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都是革命家撰写的回忆录,都是亲身经历,带有纪实性质,既书写心志,也有教育激励后人的意图。
B.《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标题中的“我们”是指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的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
C.《修辞立其诚》阐明了“立其诚”的三种含义——学说真诚、言论真诚、文章真诚,由为人到修辞,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D.《小二黑结婚》展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农村新生活的面貌,《党费》突出表现斗争的残酷,这两篇小说在表现革命斗争和生活画面时各有侧重。
2024-03-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 . 按要求选择。

(1)以下关于《乡土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
B.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积累,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
C.“差序格局”是指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D.《乡土中国》这类书籍具有较强逻辑性,阅读时要注重分析整体框架。
(2)以下是小明写给图书馆长的一封电子邮件,在逻辑方面存在一处问题。请帮他找出问题(     
尊敬的馆长:

您好!

【甲】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考虑。

【乙】首先,希望以后能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丙】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养的提高。

【丁】其次,希望在买书上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发展。

小明

2024年1月

A.【甲】B.【乙】C.【丙】D.【丁】
2024-02-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按要求选择。


(1)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乡土中国特点的一项是(       
A.未婚男女必须征得双方家长同意才可以结婚。
B.与年长者在一起,必须保持恭敬有礼的态度。
C.认为打官司丢人现眼,往往选择私了的方式。
D.为了避免双方利益纠纷,找一个熟人做证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流浪地球2》定位于在超越民族性的跨文化认同中,去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对于包括郭帆等在内的当下新一代中国电影人而言,______。在此过程中,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念,已然渗透于新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创作与表达之中。


①在这样一种场域中,电影的视听表达,不再只是对经验世界的再现
②而是融合了经验视觉与超经验视觉的表达策略
③电影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商品
④进行一种蕴含探索性与实验性的艺术创造
⑤更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思想实验的场域
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③⑤①②④D.④⑤③②①
2024-02-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句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

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䓖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

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

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

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

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被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

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

(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十分悠久。
B.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
C.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
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不过,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量不能过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此后,许多文人还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
B.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
C.文章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先阐释了“芷”的文化属性,再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
D.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
3.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楚辞《七谏·沉江》中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切入,意在表明人们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
B.文中列举沈从文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的例子,有力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
C.文章引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来证明很多人还是早就认识到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的观点。
D.文章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阐述这些内容时,作者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也注意了语言的生动形象。
4.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
5.白芷为什么会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部分中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
2024-01-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7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6 .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
2024-01-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7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按理论贡献和实践功绩的顺序来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先介绍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一面,而在后面论述其实践功绩的时候,恩格斯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2023-12-19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10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8 . 以下对于课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喜看稻菽千重浪》借用诗句为题,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喜看”既写出袁隆平获得荣誉的心情,也写出人们对袁隆平巨大贡献的喜悦和激动。
B.《插秧歌》的颔联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艰辛,意在表现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同时也是一首游仙诗。本诗的意境雄伟,变化莫测,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笔法,被视为诗仙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D.《登高》前两联采用描写的笔法,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后两联采用叙述的笔法,以述说为主,但述中有情。全诗情与景交融相洽而诗意愈深,有无限悲凉之意。
2023-11-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下面对教材中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实录性新闻的范例,作品瞄准特定的现场氛围,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人和事,传递了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
B.《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样,都是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优秀案例。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政论性的讲话,较多使用了“决无”“必然”“从来”等表示强调的词语,体现了鲜明的观点和坚决的态度。
D.《大战中的插曲》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的事情,但文中有关日本战俘改造的内容偏离了文章主题。
2023-11-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展现了屠呦呦哪些优秀品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023-09-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随堂练习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