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随堂检测
全国 高二 随堂练习 2024-04-01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请简要概括《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二部分的内容。
2020-10-1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新闻的导语,本段有什么作用?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3. 《别了,不列颠尼亚》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4.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根据要求答题。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14】

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五星红旗的升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5. 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试分析《别了,“不列颠尼亚”》中这段文字运用的手法。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阅读《不列颠尼亚》节选,赏析部分加点字词的作用。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鉴赏品味《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段话的表达效果。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8. 本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描写时注重细节描写和气氛烘托,请结合例子分析表达效果。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9. 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
2023-08-18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1,2,3,4,5,6,7,8,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概括文章大意课内
20.65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分析段落作用课内
30.85新闻、通讯、访谈  分析段落作用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40.65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  分析段落作用课内
50.65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课内
60.65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  理解重要词语课内
70.65分析语言特色课内
80.65新闻、通讯、访谈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课内
90.65新闻、通讯、访谈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分析语句的作用课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