能做的还有更多,“我们希望通过给予传统文化时尚的包装进行戏曲艺术挺进二次元的新尝试,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元宇宙’范围内的产业发展及应用,让古老艺术迸发时代之音,找到与当代观众沟通的新渠道。”

(节选自光明网《虚拟数字人“秦筱雅”——当好秦腔艺术推荐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与文化的交互带动文明的虚拟化,能使物质世界的实体转为数字化存在。
B.强大的流量和传播力,促使虚拟数字人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并被大众熟知。
C.秦筱雅的塑造绝非易事,她凭借垂直才艺打破虚拟人娱乐、搞笑等形象定式。
D.秦筱雅是秦腔艺术时尚包装后的产物,她的出现使秦腔进军元宇宙成为可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新兴技术推动就没有虚拟数字人诞生,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也可能受到影响。
B.虚拟数字人创意空间广阔,其形成过程体现着创新实践,因而能有效推动文化发展。
C.追逐形式、缺少文化深耕的虚拟数字人,由于偏离核心价值观而难以达到教化的目的。
D.秦筱雅的成功源于其秦腔表述的准确、鲜活,以及设计制作团队的高标准、严要求。
3.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怀柔区数字化播报员“怀小法”,模仿真人主播的形象和声音,讲解法律知识。
B.《秦腔》特种邮票不仅宣传了秦腔地方戏曲,更宣传了陕西非遗文化及地方传统文化。
C.七夕节虚拟数字人“灵夕”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探索国风文化在数字世界的更多可能。
D.某虚拟歌手翻唱黄梅戏,将戏曲改编为流行唱腔,故意走调错拍,让观众哭笑不得。
4.好的新闻作品应具备哪些特点?请以材料二为例简要分析。
5.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怀念孙犁先生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

那时还没有追星族这种说法,我像许多文学青年一样,迷恋他的文字带给我的所有愉悦,却没有去认识这位大作家的奢望。1979年,我被李克明、顾传菁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作家韩映山嘱托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可我却面露难色。我听人说起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韩映山看出了我的为难,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孙犁同志……你一见面就知道了。

在秋日的一个下午,我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看见有人来,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者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很快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孙犁先生和《天津日报》的慷慨使我对自己的写作路子更加有了信心。虽然这篇小说在技术上有着诸多不成熟,但我一向把它看作自己对文学的深意有了一点真正理解的重要开端。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戴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我们就座。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我没有问过孙犁先生为什么总戴着套袖,若问,可能他会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以为,孙犁先生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瓜葛,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缝制袜子所付出的真诚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

以我仅仅同孙犁先生见过几面的微薄感受,要理解这位大家是困难的。他一直淡泊名利,自寻寂寞,深居简出,粗茶淡饭,或者还给人以孤傲的印象。但在我的感觉里,或许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如同他文章的清新秀丽与突然的冷峻睿智并存。

(有删减,选自《铁凝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5月版)

文本二:

孙犁,不是个大红大紫的作家,谁却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当年,孙犁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荷花淀》,毛泽东看过后写道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大为肯定。孙犁却从未向人言说,只是独守芸斋,寂寞耕堂,以笔为犁,用作品说话。

我读孙犁,深深地感受到他作品中的唯真、唯善、唯美。他总是那般真诚,他的作品都是从生活出发,对美的极致的发掘和诗意的表达。《荷花淀》是这样,《铁木前传》、《风云初记》也是这样。孙犁对待作品是认真的,也是有感情的。

孙犁对于文坛,一向总是清醒的。他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作的序中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

人生云水过,平常自然心。

布衣孙犁,荷般高洁;清曲绝响,淡云长流……

(选自周伟《耕堂荷韵布衣人》,人民日报     20111214日,有删改)

注:①耕堂:孙犁的书斋。

6.下列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星族”在文中指作为文学青年的“我”迷恋着孙犁先生作品。
B.“高墙大院”一词与上文的传言形成呼应,也暗示众人所言非实。
C.“路子”的问题在文中体现为“我”小说写作技术的不成熟。
D.临时“武装”在文中指孙犁先生为工作提前戴好套袖做好准备。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运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展现出“我”逐渐了解孙犁先生的过程,形成了文章的抑扬,塑造了先生亲切敦厚的形象。
B.文本二引用孙犁先生为贾平凹散文集《月迹》所作序言中的话,直接表现了他的严厉苛刻与清醒,同时引出下文“我”对先生的敬佩之情。
C.文本一选取与孙犁先生见面的数个场景,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故事,细腻地描写出“我”的内心情感。
D.文本二选自《耕堂荷韵布衣人》,该题目用语古朴典雅,简洁凝练,既指出了孙犁先生的身份,又概括了其创作及为人特点。
8.铁凝为什么说“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同为表达对孙犁的怀念与钦佩之情,文本一和文本二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与艺术效果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数年,其子穷困负薪,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减)

文本二: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

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而辞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之名丑。荆人鬼,越人禨,人莫之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在。此所谓损之而益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减)

【注】①确石:坚硬的石头。②荆人鬼,越人禨(jī):鬼、禨,指迷信鬼神的活动。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A则B死C矣D王E必F封G女H女I必J让K肥L饶M之N地O而P受Q沙R石S之T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属,意为“劝请”,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中“属”的意思相同。
B.居,意为“居住”,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中“居”的意思相同。
C.寿,含“祝福、祝寿”意,与“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中的“寿”字意思相同。
D.利,意为“便利”,与“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中“利”字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孙叔敖深谋远虑,早就知道为自己的后代留后路,所以很早就开始厚待优孟了。
B.优孟假借妇人口吻推辞楚相之位,使庄王及时醒悟,善待功臣之后,招揽人心。
C.优孟与孙叔敖的儿子见面后,与他交谈相处,并把他装扮成其父孙叔敖的样子。
D.孙叔敖让儿子拒受肥饶之地的根本原因是寝丘土地贫瘠,楚越民众不中意此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2)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存。
14.孙叔敖很好地兼顾了家长、谋臣、伯乐三种角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连雨江涨(其二)

苏轼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帷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②,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留向空阶滴夜长。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岭南所作。②隐床,即殷床,声彻于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标题写雨势之大,点明“江涨”原因。“萧萧”“凉”渲染凄清的氛围。
B.颔联用词生动,体物深细,“耿”“渑”分别再现微火映照、雨湿残香的萧瑟之景。
C.前六句诗中无“我”,结尾有“我”,“晴无用”表达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之感。
D.全诗处处扣雨,多角度落笔以激活想象力。尾句以景结情,空阶滴雨,余味悠长。
16.苏轼身居岭南时作《连雨江涨》二首,“其一”颈联为“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请比较与本诗颈联写雨方法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