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扬州慢》10分钟课前预习练
全国 高二 课前预习 2023-08-25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南宋词人姜夔,号白石道人,兼精诗、书、乐,以布衣终。他生平有一段情事,刻骨铭心,常于其文字中露出鳞爪,却又语焉不详。夏承焘曾细细寻绎钩沉,终于使这段情缘浮出了水面。原来,姜夔早年客居合肥,与一对善弹琵琶的姊妹相遇,并与其中一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姜夔因生计不能自足而不得不游食四方,二人遂无法厮守终老。【乙】姜夔诗中提及此事的,只有“送范仲讷往合肥”绝句三首;而他的词中,与此情有关的有二十二首之多,约占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足见其萦心不忘。前人多因不晓本事,常常责其费解,王国维尚且有“白石有格而无情”之讥评。事实上,姜夔用情既专又深,在两宋文人中很多人只能望其项背。【丙】这也使得他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诚如夏承焘所说的,“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出”。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焉不详B.本事C.诚如D.望其项背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1-03-11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304-004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按要求选择。
下列编号填入的横线处适合的一项是(     )。

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例如:甲________。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拟物,例如:乙________。


①废池乔木,尤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②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A.甲①②;乙③④B.甲①④;乙②③C.甲①③;乙②④D.甲②④;乙①③
2023-08-2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扬州慢》10分钟课前预习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有人困顿潦倒,喝凉水都塞牙;有人①______,到老也无灾咎。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比起杭州、苏州,它受到蹂躏最多。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②_______的。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焦循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③_______: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地诗化了。

生机盎然的三月,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节选自《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删改)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瘦”与“小”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和闺女一般。
B.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C.嘉峪关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不断续写富民兴陇的新篇章。
D.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08-30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宋代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积贫积弱,但始终面临强敌环伺、国力不强的局势,宋代士人对此忧心忡忡,因为他们很少用诗歌来歌功颂德。宋代的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三百年间外患不断。汉、唐都亡于国内的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而北宋和南宋却亡于外族入侵。这样,宋代诗人就势必对爱国主题给予格外的重视。北宋无力制止辽和西夏的侵扰,以供给巨额财物来求得妥协。这种屈辱的处境成为诗人的,成为宋诗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即使在婉约风格尚占统治地位的词坛上,也出现了苏轼、贺铸等人在词中要求抗敌的呼声。即使是以婉约为主要词风的姜夔、吴文英,也在词中诉说了对中原沦亡的哀愁。即使是崇尚隐逸的四灵和行谒谋生的江湖诗人,也写过不少忧国的篇章。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则是陆游、辛弃疾等英雄志士的激昂呼声,他们的作品把爱国主题弘扬到的高度,从而为宋代诗词注入了英雄主义,并且维护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尊产。从那以后,每当中华民族处于的关头,人们总是会从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宋代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7.请在文中划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9.文中写到陆游、辛弃疾等的作品为宋诗注入了英雄主义,请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指出两处英雄主义的体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4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3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4-60.65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7-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  个人评价表达题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