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实用类文本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4-29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中,动物进化出了伪装本领。那么植物会不会伪装?什么情况下会伪装?150年前,科学家关于植物利用伪装躲避天敌的猜测就已经零星出现,但一直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实。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来源——“自然选择”理论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曾认为植物几乎不会“隐藏自己的需求”。

但近年来,随着色彩测量技术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人们重新燃起了对此话题的热情。科学家们发现的不少证据显示,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种伪装策略来防御天敌。

从2012年起,孙航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牛洋博士在做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植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变研究时,开始关注伪装植物。“我们从高山上的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注意到很多当地人采挖贝母,有时甚至会向我们推销刚采挖的鳞茎。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梭砂贝母的伪装和叶色变异。”牛洋介绍到,“在一些群体中,梭砂贝母呈现常见的绿色,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它们则与背景融为一体,大多显出灰褐色,非常隐蔽。”牛洋博士介绍,他们起初推测,与囊距紫堇相似,这种伪装可能也是应对食草动物的防御策略。但在多地经过长达数年的观察,他们并没有发现动物取食梭砂贝母的明显证据。

“由于体内富含生物碱,贝母属植物具有很强的化学防御,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动物取食,那梭砂贝母为何要伪装?这让我们很困惑。”牛洋说。后来,他们才意识到,梭砂贝母的地下鳞茎长期遭到大量采挖,而这种采挖本身,有可能产生强烈的选择压力。这也意味着梭砂贝母的伪装,可能与人类有关!

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一猜想,研究团队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比较了动植物伪装策略进化的差异、推测了影响植物伪装进化的要素,这不仅是一个惹人着迷的话题,更关系到人类与植物未来的关系和命运。

“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人类取用贝母已经有2 000年的历史,当代大规模采挖的历史超过80年。”牛洋说,为了评估每个群体遭受的采挖强度,他们从川滇一带基层药商那里得到了过去6年间梭砂贝母干品总量数据,并估算出每个群体单粒贝母鳞茎的干重。他们惊讶地发现:要获得一千克干燥鳞茎,意味着要挖掉3 000株以上的贝母。这样的选择压力非同小可。牛洋说,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他们得到潜在贝母产量,从而获得了每个群体的采挖强度。与此同时,他们发现采集强度越大的地方,贝母伪装得也越好。

紧接着贝母色彩之谜的研究又摆到了眼前。牛洋与同事再次来到高山流石滩,采集每个群体的反射光谱数据,又根据专为人类设计的CIELAB色觉模型,量化植物与砾石的光谱,算出在群体之间梭砂贝母体色确实有显著差异。利用这一模型,他们还计算出贝母与生境岩石背景的匹配程度,来为伪装程度提供衡量的指标。

“背景匹配是利用自身色彩融入背景,让采挖者难以发现,实现伪装。”孙航说。考虑到采挖压力可能在较长历史内有变化,他们还评估了伪装程度与采挖难度的关系。

因落脚地方不同,有的鳞茎采挖只需几十秒;有的长在数十厘米深处的石缝中,挖一颗需要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从价值和时间成本计,采挖者往往会放弃,遭受的采挖压力也较小。从实际经验看,越是难以采集的群体,植株伪装越好,与周围灰褐色的石头“浑然一体”;越是容易采挖的植株,越会“大模大样”地保持通体透绿的本色。梭砂贝母的体色与生存有显著的相关性,伪装增加了它们的生存概率。然而,“变色”的过程仍有诸多有趣的自然之谜。

(摘编自赵汉斌《植物化身“变色龙”是人类“逼”出来的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150年前,科学家就已经有了植物利用伪装躲避天敌的看法,但是因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实,只能算是猜测。
B.2012年之前,孙航和牛洋博士并未关注到伪装植物。这之后他们从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最终顺利解答了这一谜题。
C.梭砂贝母一般为绿色,但有时则与周围景物的颜色相似,与囊距紫堇不一样,梭砂贝母不是利用伪装来抵御动物取食。
D.两位学者对贝母伪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实地调研、科学的统计和评估等方法实现的,其结论具有一定科学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设问方式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再提到150年前科学家的猜测,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话题,体现了文章的层次性。
B.文中多次引用孙航和牛洋博士说的话,既能对说明内容做出具体解释说明,同时也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C.“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采集每个群体的反射光谱数据”“量化植物与砾石的光谱”等语句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
D.“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种伪装策略来防御天敌”“这也意味着梭砂贝母的伪装,可能与人类有关”中“可能”体现了文章的严谨性。
3.请简要概括孙航、牛洋等人对贝母的伪装研究的结论。
2024-01-0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一度电,诞生于哈密煤电公司,可不要小看我只有一度,我可以让家中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可以让电视机开10小时,可以让冰箱持续运行36小时,可以将8公斤的水烧开等等。

在哈密煤电公司,生产一度电需要多少煤呢?按照其目前的生产状况,生产一度电需要300克左右的标煤,所以它就是我的动力之源

这些煤炭想要进入煤场,可是需要经过电厂的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层层把关,检验合格后才能成为我的原料的。燃料管控中心通过该系统对进场煤炭进行采样、制样,实现煤样统一规范管理。

检验合格后的煤炭进入煤场,等待着被传输至锅炉,开启它们的高光时刻

在煤炭正式输送至锅炉之前,电厂需要先向锅炉内注水,这里的水我们叫它除盐水。

我们的生产用水来自城市中水,也就是经过集中处理后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电厂需要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将城市中水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

中水经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后,便会进入除盐水制水系统,制得除盐水。

制得的除盐水会进入除盐水箱,利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后经给水系统向锅炉补水待加热。同时,制得的除盐水还会用于循环水、闭式水等系统补水。

完成除盐水向锅炉内的炉水系统注入后,我们的原煤小伙伴儿就要再次出场啦。

燃料运行会将它们通过输煤皮带输送至原煤仓,进而开启一系列神奇的蜕变……

原煤通过皮带传送至原煤仓,经给煤机落至磨煤机内,在磨煤机内原煤会被碾压成煤粉,在风的作用下,经分离器后由煤粉管进入炉膛,煤粉管出口配有两层等离子点火系统,用于锅炉点火及炉膛稳燃。送风机向锅炉内提供燃烧氧量,使煤粉燃烧,产生热量。

煤粉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锅炉内的除盐水受热蒸发形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锅炉内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产生机械能,机械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至此,我终于诞生了!

我会被输送至电厂的升压站,集控中心的小哥哥们会对我进行升压、并网,之后便可以被发往全国各地发挥我的威力了!

我虽然成功诞生,但通过煤炭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灰渣、烟尘及各种排放物,如果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身为清洁型的能源企业,怎么会轻易放过它们?所以除发电外,污染物排放也有一套特定处理流程。

煤燃烧形成的灰渣会落入干渣机粉碎,冷却后输送到渣库。炉膛燃烧产生的烟尘会通过水平烟道、尾部竖烟井进入脱硝系统去氮氧化物,之后进入电除尘系统除去烟尘,再到达吸收塔脱硫,最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所谓的除氮操作,就是使烟尘进入尾部烟道的脱销反应器,通过电厂尿素车间生产的氨气传输至反应器中与催化剂反应消除烟尘中的氮氧化物,实现烟尘脱硝。

随后,烟尘会通过锅炉烟道进入电除尘车间进行除尘,电除尘后粉尘荷电,依附到极板上,通过振打电机击落至灰斗,通过仓泵传输至灰库。

最后是进行脱硫作业,去氮除尘后的烟气会进入吸收塔。利用球磨机磨制石灰石产出碳酸钙浆液,输送至吸收塔,对塔内上升的烟气进行喷淋,从而与烟气内的硫化物进行反应,生成石膏,达到脱硫效果。

成功脱硝、除尘、脱硫的烟气会进入烟道,由烟囱排出,此时的烟气已经化为了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尾气,飘向蔚蓝的天空。

整个发电过程中,作为电厂大脑的集控中心会全程对生产流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摘编自《一度电的诞生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度电,看似很少,却可以让我们的灯泡、电视和冰箱同时连续使用10个小时以上,非常厉害。
B.除盐水的制成和循环利用,说明我们平时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经过集中处理仍然有大用途。
C.煤粉燃烧、除盐水受热蒸发、过热蒸汽做功推动发电机等一系列过程,在不停进行能量的转换。
D.煤炭燃烧排出的烟气想要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需要对其成功实施脱硝、除尘和脱硫等工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对污染进行脱硝、除尘、脱硫等排放处理,煤电成为清洁的环保电力,对环境完全无污染,可以大力发展。
B.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污染物排放,集控中心对生产“一度电”全流程进行了监控,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C.文章第1段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一度电”的作用之大;文末将“集控中心”比作电厂“大脑”,形象说明其控制作用。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语言,通俗生动地对“一度电”的生产与排放物处理进行了介绍,既能引起阅读兴趣,又易于读者理解。
6.一度电是怎样诞生的?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3-10-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非常荣幸在这里接受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一生物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在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

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经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也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隆重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

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启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对此我深感鼓舞和欣慰。为此,我也衷心感谢为青蒿素发现和应用作出诸多贡献的中国同事们和国际友人们。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我呼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使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药研究工作。我带领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的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10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100%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从分子到药物

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于1972118日,终于找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长在北方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比较低,药物生产需要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项目的大团队成员在四川找到了含量高的青蒿。

1973年秋,我们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这样,我们终于打开了新抗疟药物的大门。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奎宁”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
B.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上世纪50年代,由于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失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
C.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全国范围的“523”项目抗击疟疾。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表现了她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D.屠呦呦因中医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表现了其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
B.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可以让材料更真实、准确,增强说服力。
C.屠呦呦查阅大量文献,并勇敢做尝试青蒿素的志愿者,表现了她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9.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3-11-02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致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菌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因为科学家无法将它们简单归类,所以将自然环境中所有的生命体划分为植物、动物和菌类三个部分。菌类无法自己产出营养物质,只能依赖其他有机体,这一点同动物一样。它们一部分细胞壁由甲壳质组成,而且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这一点又同昆虫很相似。许多菌类是树木重要的伙伴,它们通过将自身环绕在树的根须顶端,并在上面继续生长,来帮助树木寻找水和营养物质。借助棉花状的黏稠物质,菌类将自身的有效表面积扩大了好几倍,相应地也将更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带进树里;菌类可以阻止重金属一类的有毒物质侵害它们绿色的小伙伴,还可以提供一道有效的屏障,来抵御其他有侵害性的菌类。

菌类的作用远不只这些。树木之间能通过根系相互沟通,比如在面临虫灾或者旱灾威胁时,它们可以互相警告。但是树木自身的根脉无法伸展至所有的角落,于是菌类的经络就接替了继续向远处传递信息的任务。科学家称此为“树木互联网”。树木对于菌类的这项服务也给予了皇家礼遇般的回馈,树木将接近三分之一的产物——大部分以糖分的形式,赠予了这些隐秘的助手。三分之一是什么概念呢——大约是整个树干的木材那么多的物质(最后三分之一的物质用于生成树枝、树叶以及树上的果实)。菌类需要这些充足的能源,不仅用于维持生计,而且为了结出“果实”。那些你可以采集的菌菇,实际上同苹果树上结出的苹果是相类似的。真正的菌类生长在地下,它们会伸展出极细的白色菌丝,与许多植物根系交织在一起,因此菌类可以有很大的尺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菌类是位于美国马卢尔县国家森林公园的一种深色的蜜环菌。这株蜜环菌覆盖了9平方千米的面积,重量至少有600吨。这也是地球上人类认知领域内最大的生物,估算之下,它的年龄应该超过几千年了。然而这株蜜环菌给树木的服务却不怎么周到,因为它为了获取营养物质,最终致使周围的树木死亡。

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菌类都是在秋天结“果实”?答案存在于树木。大多数可食用的野生类菌菇都是间接由于树木的糖分而产生的,为此树木必须先产出足够多的糖分。在春天和夏天,大部分树木自身需要糖分,用来生出新芽、长出新的叶片,并且结出果实。而到了夏末,大部分树木已经为冬天和来年春天储备了足够的养料,多出来的养料可以赠予它们在地下的菌类同伴,此刻那些菌类正在努力地繁衍壮大。这样一来,菌类就能产出美味的菌菇,之后你或是那些专业采摘团就能前来采集了。

其他的野生果实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也就没有引起牟利人群的注意。除了榛子或味苦的野苹果以外,黑莓、覆盆子、蓝莓以及黑刺李也属于这类不怎么受欢迎的野生果实,但是人们至少可以将它们煮成美味的果冻。现在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人们会不会拿走动物的食物呢?野猪、狍子、鸟、蜗牛以及昆虫都迫切依赖这些果实,它们从其他地方很难获取到缺乏的卡路里。在提到菌类时,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些采摘团留下的一大片空空如也的地块,真的很不利于自然。相反,如果你只是采集一点菌菇供自家食用,并且舍弃那些明显被虫蛀过或啃食过的菌菇,那么饥饿的野生动物还能有足够的食物,更主要的是,你采摘的菌菇反正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树莓类果实情况又不太一样,因为大部分莓类果实原本在树林里根本找不到。不管是黑莓、蓝莓还是黑刺李,都需要充足的阳光,而在原始森林里却得不到阳光。只有在渐伐或皆伐后,才会有足够的阳光照到地面,这些植物才能长成。但是护林员和森林工作者也不希望阳光使森林变成农田,生长着无人播种的果实。而对于动物来说,这份水果供给本身就是非自然的,所以如果你采摘一些果实自己吃的话,正好非常合理。

(摘编自《出发去采蘑菇》,有删改)

10.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菌类生物的细胞壁由甲壳质组成,而且没有中枢神经系统,这一点又同昆虫很相似。
B.菌类能阻止重金属一类的有毒物质,提供一道有效的屏障,来抵御有侵害性的菌类。
C.树木的根脉无法伸展至所有的角落,菌类的经络就接替了继续向远处传递信息的任务。
D.真正的菌类在地下会伸展出与植物根系交织在一起的白色菌丝,有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将接近三分之一的产物全部以糖分的形式赠予了菌类,证明了菌类无法自己产出营养物质,只能依赖其他有机体。
B.菌类在地下生长之大,白色菌丝与许多植物根系交织在一起,文章例举美国马卢尔县国家森林公园蜜环菌进行佐证。
C.采摘团留下的空地,其实夺走了其他动植物的食物,很不利于自然,如果只是少量采摘自己食用,对自然的影响不大。
D.因为原始森林缺乏阳光,大部分莓类果实原本在树林里根本找不到,所以莓类果实对动物来说这份水果供给没有意义。
12.实验中学将组织开展“家乡菌类志”实践研究活动,第一小组拟对本地区开展主题为“本地区菌类的品种及其生存习性”的调查研究,请你就该课题的调查方法给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2024-01-21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生存,植物必须对周边视觉环境的动态了如指掌,为此它们需要知道光的方向、强度、持续时间和颜色。毫无疑问植物可以察觉人类可见和不可见的电磁波,我们只能感知波长范围较窄的一段电磁波,植物却能感知到波长更短或更长的电磁波。不过,尽管植物能看到的光谱的波长范围要比我们能看到的宽广得多,它们却看不到图像。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把光信号转化为图像,但是能够转化成调控生长的种种指示。植物没有眼睛,正如我们没有叶子,但是我们和植物都能察觉到光。

视觉不仅是察觉电磁波的能力,也是对这些电磁波做出反应的能力。视网膜上的细胞察觉到光信号,把信息传递给大脑,然后我们便能够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植物同样可以把视觉信号转换成生理上可识别的指令。植物如果只会用茎尖看到光是不够的——它们还得吸收这些光,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指令,告诉茎要弯曲。由多种光受体产生的复合信号可以使植物在变化的环境中将其生长调节到最佳状态。

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来看,植物光敏色素和人类的感红光视蛋白并不是同一种光受体——虽然它们都吸收红光,却是不同的蛋白质,有着不同的化学成分。作为我们视觉媒介的光受体,只能在其他动物体内发现;作为一株黄水仙的视觉媒介的光受体,则只能在其他植物体内发现。当然,植物和人类的光受体在一点上是相似的——它们都由一种蛋白质和一种与之联结的能吸收光的化学成分构成。受自然法规的限制,光受体要发挥作用,肯定要采取这种结构。

并且,动物和植物都含有叫作隐花色素的蓝光受体。植物体内的隐花色素不会引起向光效应,但在植物生长调控中,它可以行使其他几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控制植物的生物钟。植物像动物一样,具有名为昼夜节律钟的生物钟,和正常的昼夜周期同步运转。对人类来说,这种生物钟调控了我们生命的各个方面,比如何时感到饥饿,何时觉得筋疲力尽等等。我们的身体及行为每日发生的这种变化叫作昼夜节律,因为即使把我们关在完全照不进阳光的封闭房间中,这些变化也仍然大致以24小时为周期循环往复。跨越半个地球的飞行会使我们的昼夜节律钟和昼夜信号不再同步,这就是时差反应。昼夜节律钟可以被光照重新调节,但这需要几天的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待在室外有光照的地方要比待在阴暗的宾馆房间中能更快地把时差倒过来。

隐花色素这种蓝光受体,主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光照来重新调节植物的昼夜节律钟。隐花色素吸收蓝光,然后向细胞发出信号,表明现在是白天。如果我们人为地改变植物的昼夜周期,它一样会有时差反应(虽然不会发脾气),需要花几天时间才能重新调整过来。比如说,如果植物叶片在正常情况下在傍晚合拢,在早晨张开,那么颠倒它的光暗周期会让它的叶片在黑暗中(本来应该是白天的时刻)张开,在光亮中(本来应该是夜晚的时刻)合拢。但这只是刚开始的情况。叶片的开合在几天之内就会调整到和新的光暗周期同步。

在蓝光控制昼夜节律这个现象的分子水平上,植物和人类是用相似的办法看到蓝光的。隐花色素的功能居然如此恒定地保留下来,乍一看令人吃惊,但若从演化的视角来看就不觉得奇怪了。早在动物界和植物界分道扬镳之前,在单细胞生物中就已经演化出了昼夜节律钟。这种原始的昼夜节律钟的功能很可能是为了保护细胞免受高强度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当这种早期的生物钟运行时,隐花色素的古老祖先监视着细胞周围的光环境,把细胞分裂调整到夜间进行。直到今天,在包括细菌和真菌在内的大多数单细胞生物中,仍然可以发现这种相对较为简单的生物钟。后来,以这种所有生物都共同具备的光受体为起点,生物的光感继续演化,便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形成彼此有别、各具特色的两套视觉系统。

(摘编自丹尼尔·查莫维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有删改)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能感知不同波长范围的光,却无法看到图像,这是因为它们没有人类一样的神经系统来转化光信号。
B.植物的光受体由一种蛋白质和一种与之联结的能吸收光的化学成分构成,人类的光受体则没有这种构成。
C.植物体内的隐花色素不会引起向光效应,但在植物生长中可以控制植物的生物钟;能吸收蓝光,向细胞发出信号。
D.作者从演化的视角来分析昼夜节律钟,认为原始的昼夜节律钟的功能可以保护细胞免受高强度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将植物与人类的相关比较中,介绍了植物感知不同波长电磁波的超强能力以及对这些电磁波做出反应的能力。
B.文章告诉我们昼夜节律钟调控了人类生命的各个方面,不受环境和地域限制,昼夜节律钟与昼夜信号同步,始终会以24小时为周期循环往复。
C.文章介绍了隐花色素这种蓝光受体的功能、演化等内容,并以植物的叶片合拢张开为例进行了说明,从而突出这种蓝光受体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D.文章举今天大部分单细胞生物体内的隐花色素这种蓝光受体能控制昼夜节律的例子,意在说明更为高级的植物能控制得更好。
15.请结合材料概括人类和植物相同的视觉特点。
2023-07-26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轮满月,皓明如镜,人间岁月静好。然而,由于太阳风不停歇地吹向行星际空间,间或伴随着太阳爆发,没有大气层的月球表面远非静好,甚至饱受高能粒子辐射的轰击。这样的轰击会给登月带来哪些影响呢?

对于探月,最危险的是高能粒子对设备材料和器件的影响。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授史全岐说。高能粒子的轰击会对电子设备和卫星材料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导致仪器噪声增加、传感器读数错误、太阳能电池板退化等。围绕月球轨道运行的卫星也可能会被带电粒子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导致设备提早退役,另外,人类如果较长时间暴露在超过安全标准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会发生癌变,所以对于在月表作业的航天员来讲,过量的辐射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此前有研究表明,当太阳风质子与月球土壤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水,因此了解太阳辐射对于月球表面的作用规律,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在月球表面的沉积位置和方式,以供月球作业的日常消耗,并作为航天器燃料的来源。

当月球公转到远离太阳的一侧时,地球磁场会对其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地球磁场在夜晚面可以被拉得很长,形成磁尾,从而偏转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给月球罩上保护罩

也就是说,在月球公转周期的四分之三时间里,太阳风中的质子、电子等会直达月球表面,犹如暴风骤雨袭击月表;在剩余的四分之一时间里,月球会进入地球的磁保护伞——磁层中。

此前观测和模拟工作已表明,由于地球磁层的保护,运行在月球轨道上的航天器和在月面上活动的航天员会在满月期间相对安全一些。然而史全岐团队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此前认为的安全期也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

2012年3月8日,一道行星激波袭向月球,阿尔忒弥斯月球轨道探测器正在附近运行,它装载的磁强计探测到空间中卫星所在位置的等离子体速度以及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并将数据传回地球。研究人员发现行星际激波通过后,太阳风发生了大幅度转向,导致磁层在月球轨道处产生大幅度的偏转:磁尾就像被风吹拂的风向袋一样摇摆。

这样的摇摆导致月球的空间天气大变脸:处于满月期间的月球直接暴露于地球磁鞘(被加热和压缩的太阳风)之中,如果此时月表上有探测活动,而宇航员和基地设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即便有着地球磁层的保护,他们仍然有可能被太阳高能粒子袭击,就像在狂风暴雨中,人即使站在伞下,仍然会被雨水淋到。

山东大学史全岐团队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唐斌斌共同合作,通过观测和模拟,对月球空间天气的变脸原因进行更细致的探索。两种不同的全球磁流体模拟结果都表明,月球位置上的磁尾偏转主要受太阳风的控制,时间尺度约为半小时,史全岐表示,未来可以通过距离太阳更近的卫星去监测这种偏转。一旦偏转现象发生,就可以马上把信号传递到地面,人们就能经过模型分析,预测它到达月球后会使磁层偏转到什么程度。如果偏转得很厉害,就可以提前几十分钟进行预警,通知关闭月球上的设施敏感仪器,并让宇航员马上躲到掩蔽设施中去。

(摘编自张佳星《新发现!安全探月,地球磁场这把保护伞也不是十分靠谱》)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风不停歇地吹向行星际空间,月球无时无刻不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B.太阳辐射的高能粒子会损坏电子设备和卫星材料,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C.因月球公转作用,地球磁场在夜晚面可以偏转太阳风,为月球提供保护。
D.2012年3月8日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对于月球的磁保护作用并不稳定。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远观“一轮满月,皓明如镜”的美好,具有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功能。
B.文中“犹如‘暴风骤雨’”“大变脸”等借助比拟写法,增添了说明的形象性。
C.“此前观测和模拟工作已表明”,通过对研究情境的界定,表现出严谨的态度。
D.“即使站在伞下,仍然会被雨水淋到”形象写出了磁尾摇摆对探月活动的影响。
18.依据本文,你对安全探月有什么建议?请简要说明。
2023-07-2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细菌的衣食住行

高士其

衣食住行是人生的四件大事,不但人类如此,就是细菌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人类这样讲究罢了。

细菌是极微极小的生物,是生物中的小宝宝。这个小宝宝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住在哪里?怎样行动?我们不妨见识一下。

好哇,请细菌出来让我们瞧一瞧!

不行,细菌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它只有我们眼珠的二万分之一大小。好在几百年前终于有人发现了它们,这个人就是来自荷兰的列文·虎克。列文·虎克一生的嗜好就是磨镜片,在他屋子里存着好几百架自制的显微镜,他天天在镜头下观察各种微小东西的形状。有一天他研究自己的齿垢,忽然看见好些微小的生物在唾液中游来游去,好像鱼在大海中游泳一般。这些微小的生物就是我们现在所要介绍的细菌。

我们起初以为细菌没有衣服,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才晓得它们个个都穿着一层薄薄的衣服,科学的名词叫作“荚。这种衣服的成分是,要把它染成紫色或红色才看得清楚。细菌很怕热,若将它们抹在玻璃片上,放在热气上烘,顷刻间这层蜡衣就融化了。细菌又很爱体面,当它们来到人类或动物的体内游历,或在牛奶瓶中游弋之时,穿得格外整齐,这层蜡衣也就显得格外分明。细菌的种族很多,其中以“荚膜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三族的衣服穿得特别厚,穿得特别讲究,特别容易为我们所认识。

细菌的吃最为奇特而复杂,我们若将它们详详细细地分析一下,也可以写成一部食经。在这里不便将它们的全部秘密泄露,只略选其大概而已。细菌是贪吃的小孩子,它们一见了可吃的东西便抢着吃,吃个不休,直到吃得精光为止。它们中有吃荤的,也有吃素的,但大多数的细菌都是荤素兼吃的,也有的细菌荤素都不吃而去吃空气中的氮,或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碳等。更有专吃死肉不吃活肉的腐菌和专吃活肉不吃死肉的病菌。一些平常住在水里或土壤里的细菌,到了人或动物的身上就容易被饿死。结核杆菌及鼠疫杆菌等这些穷凶极恶的病菌就很调皮,它们离开寄主之后,又能暂吃别的东西以维持生存。在吃的方面,细菌还有一种和人类差不多的脾性,就是太酸的不吃,太咸的不吃,太干的不吃,太淡而无味的也不吃,大凡合人类胃口的也就合细菌的胃口。所以人类正吃得有滋有味的时候,想不到它们也在那里不露声色地偷着吃。

多数细菌的住是和食通在一起的,吃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在哪里住就吃哪里的东西,它们吃的范围越广,它们住的区域也就越大。而且有些细菌可以随风飘游,这样,它们的子孙便散布于各地了(从前德国有一位科学家曾特意坐气球到天空去寻找空中的细菌,他发现离地面4000米之高还有好多细菌在那里徘徊)。大部分的细菌都是将土壤作为归宿,而以粪土中所住的细菌为最多,大约每一克重的粪土中住有近1亿个细菌。由土壤而入于水,便以水为家,到了人及动植物身上,便以人及动植物的身体为家。还有一种细菌叫作爱热菌,在温泉里也可以存活。

好多种细菌身上都有一根或多根活泼而轻松的鞭毛。这鞭毛鼓舞起来,它们便可在水中飞奔,伤寒杆菌能于1小时之内渡过4毫米长的路程。这一点路在细菌看来实在远得很,因为它们的身长尚不及2微米,而4毫米是2微米的2000倍。霍乱弧菌飞奔得更快,它们可于1小时之内走过18厘米长的路程,这一路程比它们的身体长9万倍,别的生物都不能跑得这样快。然而细菌若专靠它们自己的鞭毛游动毕竟走得不远。它们是喜欢旅行,喜欢搬家的,于是不得不利用别的法子。它们发现苍蝇附在马尾能日行千里,老鼠伏在船舱里犹能从欧洲搬到亚洲,心想何不就附在苍蝇和老鼠身上,这样不是也可以游历天下吗?于是蚊子苍蝇就成了它们的飞机,臭虫跳虱就成了它们的火车,鱼蟹蚝蛤就成了它们的轮船,它们便自由自在地到处观光。不仅如此,它们还会把人作为交通工具,从这个人跳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你看,在电车上,在戏院里,在一切公共的场所,这个人吐了一口痰,那个人说话口沫四溅,都是它们旅行的好机会呀。

(摘编自《细菌世界历险记》)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体积非常小,我们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直到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才发现了它。
B.细菌的表面有一层蜡制的“荚膜”,“荚膜”在被染成紫色或红色后更易被看清楚。
C.住在土壤里的细菌非常挑食,它们到了其他地方后,就会因缺少适合的食物而饿死。
D.有些细菌尽管身上长着有助于它们飞奔的鞭毛,但仍需借助外力才能进行长途旅行。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种类的细菌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点不尽相同,例如病菌和腐菌有不同的食物喜好,病菌喜欢吃活肉,腐菌喜欢吃死肉。
B.科学家发现爱热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不仅能够在肮脏的粪土中生存,还可以在氧气稀薄的高空和温度较高的热水中生存。
C.许多细菌的住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水中如果有食物,它们能够以水为家,动植物身上有食物,它们也能够以动植物身体为家。
D.文章以总分式结构展开,开篇提到细菌和人类一样也有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接着分别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逻辑清晰。
21.一篇好的科普文的用语在追求严谨准确的同时,还应以读者为中心,既要让读者易于理解也要让读者产生兴趣。本文是如何体现科普文这一用语特点的?请结合文本最后一段的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卡尔斯鲁厄就安静地躺在森林与大河之间,无数辐射状的道路如蛛网般收聚,指向市中心那座著名的18世纪的宫殿。现在,赫兹就站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专心致志地摆弄他的那套装置。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电火花发生器,有两个大铜球作为电容,并通过铜棒连接到两个相隔很近的小铜球上。导线从两个小球上伸展出去,缠绕在一个大感应线圈的两端,然后又连接到一个梅丁格电池上,将这套古怪的装置连成了一个整体。

赫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那两个几乎紧挨在一起的小铜球,然后合上电路开关。顿时,电的魔力开始在这个简单的系统里展现出来:无形的电流穿过装置里的感应线圈,并开始对铜球电容进行充电。赫兹冷冷地注视着他的装置,想象着电容两端电压不断上升的情形。在电学领域攻读了那么久,赫兹对自己的知识是有充分信心的。过了一会儿,一束美丽的蓝色电花爆开在两个铜球之间。火花稍纵即逝,因为每一次的振荡都伴随着少许能量的损失,使得电容两端的电压很快又降到击穿值以下。于是这个怪物养精蓄锐,继续充电,直到再次恢复饱满的精力,开始另一场火花表演。

赫兹更紧张了,他不是要看这个装置如何产生火花,而是为了求证那虚无缥缈的“电磁波”的存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啊,它看不见,摸不着,到那时为止谁也没有见过。可是,赫兹对此坚信不疑,因为它是麦克斯韦理论的一个预言,而麦克斯韦理论……哦,它在数学上简直完美得像一个奇迹!仿佛是上帝之手写下的一首诗歌。如果麦克斯韦是对的,那么每当发生器火花放电的时候,在两个铜球之间就应该产生一个振荡的电场,同时引发一个向外传播的电磁波。赫兹转过头去,在不远处,放着两个开口的长方形铜环,在开口处也各镶了一个小铜球,那是电磁波的接收器。

实验室静悄悄的,而他的心跳得快极了。铜环接收器突然显得有点异样,他把自己的鼻子凑到铜环的前面,看见似乎有微弱的火花在两个铜球之间的空气里跃过。一次,两次,三次,赫兹看清楚了:真的有火花从接收器的两个小球之间穿过,而整个接收器是一个隔离的系统,既没有连接电池也没有任何的能量来源。

良久良久,赫兹揉了揉眼睛,直起腰来:现在一切都清楚了,电磁波真实地存在于空间之中,正是它激发了接收器上的电火花。麦克斯韦惊人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原来电磁波一点都不神秘,我们平时见到的光就是电磁波的一种。

无论从哪一个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赫兹的名字终于可以被闪光地镌刻在科学史的名人堂里。虽然他英年早逝,还不到37岁就离开了这个奇妙的世界。然而,就在那一年,一位20岁意大利青年读到了他的关于电磁波的论文。两年后,这个青年在公开场合进行无线电的通讯表演,不久他的公司成立,并成功拿到了专利证。这个来自意大利的年轻人就是马可尼,与此同时俄国的波波夫也在无线通讯领域做了同样的贡献。

如果赫兹身后有知,将会做何感想呢?或许只会置之一笑,他是那种纯粹的科学家,把对真理的追求当做人生最大的价值。就算他想到了电磁波的商业前景,也会不屑去把它付诸实践吧?也许,在美丽的森林和湖泊间散步,思考自然的终极奥秘;在秋天落叶的校园里,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这才是他真正的人生吧?今天,他的名字已经成为“频率”这个物理量的单位,被每个人不断地提起,可说不定他还会嫌我们打扰他的安宁呢。

(节选自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黄金时代》,有删改)

2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赫兹的实验装置主体是一个电火花发生器,由铜球、导线、感应线圈和电池组成,感应线圈用于接收电流并对铜球充电。
B.赫兹合上电路开关后,有了新的猜想:当电容两端的电压上升到一定高度,电流来往于大铜球之间时,火花表演就会开始。
C.铜环接收器在没有任何能量来源的前提下,能接收无形的电磁波并激发出电火花,这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在数学上的完美性。
D.赫兹关于电磁波的论文激发了马可尼的灵感,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后来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无限电通讯领域的专利市场。
2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对卡尔斯鲁厄小城的地理环境进行生动的描绘,再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自然将读者带入迷人的科学氛围。
B.第三段将麦克斯韦的理论比作上帝之手写下的诗歌,这表现了作者对其数学理论的高度肯定和对麦克斯韦本人的崇拜。
C.第五段中“直起腰来”和“预言得到了证实”两句后面的冒号均表示引出解释或者说明,这与第四段中的冒号用法相同。
D.文章结尾以想象的方式刻画了赫兹在恬静美丽的校园中散步、讨论问题的形象,以此凸显他痴迷自然、与世隔绝的形象。
24.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请根据赫兹求证电磁波的经历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了成长,我们“献祭”了童年的自己。

②我们常常把婴儿的记忆比喻成一张白纸,其实比喻成自适应的硬盘更加恰当。就像电脑硬盘在厂里造出来,通电后就开始损耗一样,你的大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也已经开始损耗了。对于以神经元个数论英雄的人来说,14周左右的你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神经元个数达到了此生的极限。从此以后,神经元个数开始做减法,然后持续一生。成年后,你的神经元总个数,仅仅只有胎儿时期的一半。

③那么,人的记忆是通过什么储存的呢?并不是神经元胞体,而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但胎儿(婴儿)大脑只有一个原始的智能学习系统,无法处理任何事情,不像电脑可以装载高级软件和资料,直接进行复杂工作。

④人类刚出厂的时候,除了能够一味的储存大量信息外,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能力十分的低下。现在的AI就是模仿人类大脑的学习网络,一开始就是大量的信息摄入,然后不断学习,不断优化。一开始的人工智能总是给人留下又傻又蠢的印象,但随着几代升级后,很多细节就变得越来越智能。

⑤人一出生的时候,学习才刚刚开始。一方面你大脑处理能力低下,眼前任何事物,都足以让你的感官超载。而另一方面,你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记录这些新奇的信息,建立你自己的专属神经网络。

⑥但作为新生儿的你,记忆是碎片式的,还没有连续记忆。一开始主要都是5~15秒钟的短时记忆,超过2分钟以上的记忆还很少很少。

⑦那如此短的记忆是如何延长的呢?这是因为人类的突触连接具有可塑性,当建立突触连接之后,如果你再接收到相同的信号刺激,突触连接就会加强。反之则减弱。随着相关神经网络的加强,自然也就有了形成长期记忆的基础。2个月大的婴儿,一般能有一两天的记忆。1岁的时候,大脑中的突触连接已经复杂了很多。突触连接的增加,也令脑子迅速膨大。刚出生的时候,你的脑容量只有350g,1岁便达到950g,3岁便有了1260g,达到成年人的90%。

⑧既然大脑发育得如此之快,记忆又是如何消失的呢?人类的神经元或者突触连接,并不像电脑的储存单元一样被晶体管数目和布局限定死的。储存空间是随着神经元个数以及突触连接情况而自适应的。虽然在14周的时候,我们会诞生数量最多的神经元,但神经元质量参差不齐。2岁的幼儿拥有成年人2倍的突触连接。每个神经元平均有7000个突触连接到其他神经元。人脑的空间就只有1400ml左右,让10个低质量的神经元建立1万个神经连接,可能还不如一个神经元建立5000个神经连接更加的节能高效。两三岁之前,记忆信息来者不拒,会形成十分纷乱的神经网络。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基因里的庞大力量,驱动着大脑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一场盛况空前的突触修剪开始了。

⑨对于长期不用的记忆,神经连接会减弱,大脑判定相关信息没用了,就会直接删掉。最终,你的大脑留下主要的神经网络,开始删除绝大多数的杂乱链接。这个过程很像“磁盘整理+垃圾清理+智能迭代升级”。

⑩随着你大脑变得越来越高效节能,你的人格越来越稳定,但同时你的童年记忆也正在消失。两三岁以前的记忆流失速度,比大多数成年人想象中的快得多。有研究统计,5岁的时候,你往往还能记住3岁前80%的重要事件。到了7岁时,便只剩下了40%。到了8~9岁的时候,就已经只能回忆到3岁左右,成年人通常只能回忆到4~5岁,年老之后,甚至只能回忆到6~7岁。总的来说,正常人的最早的记忆能追溯到3~4岁,只有极少数人能追溯到1岁。

⑪以付出童年记忆为代价,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们的注意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集中起来,从而有了学习更多人类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记忆,是每个人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才说,在某种意义上,为了成长,我们“献祭”了童年的自己。

(摘编自瞻云《大脑为啥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为了成长,我们“献祭”了自己的童年》)

2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我们的记忆力就越强。
B.人类大脑中神经元与突触连接的数量,大体上是先增多后减少的。
C.人类大脑在摄入和储存大量信息的同时,通过不断“升级”而变得越来越智能。
D.突触连接建立之后,如果长时间不能收到相同的信号刺激,相关的神经网络就会减弱。
2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论,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那些忘掉的细节,一定被锁在深层记忆中,只要再经历相同的细节,便可以重新唤醒。
B.通过周期性的反复信号刺激,人类的大脑能够一直对2岁以前的事物保持记忆。
C.来自陕西的网友在文后评论道:大脑“内存”不足,必须删一部分才能更好的运行和记忆重要的事情!
D.来自广东的网友在文后评论道:1~3岁的所谓早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学的很多东西还是会被大脑直接删掉!
27.本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表在其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上的文章。请简要分析本文在面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写法。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是旁边的树吗?不。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但我们若踏入田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很沉默。这是因为人工栽培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大多已经失去这种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沟通的能力。它们几乎是又聋又哑,因此特别容易成为昆虫的猎物。而这自然也是现代农业必须使用这么多农药的原因之一,或许今后育种专家应该要多多少少再从森林里剽窃一点野性基因,例如把多嘴这个属性加入谷物及马铃薯的品种里。

虽然我一开始时说过树木是静悄悄的,但这点从最新的发现来看却值得质疑。一些研究人员想测试地底下是不是可以听到什么声音,不过要想把树木带进实验室里有点不切实际,因此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谷物幼苗。果不其然!仪器很快就记录到了由根部发出的轻响,频率约220赫兹。而且有趣的是没有参与实验的幼苗对它也会起反应——在播放着频率约220 赫兹声响的环境里,这些幼苗的顶端总会往声源方向生长,这意味着禾本科草类可以察觉到,或是干脆直接说听到这个频率。所以,植物可以通过声波来交换信息?我还没想过这可能代表着什么,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下次当你漫步在森林里,那些林间传来的窸窣细响,说不定不只是因为风……

(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钟宝珍译)

28.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波交换信息。
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发出警告。
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
2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
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
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一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
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
30.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1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4-6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7-90.65新闻、通讯、访谈实用类文本
10-12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13-15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16-18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19-21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22-24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25-27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28-300.65科普-自然科学类实用类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