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9-07 15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kuì)        埴(shān)       如(bì)        玉石(chēng)
B.惕(chù)       (yǒng)       辞(bì)          不胜杯(sháo)
C.澼(píng)       (duó)        (gǔ)        之事父(ěr)
D.南(fàn)        隐(cè)          然(xiāo)       余食行(zhuì)
2023-09-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朝而技百金(卖)                       天下仁焉(归向)
恶得不禁恶而爱(鼓励)                    常于成而败之(接近)
B.恶之心,义之也(萌芽,发端)       致知在物(推究)
众人之所过(弥补,补救)                 《诗》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C.其君者也(伤害)                           牧以谗诛(及,等到)
安而后能(思考)                              天下之乱物,此而已矣(完备,齐全)
D.文胜质则(虚饰,浮夸)                 故有道者不(做,为)
足以四海(安定)                              终必不蒙见(考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全包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一日克己复礼                      跨者不行
B.强行者有志                         大学之道
C.小子何莫学夫《诗》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D.民之从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组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当察乱何自起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B.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请买其方百金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023-09-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若火之始然                                 君子喻于义
B.曰余食赘行                                 起于累土
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以说吴王
D.故不孝不慈亡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023-09-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秦者秦也                  始如终                 ③欲治其国者,先其家
④朝闻道,死可矣        ⑤其不能自举也       ⑥良庖更刀
⑦夫子固拙于用        ⑧自见者不            ⑨我之成而实五石
A.①④/②⑧/③⑥/⑤⑦/⑨B.①⑨/②⑧/③/④⑥/⑤⑦
C.①⑨/②③/④⑥/⑤⑧/⑦D.①④/②⑦/③/⑤⑨/⑥⑧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名校
7.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家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
B.“六艺”既可以指礼、乐、射、御、书、数六个科目,也可以指儒家的“六经”。
C.《孟子》原本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建筑也是文化艺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审美。中国的建筑体系以木结构为特色,这种木结构的形成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儒家道家共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今天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木构建筑似乎更接近自然,更亲近人性。事实上虽然天人合一思想为儒道共同推崇,但两家各有不同。儒家注重群己和谐,并将天人合一的重心落在道德主体自我反省、自我实现的“践仁”之上。道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在道的基础上实现天人合一,即道人合一,合一的基础是人对道的认同,人对自我的觉悟。

由于天人合一思想在儒道两家有着不同意义的旨归,所以它在民居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儒家强调个体对群体的适应,这种思想可通过汉族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布局得到直观形象的理解,其布局和空间组合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也表明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民居影响中的主流地位。与儒家相异,道家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之境界,这种思想对传统民居特别是具有较好水系环境的古村落布局有巨大影响。儒道两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阐释,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中都得到了具体表现,就传统民居建筑的环境观而言,则构成了殊途同归的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

儒家天人合一的落脚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追求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一和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透过中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汉族民居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组织,可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威严崇高的集中性、井然鲜明的秩序性、礼乐相济的教化性。此外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和细部处理,也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图案,借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道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同样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意匠。它一方面表现为追求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契合无间。

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方式是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直觉体悟的直观性和观物取象的象征性。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方面,注重直觉体悟而不是明晰的逻辑把握。儒道两家都是如此,以对象为整体,或诉诸经验,或推崇直觉,或讲究顿悟,而且都把主客体当下的冥合体验推到极致。无论是儒家的道德直觉,还是道家的艺术直觉,都主张以直觉把握宇宙人生的全体和真谛。观物取象的象征性思维是指用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感情或意境的思维形式。这种象征性思维不仅表现在古人对植物的欣赏赞美中,在古代居室文化和建筑民俗中也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表现。

(摘编自孙晓悦《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审美》)

材料二: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最主要的载体。

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影响了传统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甚至取材及营造技术等各方面。而儒家建立的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则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诸多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在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单体建筑有序组成建筑群体。这些单体建筑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方式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横向以左为上,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装饰色彩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分为多个等级,其中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其次是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等。按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装饰色彩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为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只能用黑、灰色,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取材方面,唯以木结构为主。木材是自然界产物,是天然的,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石土更具生命力,本来就有自然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摘编自卢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民居多借装饰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等题材的人物图案实现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B.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与审美情趣。
C.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并不注重明晰的逻辑性,而是推崇以直觉体悟来认识客体对象。
D.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布局、环境设计布置、取材等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体现当时的伦理规范。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深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所以中国的木构建筑更接近自然、亲近人性。
B.建筑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中国古代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C.纵向坐落的古建筑以居中位北的主建筑为尊,以左右两侧对称的次要建筑为卑,布局有序,等级分明。
D.传统建筑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大,其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均有所体现。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建筑中的儒家伦理规范的一项是(       
A.古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众多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
B.中国传统屋顶的样式分重檐庑殿顶、硬山顶等多个等级。
C.民居只能装饰黑、灰色,且墙面及屋顶色调需为白色。
D.建筑多用坚韧、易加工、有自然纹路且更具生命力的木材。
2023-09-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