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12-24 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昂其直,居为奇货B.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翼日进宰
2023-12-2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抚之,气息惙然
A.而其直B.成
C.而心目耳力俱D.征民间
2023-12-24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3. 下列加点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成不敢敛户口B.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C.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D.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2023-12-21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物故非西产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④掭以尖草
⑤问者爇香于鼎
⑥既而得其尸于井
⑦令以责之里正
⑧折藏之,归以示成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③/②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④/②⑤/③⑧/④⑥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5. 下列对古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即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B.丁口,即人口。古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八岁男子称口。
C.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凡府、州、县的生员等,每年都要参加岁考。
D.抚军,官名,明清两代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的民政和军政。“巡抚”这一官名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2023-12-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 技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要断句,请选出应断之处的对应字母。
汝大A卤莽B惹他C何为D幸先以我名E告之F不然G股已H断矣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钵,指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B.股,本义指大腿,此处与《促织》中“已股落腹裂”中的“股”意思相同。
C.尼僧,在佛教中,女子出家为尼,梵语叫作比丘尼,又叫尼僧,也叫女僧,或叫尼众,俗称尼姑。
D.《聊斋志异》,明代短篇小说集,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2)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9.作者想借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023-12-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卡夫卡的创作个性和文学世界可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找到背景。从小到大的压抑的环境造就了他内敛、封闭、羞怯甚至_______ 的性格,而且还内心_______,容易受到伤害,对外部世界总是持有一种戒心。他在去世前的一两年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奇特的叙事者“我”是一个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地洞的小动物,但这个小动物却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充满了隐忧、警惕和恐惧。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代人处境的象征性_______,意味着生存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_______,它的寓意是深刻的。这个小动物在地洞中的生活也可以看成作者一种自我确认的形式,借此,卡夫卡也揭示了一种作家生存的特有的方式,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内心的生活,回到一种经验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卡夫卡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地窖一样的处境中沉思冥想的内心写作方式。这是一种喧嚣动荡的外部世界生活构成了巨大反差的内在生活,衡量它的尺度不是内在体验和思索的深度,而是生活经历的广度。

10.依次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1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B.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林庚《说“木叶”》)
C.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苦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鲁迅《祝福》)
D.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为恰当的句子。
2022-09-29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当时的布拉格孕育了一批杰出的犹太知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卡夫卡曾经说过:“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而是我本身就是由文学构成的,我不是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①在这些人当中,卡夫卡毫无疑问是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世界级作家
②当然,类似先例在各国的文化史上不胜枚举,原因也大同小异
③然而他在世时基本默默无闻
④难以被当时的社会理解和接受等
⑤这些人有很多共同特点:都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都在德语文化中长大,遵父命在大学里学习法学等显学,却不愿子承父业,而是希望成为无法养家糊口的作家
⑥但是,在我看来,卡夫卡之所以死后才享誉世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文学创作
A.③①④②⑤⑥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D.⑤①③⑥④②
2020-04-15更新 | 351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随堂小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14.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删词语)
①《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小说。
②荒诞派小说《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③卡夫卡认为《变形记》的创作动机是要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
(1)《变形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卡夫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

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妙哉,妙哉,那些平趴在地下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了,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注】①本篇小说作于1917年冬,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通过简洁的叙事和景物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悲惨的气氛。
B.“我”骑着煤桶去买煤,实际上可能是去寻找一种足以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精神能量。
C.“‘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这种错觉强化了“我”不能立即付钱的窘迫心境。
D.“我”没有赊到煤,是因为我是骑着桶漂浮在空中,而不是拎着桶走进煤店。
1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事件,展现了主人公“我”在借煤时的复杂心理,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读者的代入感。
B.小说对一件悲惨的冻馁事件做了冷峻的幽默处理,结尾叙述“我”被老板娘的围裙扇走,让人体会到一种含泪的幽默感。
C.小说中“我”骑着桶去赊煤这一情节,与魔幻现实主义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的叙述方式是一致的。
D.小说最后一句视角的变化意味深长,从“我”转化为地上的人的视角,视角的转移暗示“我”将彻底弃绝这个冰冷的世界。
17.作家塑造的煤店老板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
18.“荒诞”是卡夫卡小说的重要特征,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荒诞与现实的关系及其表达效果。
2022-06-13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一中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文言小题
5
文言文阅读
1
语言文字运用
3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小题
1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通假字选择类
20.65词类活用选择类
3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古今异义选择类
40.8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选择类
50.85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  教育科举选择类
二、文言文阅读
6-9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三、语言文字运用
10-120.65一般词语  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13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140.4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四、现代文阅读
15-180.65卡夫卡  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