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望京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高二 期中 2023-12-04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作文主题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言:字
B.其君者也                                        贼:伤害
C.察乱何自起                                     当:应该
D.魏王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2023-12-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望京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治天下可运掌上/我树成而实五石
B.圣人以治天下事者也/吾其无用而掊之
C.任重道远/死不亡者寿
D.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世世洴澼絖为事
2023-12-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望京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知者明
A.为之于未有B.敏于事而慎于言
C.仁以为己任D.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2023-12-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朝阳学校望京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日益减少,人们将目光投向海洋。海洋蕴藏着地球34 %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海洋环境恶劣,油气钻采需要科技含量更高的设备,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其中关键设备之一。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一般分为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两种。固定式平台包括坐底式、导管架式等,移动式平台包括自升式、半潜式等。其中,导管架平台具有甲板面积大、可变载荷大、结构安全可靠等优点。世界上第一座设备齐全的钢质导管架平台,于1947年在美国墨西哥湾水深6米处成功安装。此后,导管架平台数量迅速增加。

导管架平台主要由导管架、桩和上部结构三部分组成。其中导管架和桩,通常称为支撑结构。按腿柱数量分类,导管架通常有以下九种形式:三腿柱导管架、四腿柱导管架、八腿柱导管架。此外,还有十二腿柱导管架、十六腿柱导管架等。例如,259米水深的Hondo平台是八腿,313米水深的Cognoc平台是十二腿。导管架的外形类似细长形的金字塔,腿越多,底座相对越稳固,但也更费钢材,体积也更大。整个导管架在陆上预制完成,运至海上采油处再定位、安装、合拢。这大大地,减少了海上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导管架平台通常用于浅水海域油气资源开发。但海洋中蕴藏的油气资源有近一半埋于超过300米的深海之下。300米水深是油气行业划分浅水与深水的界限。随着水深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和所需投入也会呈几何倍数增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数千座导管架平台中,仅有9座导管架高度超过300米。

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渤海湾地区,水深局限在20米。80 年代末期,开始在南海100米水深范围内勘探和生产。南海是世界上最有前景而又尚未大规模开采的油气资源区,油气田大多在300 米~500米水深范围内。我国现有导管架平台约300座,最早的是1985年投产的渤海埕北油田,水深在16米左右﹔2014年投产的荔湾3-1平台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导管架平台,水深达到了190米。我国在200米水深及以上海域通常采用“浮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与这种开发模式相比,深水导管架平台开发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将生产系统从水下搬到了导管架平台上,大幅降低了钻完井工程以及后续的生产操作成本。

(取材于牛童、吴家鸣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2年4月25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在中国南海海上安装完成。“海基一号”平台总高度达340.5米,导管架高302米,是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总重4万多吨,打破了中国海上单体原油生产平台的重量纪录。

“海基一号”之前,我国绝大部分导管架平台是200米及以内级别的导管架。如果按照200米级“依葫芦画瓢”设计300米级的深水导管架,就会极大增加成本,也就失去了开发深水导管架的意义。况且,我国现有的最大吨位的下水驳船也装不下那样的“大家伙”。深水导管架高、大、重,结构复杂,因此重量控制是最为关键的技术。“海基一号”团队自主设计,反复模拟,最终将导管架“八腿”变“四腿”,创新地采用了水下楷架和百米级大跨度空间X支撑结构,导管架变小变轻,同时还能承载更大的上部生产模块与环境力,最大化地发挥了钢材性能。这一方案的实施,为整个项目节约了至少3000 吨钢材和1亿元的工程投资。

建造“海基一号”导管架时,团队改造延长一号滑道,确保导管架有足够空间“躺”着被建造。另外,对驳船“海洋石油229”进行浮箱加宽、摇臂升级换新、调载系统升级、总纵强度加强、主锚机换新等多项改造,提升其运输下水能力,力保导管架装船出海需求。海下组装时,首创“三艘主作业船”联合作业模式,创新应用“运输姿态监测系统”和“下水运动监测系统”,攻克带压注水、水下灌浆、海床存在沙坡沙脊等多项技术难题,确保“海基一号”精准安装就位。

依托“海基一号”,我国将在南海同时开发陆丰15-1和陆丰22-1两个油田,全部投产后高峰日产原油达5000吨,这将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供应能力。

沿用“海基一号”的设计模式,享用“海基一号”的建造经验,流花11-1平台高338米的深水导管架在珠海已开工建造,建成后将超过它的前辈“海基一号”。“海基一号”的技术会被一代又一代海油人掌握,“海基一号”的名字也会在海油人走向深水油气开发的历程中留下光辉的一页。

(取材于黄玉玺、刘琪伟等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导管架平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不可移动的平台。B.导管架起支撑作用。
C.外形细长似金字塔。D.深水域使用相对少。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海基一号”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度和重量刷新了我国相应海上平台的现有纪录。
B.优化导管架设计是因为现有技术造不出足够大的平台。
C.与其他同等级深水导管架平台相比,性价比更高。
D.从设计到安装,其中多个环节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改进。
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在海域的水深决定着导管架腿柱数量。
B.我国导管架平台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
C.“海基一号”设计力求导管架轻且承重大。
D.创新技术有助于“海基一号”精准安装。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管架平台的导管架分步在陆上建造、海上安装,经济高效。
B.全面地开发南海油气资源,需要采用深水导管架平台的模式。
C.生产系统移至导管架平台上,能更好承载生产模块与环境力。
D.加大下水驳船的承载量并非提高深水导管架性能的根本办法。
8.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海基一号”平台建成的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1】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2】,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3】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4】,可往求之。袜材当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5】。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注:【1】与可:文同,字与可,开创“湖州竹派”。【2】轮扁:善于砍木造车轮的工匠。轮扁对正读圣人之书的齐桓公说,自己斫轮的手艺无法传授给儿子,因为“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3】缣素:可书画的细绢。【4】彭城:徐州。【5】箨龙:竹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心其所以然   识:知道,懂得
B.而读书者   与:给,给予
C.袜材当于子矣   萃:集中,聚集
D.苏子   辩:能说会道
10.下列语句中的“竹”,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必先得成于胸中B.岂独
C.今夫夫子之托于斯D.此数尺耳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从像蝉腹蛇蚹一样长着条条横纹的竹笋,到像拔剑一样高挺的十寻修竹。
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快速地起笔跟从心中所想,运笔一气呵成,去捕捉自己心中所见的成竹。
C.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庖丁,正在屠宰牛,而饲养动物的人却从解牛的过程中悟出了饲养之道。
D.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苏辙从来不画画,所以他仅仅能理解文同寄托在墨竹形象上的思想情感。
1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同苏轼两人书信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同故意告诉士大夫们“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然后调侃苏轼能收到很多可以做袜子的珍贵丝绢。
B.文同在信尾跟苏轼开玩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意思是打算在珍贵的鹅溪绢上画万尺长的寒竹。
C.苏轼幽默地回应文同,“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意思是知道你并不想画画,而是想得二百五十匹鹅溪绢。
D.“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意在讥讽文同穷困潦倒,汉川的竹子虽然贱如蓬草,也不该乱挖竹笋来吃。
13.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以本文第一段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明“学而时习之”的必要性。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释:①757 年,“安史之乱”进入第三年,辗转投奔肃宗的杜甫被授左拾遗,不久就因上书言事,触怒肃宗,被放还羌村探望家小,《羌村三首》即作于此时。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两句,写诗人刚进村远望所见,寻常之景中寄寓着诗人微妙的感觉和心情。
B.“柴门”两句,写诗人长途跋涉,终于回到家,其中有辛酸,也有如释重负的喜悦。
C.“妻孥”两句,是说妻子儿女对我此时才回来感到吃惊,并因为我晚归而伤心流泪。
D.邻人的“感叹亦歔欷”,既有对诗人能归家的羡慕之情,又有触景而生的自伤之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鸟雀噪”,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狗吠”“鸡鸣”写法相同,都是用乡村常闻之声,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
B.从全诗看,“偶然”二字可作为诗歌的核心和点睛之笔,它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同时将诗歌前后内容紧密联结在一起。
C.本诗所写的诗人遭逢世乱、飘荡在外的事实,恰可为《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等诗句作注。
D.诗人以质朴的语言、传神的笔法将亲人团聚之后悲喜交加的心理刻画得真切细腻、生动传神,情感表达深挚而又富于变化。
16.本诗结尾处,作者与家人“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请结合全诗,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要“更秉烛”?又为什么会有“如梦寐”的感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