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 高一 期末 2023-07-30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鲜活、灵动的语言,是文学特色的赋予形式。文学语言的锤炼之于文学作品,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将它置于依附和被动状态。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桔子皮那样随意剥离。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读者就容易被感染,最终与作家的真情实感发生共鸣。

其次,文学语言是作家作品的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等品质的综合体现,透过它可以看出作家到底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因为它是曹雪芹超凡的才华与十几年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有生活的黏着力,更容易先声夺人。余华对文学语言的运用体会是,先在语言技巧和形式叙述上展现出不一样,再回归个体现实,使语感、乐感、视点甚至幻觉凸显。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察觉到余华运用语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迟子建《烟火漫卷》里有这样一句:河面上星光荡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声。笑,看不见,但她却用了通感语式让河水的笑声看得见。这种鲜活、灵动,就是文学语言的高度。

再次,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需要反复修改。一个对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订正的作家,文学语言上的表达仅凭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总是令人惋惜的。有些作家写的书稿立意和结构都不错,但语言功底不够,甚至文句啰嗦、语法不佳,却没有主动去修改、提升,便是自我降低要求的表现。

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比如洛夫诗歌《与李贺共饮》中有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是他对唐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改写,却充满了重新擦亮的语言张力,并不逊色于原作。这个例证,表明文学语言能穿越古今,洛夫之吓……凝与李贺之,各有千秋。

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作家要善于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地域方言、俚语口语等语言形式中汲取丰富的活性因子,巧妙熔铸为别具一格的文学语言,化腐朽为神奇。鲁迅、老舍等作家,之所以成为语言大师,就是他们分别对绍兴官话、北京官话与现代白话进行了属于自己语言范式的融合与变通。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活的灵魂。叙事、洞见、意蕴、风韵、象征等等,处处闪现着它的肌理和质感。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文学语言的独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会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摘编自付秀宏《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材料二:

与《三国演义》不同,《红楼梦》已是白话文学,但它的语言却不是纯然的白话,而是文白间杂。这是一种雅化了的白话,也是一种俗化了的文言,是白话化了的雅言,也即新雅言。这新雅言,既来自传统雅言(文言),也与传统雅言有别,是具有独立语言风格的表征。这样的新雅言,随着印刷出版技术及报纸的复兴,在清代中晚期大量盛行,以至于逐渐演变成为梁启超所开创的新文体报章体

在文学语言上,鲁迅毫无疑问是新文学的语言大师。《故乡》的开头一段即是极具苍凉的写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以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以极简括而冷峻的笔调,将故乡萧索的冬景与荒村勾勒于纸上。鲁迅笔下的荒村,一如倪云林笔下的山水,萧索而苍凉,稀疏而淡远。鲁迅虽纯然为白话写作,不夹杂一丁点文言,但他对汉语文学精神特质的把握,尤其是对人、景、物的语言刻画,可谓深入骨髓,开启了一种新的雅言传统。鲁迅的人物刻画,一如南宋人物画大师梁楷,乃大写意中的大写意,笔线极简极淡极纯粹,寥寥几笔,便将人与物赋予了某种深沉的精神特质。如果作一个对比便不难发现,鲁迅的人与景,是混融合一的,景具有人的性格与脾气。而有些作家,则大多景是景,人是人,人与景分离。当然,这也是一种写法,但与鲁迅相比,确乎逊色许多。

(摘编自朱中原《今天我们究竞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语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付出许多心血,这其中包含他对文学语言的反复锤炼。
B.余华、迟子建锤炼文学语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语言技巧运用上发力是重中之重。
C.洛夫的《与李贺共饮》“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的“吓……凝”与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逗”的语言魅力难分伯仲。
D.印刷出版技术和报纸的复兴,使得与传统雅言有别的新雅言在清代中晚期大量盛行,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新文体“报章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语言是生命体,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它不处于依附和从属地位,因此,它不是作家及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载体。
B.鲁迅、老舍成为语言大师,与其将各自地方官话和现代白话进行融合与变通有关。
C.鲁迅借鉴古代画家倪云林和梁楷大写意笔法,在小说中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形象。
D.小说中纯粹的景物描写是不能出彩的,只有将景与人混融合一,才能为作品增色。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B.陆机《文赋》: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C.福楼拜:(人们的)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
D.高尔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4.明代学者蒋大器在为《三国演义》作序时对其语言作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评价加以分析。
5.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怎样做才能使语言鲜活、灵动起来?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不怕大地旱出的弯曲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雨水洒下来,他那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走向了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

安草儿也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但他的举动说明不了什么。谁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安草儿喜欢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睛被黄蜂蜇肿了,他正给它敷草药,达吉亚娜唤他去投票,安草儿进了希楞柱,见玛克辛姆和索长林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他便也那么做了。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时,顺手撒开,就好像一只飞翔的鸟,不经意间遗落下的一片羽毛。

虽然营地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

我回到希楞柱,坐在狍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

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注】①节选自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第一部分(略有删节)。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妻子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②安草儿:文中女主人公的孙子。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笔自述,“我”这个年老而又孤僻的鄂温克族女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也暗示着“我”与自然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B.小说中写道如果让我下山的话,“我”会变成聋子、瞎子,透露出“我”对族人下山这个选择的深切恐惧与担忧。
C.下山表决投票情况,说明多数人选择下山定居的生活,含蓄地说明了现代文明对鄂温克传统文明的冲击。
D.单纯朴实的安草儿作为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可以看成是祖母的后继者,也是一个弱小民族传承民族文化的希望。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是回忆的主体;使用第一人称,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而且使叙事更自由方便。
B.小说情节发展舒缓,笔墨细腻,语言华美深沉,具有散文化的特色;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词语如“乌力楞”“希楞柱”等又具有陌生化的风格。
C.文章营造了一个神秘、诱人、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表现了作者面对现代文明与大自然剧烈冲突时复杂的情感。
D.本文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将回忆、历史穿插于现实之中,这种打乱时空的叙事结构使故事情节略显凌乱。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画线句子“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的理解。
9.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三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上谓安石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普、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者。帝曰:今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文本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人情A咨怨B至出C不逊语D自近臣E以至后族F无不言G其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文本一“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与文本二“自媚于众为善”的善含义相同。
B.恤,文本一“人言不足恤”与“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的恤的意思不同。
C.上疏,指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文本二的“疏”和《谏太宗十思疏》的“疏”同义。
D.膏泽,常用义有两个,一是滋润作物的及时雨,二是施恩惠。文中是第二个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认为经术是用来处理世务的,世人之所以认为经术不能处理世务是因为后世大都是庸俗的读书人。
B.熙宁二年,王安石回答皇帝说,改变风俗,建立法令制度是当今最急迫的事情,神宗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C.王安石不管对错都坚持己见,倔强固执,有人甚至评价他不畏惧天灾,不效法祖宗。
D.王安石认为如果对方指责自己在位时间长,却不能帮助君王福泽百姓,这种失误他是承认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4.王安石为相共八年,请结合材料分析变法最终无法持续的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云居寺孤桐

白居易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注】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前后,诗人时在长安,任翰林学士、左拾遗。②通理:指树干内由根至顶通连的脉络、纹理。《易经·坤卦·文言传》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梧桐像青玉那样站立,那茂密的树叶像绿云一样垂落下来,对孤桐的树干绿叶予以赞美。
B.三、四句写梧桐耸立已五丈有余,但往高处生长的势头还没有停止,借梧桐的高大隐喻人的品格。
C.诗人将“老不死”一词贬义褒用,刻画出一个虽已高寿却精神头十足、与世无争的山间老翁形象。
D.九、十句中诗人强调了孤桐的成长过程,借“萌芽”“毫末”比喻成为正直、高尚的人要从小事做起。
16.诗歌后四句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与态度?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