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六中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三 模拟预测 2023-06-26 3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集聚”是塑造经济地理的重要方式,具有一定的空间属性。伴随着城市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的演进,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范围也会扩展到其他城市,从而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

城市群,指在一定空间内由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基于分工与协作形成的城市集聚,其意味着生产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城市体系内集聚、流动与整合。从城市向城市群的演进,是经济集中化的产物。相比单一城市的发展,集聚经济在城市群内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已经从单一产业在城市集聚形成地方化经济、多个产业在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经济,走向不同产业在城市群内聚集形成城市群经济。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突破城市边界,在城市群与其他区域内进行延伸、布局形成空间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城市集聚中,各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会形成一种互为空间溢出的外部性,推动城市间集聚经济的共享,经济主体不仅能够获得本地区集聚的好处,还可以享受其他城市的市场和技术外部性,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和分工收益,集聚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走向城市群经济。

以城市群发展来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有很好的现实基础。

在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城市群之间的联动协调发展早已有端倪,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地区等区域重大国家战略间的联动格局初具规模。例如,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串联起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在谋划的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联系起了黄河流域的关中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离不开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互动合作。

在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中可以看出,京津冀的北京、天津,粤港澳的广州、深圳,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成都、重庆,长江中游地区的武汉、长沙,黄河流域的西安、郑州等城市与上海的联动指数排名都在前20位,串联起长三角城市群与国家主要区域发展战略。但也要看到,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大板块间企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强度整体上仍然不高,特别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联动指数仍然较低。当前仍需要进一步强化成熟型城市群之间,成熟型与培育型城市群、成熟型与形成型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各类城市在重点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可以通过“新型飞地经济合作”等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圈、带、点”协调联动,引领区域合作从城市合作走向国家战略空间板块间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实现发展的协同配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城市群的发展要“顺势而为”,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减少“拉郎配”的规划行为,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要推动实现地理边界、行政边界、经济边界的耦合,不断弱化行政壁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我们对长三角的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立有利于打破地方市场分割,推动区域的市场整合和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绩效的提高。未来要发挥城市群战略的带动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在市场机制下顺势而为,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来逐步消除地方市场分割,推动城市之间统一市场的形成,从而在城市群内形成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合理的功能分工,实现要素(包括人口)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点—面”关系,中心城市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中心城市集聚了更多的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重大新兴产业,能够聚集更多的人口与各类生产要素。所以,在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心城市的作用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辐射效应、回流效应等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需要提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而都市圈是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空间载体。

未来,这些超大中心城市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它们的引领作用?一方面,需要以小尺度、跨区域、相对精准的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区域空间格局,对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也很重要。

都市圈介于城市和城市群之间,是促进资源要素跨行政边界流动的重要空间维度,既能强化城市群的“核心”作用,也能放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市群的区域空间结构。

小尺度、跨区域、相对精准的都市圈建设,首先要突破行政边界,促进资源要素率先在小尺度的都市圈空间里自由流动,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和要素市场以及产品市场,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长三角为例,要充分发挥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宁波五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周边城市融入网络中来,不断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网络密度,完善内部网络结构。

其次,在完善城市之间的小尺度的都市圈建设时,要率先探索都市圈层面规划对接,做到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多规合一”,这是小尺度、跨区域都市圈建设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为跨区域的都市圈建设和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体系保障,实现设施互通、公共服务共享等,使得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跨越行政边界,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跨区域联动效应。

(摘编自《张学良接受<南风窗>专访:城市群经济的新时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城市群的发展,中国城市空间聚集已经从“产业聚集”转向“城市聚集”。
B.我国城市群发展水平的三个层级依然分明,大体分为成熟型、培育型、形成型三类。
C.都市圈是我国城市群建设中的重要节点,发挥着放大虹吸效应、实现区域融合的作用。
D.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应当尊重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集聚不仅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在城市群的集聚,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这些要素在城市群范围内实现快速聚集,这也是城市群经济的要义。
B.相较于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联动指数较高。
C.加强大城市与周边地区在公路和轨道交通连接等方面的合作,着重开发轨道交通沿线地带,这是突破行政边界最有效的方法。
D.破除城市土地利用的边界束缚,才可以让核心城市的溢出效应跨越行政边界,两者的顺序不能颠倒。
3.这是一篇访谈录,五个部分回答了记者的五个问题,下面依次列出了前四个问题,其中文不对题的一项是(       
A.以城市集聚为特征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与过往“产业集聚”的模式相比,发展逻辑有何不同?
B.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该如何加强与其他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C.城市群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小尺度、跨区域、相对精准的都市圈建设,具体该如何展开?
D.超大城市的中心引领目前已初步显现,未来,这些超大中心城市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它们的引领作用,您有何建议?
4.相较于都市圈,城市群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5.某市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两大都市圈交汇处,请结合材料第五部分就该市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绣球花

陈毓

晨曦微露时,绣球花是淡绿色,太阳一出,就变奶白色了,有月光的夜里,绣球花又是鹅黄色。

这是柰子的观察。住在金农山庄这三年,每年的4到6月,绣球花都会一粒粒绽开,细密的花朵慢慢张开、饱满,终于结成一个个绣球模样,团团抱紧柔韧的枝条,又如一盏盏饱满的灯盏,越过竹篱笆,沉沉地垂向江心,眼看要触及到江水,却停住了,像是故意逗耍看花人。

柰子每天停留在绣球花边的时间足够她观察花儿。洗菜池在绣球花树下,柰子看花择菜洗菜,都不耽搁。

绣球花泛着淡绿的时候,小柯还睡在床上。通常是柰子做好了早饭他才起床。

5年前,柰子在思源烹饪班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小柯,俩人一边学习烹饪一边学习恋爱,学习结束后的某天小柯带柰子回了趟汉江边上的老家漩涡镇。柰子一见钟情地喜欢上了小柯的故乡,在柰子看来,漩涡镇像一幅能在四季里变换,在晨昏里变换,在风雨霜晴的日子里变换的画儿。变换就是生长,这让柰子喜欢。她嫁给了小柯,成了漩涡镇的居民。

小柯父母喜欢这个城里来的姑娘,她似乎比本地姑娘更适应漩涡镇上的生活。漩涡镇的食物、风光、空气当然都是好的。不久小柯争取到了县上的扶持项目,在近公路又临江的一片坪上经营起这个农家乐,烹饪技校学来的手艺学以致用,小柯说他们是闪闪发光的农民,于是农家乐就叫金农山庄。

经营上夫妻两个有基本的分工。柰子负责食材采集以及清洗打理,这些工作在午前完成。炒蒸炸煮小柯上手。

新鲜、朴素、本真,夫妻两个定下的经营原则。食材多取本地产,顺应季节,天赐什么人吃什么,这样在原材料的第一道关口就保证了新鲜。烹炒中用的香料也是就地取材,藿香茴香葱蒜花椒丁香肉桂当归百合山药,一律本地出产。小柯在烹饪的时候喜欢随灵感混搭,那些随灵感降临创造的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小柯每每听着,不知何故总想起那句圣人的感叹:治大国若烹小鲜。某天他把案板上剩余的几样东西自由搭配的时候想,好厨师是要原创精神和随机发挥的才能的,尤其一个做乡村农家吃食的厨师。于是那张写满一页纸的正反两面的菜单上多了一道“小柯炒”。这道菜你八回吃,回回味道不同,吃过了,满意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

因为菜品都是当地应季出产主打,不足的才会借用外来食材补充。春天是笋子花朵菜墨野菜的季节。笋子有清炒笋、焖笋、笋片鱼汤;野菜是荠菜雪蒿马齿苋香椿野蒜春菜灰条菜芍芍菜叶上花;花朵有玉兰槐花胡桃穗……做着吃着,夏天就来了。

夏天来漩涡镇旅游的人多,停留在金农农家院的人也自然多起来。别的季节也许只做一桌两桌,在夏天一定超过了三桌四桌。好在不会再多了,再多可能做不出来了,但从来也没多到他们应付不过来的局面。

来农庄吃饭的人在国庆小长假后又慢慢回落到一年中最低的状态,但于小柯他们也是合适的。一两天做一桌,一周做一桌也是合适的,人少,正好可以缓缓神,缓缓目光。用春天晒的干笋炖火腿,干锅灰菇里加洋葱丝,好吃。冬天也有新鲜的汉江酸味鱼,酸萝卜红艳艳清冽冽的,牛肝菌爆牛肉、萝卜干炒腊肉、焗老南瓜、洋芋粑粑……木耳香菇更是伴随一年的食材,冬天的食谱也像日子一样,内敛着热火。土地山林得来,由不得人要感恩。

农庄的后门外是一条公路,公路通往凤堰梯田,梯田开发于明清时代,梯田近年申遗,于是漩涡镇嵌进陕南这条长长的旅游链条里,油菜花节、茶叶节、樱桃节、兰花节、槐花节,在季节里轮转,一个节一个结,打着一个个结,日子都显得短了。

那第一个拍下凤堰梯田美景的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拍摄,梯田、菜花、碧绿稻田,看见图片的人感慨,何必要去元阳,原来离家不远就有啊。

这就是小柯夫妇金农山庄生意不愁,过上好日子的缘故。他们夫妻不必有两地打工的分居生活。

日子顺,时间就快。转眼他们的女儿出生了。这一天,我们在看完漩涡镇的梯田之后,也顺路来到了小柯夫妇的金农山庄吃饭。我们赞叹小柯长得那么帅,有手艺。柰子人这么美,却也好脾气。这看似简单的存在却让我们感慨了又感慨,柰子每端上一道菜我们就感慨赞美一番,赞美食物,赞美人。直到客人主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但我们还是慷慨奉献着也许他们不需要的赞美。

吃饱了我们就站在篱笆边的绣球花树下看江,看江上渔船。比邻江畔的坪地养了一群鸡。一些公鸡,更多的是一些母鸡,鸡时时打架。空气那么好,我们笑言鸡们有惊无险的打斗只当是鸡在做有氧运动。母鸡下的蛋我们刚刚吃过,蛋黄微红,懂得的人说,区分是否真正的土鸡蛋,这个颜色是参照,说话的人笑,公鸡活跃,母鸡蛋好吃。

我们告辞的时候,女主人用几瓶自家做的腐乳相送,刚才桌上吃锅巴饭的时候她就送上一碟,说当地人最喜欢这样配锅巴饭吃。我们第一次这样吃,很是喜欢,自然又是赞美不断。

我们告别,看见主人的女儿用粉笔在粉墙上写字,写人。许多的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洗菜池就在绣球花树下,柰子看花择菜洗菜,都不耽搁,这一句重点并不是想表现柰子勤劳能干,做事有条理。
B.听到顾客的称赞,小柯总想起“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不知想起这句的原因,但可以看出人物此刻内心的骄傲。
C.金农山庄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但小柯极富原创精神的烹饪方式极大地弥补了山庄硬件上的不足。
D.虽然感觉小柯夫妇并不需要赞美,但“我们”还是慷慨地给予赞美,这足见小柯夫妇为人之道以及经营策略的成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叙述者以局外人的身份置身于情节之外,客观地讲述和呈现情节和事件。
B.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的冲突来塑造人物的性格,但并不影响故事的严谨结构和内在逻辑的完整。
C.作者以从容的文笔,精心控制着写作的节奏,在捕捉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体验方面,表现出了作者的细腻。
D.小说结尾,小柯夫妇的女儿用粉笔在粉墙上写了许多“人”字,旨在表现小孩子的热爱学习,活泼可爱。
8.如果将小说标题“绣球花”改成“小柯夫妇的金农山庄”,你觉得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分析。
9.有名家评价陈毓的写作内质,“是超越了世俗忧患和物质困扰的心灵和精神化写作,是有文化心理深度的写作,她的小说中始终有一个‘彼岸’存在”。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彼岸”。
2023-06-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六中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节选自《论语·阳货》)

材料二: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佛肸(xī):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中牟城的地方官。②磷(lìn):薄,损伤。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A有B是C言D也E不F曰G坚H乎I磨J而K不L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涅,指染黑,与成语“涅而不渝”的“涅”字意思相同。
B.传,指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传”字意思不相同。
C.吊,指安慰,与《屈原列传》中“及见贾生吊之”的“吊”字意思不相同。
D.牺牲,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与《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的“牺牲”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之所以反对孔子应佛肸之召,是因为他认为孔子此次准备应召出仕属于“不由其道”。
B.孟子认为古代君子愿意做官,但又厌恶不能通过正道获得,他们失掉官位就像诸侯失去封国一样。
C.孟子认为,如果祭祀的祭品、器皿等不完备,就不敢祭祀、宴饮宾客,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D.孟子认为士做官就像农夫种田,用农夫出疆不丢弃自己的工具作比,以此解释孔子“出疆必载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2)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14.孔子不顾子路的反对坚持欲往的原因是什么?
2023-06-26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六中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①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②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春二月的上林苑,黄鹂成群飞鸣追逐,紫禁城中春意盎然,好一派活跃的春景图。
B.颔联尽管没有正面提到裴舍人,却句句恭维,用景物衬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C.颈联自伤不遇,愁云难散,虽然如此,然话语中还是表现出要忠心不二,为朝廷做事。
D.“羞”字表现了作者年老的感慨,自怨自艾,又表现出对华美官帽的委婉的艳羡之情。
16.本诗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都是投赠诗,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023-06-26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六中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