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什邡市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20 2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项 羽 之 死

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利兮骓不        逝:奔驰B.项王乃复兵而东     引:率领
C.然今困于此            卒:却D.马童                  面:面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虞兮虞兮奈     不者,属皆且为所虏
B.项王大惊曰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天之亡我,我何渡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D.不忍杀之,赐公          私见张良,具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缒而出B.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D.我何面目见之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和《项羽之死》都选自《史记》,前者是楚汉战争的开始,后者是楚汉战争的结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都采用了纪传体。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四书”中的《论语》。《论语》为孔子所著,“五经”中的《春秋》相传也为孔子编订。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韩愈在《师说》中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中包含了《春秋》“经”,而《左传》就是解释《春秋》的“传”。
D.《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都是语录体著作,里面的文章原来都没有标题。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在垓下遭遇“十面埋伏”被困之后,让士兵在“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拒渡乌江,是因为他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
C.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7.翻译下面课本中的文言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023-10-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什邡市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这篇《父女书》,完成文后各题。

父女书

赵伊琳   赵泉清

女 儿 的 来 信


Dear father

“我曾经转过身去,不去看你,因此曲解了你的意思,不知其间的含义。”——泰戈尔

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给你写这样的信。以前从没写过,未来也没想到会写。因为如果写给你——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万一发现我的语法错误怎么办呢?字写错了怎么办呢?词语用错了怎么办呢?狗屁不通怎么办呢?那岂不是很尴尬?现在我和你的思维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的我,就像我在一篇日志里写的“执着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活在自己主观臆测的现实里”。我的一切情绪都被自身放大化,从初中剖白别人到现在开始认识自己,时间很长,于我来说认识自己的过程也很痛苦,虽然你觉得我的痛苦是无病呻吟,自作孽不可活,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说你青春期从没有迷茫过,我很羡慕。因为我常常很飘忽,不知道在这数据运转飞快的时代里,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寻求什么,热衷于什么,为什么存在,该做什么,想要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曾经整日整夜地思考,但却一个都没得出答案,而在此过程中,我却不经意间剖白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丑恶、自身的阴暗面,甚至我最讨厌的特质,都一一在我身上出现。我不能接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自己,说是时间把我们变成我们最不喜欢的模样,可我究竟是一开始就这样只是自己没认识到,还是后来变了?如果中途有所改变的话,那又是什么时候变的呢?因为什么而改变了呢?

凡事都有两面性,说不出它的好与坏,但是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凡事一旦过度就对自身必有危害。很多问题我解决不了;很多问题解决了,但是迸发出更多的问题。问题复问题,何时才能了?

所以我首先要感谢你的,应是你把我从这种状态中拉出来。你让我看到很多自上高中以来就没看到过的问题——即使我当时是那样大声地反驳你,甚至慌不择言中伤你;现在我承认你对我说的话很多很多都是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你的话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们的阅历不同,你比我段数高太多,你对我说的有些话太过艰深,我现在无法理解,就像我是一个连二十六个拼音字母都记不全的小学生,而你却叫我交出一篇八百字的心得体会。

今天你和我差点又要争吵起来,原因是你认为我的QQ空间里总是些乱七八糟、没有意义的东西。你总是看到这些东西,但并不代表我的空间里就没有那些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仅仅只是这件事,不把其他的东西扯进来,就事论事。我不想和你胡扯很多道理。同龄人都觉得我看过很多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书,但在你眼里我看过的书还没有你吃过的盐多。我上次和你争吵时,想自以为是以这些道理为辅,说出并证明我的观点,记得你那时摇摇头、挥挥手,满眼不耐烦地对我说:“别给我扯这些……我不想听你讲这些,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吗?”我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对你说。但这次我必须说。我们这一代人处在信息爆炸时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很明显,信息越开放,人就越封闭。并非独我一个,当初妈妈的生日,我和我姐给她写了两封信,你要我们打到手机上用QQ发给你,我和我姐都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么私密的东西要给别人看”“为什么自己的心情要弄得人尽皆知”“这些事情我们自己知道就好啊”。这些事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不是我们本身,而是由于这个社会,如今高楼大厦里的防盗门指纹锁,是将我们的思想精神具现化的结果,于我们来说发点生活照片,随手写点什么,并不会暴露自己的东西可以随便发,可是一旦涉及到我们自身,我们就不太乐意让大家知道,更何况是陌生人。皮克耶尔在《现代童话故事》里这样写道:“……但是现在电话也有了屏幕,每秒钟人们都在向其他人传递喧闹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着扭曲的词语、图像和缩略词……”“……数据将以最大的流量运转,很多人在嘶吼,但没有人能够聆听到彼此。这是一个战争年代,战争中没有庇护之所。”

妈妈曾说,这个社会早就没有以前那么纯朴了。就是这个道理。人人都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中,开放就意味着伤害、疼痛,完全陌生则不会带来伤害。因此,我有很多记录了我生活中很多东西的草纸,但我不愿意发到空间里——网络并不安全。我可以在纸上随意书写,还可以写一些狗屁不通的文字;可在网络里,我必须写得十分讲究——不太愿意让别人看到我内心真实的一面,即使他们并不想知道。

我也曾写过煽情的文字,但我却选择不让你知道——你说“不想也没时间了解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但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是我喜欢的、我正在经历的、塑造我的,这些文字往往说明了我大阶段的想法,但于你来说,就又是幼稚了。正因为你不愿了解、没时间了解,而我又恰恰发了一些这类文字,知道你一看到就要说个不停,所以周瑜打黄盖,我关了你的权限,你眼不见心不烦,而我也不用挨骂。

我如今仍然像爱妈妈那样爱你,爸爸。你肩上担负着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你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可是我们现在因为阅历不同而不可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我现在反驳你说的话并不是认为我对了,而是觉得,你的说法里有让我感觉不正确的地方,而我这一年习惯把认为别人说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言辞可能有点尖锐,对不起。

Have a good night

2016 617

父 亲 的 回 信


Dear daughter

既然你第一次选择用文字的形式和我交流,我还是用文字来回复你。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我们不用担心看见彼此的面孔,人在盛怒之下,那面孔要比平时难看N多倍,何况平时我就并不好看;二是这样可以继续保持我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形象,一个人要破坏他固有的形象是非常不情愿的,甚至是痛苦的。

首先要说明,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正因为老爸是语文老师,才看惯了一些语法错误狗屁不通干瘪无味错别字连篇且字写得像鸡爪的所谓文章;即使你的文字也是那样的,我还是会很仔细认真地去读,因为我没有选择——有一句话你说得对,你不是别人,你是我的女儿,而且目前是唯一的;如果以后你有了弟弟妹妹,我还是会认真去读你写的每一个文字,只要你的QQ没有把我屏蔽,那些文字还对我开放。

值得庆幸的是,你的文章好像还不在那些狗屁不通之列,是我真心喜欢去读的那一类。毋庸讳言,我们之间有代沟。有人说,相差三岁就有代沟,何况我们相差三十年。我经历的时代你未曾经历过,但你走过的路我基本都走过。好像我并没因此在你面前倚老卖老。

你有一个做老师的父亲,既有幸也不幸。

有幸的是,你可以生活在书香之中,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尽管你所要读的书都是专为你买的,我和你妈妈的几千册书你几乎从不涉猎。说实话,我开始是反对买你要的那些书的:家里的藏书不算太少,那么大一个书房堆得满满的;而且我认为那些书颇有营养。后来想通了,再有营养的饭菜不合口味,还是难以下咽的。我不能左右你的兴趣;有兴趣总是好的。所以后来你要买的书我们只是稍加审查即可通过。想想我们那个年代,能找到一本课外书来读,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哪还有选择的余地。我读书的时候,你爷爷强迫我们和他约法三章,其中之一就是不准看课外书。今天告诉你个秘密:那时不论是他买的还是借来看的书,我都偷偷地读完了的。今天看到你可以正大光明地读我们专为你买的课外书,你不会理解我五味杂陈的感觉。

不幸的是,你从教二十余年的父亲,阅人无数;他看一个人的开始就基本能敏锐地意识到他的结局。于是我总是不遗余力地想去改变一些我不愿看到的结果,对学生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二者的差别是,我明白我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我作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该是更为深远的;我的努力不光是为孩子,也为我自己:正常情况下,我们至少有五十年相处的时光。正因为如此,做老师的父亲会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夸张放大孩子的问题和缺点。

时代是在飞速地变化,但也有几千年未变的东西呀,譬如对爱情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孝悌的弘扬、对劳动的赞美……人类应该不会再发展到用手来走路的地步吧。你的成长和我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心路或有相似之处。我明白,我的着急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你的路只有靠你一步步走,平坦也好,坎坷也罢,都需要你自己去经历,这是成长应该付出的代价。譬如你上初中时,我就非常清楚你的数学很恼火,而你又不太明白数学在你初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性,而我当时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为你找一位班主任兼教数学的老师。今天你也终于明白,仅凭自己的好恶来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很欣慰,你能在挫折中自己悟出一些道理,而付出的代价还不算大,是你我都能承受的。同你的错误的造成不是因为我一样,你的一些成绩的取得也不是因为我。我没有为你批改过任何一篇作文,我没有指导你练一篇字,我更没有辅导过你的英语……如果这些还可以使你保留一些本来就少得有些可怜的自信的话,那我为此作出的贡献更是少得可怜。从中你也更应该明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任何人帮不了你。

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了,你今天读书的条件和我当年读书的条件有天壤之别,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的文化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点却没有任何改变:学习是自己的事,其他人帮不了你。你爷爷有时气我:他后悔当年送我读书。他以为我若留在农村留在他身边,可以任他驱使。尽管今天他在我身边,我深深明白他是万不得已才来的,他不习惯于城市的环境。但我可以保证将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对你说类似的话。如果将来某天我老眼昏花还是说出来那样的话,那我“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了”……(我这里丝毫没有诋毁我父亲的意思;我的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自愿拿出近万元修一条险峻的上学路,这种魄力和无私是你的父亲无法相比的。)

与你的成绩相比,我更看重对你性格的培养。实不相瞒,分数在人的一生中管不了几年,而性格伴随终身。

我之所以要求你记录你生活中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因为我想你在有能力的时候就开始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你现在可能不会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但若要等你将来明白了才去做时,你可能无法去做了。所以我在我的QQ空间里保存了一些你的文章。你说你用本子记录了你生活中很多东西,你说你不愿发到网络里,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你内心真实的一面;你说你和你姐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把你们写给你妈妈的明信片公之于众……你认为:开放就意味着伤害、疼痛,完全陌生则不会带来伤害。我很欣喜,你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对一个女孩子来说特别重要。生命和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远离那些垃圾人,远离那些危险的场所。

我重点想和你谈谈心理伤害的问题。首先我们该弄清楚:我的生命中谁可以伤害我?他们会伤害我吗?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伤害?……能够伤害自己的人只有自己很在乎的人。如果随便哪个都可以伤害你,那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你内心太过软弱。我以为,我们不是因为开放就受到伤害,也不是因为封闭就不受伤害;受不受伤害,关键取决于我们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我是2008年大地震后才开始玩QQ的。八年来,我写了一百多篇QQ日志,近二百篇说说,字数在10万字以上:这些基本都是我的原创。其间自然也暴露了我的不少秘密,甚至是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和隐私。一个人的隐私太多是很累人的,心底无天地宽嘛。珍惜你的人一般不会伤害你,你不珍惜的人伤害不了你。至于会不会有人认为我的自我暴露是脑袋进水了,这看法对我重要吗?我就需要那么在乎那些意见?我真实地记录我的经历和情感,我以为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将来某一天我化为尘土,我的灵魂化作一缕青烟飞升的时候,我留给这个世界的只有这些文字。当然,那时这些文字对我已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你们这代人有用呀!你可以从那些文字中领会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我的乐观、自信、豁达……你可以找出我的很多缺点,但我自认为我在性格上少有缺陷。我既不过多地沉湎于消逝的过去,也不过多地沉迷于不可知的未来,而我沉醉于最现实的今天,这恰好是我快乐的源泉。

你可以有自己的隐私,但别太多,否则太累。不要担心别人会嘲笑你写在本子上的那些文字,至少我不会嘲笑。你凡是写成文字的东西我都不会嘲笑:凡是写成了文字的,都经过了大脑的过滤。我嘲笑的是你急不择言冲口而出的有些语言: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可以在我面前故弄玄虚,未免显得幼稚和浅薄。一者我读过的书至少现在不会比你少,二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会“压迫”你至少二十年。我们可以带你走几万里路,我们也希望你可以读数万卷书。我们之所以在你上大学前想带你一起去国内国外很多地方,那是我们很清楚: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们和你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你的背影渐行渐远。我盼望着你超越我的那一天。

我曾经反对你和一两个同学走得过近,那是我担心你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因为一棵树的高大而放弃整片森林是不值得的,因为一棵树的腐烂而放弃整片森林更是鼠目寸光。千万别因一片乌云而看不到整个浩瀚的星空。

你说你曾经整日整夜地思考:我是谁,寻求什么,热衷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存在,该做什么,想要什么……但却一个都没得出答案。对此,我不知道我是该喜还是该悲。因为其中有些问题既是历史命题,又是生命起源问题,还是哲学命题;吃了那么多盐米的我解答不了,地球人都解答不了的;何况你小小年纪,能思考出什么结果来!研究哲学的好多人都发了疯,你又何必去苦苦求索。但有些问题该是你现实面对的时候了:如你该做什么、想要什么。不要好高骛远,现实点好些,人的发展都需要某个平台,你需要到达哪些平台,不用我啰嗦,你该懂的。

我不会嫉妒你爱你妈妈。母爱不讲条件,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有母爱,你再大都可以任性地做孩子。我从失去母亲的那一刻起,就失去做孩子的资格了。父爱如山,你更多的感觉是压力山大,甚至感觉不到爱的影子。如果你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从而生恨,我也不会怨你。爱和恨有时本来就殊途同归。你妈妈应该是因为爱,才爆发出她当初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潜能。如果你要因为恨才能激发出你身上的潜力,这倒是我乐见的。我相信那些恨最终会转化成爱。我们的家庭没有恨的土壤,我们没有播下恨的种子,那就不会开出恨之花,结出恨之果。这点自信,你老爸还是有的。

好了,今天写得够多了。我用文字聊很累,我想你也一样;但你打字的速度要比我快得多。彼此可以心平气和地交流,累点也是值得的。但我这次还是要违背你的意愿:把这两封信放到我的空间里。没有多少人有时间关注你我,而被人关注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不是吗?

我和你妈妈永远是你停靠的港湾

Yours father

2016617

——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5

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封信是孩子和父亲在面对面交流难以进行时而尝试采用的新的交流方式。
B.父亲善于抓住教育帮助孩子的机会,收到来信后很欣喜,并及时地回复了女儿的来信。
C.父亲在信中反复强调,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别人帮不了她。
D.孩子在信中委婉地表达了爱妈妈胜过爱爸爸,父亲对此表现出很遗憾和担忧。
9.两封信中运用了引用、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文中画线句子“我和你妈妈永远是你停靠的港湾”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眼镜儿,买啥子?”卖菜大叔笑眯眯地问一位戴眼镜的顾客。
B.在刚刚过去的什邡中学第88届春季运动会上,同学们脑洞大开,开幕式成了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
C.助人为乐的精神永不过时,当今时代依然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0.从父亲的信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有很多担忧,请分析有哪些方面的担忧。
11.根据两封信的内容,请概括并分析信中“父亲”的思想性格特点。
12.在QQ空间(朋友圈)等公共平台表达个人经历情感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是父女二人争论的焦点之一。女儿认为“开放就意味着伤害、疼痛,完全陌生则不会带来伤害”,而父亲则认为,自我表达并与他人分享是有意义的,至于“会不会受到伤害,主要取决于自己内心是否足够强大”。你赞同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2023-10-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什邡市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
B.这首词用典,化用了韩愈的诗句。
C.《减字木兰花》是这首词的题目。
D.“花不看开人易老”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14.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5. 根据情景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皙因自己的志向与众不同而有所顾虑时,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打消了学生的顾虑。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1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什邡市什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