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期末 2023-07-19 1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种对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我称之为“自然选择”或“适 者生存”。至于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将不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它们或者成为不固定的性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

对于“自然选择”这个名词,人们有误解的,也有反对的,甚至还有认为自然选择可以 引起变异的。其实它的作用,只在于保存那已经发生的、对生物在其生活条件中有利的变异而已。没有人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效果,不过在此场合,必须先有自然发生出来的个体差异,人类才能依某种目的而加以选择。还有人反对“选择”这个用语,以为这个词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并且主张植物既没有意志作用,自然选择一词就不能适用!照字义讲,自然选择无疑是一个不确切的名词,可是化学家所称各种元素的“选择的亲和力”一词,有谁曾经反对过呢?我们不能严格地说酸类特意选择了盐基而和它化合。有人说我把自然选择说成是一种动力或神力,然而有谁反对过一位学者说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的运行呢?这种譬喻的说法所指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而且名词要求其简约。就是“自然”两个字,应用时亦难免拟人化;不过我所谓的自然,是指许多自然定律的综合作用及其产物。所谓定律,是指我们所能证实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在稍微熟悉之后,这些肤浅的反对意见自然会停止。

我们要明了自然选择的大致过程,莫如就某一地方,在经历轻微的物理变化下,如气候 的变化,加以观察。在气候变化之下,当地生物的比例数,几乎立时起变化,有些物种或不免绝迹。我们已经看到每一地域内所有生物彼此相互联系的密切性与复杂性,从这里我们可以断定,即使不考虑气候的变化,一地生物比例数的变化亦将会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 凡微小变异,只要对任何物种的个体有利,使其能适合于变更后的环境,必定会得到保存, 而使自然选择有机会进行它的改进工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

形象地说,自然选择是每日每时在世界上检查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去掉,把好的保存和推进;不论时间,不论地点,一有机会就在沉默不觉中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与有机的及 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一个物种要得到任何大量的变异,必须在一个变种成立 之后,继续再起(或经过一长时期后再起)同样性质的有利变异或个体差异,而这些变异必 须再被保存,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我们对于这些缓慢变异的进行, 一点也不能觉察, 除非有时代变迁的标记,然而我们对于过去悠久的地质时代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仅是现在的生物和以前的不同而已。

要明了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请允许我举出一两个假想的例子。让我们以狼为例。狼捕食各种动物,有的用狡计,有的用强力,有的靠捷速。我们设想被捕动物中最捷速的要算鹿,如果在狼获食最艰难的季节内,鹿的数目,因当地情形有所变动而增加,或者其他作为狼的食物的动物数目有所减少,那么,只有最敏捷和身材最苗条的狼,才有最优良的生存机会而被选择或保存,只要它们在不得不捕食其他动物的这个或那个季节里,亦仍保持有足以制服这些被捕食的动物的力量。

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是非常缓慢的。只有在一区域内,当现存生物的变异更加适应自然体系中的某些位置时,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些位置的出现在于自然条件的变化, 以及阻止更加合适的外界生物的迁入。此种位置的存在,常和物理变迁有关,不过此等变迁的发生,大概很是迟缓的;此外,又和适应较佳的类型的被阻止迁入有关。在旧有生物中,有一些生物既发生了改变,则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亦将随之发生变动;新的位置即由此产生,而将为适应较佳的类型所占据,但是这一切经过都很缓慢。同种的一切个体,虽然彼此皆微有区别,可是要使它们构造的各部分表现出适当的差异,却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结果又常为自由杂交所延迟。许多人会说,这几种原因已很足以抵消自然选择的力量,可是我不相信它是这样。我相信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很是缓慢,须经过长久的时间,并且只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少数生物。我又相信这种缓慢的时断时续的结果,和地质学所告诉我们的,这世界上生物变迁的速度和方式,是很相符合的。

选择的过程虽很缓慢,但如以弱小的人力,尚能用人工选择大有作为,那么,在很长的时间内,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适者生存,其所起的变化,所导致的一切生物彼此间及 其与生活的物理条件间相互适应的美妙与复杂关系,实在是没有止境的。

(摘编自达尔文《物种起源》)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种中那些无利也无害的变异,有可能发展成为生物不固定的性状,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生物的固定性状,后一种情况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中“选择”的含义不应包含被改变的动物本身有意识的选择意义在内,且自然选择也适用于没有意志作用的的植物,这两点毋庸置疑。
C.在气候变化之下,哪怕微小的生物变异,只要对物种个体适应环境有利,必会得以保存:如果没有有益的变异发生,自然选择就不能有所作为。
D.自然选择的作用通常非常缓慢,且不能作用于同一地域的全部生物,但其所导致的生物间及其与生活的物理条件间相适应的复杂关系永无止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达尔文不承认自然选择是一种动力,说明自然选择并不能引起生物的变异;不承认其是一种神力,则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
B.我们仅能看到今天的鱼类和原始鱼类不同,因为我们掌握的与之有关的时代变迁标记贫乏,但这并不能否定它们之间缓慢的进化关系。
C.奔跑更迅捷的狼因为鹿的增加和其它食物的减少而被保存,而其它的狼则被逐渐淘汰,可见自然选择更倾向于保存对物种有利的变异。
D.自然选择的作用异常缓慢与自然界的物理变迁异常迟缓有关,因此,如果自然条件发生快速剧烈的变迁,则将会带来生物进化的加速。
3.下面选项,最符合达尔文“适者生存”观点的是(     
A.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逐渐退化,并遗传给下一代。
B.现代社会职场竞争压力大,抗压能力强的员工往往会更获认可。
C.海洋上常有大风,翅膀强大的昆虫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弱翅的则灭绝。
D.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可以很好地散热,而且对声音的敏感度也高。
4.文本第二段的议论富有针对性,请简要分析。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请根据文本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黄河晋陕大峡谷

贾平凹

别的江河,就是某某江,某某河,黄河却称之为天下黄河。它诞生在巴颜喀拉山下,少年游荡于青藏寒地,而当知道了遥远的东南有大海,便掉头大行,经过了黄土高原,这就是晋陕大峡谷。

世上的路首先是水走出来的。黄河深刻出了大峡谷,大峡谷又将它束缚其中。越是束缚越使最柔软的水坚硬如铁。①它奋斗,呐喊、暴躁.充满戾气,生长和完成着自己的青春,囫固的黄土高原也从此一分为二,一半给了陕西,半给了山西。

两岸隔绝,竟然是东边岸高耸了,西边岸低落;西边岸高耸了,东边岸低落。川潦泻散,河声充满, ②只有黑鹳和白琵鹭凭空往来。 站在山西永和县的岸上看到了乾坤湾,站在陕西清涧县的岸上看到了太极湾。那是黄河九十九道湾中最神奇的两湾,西窄东宽,东窄西宽,入湾至出湾都是几百米,状若左右葫芦。到壶口去呀,壶口是黄河突然下跌,如一脚踏   空了,溅起千堆雪。石门下去的大梯子崖,那是河东岸的一个缺口,斧劈刀削般危险。有瀑布,被风吹起,飘然如烟。而栈道其上,若游人经过,从河道看去,真的在“飞檐走壁”。如果再往陕西的佳县,再往山西的麒麟滩,千米长的水蚀浮雕镶嵌于绝壁,两岸山峦起伏,乱石堆砌,散者如塔,聚如城堡每块石头上又布满虫纹,像汉字蒙文但不是汉字蒙文,疑为天书。

面对着大峡谷无数的景点胜地,能想象黄河寻找出路是多么地艰辛:日瘦月小,星寒云低,它在横冲直撞,冲撞出的沟壑峡崖在不断地坍塌,无数的堰塞湖,壅堵滞流,只能千回百折,有大孤独啊,是真的沉痛。有哲人讲,当你遇到风暴的时候,你不要给神说风暴有多大,而是给风暴说你的神有多大。黄河那时的形状正该如是。

大峡谷上下差不多有六十五条小河汇入,流域覆盖了整个黄土高原。而祖籍在这里的或外籍人来到这里的,也意识到身上的每一条血管也是黄河的支流,他们便都有了黄河的秉性,大气,豪迈,向往远方,从此英雄风气流转。轩辕在西岸有陵,尧帝在东岸建庙,汉刘彻来后土祠祭祀,李自成登白云山发愿。更有着毛泽东于高家坻上高吟《沁园春·雪》,石破天惊,鱼龙出听。

黄河远行,也把黄土带去,送给了河南,送给了山东,送给了一个华北平原,却使黄土高 原支离破碎。多少风流人物,能出走的都有一番大世界的作为,留下来的是坚守而顽强。千百年里,黄河奔流不息,大峡谷两岸人畜焦渴,壑梁台峁上树木庄稼干枯。他们要么到十几里外的那一点泉眼里去挑水,要么在门前屋后挖暗窖收储天雨。相传过去的吴堡城,那么大的城里只有一口苦水井,每日由知县亲自掌握,分配给每人一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浪漫,城西门上的匾额写着“明溪”,城东门上的匾额写着“闻涛”。干旱使居家只能在土崖下凿窑,凿窑便创造着艺术。西湾的民居在斜坡上层层叠叠,三十多个院落连为一体。李家山村选择了一条梁的两边沟,窑洞从沟底直达梁头,竟能多到九层。土地上是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了,而糜子、高粱、谷子、荞麦、豆类和土豆,把地里所有营养所有颜色都聚集起来,做出谷面窝头,豆面抿尖,红面旗子,小米捞饭。尤其是枣,到处都是枣林啊,姆枣、冠枣、狗头枣、牛心枣,秋天里满山红遍。他们认为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红枣,而这里的枣是世上最好的枣,因为它们能听到黄河涛声。再就是开山和钻水了,开山就是挖炭,钻水就是撑船筏。在许多地方,剥开地皮就是炭,有许多地方的炭,用火纸便能点燃。古老的习俗还在沿承着,在除夕夜里,有人家在中堂的案上供奉了土豆和红枣,有人家把一块大炭用红纸裹了就放在门槛两旁,称它们是“黑汉”,还贴上“瓜子人人”。“瓜子人人”后就衍变成了剪纸,鱼虫花鸟、山水人物,遍贴在门上窗上,米面罐上和树上。钻水呢,从河口镇到 碛口镇从来都行船筏。船是木船,木船上有艄公扳舵。船筏上的人都得是男的,赤身裸体,但大峡谷的号子声闻于天。除了船筏,两岸还没有通车的年代里,忙碌的都是骆驼骡马和毛驴。船筏卸下的货,骆驼运长途,骡马跑短途,毛驴驮炭。每天下午毛驴排着一字长蛇 阵,像一股黑水注入镇来。赶脚人都能唱,有苦了有乐了心里有人了,随口编词,任意起调,这就形成了民歌。张家场村的张天恩最有名,唱出了《赶牲灵》。

那是一个早晨或是晚上,黄河终于走完了黄土高原,冲开了最后一个关隘,那是惊天动地的轰鸣,自此有了“岳色河声”一词。再往南二百里,汇入了汾水,洛水,渭水,黄河 河面开阔,汪洋一片。而正是在这二百里,③黄河成熟了,它的成熟也成熟了中华民族的 文明。 西岸的大荔、合阳、韩城,东岸的运城、临汾,产生了那么多的圣君明相,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单就文学,司马迁,司马光,王维,柳宗元,这就够了,应是中国最最聚文气的地区了。

黄河继续南行,秦岭却拦住了它,迎头站着的就是华山潼关。潼关为雄关,历来的战争 莫不发生于此,那狰狞的崖头,阴寒的壑底,以及怪石、弯树和细路,充满萧煞。中国历史上有过渔樵问答,那只是探询生命难题。 ④而秦岭是否和黄河在此有过对话呢? 如果有,那一定是关于天下格局的大事。于是,黄河再没有南下与长江相会,黄河就是黄河,让长江去行南方吧,它就在北方,而转头往东去了。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大峡谷的描写有声有势,动静相宜。写壶口瀑布突出动态,表现其雄浑气势;写水蚀浮雕则突出静态,表现其神奇莫测。
B.文章引用哲人的话,颇富象征性。神象征大自然的威力,风暴象征奋斗的力量,表现了黄河在崎岖复杂的地貌中穿行的艰辛。
C.从远古的轩辕,到现代的毛泽东,作者列举这些具有黄河乘性的英雄人物,意在体现黄河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
D.文中赶脚人唱的民歌,和秦腔一样,是苦中求乐的草根百姓在恶劣生活条件下的精神享受,反映了晋陕一带特有的风土人情。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短句中有拟人,简洁明快,富有形象感,突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桀骜力量。
B.句子②运用侧面描写,“只有”二字虚词不虚,烘托了大峡谷的水湍浪急,波涛汹涌。
C.句子③连用“成熟”,颇具匠心,结构上与第一段的“诞生”“少年游荡”等遥相呼应。
D.句子④以问句表猜测,紧承渔樵回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追问和对北方风貌的赞美。
8.文章题目是“记黄河晋陕大峡谷”,却用大段篇幅描述两岸的风土人情,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9.作者写散文讲求“张扬、大度、力度”,鄙弃题材狭窄、精神脆弱、矫揉造作、小巧甜腻的文风。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从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揖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君遂出质。范雎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辨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 ”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请谏,王召镬将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剧虎牙者矣。 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谏说之难》)

【注】①阴饴甥:名饴,又名吕甥,晋国大夫,封地在阴,是晋侯的外甥。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雎竦|A|然失其宿|B|怒|C|忘其故|D|辩|E|敬受 |F|命|G|延 |H|入为上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盟,特指诸侯集合结盟,如《过秦论》中“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寤,觉悟,明晓,与《诗经 ·关雎》中“寤寐求之”的“寤”用法相同。
C.见,表被动,相当于被,受到,与《陈情表》中“慈父见背”含义不同。
D.烹,将犯人投入锅中烹煮,又称镬烹、汤镬,与大辟、凌迟等同为死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因作《说难》而死,可见自古以来劝谏就是难事;明知道对方会拒绝却最终能劝说成功,劝谏又是难能可贵可喜之事。
B.阴饴甥利用回答问题的机会,巧妙地点明了晋国的舆论倾向,借助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认识,请秦穆公权衡利弊,宽恕晋侯。
C.触龙劝说赵太后,采取迂回策略。他从为儿子谋差事谈起,指出爱儿子就要让他有功于国,从而说服太后让长安君作人质。
D.茅焦能成功劝止秦始皇放逐母亲,表面上看是强谏,其实是揣摩到了秦始皇内心深处不愿被人视为桀纣之类暴君的心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
(2)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14.蔡泽是如何游说范雎并取而代之的?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筹笔驿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伐魏之事,故名。诗人罢梓州幕还京,途经此地有感而作。②降王:指刘禅。③忝: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而惭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眼前之景,猿鸟敬畏当年的军令,风云守护曾经的篱栅,衬托诸葛军威。
B.颔联写历史之事,诸葛亮徒然挥笔运筹,而刘禅终乘驿车投降,实在令人扼腕。
C.尾联“恨有余”是诗眼,诗人进谒武侯祠,吟哦《梁父吟》,怨恨之情油然而生。
D.本诗咏怀古迹,写人烘云托月,写史虚实结合,议论抑扬交替,可谓别具一格。
16.清代王文濡评价本诗:“通用故事,操纵自如,而意亦曲折尽达。”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