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6-27 7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从文艺理论方面来看,首先,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中的“事”真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是否“真”。《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神。入情入理般般像,闲是闲非事事新。”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新颖有趣。这一言论,无疑进一步深化了冯梦龙的小说虚实论。其次,品评作家、作品。如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乃“实录其事”。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题。作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补偿。徐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说有“套语”“虚谈”等缺陷。这些评论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之功,为后世学人所取资。第三,传述创作技巧。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论及八股技法,马二先生称“(八股)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从时代背景而言,八股是士子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必须全力以赴,无暇顾及其他。再者,八股是一种具有严格规范的智力游戏,士子若沉迷于诗赋创作和学术研究,自然会将诗赋气和注疏气渗入八股,从而造成“破体”,因而《玉娇梨》中杨御史说:“诗词一道,固是文雅,文人所不可少,然最于举业有妨,必功成名就,乃可游心寄兴。”所以,站在当时的角度,马二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谈文论艺描写的艺术功能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有不少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成为“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将理论价值与文学功能完美结合,《红楼梦》堪称典范。如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黛玉称自己喜欢山水诗人,主张写诗不必有太多的束缚,立意最为要紧,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词句不必修饰。她的文学主张与宝玉相似,宝玉创作《芙蓉女儿诔》,“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这些诗论继承明人“意趣”至上的主张,又表现了宝、黛的率真个性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之,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描写,是古代文艺理论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总体成就虽不能与专论比拟,但其中渗透着作者的创作经验,比一般的学者之论更切合实际,既可丰富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也可借此考察文论的传播和接受状况,值得学界关注。

(摘编自万晴川《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材料二: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力。议论和叙事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

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让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比如说,在小说中作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待“包法利夫人感觉到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久而久之,现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好。简单来说,若非不得已,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议论代表着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步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真的存在着“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我想那一定是消费性的、用一个又一个悬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而那些具有更高抱负的小说,总是在困难、复杂的沉思和思想辨正中,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自己的问题。

(节选自格非《现代小说中的议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小说作者在创作中常通过谈文论艺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知,认为这有利于提高小说的品味。
B.冯梦龙认为小说中描写的事情无所谓真假,只要道理“真”即可,《海游记》深化了这一观点。
C.明清时期,八股文体有着严格的规范,士子如在创作时融入诗赋气和注疏气,就会导致“破体”。
D.现代小说不同于古代的传统叙事文学,应力求“议论最小化”,避免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小说创作者在小说中阐发的观点,其中有一些不乏精辟之见,具有一定的价值。
B.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石头和空空道人之口抨击了当时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
C.不管是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还是现代小说中的议论,都包含了作者的态度或看法。
D.一个又一个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可能达成了“议论最小化”的效果。
3.下列选项中,属于材料二中所说的“议论”的一项是(       
A.鲁迅《祝福》: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B.施耐庵《林教头凤雪山神庙》: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C.蒲松龄《促织》: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
D.卡夫卡《变形记》: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关于小说中“作者的声音”,现代小说的创作者有几种态度?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山

沈念

台风夜里过境,没有爬上西边大岭就走了,“尾巴”象征性地拂了一下石喊坪。

一大早,村支书黄旺生站在村卫生室门前骂人:“连块牌子也看不住,碰到哪天检查组下来,你们这些不拢边,到时我来挨批评。”村民们探看,原是村卫生室的蓝色招牌找不见了。没到腊冬烤野火,没有人会偷块木牌子,只该是风吹掉的。黄旺生的坏脾气也像台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世故的村民懂得,与权力作斗争没有好果子吃。只有村主任蒋保成不怕,两人经常对着干仗,红脸出汗是常事。

扶贫队长昌向明走过来,无人注意,直到他穿过卫生室左侧的那块空地,走到半口塘边上,在草丛里用脚扒拉了几下,俯身捡起那块夜里被雨打湿的木牌子,他把木牌搬到卫生室门口。蒋保成一溜小跑,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大铁钉和铁锤。

过去村里也来过蹲点的扶贫干部,大多每年象征性地来几回,这次村民发现新来的扶贫队长“不对劲”,看起来深藏不露,也有点不怒自威。他刚到石喊坪就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三天,到所有贫困户家串了回门,也把村里的道路地形勘探一圈。第四天,他手绘出了一张包括全村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路线图,标出哪些路段需要硬化,距离有多长,哪家哪户的屋宅是危房,山塘沟坡的地点方位,标识堪称精准,像是在这里住了多少年的原住民。黄旺生鼻孔里哼哧了一声,心想,这也是位花架子高手。

后来,昌向明亲自垦荒、种菜、开火、下厨,黑了十几年的老村部三更半夜都是亮堂堂的,有村民来跟他聊完天,他还要钻进房里加班工作。黄旺生悄悄瞅过几回,摇摇头就走了,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干部,他想看他到底要搞出什么名堂。没过多久,一份详细的扶贫工作规划出来了,漂亮的手写稿,特别是要实施的那些村级建设项目,量化到了路有几条、水渠有多长,村民的贫困状况也分了个甲乙丙丁。黄旺生晓得上面派来了个厉害角色,还不知揣了些什么别的本事。这次台风来了,西边大岭的几个老病坡没有走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山体滑坡,多亏是昌向明找来资金提前做了护坡和岩锚。虽说眼见为实,心中仍有不服,想到自己毕竟是当了二十年的村支书,是石喊坪真正的一村之长,人家不过是铁营盘上的流水官。

蒋保成个子矮,但不服矮,踮起脚挂木牌,好不容易把左右两边的挂口固定好,砰砰几下把钉子钉进去,左右摇了摇,木牌纹丝不动。他眼球上都是红血丝,昨晚在山坳守了大半夜,就怕走山滑坡伤了过路车辆和村民。

石喊坪村委会七名干部,村主任蒋保成一直被看作“二等公民”,关键就是他非党员的身份。很多事情要村支部开会商议通过的时候,他被排除在外。也不是蒋保成不积极,六年写过三份入党申请书,一份比一份用心用情,可到了村里党员投票时,始终通不过。这与黄旺生有着密切关系,他逄支部会、党员会就暗示,步入新时代,对新党员的标准要求在提升,只有标准严了,人没瑕疵了,基层党组织才更有力量,群众才更信服。明眼人知道他压根不想让潜在的“假想敌”蒋保成顺利入党。有人背后说他只讨得媳妇嫁不得女,不听话就受梗。

昌向明下来选点,就想找个没有背景的贫困村,可以放开手脚干事,这是他的初衷,却没想到村里的班子建设埋了个地雷,或者说已经“走山”了。昌向明觉得事情严峻,石喊坪脱贫,村支两委没有凝聚力哪能行。基脚不牢,楼高垮台,石喊坪要发展,团结才能出生产力战斗力,而且要多培养干事成事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村里党员一圈谈话下来,昌向明的观点获得了认同。剩下黄旺生了,昌向明不着急去攻最后的碉堡。这也是一场心理战,不能过早就给对方把底牌揭开了。

机会说来就来,过完春节没多久,昌向明和黄旺生到陕西渭南押运一台挖掘机回来。返程路上天又开始下雨,越下越大,在服务区等雨停的时间,昌向明说起自己当初直奔石喊坪选点的旧事。他说:“我听外人说石喊坪的村支书能力强,说一不二,心想我们的脱贫攻坚大业,就是要有好的领头人带着大家加油干。”

“昌处长来当扶贫队长,才是石喊坪的福气。”

“我一人可没这么大能耐,你的一己之力也不行。”

黄旺生知道昌向明话里有话,想起过往办事刚愎自用的时候,确实是费力戏唱得不好看。昌向明眉眼上挑,说:“你是村支书,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是你的责任和使命。光靠几个村干部,仅凭村里十九名党员,那么繁重的脱贫任务,那么多困难群众面临的生活难题,能顺利解决吗?”

“团结才能干大事,我懂这个理。”黄旺生声音低低地说,“村里工作当然要依靠老百姓。”

“但事情又做得怎样呢?”昌向明决定挑明,“一个村几年不发展新党员,一个村主任六年入不了党,你想想,村支书当得到没到位?”

“话说到这份上,我也直话直说。”黄旺生说了几件蒋保成不支持村委决定,经常单干蛮干,解决问题笨人笨办法的事,又称自己从没和村里党员明确讲过不要投他的票。他说:“一娘生九子,九子连娘十条心。也并非党员村民故意刁难,只是想让他多打磨脾气性格,历练办事能力。”

“世界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的,不能等到一个人没了缺点再入党,这是不现实的事。”

“……过去是我太固执了,总想着求稳,统一思想不出错。”

“脱贫必须靠发展,但也因时因地而异。”

“发展慢了,人心也散了,回去支部会上我做自我批评。”

“联系群众,民主作风,不是练嘴皮子,还要有实际行动。”

“有错就改,立行立改。”黄旺生脸色尴尬,说回去一定好好把村里党员队伍建设谋划好。

昌向明脸上划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语气缓和了些,说:“人多力量大,集中力量办大事,扶贫脱贫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你是村支书,咱们党员干部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外面雨停了,昌向明望了望窗外,说:“出发吧!”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旺生“鼻孔里哼哧了一声”“摇摇头就走了”,可看出刚开始他对新来的扶贫队长昌向明并不看好。
B.选文对蒋保成着墨不多,但从钉木牌、守夜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尽职尽责肯干事,具备成为党员的条件。
C.昌向明“脸上划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既是欣慰于做通工作,更欣慰于黄旺生的自我反思与成长。
D.黄旺生不赞成蒋保成入党,是因为蒋保成不支持村委决定,经常单干蛮干,解决问题常用笨人笨办法。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半部分昌向明和黄旺生的对话多用短句,节奏紧凑,给人以短兵相接之感,体现二人的坦诚相待、直言快语。
B.小说结尾意蕴丰富,“雨停了”“出发吧”一语双关,既是写实,也暗示村里的工作将有一番崭新的面貌。
C.小说立足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以村支书黄旺生和村主任蒋保成的矛盾为线索,揭示了团结才能干大事的道理。
D.小说的语言通俗易懂,多用俚语,“ 铁营盘上的流水官”“ 只讨得媳妇嫁不得女”等符合乡村题材语言特点。
8.小说标题“走山”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并概括以“走山”为题有何好处?
9.小说多视角塑造扶贫队长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3-06-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其实:它的实际数量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怜:值得怜惜
③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夺走
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⑤刺客不行                                                     不行:没有行动
⑥冀君实或见恕                                        见恕:被原谅
⑦能终者盖寡                                               克:能够
⑧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                           殆:大概,几乎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⑧D.①③④⑧
2023-06-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                                 而从之
B.李牧连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C.瑟希,铿尔                                 吏民,封府库
D.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后人哀之而不
2023-06-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2. 关于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③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④臣未之闻也
⑤臣之所好者道也                           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⑦何厌之有                                        ⑧浴乎沂,风乎舞雩
A.①②/⑤⑥/③⑧/④⑦B.①⑥/②⑤/③⑧/④⑦
C.①⑥/②④/③⑧/⑤⑦D.①②/④⑤/⑥⑧/③⑦
2023-06-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对课内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理解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
②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他五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辛弃疾。
③“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
④合纵,起源于战国时代,本指张仪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战略。秦国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并呈南北方向分布,故称合纵。
⑤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自称己名或自称为“某”等表示谦虚,称对方的名、字、号或君、足下、阁下等以示尊敬。
⑥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⑤D.②④⑥
2023-06-2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