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2-09
1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一: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材料二:
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
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
(摘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强烈情感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尤其是抒发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更能解决新时代诗歌缺钙的问题。 |
B.当下某些诗人鼓吹欲望性“个人写作”,认为“宏大写作”缺乏诗性,把自己缩进了自我的狭小天地,远离了社会人民。 |
C.诗歌要有崇高思想,听取伟大心灵的回声,在回归自我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学会与之对话、对抗,并超越它们。 |
D.新时代诗歌要照亮社会、照亮心灵,就要努力找到诗歌创作中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共存的解决之道。 |
A.新时代优秀的诗歌作品,应继承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崇高传统,要具备能使人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的崇高美。 |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对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超越,情感高度并不一致。 |
C.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引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必须避免“假大空”的伪崇高。 |
D.“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 |
A.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联动,是诗歌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 |
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 |
C.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大诗。 |
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 |
5.材料二中说“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请结合节选的诗歌内容谈一谈材料二这么说的理由。
请你们张开双臂欢迎我①吧,
让我把花束和香气,
把阳光和温暖,
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节选自艾青《太阳的话》(1942年1月14日写于延安)
注释:①“我”指太阳。
【知识点】 学术论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我”与阜平乡农民一家之间的互帮互助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 |
B.文章的末尾,大伯要买红布和黄布回家做新旗,不仅因为这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事,更因为大伯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的欢欣和热爱。 |
C.原文中面对女孩的斥责“我”感到愤怒与挂火,但考虑到得罪了老百姓对部队影响不好“我”就心平气和了下来。 |
D.斥责“我”时的严厉、承诺做袜时的坚定、织布时的利落体现出妞儿是一个伶牙俐齿、内心火热、聪明勤劳的山地女孩。 |
A.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由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 |
B.文章第三自然段写阜平特有的风土人情,意在强调山地人民艰辛的生存环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又烘托出他们无私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 |
C.文中画线句运用“扭”“登”“浸”等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写,将女孩俏皮活泼、率真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也被灿烂的笑容化解了。 |
D.小说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结构。 |
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9.孙犁的小说常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知识点】 孙犁(1913-2002) 中国现当代小说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①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 ①菑:同“缁”,黑色,引申为污染。②折阅:折本,亏损。③崇:同“终”。④厌:同“压”,堵塞。⑤县:同“悬”,差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
B.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
C.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
D.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
A.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中的“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
B.“谏争”同“谏诤”。在古代,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责,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从政权层面来讲,很多朝代也都设置了专事谏诤的官员,以提醒君主正确行事,或议论朝政,提出建议。如秦代设“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 |
C.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和本文“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中的“驾”含义相同。 |
D.江河,今指大河的泛称,但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 |
A.小人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就能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
D.瘸了腿的甲鱼一直走,不停止,也能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拉车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做”的区别。修身也应像瘸了腿的甲鱼一样,贵在行动。 |
(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君子品格是古人尤其是儒家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德,要想成就这种美德,离不开学习和修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修身的途径,修身是学习的目的,而这二者都要注重积累和坚持。对于“学习”和“修身”,作为儒家集大成者的荀子有着深刻的见解,请阅读本文,并联系课文《劝学》,说说荀子主要讲了什么道理,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
【知识点】 荀子(前313-前238) 《荀子》 诸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