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3-12-11 3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口述历史是指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我国口述历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近年来,一系列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其他历史、人文的纪录片大量使用了口述历史的叙事方式,其所带来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是采访任何复述者、转述者或者专家学者都无法达到的。

首先,口述历史是一种重要的纪录片叙事方式。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创作者可根据所创作的纪录片题材和风格来选择具体的叙事方式。对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而言,尤其是类似抗日战争、长征、抗美援朝等重大战争题材的纪录创作而言,邀请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叙事,再配合史料、影像、专家评述等表现方式,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印证,从而还原历史,并增加纪录片内容的真实性和可看性。

其次,口述者往往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是“第一现场”的讲述人,其口述历史往往具有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其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还原,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传播效果。

再次,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距今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其亲历者或间接参与者的年龄已超过八九十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在者会越来越少。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相关档案管理部门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抢救性”采访,对类似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影像口述记录,拍摄、制作他们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回忆和口述,能够形成一批极其珍贵的口述历史影像档案,从而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

除此之外,口述历史具有以微观视角呈现宏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口述历史最能体现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的特性,因为它具有个体叙事的特点,呈现一种微观的视角。而恰恰是这种个体的、微观的视角,不仅丰富了叙事的层次,还印证了宏大历史事件中的具体内容,具有宏大叙事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从而起到了以小见大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纪录片创作要多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情感和心态,以口述人的微视角、小切口追溯历史、还原历史,以个体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反映时代风云,凸显历史主题。

总之,对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而言,口述历史为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创作的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叙事效果等都提供了更多真实历史的呈现。通过对口述历史恰当、合理的运用,纪录片可以发挥口述历史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于洋《口述历史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

材料二:

2020年10月21日首播的纪录片《英雄儿女》共涉及80余个英雄故事和人物,其中有浴血奋战的志愿军英模,有踊跃支前的工人、农民、文艺工作者、医生、爱国工商业者,还有为志愿军缝军装、做炒面的普通人,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抗美援朝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展现了志愿军将士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精神,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责任担当。

创作过程中,采访组奔赴多地,采访到的志愿军老战士达10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02岁的时任志愿军炮兵第一师师长文击,年龄最小的是80岁的时任志愿军工程兵文工团团员艺兵。导演陈真认为:“我们就想尝试用另一种办法,将视角放低,找到在战争中被忽略的人物,在历史当中被忽视的细节,用这些大时代背景下有生命的个体的遭际勾勒出一幅战争时期的历史画卷。这也许是与过去宏大叙事中所表现的很不同的一段历史,但是我们认为它是一段别样真实的历史。”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许多人对“口述历史是否值得相信”这一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源于诸多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因素不能被完全忽视或消除,因此研究者们应该尽力去完善和细化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

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尽管他们亲身参与到事件的进程中,但也容易将他们看到或经历过的视为历史事实的全部,事实上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可以掌握完整的历史真相。口述访谈的被访者以普通平民居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会影响他对一个事件的理解深度。因此,平民的身份导致了认知能力的受限,且单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来看,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单一而有限的。尤其是在交通闭塞、通信初步发展的时期,普通民众能够接收信息的渠道只有报纸、广播或电报,更遑论那些只能够通过信件才可以勉强进行信息交换的古老年代。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而当人们无法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断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角度,若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降低历史真相的可信度。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基于这一点,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陈述的回忆也是有限且具有选择性的。经历过相同历史事件的人,如果在这个事件中他们所记忆的片段是相同或相似的,那么这段口述历史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但是,如果他们在脑海中所提取的记忆有限,忽略了某些细节,甚至是他们有意而为之,从而导致不同的口述者陈述相同事件时发生偏差,那么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口述历史的可信度。

访谈者在获得口述历史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访谈者的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一段口述历史的成功与否。所以,对于访谈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在访谈过程中因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

(摘编自黄心怡《借用新闻访谈技巧提升口述史可信度的实践探析》)

1.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创作纪录片可以带来超越采访复述者、转述者或者专家学者这种形式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B.在创作纪录片时应以口述人的微视角讲述时代故事,着重关注小人物的情感、命运和心态。
C.区别于过去宏大叙事中所表现出来历史,导演陈真在《英雄儿女》中展现的历史具有别样的真实性。
D.过去交通闭塞,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这就决定了被访者的认知是有限的,不能还原历史事实的全部真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三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肯定了口述历史的价值。
B.口述历史是宏大历史事件中具体内容的印证,同时也具有宏大叙事所无法替代的特性。
C.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看待复杂的历史,否则得出的观点往往会受到立场的影响并与史实产生偏差。
D.访谈对象的选择和访谈者的业务能力都是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的不能被完全忽视或消除的重要因素。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保尔·汤普生认为:“通过人民的声音,把人民的历史交还给人民。”
B.柯林伍德认为:“历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人事,历史也就是人事的历史。”
C.雷蒙阿隆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了解过去的生活,展望未来。”
D.古华认为:“然而历史是严峻的。历史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4.纪录片《英雄儿女》是如何体现出口述历史这种形式的优越性的?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
5.假如你是某访谈节目的负责人,接下来一期节目主题是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拟邀请事件亲历者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口述,为了保证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你将从哪些方面开始准备?
2024-01-04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列车上遇到的姑娘

拉斯金·邦德

我一个人独自坐了一个座位间,直到列车到达罗哈那才上来一位姑娘。为这位姑娘送行的夫妇可能是她的父母,他们似乎对姑娘这趟旅行放不下心。那位太太向她作了详细的交代,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避免同陌生人交谈,等等。

我是个刚刚瞎了眼的盲人,面对突如其来的黑暗世界,我感到更多的是对一望无际的黑暗世界的无奈,于是我选择在空闲的晚上,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坐上这班通往穆索里的列车,不必感受大白天的人来人往,只有车轮轧过铁轨时发出的富有律动的声响……以及这车厢内挂着的盛开着大丽花的秋日穆索里的美画。在充满幻想与静谧的夜里,我就能忘记自己已经全然陷入黑暗的现实。

我不知道这位刚上车的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嗒啪嗒”的声音,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列车上的大长椅轻微地向下抖动了一下,我断定她已坐下了。

“你是到台拉登去吗?”火车出站时我问她。

我想必是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因为我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她低低地惊叫一声,末了,说道:“我不知道这里有人。”

是啊,这是常事,眼明目亮的人往往连鼻子底下的事物也看不到,也许他们要看的东西太多了,而那些看不见的人反倒能靠着其他感官确切地注意到周围的事物。

“我开始也没看见你,”我说,“不过我听到你进来了。”我不知道能否不让她发觉我是个盲人,我想,只要我坐在这个地方不动,她大概是不容易发现庐山真面目的。

“我到萨哈兰普尔下车。”姑娘说,“我的姨妈在那里接我。你到哪儿去?”

“先到台拉登,然后再去穆索里。”我说。

“啊,你真幸运!要是我能去穆索里该多好啊!我喜欢那里的山,特别是在十月份。”

“不错,那是黄金季节,充满了诗意,就像这车上的画一样,你也觉得这画里的穆索里美得很别致,对吧?”说着,我脑海里回想起眼睛没瞎时所见到的情景——漫山遍野的大丽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到了夜晚,坐在篝火旁,喝上一点白兰地,这个时候,大多数游客离去了,路上静悄悄的,远山在青黑色的夜幕里只剩依稀可见的几条弧线。偶尔能听见露水从松针上滑落的声音,然后落地,绽开,又归于平静……就像到了一个阒无人烟的地方。

她默默无语,是我的话打动了她?还是她把我当作一个风流倜傥的滑头?还是说她也沉浸在这画中的穆索里了呢?接着,我犯了一个错误,“外面天气怎么样?”

她对这个问题似乎毫不奇怪。难道她已经发觉我是一个盲人了?不过,她接下来的一句话马上使我疑团顿释。“你干吗不自己看看窗外?”听上去她安之若素。

我沿着座位毫不费力地挪到车窗边。窗子是开着的,我脸朝着窗外假装欣赏起外面的景色来,晚风扑在脸上,似乎要把微凉的信息传达到我脸上的每一根绒毛。我的脑子里能够想象出路边的电线杆飞速向后闪去的情形。“你注意到没有?”我冒险地说,“好像我们的车没有动,是外面的树在动。”

“这是常有的现象。”

我把脸从窗口转过来,朝着姑娘,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都默默无语。“你的脸真有趣。”我变得越发大胆了,然而,这种评论是不会错的,因为很少有姑娘不喜欢奉承。

她舒心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宛若一串银铃声。“听你这么说,我真高兴,”她道,“谁都说我的脸漂亮,我都听腻了!”

啊,这么说来,她确实长得漂亮!于是我一本正经地大声道:“是啊,有趣的脸同样可以是漂亮的啊。”

“你真会说话。”她说,“不过,你干吗这么认真?”

“马上你就要下车了。”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谢天谢地,总算路程不远,要叫我在这里再坐两三个小时,我就受不住了。”

然而,我却乐意照这样在这里一直坐下去,只要我能听见她说话。她的声音就像山涧淙淙的流水。她也许一下车就会忘记我们这次短暂的相遇,然而对于我来说,接下去的旅途中我会一直想着这事,甚至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也难忘怀。

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的节奏慢了下来。姑娘站起身,收拾起她的东西。我真想知道,她是挽着发髻?还是长发散披在肩上?还是留着短发?

火车慢慢地驶进站。车外,脚夫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车门附近传来一位妇女的尖嗓音,那想必是姑娘的姨妈了。

“再见!”姑娘说。

她站在靠我很近的地方,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撩拨着我的心房。我想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可是她已飘然离去,只留下一丝清香萦绕在她站过的地方。

门口有人相互撞了一下,只听见一个进门的男人和姑娘几乎同时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声“对不起”。接着门“砰”地一声关上,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列车员嘴里一声哨响,车就开动了。

列车慢慢加快速度,飞滚的车轮唱起了一支歌。车厢在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摸到窗口,脸朝外坐了下来。现在我有了一个新旅伴,也许又可以小施骗技了。

“对不起,我不像刚才下车的那位吸引人。”他搭讪着说。

“哦,我只是和她聊了聊天气,以及这辆车的目的地。”我不动声色地接话。

“是穆索里吗?那个美丽的地方。”

“是啊,很美的一个地方,就像这车里的画一样,漫山遍野的大丽花……”

“您也很喜欢以前这车里的画对不对?”那个男人问道,“不过一个月前换上的这幅夕阳下的恒河也很美呢!”

正准备发挥精湛演技的我听到这话愣住了,我本打算好说出口的有关穆索里的一切风景在这一刻都被我咽回了肚子里去。

“可刚刚那位姑娘……”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哦,那姑娘很有意思……”他说。

“您能不能告诉我,她留着长发还是短发?”

“这我倒没注意,”他听上去有些迷惑不解。“不过她的眼睛我倒注意了,那双眼睛长得很美,可对她毫无用处——她完全是个瞎子,您注意到了吗?”

6.下列关于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我”经常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提到穆索里美丽的山和大丽花,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已然失明的惋惜。
B.在询问窗外天气的过程中,“我”与那位姑娘实则在进行一场心理博弈,都刻意避开了对可见事物的直接回答,以此隐藏自己盲人的身份。
C.文中的“我”因为某种原因成为了一个盲人,这使得“我”的内心出现了些许厌世的情绪,这也是“我”在车上不断“小施骗技”的原因。
D.“进门的男人”是小说的次要人物,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小说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揭晓了姑娘的盲人身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匠心独运,文中送行夫妇对姑娘的不放心,以及姑娘被“我”的声音吓了一跳等多处细节都为后文姑娘盲人身份的揭晓做了铺垫。
B.小说语言风格清新,句式多变,长短句结合,用诗意的语言塑造了诗意的画面。
C.小说运用了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既使得文笔细腻生动,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作为一个盲人的身份。
D.小说结尾实现了突转,使得小说情节出现波澜,增加故事性的同时也使得“我”在列车里与姑娘的对话变得合理且耐人寻味。
8.请结合文本,从叙事艺术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将小说写得引人入胜的。
9.小说中“我”和火车上遇到的那位姑娘都是盲人,但两人似乎都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是盲人。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曹参,沛人也。秦时为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兵而东。迁为戚公,属砀郡。其后,从西攻阳武,下轘辕、缑氏,河津。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破秦。汉王即皇帝位,参为相国。高祖六年,黥布反,参从悼惠王将车骑十二万,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

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曹参相齐时,齐有七十座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参于是用黄、老术。参为相国三年,薨,谥曰懿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

(节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材料二:

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其初相齐,闻胶西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参于是避正堂以舍之,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然入相汉时,未尝引盖公为助也。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隐居深山,蒯彻为参客,或谓彻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二人者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凡此数贤,参皆不之用,若非史策失其传,则参不荐士之过多矣。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曹参不荐士》)

材料三: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节选自陈亮《酌古论序》)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对应字母写在答题卡上。

天下初A定B悼惠王C富D于春秋E参F尽G召H长老I诸先生J问K所L以安M集N百姓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指断绝,阻绝。与《劝学》中“而绝江河”的含义不同。
B.处士,古时称有德有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也泛指所有未做过官的读书人。
C.拾遗,补录缺漏,也指补正别人的过失。唐代设谏官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
D.胜,指超过,战胜。与《〈老子〉四章》中“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中的“胜”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在秦末起义中追随高祖,攻克胡陵、方与、阳武、轘辕、竹邑等多座城池,骁勇善战,战功显赫。
B.曹参当初在任齐国相时,接纳精通黄老之术的盖公的建议,以黄老学说为指导思想治理齐国,他任齐国相九年,齐国平安无事。
C.曹参对待胶西盖公的态度和他对待东郭先生、梁石君的态度是不同的,洪迈认为曹参有不举荐士人的过失。
D.陈亮认为,文武之道是统一的,只不过是后来人们误解而将其分开,才能与智慧的存在,应该是一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2)二人者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
14.曹参为人是否符合陈亮在《酌古论序》中的观点?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3-12-1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踏莎行

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寓情于景,用“深沉”的“院落”、“寂静”的“池塘”写女主人的生活环境,透露了境中人的孤单与寂寞。
B.“宝筝”“篆香”两句对仗工稳,表现女主人公有相思而无法于弦上诉说,眼看着“篆香消尽”而懒得去添,以致帷冷屏寒,其难以入睡的不堪。
C.“残红”句,写花即刻凋零,预示着春天将逝去,女主人公慵懒不愿照镜子。
D.下阕结句中的“又”字平凡且神奇,把相思的情形无限延长,凸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16.“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被认为是文学最高境界之一种。该词写思妇怀人,通篇却没有一个字点破本题,请结合该词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
2023-12-17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