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开远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8-28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唐律疏议》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内涵和外延上,中华法系与中华传统文化是相通的。它体现着中华传统道德、政治、哲学、伦理等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注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方为治国之良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独特智慧。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构建起一系列法律制度,在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而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古人更注重事理、情理和法理的结合。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理民间纠纷时,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往往会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酌情处理。而在处理重大刑案时,则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采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汉代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去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法制尤其是西周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
B.中华法系代表作《唐律疏议》是封建法典范本,对后世立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C.古代社会处理案件的方式不尽相同,官府往往把力量集中在处理重大刑案上。
D.汉代“引经决狱”的方式具有消除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相结合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大放异彩。
B.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等缺乏创造力与深厚底蕴,而中华法系却拥有这些。
C.我国古代一系列法律制度,在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展现出制度建设能力。
D.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审理案件都会掺杂主观感情。
3.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中国古代法律建设成就的一项是(     
A.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习惯法,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
B.春秋战国时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李悝《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
C.《唐律疏议》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超越了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
D.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依《吏部处分则例》规定进行处罚。
4.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5.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格拉西莫夫

铁凝

齐叔是位画家。他会讲故事,这是我欢迎他的原因吧。90年代初,我应邀去挪威参加文学研讨活动,巧遇齐叔。我说:咱们顺路,还要坐12个小时的船,讲点什么吧,齐叔。齐叔抽了一阵烟说:给你讲个太行山的故事吧,太行山的小格拉西莫夫。

是三月底四月初吧,我正坐在垄沟边上画画。脚下就是泛了青的麦苗,眼前有几棵开花的杨树。树下有几个女社员正给麦苗松土,不干活,推搡着打闹。我脱下棉袄,垫着,垄沟湿呀。对,我还带着一个学生叫小三。我坐着我的棉袄,起好稿,一边铺颜色,一边研究杨树花的颜色到底是玫瑰紫还是玫瑰红。画笔在调色板上和弄着,紫里加红,红里加紫。这时有两只脚出现在我眼前,是个男人的脚,穿双家做的布鞋。鞋帮上纳着密实的粗线,像沾上的芝麻粒儿。没穿袜子的脚在鞋窠拉里逛荡着,脚面很皱。我顾不上看人,继续作画,画画刮刮,刮刮画画,过了半小时,又过了半小时。我扭头看看,这双脚还在。脚的主人突然开口:家去吧,晌午啦,馏山药去。听口音是当地人,他们说话简洁,舌头有点大,有点发直。

我放下画笔站起来,眼前是个年轻人:瓜子脸油红,早该修理的头发很蓬乱;一件假军绿棉袄,扣子都掉光了,用根绳子系在腰间;肩上背只空筐。小三也走过来,知道是该回去吃饭的时候了,就弯下腰帮我收拾画具。没想到这背筐的年轻人制止小三说:“别忙收戏(拾),可以爷(研)究爷(研)究。

小三觉得很奇怪,打量着年轻人说:“研究研究,你懂画?”年轻人说:“说不上懂,俺们接具(触)过。接触过,我和小三都为这个接触惊异起来。小三说:油画?年轻人说:油画。小三说:在土坨?年轻人说:在土坨。我说:想不到在这儿遇见个同行。年轻人说:哪敢,还得称呼您老师。小三对年轻人穷追不舍了:你说要研究研究我老师的画,我老师的画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年轻人向后退退,眯起眼看看画,又看看眼前的对象,沉吟片刻说:老师的画是个观察问题,观察方法缺少整体意识。太注意树这个局部了,忘记了周围。我说的颜色,啊,颜色。你看看后面的山,脚下的地,妇女们的大红袄。我更惊讶了。这可不是个一般观众的见解。何况这年轻人在讲这番画论时,不知怎么就换了一套普通话。我对年轻人说:你的道理可不是一般的道理,你知道吗?”“当然。年轻人说,你当这是我的发现,是我好不样儿的生就出来的?小三说:这是谁的观点,也请告诉我们。年轻人说:这哟,这观点出自小格拉西莫夫,苏联的。先家去吧,晌午啦,馏山药去。年轻人一定要领我们到他家去馏山药,可我们有派饭,还是谢绝了年轻人的盛情。年轻人显得很遗憾:要不这样吧,我去就你们吧,赶明儿清早我就过瓦坨,可是有些日子不画画了,手实在痒痒。

知道小格拉西莫夫吧?齐叔问我。我说:不太注意苏联的画家,可是,太行深山的土坨这个青年怎么会知道小格拉西莫夫呢?齐叔说:咱们先去喝点什么吧,我请你,也让我想想这故事怎么往下讲,是顺叙还是倒插笔。齐叔品着马提尼,继续讲土坨的小格拉西莫夫。

从那天起,小三就把土坨那位年轻人叫做小格拉西莫夫了。分手时小格拉西莫夫说,明天他就过来。小三说:别忘了带上你的作品,让俺们也见识见识。小格拉西莫夫说:还用你提醒?好容易遇见个老师,这深山老峪的。第二天天刚亮,外屋就有了响动。

我下坑来到外屋。原来,小格拉西莫夫正坐在一个蒲墩儿上。看见我,他忙站起来说:老师,画箱我也背过来了,还有……”他指指我身后那被灶烟熏黑的墙,墙上拦了两条麻绳,绳子上别着他的一批作品:书本大的,巴掌大的,簸箕大的。“专为老师布置了一个展览。”小格拉西莫夫说。

当时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面对小格拉西莫夫的画。我问齐叔。嗬,藐视我们!胆子大,画笔在纸上好一阵乱打。”齐叔说。用“乱打”来形容小格拉西莫夫作画,我就有几分明白了,就又问齐叔:小格拉西莫夫的自我感觉如何?”“好,好得不得了!齐叔说。画着画着他腾地站起来说:齐老,我给你翻个跟头吧!翻了几个跟头他又唱起当地的老调椰子。唱青衣,唱花脸,唱《潘杨讼》,唱《秦雪梅吊孝》。艺术这东西有时候是能把人弄得五迷三道,忘乎所以。

我说,还是想知道是谁非要把小格拉西莫夫传给小格拉西莫夫。齐叔说:应该是王某某,我师姐。两年前来西县画画,住土坨,小格拉西莫夫不知怎么就迷上了油画,也不出工了,柿子也不卖了,一天天拽着王某某……关键是他走火入魔,油画让他的灵魂不安分。有了油画,他就成了一个生活中的胜利者。每次画画回来,他把新作别在麻绳上,唱着曲——老调梆子又改苏联歌曲了。我们在他眼里反倒总像个失败者。”“油画之于他,他之于油画,意义到底又在哪里呢?我问。这是我留给你的问题,你是作家。齐叔说。

(节选自《小格拉西莫夫》,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一般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小说有两个“我”,其中一个“我”——齐叔是故事的主人公。
B.小格拉西莫夫出场时作者两次描写其肖像,第一次写男人双脚与布鞋,有悬念效应。
C.小说中小三与小格拉西莫夫有关油画的一段对话,客观上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D.齐叔用喝点什么的方式打断“我”的追问,这闲笔激发了读者继续听故事的兴趣。
7.关于小格拉西莫夫性格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口太行山区方言,穿着也凌乱不堪,表现了小格拉西莫夫朴实无华的性格。
B.痴迷地看着齐叔作画,阻止小三收摊,表现了小格拉西莫夫热忱好学的性格。
C.点评齐叔的画作,直言缺乏整体意识,表现了小格拉西莫夫真诚直率的性格。
D.展示自己的画作,主动献唱老调梆子,表现了小格拉西莫夫目中无人的性格。
8.小说最后才交待小格拉西莫夫跟齐叔师姐学画这一情节,请简要阐释这样安排的好处。
9.小说末尾作者追问油画对小格拉西莫夫的意义,但齐叔故意不答。你认为油画对小格拉西莫夫有哪些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海宾,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开元二年,吐蕃寇陇右,诏陇右防御使薛讷御之,以海宾为先锋。进战长城堡,诸将媚其功,按兵顾望,海宾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始名训,授尚辇奉御。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曰:后日为良将。萧嵩出河西,数引为麾下。嵩入朝,忠嗣曰:从公三年,无以归报天子。乃请精锐数百袭虏。会赞普大首阅武郁标川,其下欲还,忠嗣不从,提刀略阵,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嵩上其功,帝大悦。天宝元年,北讨奚怒皆,战桑干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时突厥新有难,忠嗣进军碛口经略之。乌苏米施可汗请降,忠嗣以其强,特文降耳,乃营木刺、兰山,谍虚实。因上平戎十八策,纵反间于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三部,斩米施可汗。筑大同、静边二城,徙清塞、横野军实之,自是虏不敢盗塞。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故训练士马,随缺缮补。军中士气盛,日夜思战,忠嗣纵诡间,伺虏隙,时时出奇兵袭敌,所向无不克,故士亦乐为用。军每出,召属长付以兵,使授士卒,虽弓矢亦志姓名其上。军还,弦亡镞,皆按名第罪,以是部下人自,器甲充物。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节选自《新唐书·王忠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B.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C.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D.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日尔为良将”与“问君何能尔”(《饮酒》)两句中“尔”字含义不同。
B.“忠嗣以其方强”与“方其破荆州”(《赤壁赋》)两句中“方”字含义不同。
C.“遗弦亡镞”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遗”字含义不同。
D.“以是部下人自劝”与“劝学”(《劝学》)两句中“劝”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忠嗣为将门之后,父亲王海宾也是唐朝将领,开元二年吐蕃入侵,在长城堡一役中,由于其他将领不配合,其父不幸战死。
B.王忠嗣多次担任萧嵩部下,三年内一直没有立功。在萧嵩入朝那年,他率领几百精兵,袭击吐蕃赞普,冲进敌阵,杀敌数千。
C.王忠嗣认为,乌苏米施可汗实力强盛,不是真心投降,于是构结营寨,修筑城池,充实边防,运用计谋,最终杀掉米施可汗。
D.王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但等到他做将军时,却很稳重谨慎,不生事端。他的军队训练有素,士气旺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每出,召属长付以兵,使授士卒,虽弓矢亦志姓名其上。
(2)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
14.王忠嗣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请简要说明其得名经过。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归燕词辞工部侍郎

章孝标

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

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户飞?

注:①好在:依旧。②秦:指长安。③社前:春社日之前。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诗第一句透露了家在长安附近的信息,第二句意为大白天回家却迷路甚感羞耻。
B.常诗中莺花讥“笑”是诗人的心理想象,“且”字折射出诗人落第后的情感态度。
C.章诗一、二句慨叹燕子旧巢零落,同情不知情燕子仍像过去一样在社日前飞回来。
D.章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抒情手法,把自己长安落第的心情寄托在燕归无巢的描写中。
16.两位诗人落第后的心态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