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一 期中 2023-07-02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悲剧美感与悲剧精神

①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悲剧的成功演出,或者很投入地读完悲剧剧作,它们在我们情感上引起的反应,就是悲剧美感或曰悲剧快感

②在悲剧中,有对人的悲痛与苦难的演示,甚至还要叫观众亲眼目睹仇恨、阴谋、杀戮等等可怕的事件发生。然而奇怪的是,人们为什么还要坐到剧院里去欣赏这些剧情在舞台上的呈现,并且还要一掬同情之泪呢?为什么看过善良的窦娥含冤被杀、奥赛罗轻信谣言先杀妻后自杀这样的舞台上的悲惨之事,会得到悲剧快感呢?因为悲剧会引发我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而这些否定性的情感会随着剧情推进被我们以精神的力量加以疏导、宣泄与净化,并在疏导、宣泄、净化的过程中对这些情感重新加以体验,把它们转化成一种高尚、纯洁、爱我人类的慈悲情怀与追求自由的奋发精神。我们可以从大量悲剧经典中概括出一种叫做悲剧精神的东西。悲剧精神的具体表现有三:

③一曰严肃的情调。严肃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正面肯定与护卫人生价值,为此而敢于承担责任,经受苦难,直至牺牲,这就意味着沉重与悲壮。无论是《俄狄浦斯王》、《奥赛罗》,还是《窦娥冤》,虽然观其演出乐趣无穷,但其情调是严肃的。或者说,这些悲剧正是通过审美的快感把一种严肃的情调打入了你的心中。即使是观看《麦克白》这样的悲剧,麦克白在王位诱惑下从弑君篡位到被毁灭的血淋淋的历史,也叫人深受情感的撞击,或叹其人格本强误入歧途而惋惜之,或惧天网恢恢倍感未知世界深不可测而疑惧之,于是悟到人生不易,切不可懈怠了戒惧之心。当然,这种严肃的情调必须是建立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的。如果故作严肃之状,实则虚情假意,那就不是悲剧情调而是喜剧讽刺与嘲弄的对象了。

④二曰崇高的境界。一般说来,悲剧所描写的事件和主人公,其真善美的价值含量都是很高的,大都是足以给人以崇高感的。在悲剧中我们看到,英雄受难、好人吃苦,毁灭性灾难降临到主人公的头上,但那很高的真善美的价值含量不但未被否定,反而更加突显在人的情感体验与精神生活之中。

⑤悲剧所写事件、人物价值含量的标准,因时代而异。在古希腊,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写国家社稷的大事件、王宫贵族的大人物。像《俄狄浦斯王》搬演的就是一位被国人视为救星的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他在命运的捉弄下,铸成弑父娶母而不自知的人伦大错,一旦真相大白,他经受了巨大的悲痛,愤而自残双目,自我放逐,归于毁灭。中国元代悲剧《赵氏孤儿》所写也是古代晋国王室里的斗争,其中那些血淋淋的王宫贵族的复仇故事,与古希腊悲剧相似。西方文艺复兴之后,随着人文精神与民主意识的增长,日常生活事件与普通人也逐渐被纳入悲剧的视野,这时的崇高感更多地在与人性、人类共同价值的联系中加以突显。在这样的悲剧中,尽管已经没有古代悲剧那种事件与人物之,但人物那种反抗压迫、追求自由与幸福并不惜以身殉之的精神,仍然是感人至深的。自然,普通人的悲剧不再像古代英雄悲剧那样使人敬畏,所以,人们对它的崇高感也就更多地被悲悯之情所置换了。

⑥三曰英雄的气概。英雄人物自然是充满英雄气概的,而非英雄人物有时也会在其行为与精神中迸发出英雄气概的火花。作为悲剧精神之表现的英雄气概,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二是。所谓,既是指体力、毅力,又是指智力、思力;所谓,是指一种维护合理的人伦关系的坚强态度,它自我感到正义在身、真理在握。在这两个条件的支撑之下,悲剧英雄一般都有三个性格特征:第一,敢于反抗十分强大的对立面,哪怕力量悬殊、形势险恶,也决不退缩;第二,对事情敢于担待,敢于负责;第三,勇于赴难,敢于牺牲。

⑦当然,这些特征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个性的悲剧主人公身上,其表现是各有侧重、各不相同的。古希腊悲剧英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气概主要表现在为万民造福而不惜个人受难的牺牲精神与决不屈服于神权的反抗精神。而中国悲剧英雄韩厥、程婴、公孙杵白(纪君祥《赵氏孤儿》)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则是一份见义勇为、舍生忘死的忠肝义胆。在这里,悲剧英雄相信自己的行动是正义的,是顺乎天道公理的,所以会无所畏惧地面对悲剧的结局。从中可以看出悲剧的实质:悲剧英雄的气概总是以失败、苦难甚至死亡,昭示着真理、正义与历史的必然规律。

(摘编自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悲剧美感也称为“悲剧快感”,它是一种情感反应,它源于悲剧的观演或剧作的阅读。
B.严肃的情调必须建立在现实真实或艺术真实的基础上,虚假的“严肃”不是悲剧情调。
C.悲剧主人公可能被打败,甚至被毁灭,但不能因此而无视其所蕴含真善美的价值含量。
D.在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日常生活事件以及普通人开始进入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视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通过观看悲痛与苦难的演示、可怕的事件发生排遣郁结已久的负面情绪,这折射出人性的阴暗。
B.悲剧是一种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它充满着高洁甚至神秘的意味,隐含着人生的教训和哲理。
C.对一般观众来说,哈姆雷特引发出的崇高感要远胜于历经三十年悲惨遭遇、尝尽人间辛酸的鲁侍萍。
D.悲剧英雄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受到时代、民族、英雄个性的影响而又表现得不尽相同。
3.下列哪个选项的引言不适合与本文观点相互印证(     
A.它(悲剧)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亚里士多德)
B.最好的悲剧是最有力的激起情感者,而不是适于净化情感者。(莱辛)
C.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D.(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
4.请以《雷雨》中某一人物为例证,对第⑤段划线句进行具体分析。
5.从悲剧成因的角度,可将其分为三类:由于神旨或宿命导致的悲剧,称为命运悲剧:由于主人公性格弱点导致的悲剧,称为性格悲剧;由于社会变革引发的社会矛盾、思想冲突导致的悲剧,称为社会悲剧。
请基于本文对剧作的阐释给文中剧作分类。
(1)命运悲剧:
(2)性格悲剧:
(3)社会悲剧:
2023-07-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州中福会议室

日内

会议室里的人已经走光。林满江坐在台上,齐本安站在台下。二人隔空相望,沉寂良久。

齐本安       (打破沉默)林董,请你下台来吧!

林满江       (自嘲)我让你上台,你倒请我下台,好!

齐本安       大师兄,你又想哪儿去了?那我上台好了!

林满江       (微笑,摆摆手)还是我下台吧,官当再大最后总要下台嘛。你这个同志现在委屈很大呀!你巴不得我立刻下台滚蛋,是不是啊?

林满江缓缓地从台上走下来。

林满江       (猫捉老鼠似的)说说,本安同志,你觉得你还能干点儿啥?

齐本安       (挑衅)林董,你真让我说?

林满江       是啊,我和集团总还得给你碗饭吃啊,共产党的政策是给出路嘛!你看你哪一次犯到我手上,被我撸下来,我没给你出路?

齐本安       (严肃)我觉得我能做中福集团的董事长!

林满江       (脸一拉,严厉)齐本安,你太放肆了,不知自己姓啥了吧?!

齐本安       你看,你看,我不想说,你非要我说。我就知道我一说就让你来气,你又得批评我,怪我不够谦虚,有点骄傲了……

林满江       (冷笑)你不是不够谦虚,有点骄傲,你是比较猖狂啊!你是麻木不仁,顽抗到底,不知天高地厚……

林满江转身紧走几步,一跃上台。

齐本安       哎,我怎么不知天高地厚了?

林满江       坐下,抓起杯子,喝了口水,目光扫向别处。

齐本安       皮丹—佛系干部都被提成京州中福董事长了,不干事的陆建设闹摩擦也都把字闹掉,弄成党委书记了,我怎么就不能主持咱中福集团的工作呢?

林满江       (居高临下,冷笑)本安,你别想气我,我不气!你也别认为皮丹、陆建设就一定比你差,我看不一定!我们共产党人讲唯物主义,讲辩证法,干部的好坏没那么绝对!关键是看什么人用,用在什么地方!比如皮丹、陆建设用在京州中府就比你齐本安强!

齐本安       那肯定的,因为他们都是你林家铺子的伙计,对林大掌柜言听计从。

林满江       错!他们是党的干部,对上级的决策能够坚决贯彻执行!不像你,自以为是,让我和组织非常被动。

齐本安       大师兄,你一口一个组织的,我直起鸡皮疙瘩。我觉得你很讽刺,而且越来越讽刺了!辩证法怎么被你一本正经地搞成了诡辩论?革命伦理怎么在你那里变成了江湖义气?党和组织怎么就成了你林家铺子的代名词?你还真以为中福集团是你的码头啊?

林满江       (一跃而起,紧紧按住桌上的杯子)齐本安,我今天不管你委屈多大都要请你下台走人!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阻碍中福集团的健康发展,历史的教训我必须吸取啊……

齐本安       (似乎很诚恳)我知道,林董,你对我一直不太满意!我到任后也想把事情做好,可能是因为和你的工作方法不一样,让你再次产生了误会。

林满江       放开杯子)这就对了嘛,我们是同志加兄弟,同志讲原则,兄弟讲感情,有事心平气和地谈嘛。比如在上海公司,重点项目部的一个经理,王国平,就是多吃多占了几万块办公费用,你非要报案,我电话里和你说,当面和你说,你支支吾吾应付我,最后还是走了司法程序。哎,你说有你这样不服用的部下吗?

齐本安       (苦着脸)林董,问题是王国平真的贪污了,我没冤枉他!他不光贪污,为了批江南的电厂项目,他甚至准备向国家有关部门行贿……

林满江       现在好了,王国平进去了,不行贿了,江南电厂项目也泡汤了,中福集团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你知道不知道?

齐本安       难道只是因为经济收入就可以违法行贿吗?那个腐败大案当时涉及到好几家企业,而我们就因此幸免了嘛!

林满江       (一脸讽刺)齐本安,我是不是还得给你发个大勋章?愚蠢!

齐本安       没错,如果不是愚蠢我会第二次被你拉下马?但你要记住,我齐本安就是再愚蠢,也比你林大董事长认为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要好。你迷信腐败嘛!

林满江       不对!我们就要随机应变,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正是一种担当啊!

齐本安       你才不对!你错了,你真的错了,我的林董、林兄、林满江同志!十八大之后,反腐如此高压,你仍不醒悟,非常危险啊!说到担当,你作为中共中福党组书记首先应该承担的就是对反腐倡廉的主体政治责任。

齐本安从公文包里掏出厚厚一沓材料和一个U盘。

齐本安       这是京州中福六年来小金库违规违纪报销人员的名单和详细记录,林董,请你务必收好。

林满江       齐本安,你……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齐本安       六年来,仅京州中福一家违规违纪金额就高达300多万,涉及中福集团上百位太太、秘书和关系人员,中福集团党组和纪检组就不该好好查一查吗?京州中福如此,其他地方呢?

林满江怔住了,看着齐本安,脸色难看极了……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林满江违法乱纪的行为被逐一查实。他对所有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在法庭宣判前因病去世。

(节选自周梅森、孙馨岳著《突围》,有删改)

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齐本安率先打破尴尬,先称林董,后称大师兄,说明他虽心存不满但还是想和林满江好好沟通的。
B.林满江虽不承认“林家铺子”的说法,却时时以大掌柜自居,对“自以为是”的齐本安早就心怀不满。
C.林满江对王国平贪污事实提前并不知晓,了解到只是“几万块办公费用”,便授意齐本安顾全大局。
D.材料和U盘是林满江始料未及的,他难看的脸色背后有对齐本安的恨,更有对手下不知收敛的恼怒。
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倒要我下台”中的“下台”一语双关,表面上是从台上走下来,暗指齐本安想把自己拉下马。
B.林满江“缓缓”下台和“紧走几步,一跃上台”形成对比,体现出他在局面失控前后的心理状况。
C.林满江两次冷笑的弦外音不同,第一次表明对齐本安意图的洞察,第二次是嘲笑齐本安自作聪明。
D.齐本安以“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指出林满江对腐败的认识,一针见血。
8.剧本中三次出现杯子,刻画了林满江三个动作细节,这三个细节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变化。
9.剧本中皮丹、陆建设有什么共同特征?两个次要人物如何推动了情节发展?
2023-07-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请往说之。柳下季劝止,孔子不听。见盗跖,孔子曰:丘闻之,凡天下人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将军有意听臣,臣请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立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收养昆弟,共祭先祖。

盗跖大怒曰: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今子修文、武之道,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县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子之道,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据低头,不能出气。

(选自《庄子·杂篇·盗跖》,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B.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C.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D.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这里孔子称盗跖为将军只是想取得他的好感。
B.诸侯由天子分封,名义上服从王室政令。文中“尊将军为诸侯”与孔子立场不符。
C.“恒民”即指常人,一般百姓。古文中还常以“黔首”“黎元”“布衣”称百姓。
D.“轼”是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苏洵以此字为其子命名,并为苏轼取字“子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初见盗跖,便劝导他以“三德”之人为榜样,结果盗跖大怒,反唇相讥。
B.盗跖推崇有巢氏、神农氏的生活方式,主张人类要“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C.盗跖认为孔子所说的违背常理的,人生苦短,喜乐难得,不如顺乎本性行事。。
D.本文借盗跖之口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矫揉造作,诈巧虚伪,惑乱天下。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2)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
14.从游说策略的角度,简析“孔子游说盗跖”与“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同之处。
2023-07-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本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秋,诗人时任太和县令。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自称痴儿,自嘲能力不济,以致很晚才完成公务,“了却”二字暗含着如释重负的欢快之情。
B.诗人“倚”字用得新奇,倚的是晚晴,虽然晚晴是实景,但却无法真的依靠,“倚”字可谓虚实相兼。
C.诗人巧用典故,以伯牙断琴、阮籍青白眼之事,倾述着自己抱负无法实现、自己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D.诗人尾联借“归船”“白鸥”等意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呼应起首,意味隽永。
16.林庚说:“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在黄庭坚之前,杜甫也曾在《登高》中使用过“落木”这一意象,而这一意象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屈原的《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结合杜、黄的诗句,谈谈你对林庚这句话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