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天津 高三 一模 2017-07-19 3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liáng)莠(xuán)涡准(gé)尔(jiān)不容发
B.栏(shǔn)(kàn)顾一(fù)药戎马倥(zǒng)
C.名(yuàn)(kē)扣扎(zā)小辫(qī)颐之年
D.船(wū)压(zhòu)乐淘(táo)风尘仆(pǔ)
2016-11-1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璜紧箍咒焦阳似火钉是钉,铆是铆
B.流弊玻璃钢革故顶新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C.旌旆绊脚石要言不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气概高材生再劫难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16-11-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让她上法院解 决问题,她又找借口         不去。
②如今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性重视,可以在奥巴马的一番讲话中         
③远山含黛,近水楼台。夜幕中,          的好溪楼变得一片璀璨。昨晚,好溪堰源头首次亮灯,古朴的亭台楼阁在灿烂的灯火下变成天上宫阙。
④除夕之夜,辞旧迎新,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天哗”是守岁场面的写照,“          ”中也寄寓着古代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A.推托     管窥一斑     美轮美奂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B.推托     管窥蠡测     精妙绝伦     寒灯短烬方烧蜡,     画角残声已报春
C.推脱     管窥一斑     精妙绝伦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D.推脱     管窥蠡测     美轮美奂     寒灯短烬方烧蜡,     画角残声已报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歌手姚贝娜患癌症去世给年轻人敲响了警钟。医学专家告诫:对于个人身体健康问题上,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规律地作息,并注意锻炼身体。
B.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C.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表示:保护台湾同胞海外的一切正当、合法权益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大陆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D.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乐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这已成为社会共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B.沈从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或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或表现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C.契诃夫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2016-11-1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韩国民族文化
周国平
韩国民族文化缤纷优美,摇曳多姿。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
民间社会的世俗生活不仅在礼仪、节日的安排上体现一致性,而且民间化的儒家文化传统在两国都是如影随形。从韩国最常见的传统图案龙、凤和太极图便可见一斑。龙、凤同是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频繁出现的彩绘符号,也同是令人景仰的高贵的文化图腾。从中国古代易经学说八卦图源生而出的太极图,是韩国国旗的基本图案。它是朝鲜王朝后期制定的国旗,太极图均分为二,十分对称。上面红色部分代表阳,下面蓝色部分代表阴,阴阳是古代宇宙的象征,是相互对立而又臻于完美、和谐与平衡,也是两种伟大宇宙力量的象征: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等。
同为东亚地理版图一员的韩国,处在儒家文化圈中。辐射而生的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这种儒家工商资本主义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亲情关系、地缘关系等儒家伦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家庭生活、企业管理,大到选举活动、政府体制。
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这样,韩国民族文化既有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又有西方文化神本思想的融合;既与华夏炎黄民族文化有着系出同缘的类似,而又有着高丽民族自成一家的韩风韩韵。
一衣带水,明月相随梦魂归。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丽大藏经》,到世代相传的“玄鹤琴”;从高丽王朝期间取代了“乡歌”的“长歌”,到简单、凝重、优美的响亮瓷器;从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的韩国书法,到新罗时代用音乐伴奏的由舞蹈动作演绎成的叫“处容”的戏剧。从上短下长的传统韩服,到韩国建筑彩绘的“丹青”;从味道香辣的韩国泡菜,到独具特色的高丽参;从正月十五吃核桃,到立春吃春天的野菜;从夸张怪诞的韩国面具和纵情歌舞的面具舞剧,到韩国知名的佛教寺庙浮石寺、海印寺、华严寺;从精美悠久的风景名胜石窟庵,到绿意盎然的雪岳山;从音调柔和、富有韵味的韩语,到结构组合科学而且简单易学的韩文。浸透着韩国民族文化的丝丝点点,无不令人心动。
一花一国度,一景一世界。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无穷花三千里华丽江山,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保全我们的江山”,韩国国歌《爱国歌》中的歌词正是一个民族弘毅进取的精神写照。而无穷花坚韧的性情也告诉我们:韩国与朝鲜隔着三八线的分离,也是如同我们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苦痛与等待。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11日,略有删改)
6.下列关于韩国民族文化渊源及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民族文化源出东方文化根系,并深受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
B.唐代文明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很大,之后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
C.在韩国民族文化中可以看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影子。
D.融合东西文化精华的韩国民族文化又自有其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7.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文书写形式与汉字完全相同,但又有结构组合科学、简单易学的特点。
B.龙、凤图案在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同是高贵的文化图腾。
C.韩国民族文化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长歌”“处容”“丹青”等都是代表。
D.韩服、泡菜等日常生活物品也体现出了鲜明的韩国民族文化特色。
8.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浸润与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B.“唐乐”是一种经韩国人之手进行个性化改造了的,但仍具有大唐遗风的传统音乐形式。
C.《高丽大藏经》和浮石寺在韩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说明了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
D.韩国国花无穷花,不仅美丽,更体现了韩国民族坚贞弘毅的民族精神。
2016-11-18更新 | 930次组卷 | 4卷引用:西南师大附中2010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畀汝,勿急也。”过数日,翁益弥留。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即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故云。月生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壈未历,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月生孝友敦笃,亦即不敢复言。
无何,翁大,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肉之。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无何,兄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不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遭,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土葺墉,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呜呼!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抑何其神哉!”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生哀之固:坚决、执意
B.翁大,寻卒渐:加剧
C.妻及长子相继殂谢,无益甚聊:依靠
D.余偶其居里过:拜访
10.10.下列句子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兄老病卒/斧今时入山林
B.徐性刚烈/冰,水为之,寒于水C今可矣/其皆出于此乎
C.月生之苦况/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符合李八缸所预言李月生的“坎壈”的一组是
① 数年,家渐落
② ②斋葬之谋,勿与校计
③ ③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
④ ④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
⑤ ⑤益失所助,至绝粮食
⑥寻买贩羊者之妻徐,翼得其小阜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⑥
12.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讲述父亲为儿子未来的生活做周密安排的故事,塑造了李八缸这一具有远见卓识、智慧、慈爱并有些传奇色彩的父亲形象。
B.李八缸病重给儿子分钱财时,不搞平均主义,对这种明显偏向哥哥的做法,李月生很失望。
C.李八缸分财不依常规的原因,是他有一双慧眼,他看准了儿子的现在与将来,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
D.小说最后写李八缸用托梦的方式告诉儿子钱在哪里,这一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化了主题。
13.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生虑一旦不虞,觑无人,即床头秘讯之。
(2)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3)翁临终之治命,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皆谶也。
2016-11-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诗歌鉴赏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 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注】1.只自:唐代口语,作“独自”讲,句中有“心甘情愿”之意2.觉:梦醒。
17.“秋逼暗虫通夕响”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18.“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分别包含对比,请任选一句加以具体说明。
19.《秋夜曲》写的是思妇怀远,《秋思赠远》写的是远人思亲。“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2016-06-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20. 默写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秋色的名句。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
(2)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写人的功业。贾谊《过秦论》中有“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 。
(3)古诗文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句子颇为精彩,如《荆轲刺秦王》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善用比喻修辞,《劝学》用“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用来说明做事要用心专一。
(5)古诗文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中常感叹人生短促,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_________,为欢几何?”
2016-11-1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容易(0.9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瓦屋听雨
朱胜国
①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到了黄昏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蚕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啮殆尽。夜色渐渐浓起来,人家的窗户大都紧紧地闭着,朦胧的灯光影影绰绰,透过雨窗望去,模糊得像瞌睡人的眼睛。灯光照着的地方,依稀可见晶亮的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
②本想出去走走的,雨却越下越大了。也罢,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
③我的居所是几间瓦屋。这种过时的建筑懒懒散散地分布在城市的一隅,恰好为喜欢怀旧的人们营造出古朴的意境,更何况我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着久违的想念。这些瓦屋据说很快就要被拆除了,这当然是一桩好事。但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雨是世上最轻灵的东西,能将那厚重的钢筋水泥敲响么?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高楼那样庞大而僵硬,雨滴敲在上面,立即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④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雨势减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怀春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似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便漫漶出不尽的情意。
⑤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回雨,他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当然,在人的种种情愫中,应数爱情最令人心动,勾人魂魄了。我时常把雨声想像成顾盼生辉的少女在舞蹈,她们的舞步时而齐整,时而凌乱,时而轻盈,时而沉重,传出变化多端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像在诉说喃喃的情话,有时候,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应,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⑥我曾困惑于古人填词作诗,为何总喜欢运用雨的意象。今夜瓦屋听雨,算是有了一些感悟。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际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少不更事的时候,总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人间沧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之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⑦雨还在屋顶上轻轻的弹唱。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摈弃尘世的杂念,投入地听一回雨呢?
21.作者说“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从全文看,“瓦屋雨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22.文章第③节,作者为什么说“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
23.赏析文章第一自然段
24.请你写出两句古人写雨的诗词,(课内外均可)并分析不同诗句中“雨”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怀。(不能用文中已用的诗句)
25.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写瓦屋听雨时以高楼听雨作反衬,更显出瓦屋听雨时亲近自然的诗意。
B.从全文看,作者对庞大而僵硬的高楼带有明显的排斥情绪,与对瓦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C.本文引用了司空曙、陆游等唐宋诗人的诗句,给文章平添了典雅的韵味。
D.瓦屋听雨,既有回忆往事,又有痛惜岁月难再,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紧迫感。
E.作者瓦屋听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不能摈弃俗世杂念的些许遗憾。
2016-11-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6. 阅读这段小故事,选出对音乐大师王洛宾引用该故事的用 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A.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B.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C.坚持几年就可能学成武艺
D.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2016-11-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容易(0.94)
27. 将下面的一个单句,变成4个短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漏掉信息。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2016-1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8. 从下面这则新闻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感悟和思考。
2013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在香港揭晓,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品牌入选,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入选品牌最多的三个国家。中国(包含港澳台)入选品牌共计204个,占整个亚洲品牌500强的40.80%,位居第一;日本有164个品牌入选,占32.80%,位居第二;韩国位居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虽是亚洲消费市场成长最强劲的地区之一,但企业品牌仍难获消费者认同,甚至在本土市场亦如此。同期发布的“亚洲品牌忠诚调查”结果显示:和日本人心目中的前10名品牌都是日本品牌相反,中国人心目中的前10名品牌都是外国品牌。
2016-1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9.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你被他人特别注意而产生的感觉就是存在感。存在感是一种比美貌和财富更强大、更恒久、更幸福的力量。 每个人都希望自我得到重视,受到广泛关注。互联网时代, 更是一个寻求“存在感”的时代!人们在利用各种方式刷存在感,来提高幸福指数;但刷得太多太滥,就等于把自己放到一辆狂奔的赛车上,只顾往前冲,遗忘了两边美丽的风景。

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感”?请以“存在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85一般词语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9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260.94表达准确选择题
270.94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280.65新闻短评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1-250.94其他散文
三、文言文阅读
9-160.4史传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17-190.4
五、名篇名句默写
20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作文
290.15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