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吉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08-29 1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姜还是老的老”“我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上次……这类毫无意义却又挑不出毛病的语句,被人们戏称为废话文学。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日益便捷的今天,这类对文本符号的二次改造与语言玩梗大行其道,不禁让人好奇,互联网语境下,不好好讲话的魔力究竟在哪儿?

最初的废话文学,内含着人们戏谑、反讽与抵抗意味的阴阳怪气。过去路遥车马慢,信息承载量与传播速度都很低,寄信隔着万水千山,发短信要字斟句酌,人们恨不得一句话把所有事情讲完。互联网时代,看完某篇形式主义言辞空洞的文章,围观一个长达几分钟但内涵不超过两句话的无效视频,大家惊觉,原来互联网时代,早已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于对低信息增量内容的不满,人们开始用语言予以反击。这一届年轻人偏爱躺平,用消解无用信息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无意义进行风险对冲。于是,废话式名言警句被改造出来,并活学活用于各类语境。

废话文学的生产十分简便,把单位从分钟变成秒、用同义词西红柿替换番茄……实在不行,还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把说过的句子再说一遍,你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废话,另一句也是废话。由此一来,不好好说话便演变成某种社交策略,废话文学在本身语义之外,逐渐衍生出各场景独有的意义和情绪表达。面对朋友空洞的长篇大论,一句除了内容,你说得都挺好,就能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出某种不满,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对方也不至于下不来台。

有人在快乐之余不禁担心:有话好好说,有理好好讲,当文本含义都被造梗和玩梗稀释,语言会不会变得空洞而浮躁?相对于绝绝子等网络热词折射出的语言匮乏,废话文学的二次创作似乎更具有创造力,可废话文学信息密度很低,其本质也是另一类无效信息。适度玩梗怡情,奚落可以对抗空虚,但不分对象、场合地过度沉迷用此类文体表达自我,或许也容易被人评价无聊。现实生活里,大家并不会在文书或者合同中用废话梗,也很少干扰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网络平台上看似任性的不好好讲话,实则在内卷严重的当代社会,为情绪的宣泄与流动打开了一个出口,为平淡的生活增加调剂,因为有趣,所以流行

无意义信息并非完全无用,戏剧化地颠覆常态,在滑稽的反差感中吐槽与自嘲,也是当代的某种生活方式。当人们不好好讲话时,看似无意义的语句,或许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摘编自余冰玥《废话文学:为什么大家喜欢不好好讲话》)

材料二:

但凡你这话有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没有”“你一定行的,除非不行……废话文学本无意占用公共资源,最近却走红了,占了很多热搜、流量、版面。作为网红句式,废话文学以讽刺和调侃的方式让人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在对惯性思维的解构中呈现或无奈、或搞笑、或反讽的情绪,通过对原有文本的吸收、转化形成二次创作,实现对垃圾信息的反击,引发大家的共鸣,因此成功出圈

废话文学的戏剧效果来自预期的意外,尤其是通过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话语的调侃,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当听到有人发表正确但没用的讲话时,就不禁想给个评价: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既是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解构,更是对没营养的讲话的讽刺和调侃。三人行,必有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解构,床前明月光,疑是明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构等,都通过惯常逻辑的断裂、语义鸿沟中的落差产生了戏剧效果。

废话文学能火到出圈,就是因为它兼具多种特性,适用多个人群,利于大众参与。理解废话文学的门槛在于,受众要明白废话文学是一个梗,而不是说话的人真就背错古诗词了。废话文学的代表性语句也分很多类别,有的属于自我重复,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一日;有的属于自我矛盾,据我所知,我一无所知;有的则逻辑严谨,或单位转换,十年磨一剑,五年磨半剑,或语态转换,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岸被春风绿,或同义词转换,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完全无关。废话文学的出圈说明,等一个包秋响,结果包袂自己垮了,同样能给人带来快乐,还能引发广泛共鸣。这些当年给作文凑字数的车轱辘话如今有了流量,自然就能带来收入。看来如果废话连篇,也能收入翻番。

废话文学源远流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中也有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之言……

废话文学也许还有帮助学生填满800字的考试作文和记日记的作用。当然,写作文与其依赖废话文学不如真正看几本书,文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呈现生活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信息的密度等方面,文字游戏并不是文学现象,把废话提高到文学的高度是对文学的碰瓷,虽然文学也是文字的艺术。当然,如果学生真写废话文学的句式了,也不必过度解读,这只是一种孩子觉得有趣的风尚,如果以后重新翻开今天的日记本,可能也是不错的回忆。只是如果过几天废话文学过气了,老师认为废话文学的句式是语病,给学生写的作文扣分可怎么办?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那我一定是说对了。

(摘编自党云峰《废话文学:有话偏不好好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话文学”是一个造“梗”和玩“梗”的游戏,这是受众们理解“废话文学”的门槛。
B.通过惯常逻辑的断裂、语义鸿沟中的落差能够使废话文学的戏剧效果来自预期的意外,带来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
C.废话文学兼具多种特性,适用多个人群,利于大众参与,所以废话文学能火到“出圈”,给人带来快乐,引发广泛共鸣。
D.出于对低信息增量内容的不满,人们用消解无用信息的方式进行风险对冲,于是“废话”名句就诞生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废话文学”信息密度很低,二次创作具有创造力,但其本质也是另一类“无效信息”,折射出了网络时代的语言匮乏。
B.有人借用鲁迅名言写出了废话文学的句子,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中也有“废话”之言,可见废话文学的源远流长。
C.最初的“废话文学”是人们对抗低信息量讯息的手段;到如今车轱辘话一旦有了流量也就成了别有用心者赚钱的工具。
D.学生时代的“废话文学”只是一种孩子觉得有趣的风尚,虽然文学也是文字的艺术,也是不错的回忆,不必过度解读。
3.下列选项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岸被春风绿”属于“废话文学”同一构成种类的一项是(     
A.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B.吾家洗砚池头树,挨着吾家洗砚池。
C.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D.这个马铃薯竟然长得跟大土豆一样。
4.有人说“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是一篇好的论说性文章十分重要的条件”,请据此简要说明材料一是一篇好文章的理由。
5.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废话文学”能够具有“不好好讲话”的魔力的原因。
2023-08-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师

于坚

我遇见他总是在会议上,坐在一个角落里,很少说话,不到他发言的时候,两条腿抖个不停,仿佛在抽风,表情激动,蓄势待发,搞得坐在他旁边的人也很紧张。到他发言,总是很吃力的样子,手挥舞着,眼睛斜瞪,眼白放大,仿佛正从一口深井里面提水,而水太深、太重,提不起来的样子,令人很担心,觉得他的话非常重要。但他最后说出来的总是语焉不详、鸡毛蒜皮、小题大做、不得要领,会议讨论南极洲是否会融化的重大问题,他却说小区里面没有花园也是不对的,浪费时间,被主持人中途打断。大多数时候他保持沉默,极力控制着由于渴望发言而即将抽风的种种症状,他有很多话要说,但坚强地自我克制住了。他在会议小休或者去洗手间的时候会突然爆发,哗啦啦地说起话来。他的口音非常奇怪,似乎躲在喉结这块岩石下面,原始的声音,没有一般受过发声训练的人的那种磁性,音箱感,自信。他的声音像非洲人说话,尖利刺耳而又嘶哑低沉,混杂着彼此矛盾的音质,一方面滔滔不绝,一方面又不愿意声张似的,因此听上去口齿不清,像是慢速穿过岩石即将到站的地铁。某个有着播音员嗓门的同事教育他,打开你的喉咙,把声音放出来,那人公鸡般的夸张地伸缩着嘴巴,这样,这样!他扬起脖子,跟着比划了几下,哑的,没声音出来,就放弃了。我从来没有在会议以外的场合见过他,我们总是一起开会,会议结束后分头离去,他总是最先离开会议室,因为坐在后面。

我一向对那些在会议上不说话的人抱有好感,总觉得真理是在这些人的沉默里面,我们心有灵犀地相视而笑。我总是对每一个落日怀着好感,而对迈步中天、滔滔不绝的辉煌日头没有感觉,当太阳发言的时候,我总是躲得远远的,钻到世界的阴影堆里。只有在冬天,在寒流之后,我才喜欢那头顶的太阳,它已经变得暖暖的,不是那么声色俱厉了。

忽然有一天在灰色的大街上看见他,他正在金碧路的人行道上向东走去。这是我在国家会议之外第一次看到他。他走路的样子真像一位大师。灰色的象,缓慢地移动着,似乎喧哗的大街不过是一座安静的森林。他身体里面装着一块石头,神情茫然,看着一切而不是某一点,显然已经灵魂出窍,神游物外了。这个人听不见汽车队列的嘈杂、看不出红灯的警告,茫然地走下人行道,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了车流,他那置身度外的神情就像盲人聋人。有的司机被这个人的傲慢激怒,愤怒地按着喇叭,他全然听不见,那么慢地移动着,就像一块石头驾着风飘在洪流之上。

我有些不能肯定他就是我认识的那个坐在会议室后排的人,相貌是对的,但身体反映出来的气质、灵魂状态完全不是那个人。难道这就是他沉默着的部分,那桶总是被会议压制着的永远打不起来的深井中的水。他像大师那样傲慢,重重地、缓慢地、抱着老子所说的那种,走掉了。落日那样消失在灰色大街的另一头,黑暗在后面簇拥着他。

在另一次会议的时候,我再次遇见他,我想告诉他我在大街上看到的这一幕。但看着他愚钝、欲言又止、即将抽风的样子,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不能肯定那个在大街上走过的大师,是否与他有关。我只是随便说起,我那天在金碧路看见你了。是的。他说,我最近经常走路去上班,从气象路开始,穿过金碧路,一直走到东方广场旁边的尚义街,大约要走四十分钟,这么走比坐车好多了,我已经瘦了不少。他满足地笑起来,这样的微笑,足以肯定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2010924日星期五改定于巴黎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场是“我”与“他”的连接点,文章由此切入描写“他”在会场的种种表现,再现了“他”对会议发言的期待、急切而又不被重视的窘迫之态。
B.在会议中,“他”大多数时候他保持沉默,急切渴望掌握话语权,但发言却往往不得要领,浪费时间,被主持人中途打断。
C.写“他的声音像是非洲人在说话”、同事教“他”发音技巧,都为了说明“他”奇怪的口音,是以调侃的方式写“他”的说话带给人的切身感受。
D.想“躲得远远的”“钻到世界的阴影堆里”是会议上很少发言的人们,因不满发言者的“声色俱厉”“滔滔不绝”,而产生的厌恶和躲避心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比拟、夸张、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并加以作者丰富的联想,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大师”形象。
B.本文采用第三视角,以“我”贯穿全文,采用分叙的记叙顺序,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大师”独特的人物性格与特点。
C.通过比喻,写他如同身体里面装着一块石头缓慢地移动,生动地描绘了大师走路的姿态,使他看起来“真像一位大师”。
D.文章叙写“大师”在会场内外迥然不同的表现,看似不合情理却又合乎常理,其中蕴含着作者关于会议对人的压制的忧虑和反思,这是文章的深刻之处。
8.结合全文,说明文中“大师”的含意。
9.文章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抽风”“深井里面提水”之类的词句,描述“他”的形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023-08-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竟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踏不熟,杀之,置诸舂,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灵公A不君B厚C敛D以雕墙E从台上弹F人G而观H其辟丸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元为植”的“植”名词用作动词,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植”字用法相同。
B.骖乘是古代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又称为“车右”,地位最高的人坐在左边,居中的是御者。
C.诗即《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本文中的句子语出自《诗经·大雅》。
D.“贼民之主”的“贼”意为杀害,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忍能对面为盗贼”的“贼”字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想要赎取华元,车马仅送去一半,华元就了逃回来,进城后见到了他的车夫,并且一起逃到了鲁国。
B.华元在巡视工作时受人嘲讽,华元让骖乘反驳筑城的人,面对役夫的怨愤,华元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C.秦国攻打晋国,赵盾认为,宗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很快就要完了,应加重他们的弊病,最终离开了郑国。
D.士会对晋灵公做事感到很担心,三次前去劝谏,晋灵公尽管在口头上说要改错,但在行动上还是不改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2)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14.士会曾三次劝谏晋灵公,其劝谏的话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请据此简要概括士会劝谏语言的巧妙之处。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睛。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构思精巧,景美情浓,诗人有意识地运用新的声调和句法,描写了一幅夏日的风雨晴晦图。
B.首联统摄全局,极其精彩,飘浮的云朵在万里澄碧的晴空你来我往,似乎在把阴晴酝酿,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之情。
C.颔联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和感受,微雨轻敲荷叶洒湿了衣裳,和风吹拂着衣袖带来清凉,构成了雨中的山行之景。
D.尾联运用拟人手法,经过雨洗的“山色”受阳光照耀,变得明净秀丽,虽不言语,但却使人醉意全消,更加神清气爽。
16.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作出简要赏析。
2023-09-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温庭筠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主人公慢慢地打扮梳洗,体现了惆怅倦怠之情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和《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的。
(3)假如你是李华,你的朋友即将前往西南地区的大学学习,你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山中景色的魅力。
2023-08-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最炎热的日子里,当皮肤晒红并且脱皮时,我想到了蝉的羽翼,薄薄的。夜间从稻田的田埂上走过时,此起彼伏的蛙声不仅不让你烦躁,你还会因此安静下来。戛然而止的蛙声便呼应着你呼吸的只剩下水渠潺潺的流水声。这个时候,你去体会月光如洗,你甚至会看到从水渠跳到田埂上的青蛙的眼睛。

只有在蛙声响起时,①你才知道之前是如何的沉烽静柝,②寂静到你听到月光摩擦稻叶的声音。③如果你觉得这世界是如此安静,④内心也应该有一种窒息的感觉。⑤在过于喧闹的白天变成了夜晚之后,⑥你才可能屏蔽其他声音。⑦悄无声息的事物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⑧读书是听另一种无声的声音,⑨写作是在纸上发出自己的声音。⑩写作也是树枝上的蝉鸣、更是池塘里蛙声。

我在黑暗中沉没,或者说黑暗沉浸到我的肢体中。我在轰鸣中第一次感觉到黑色的速度。在隧道的一两分钟,车厢迅疾安静,似乎只有沉默才能抵消黑暗的力量。当你看到隧道口的光亮时,车厢又一如既往地喧嚣。我第一次有了写诗的欲望。这个时候,我知道声音在速度上可以压过色彩。

18.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或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长句,请改为4个较短的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语言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醋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有人吃饭顿顿不离醋,有的人甚至还能直接喝。人类祖先因发现了植物的汁液中有会发酵的乙酸,从而制作出醋。到19世纪就有了一种或多种含淀粉、糖等物料经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形成乙酸制作醋的方法。过程是利用食用酒精的发酵,使淀粉得到分解而糖化再转化成乙醇,再在特选菌种——醋酸菌的作用下,A________,从而得到这一风味繁复的液体酸性调味品。

生活中有部分人群把醋视为保健品来追捧,但食物中含有大量食醋,会对口腔的黏膜、食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炎症和溃疡,也会改变胃液的pH值,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引发急性胃炎。而限制高钠饮食的患者摄入大量食醋,会导致钠的摄入过量,对控制血压十分不利。由此可见,顿顿醋味十足确实对身心健康有害。

吃醋时,我们要看清酸度、钠、糖等成分,B________:如陈醋色浓酸味重,一般适合做酸辣汤、醋烧鱼等;香醋酸度适中,适合当吃螃蟹、虾时的蘸料;白醋通常是用食用酒精发酵而成,非常适合凉拌食物和西餐……另外,食醋中含有钠,加醋的食物烹饪,一定要减少食盐的量。有些醋还会加糖,同样需要注意。

20.请针对上述各段内容,各写一个疑问句,并使这三个疑问句在内容上形成递进结构,每句不超过12个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08-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想起一位种水果的明堂表哥,他曾对我说:我们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比鸟雀还笨,甚至比虫还笨。那些没有喷农药的水果,外表虽然丑一点,虫鸟都爱吃;那些喷了农药的水果,外表虽美,虫鸟都不会吃,知道吃了也不健康。

明堂表哥种的水果都不用农药,在每一个果园里,他总会留下一棵树给虫鸟吃。他常说:虫鸟真是聪明呀!它们都会从熟的开始吃,所以整年水果不会断,不像一些偷水果的人,连生熟都分不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左丘明(前556-前451)  《左传》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变换句式  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0-21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记叙性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