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07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文学是一门依赖观测的科学,观测台址则是天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观测台址经历过四次变迁:市中心①(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远郊(美国基特峰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远山、远海(欧洲南方天文台、夏威夷莫纳克亚山天文台、加纳利群岛天文台)——太空。天文观测走向太空,这是由太空独有的最佳观测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天文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所需要的。与传统天文观测相比,航天器提供的不仅仅是观测,它还能游弋到行星际中去,实地采样和近距离探测。

一门科学的发展,有其内部的运行规律和发展动力(如到大气外去观测,无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只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它才会有突破性进展和辉煌成就。

天文学发展的动力有两个:其一是人类已有的认识与天文学无穷无尽的未知世界之间的矛盾,推动着人类不断地去认识宇宙,这是天文学科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天文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历史上,天文学第一次辉煌,是发达的农业社会需要的结果,是为了满足农业季节、历法和记时的需要。我国古代天文学取得的辉煌成果,是第一次辉煌发展的典型代表。天文学的神秘色彩被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地位,天文现象常被用于预测重大政治事件和朝代的兴衰变迁。这对天文学获得重视是有利的,但也限制和束缚了对宇宙天体目标本质的科学研究。天文学的第二次辉煌,是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关于日心说、望远镜、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建立和发展之中出现的。在现代科技的创建中,天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次突飞猛进,充分体现了天文学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巨大贡献,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也是冲破神学对天文学(自然科学)束缚的胜利。这一进展带有明显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例如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因此为社会广泛关注。

天文学发展的第三次辉煌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进入了空间科学技术的时代。在此期间,人类利用空间技术对于行星、地球、月亮、太阳、太阳系②(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小行星)、银河系及更为遥远的天体和宇宙,有了大量崭新的认识,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空间科技的产生,是伴随巨大的政治和军事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天文学为这个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反过来又借助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天文学进入全波段天文学的时代,并构成第三次的辉煌发展。

(摘编自艾国祥《空间天文学——当代科学前沿》)

材料二:中国古代天文学直接源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西方古代天文学的产生有同中国相同的一面,即天文学的出现源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但它也有自身特殊的一面,古希腊文化是西方科学文化的源头,哲学在古希腊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亚里士多德指出,哲学是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中产生的,是从对自然普遍原理的求索中肇始的。在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下,西方学者对宇宙天象强烈的好奇,对天体运行规律执着的探求,是西方古代天文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封建社会以前,两地天文学都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中西天文学的运行轨迹发生了变异。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奴隶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经过魏、晋、隋唐时期的长足发展,到了宋、辽、金、元时期最终进入了极盛时期。在西方,特别是在16世纪以前,基督教成为西方人的主要意识形态。根据基督教的神学理论,自然界是上帝从中创造出来的,地球被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有其特殊的地位。该学说基本上适合基督教神学的说教,因此,托勒密的学说在宗教神权的支持下,成为西方封建社会天文学唯一不变的内容。

就两地天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特点比较而言,均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中,成就最突出、最能代表中国天文学特色的是历法。从秦汉到太平天国,中国天文学家们修订的历法包括颁布和未颁布的共有94种,数量占世界第一,其精确程度也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佳境地。历法的内容与沿革大都记载于历代正史之中而保存至今,延续时间之久也为世界所罕见。西方古代天文学理论主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宇宙结构理论,即宇宙的中心是地球还是太阳,地球是静止还是运动着的。西方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宇宙结构理论有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理论上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理论,不但铺平了西方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辟了整个人类自然科学的新时代。

(摘编自陈刚《简论中西古代天文学及其特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天文学观测台址四次变迁的过程来看,人类天文观测的疆域正在由近及远地不断拓展,目前太空是理想的观测台址。
B.天文学在历史发展中曾有过三次辉煌,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是第一次辉煌的代表,是发达的农业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
C.中西方天文学都产生于奴隶社会,都曾出现过初步繁荣的景象,进入封建社会,两者虽发展轨迹不同,但殊途同归。
D.中西方天文学在历史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同的是中国的成就主要在于历法,而西方则侧重于宇宙的结构理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政治力量介入明显,而西方的宗教势力影响较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天文学的发展。
B.天文学与空间科技发展相辅相承、相互作用,天文学促进了空间科技的发展,空间科技反过来促使天文学进入全波段天文学时代。
C.假如没有哥白尼的“日心说”从理论到实践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人类天文学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程将会延缓。
D.材料二“数量占世界第一”这一表述,既赞美了我国天文学家在历法研制过程中的辛勤付出,也暗含着作者无比的自豪之情。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西汉著名的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首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运动同季节变化的关系,对于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作用。
B.清初梅文鼎认为,天体是浑圆的,用塑像来做模式,就是浑天说;把浑圆的天体画在平面上,就是盖天说。
C.鉴于太阳活动对人类和空间环境的严重影响,我国在2001~2002年发射了总重2吨的卫星,与太阳同步极轨进行观测。
D.为了解决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方向上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计划于2024年前后发射。
4.材料一中两个括号内画横线的部分,对于文章的论证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下面的文字体现了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哪些特点。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从产生一直沿用至今。其中的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到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2224日交节。秋分中的平分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指平分了秋季。秋分时棉花吐絮,各种作物渐次成熟,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汉代时秋分被统治阶级定为祭月节,人们借此祈求福佑团圆,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歌

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飞云酒楼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

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喝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

黄脸汉子朝洪志一拱手:老板果然好唱家,可否乘兴再唱一曲?洪志笑道:侯某今日就为客官助兴。就又唱了一段西皮。黄脸汉子击掌赞叹,走到桌案前,捉起笔,饱蘸了墨,就在纸上涂抹了一张画。洪志和众人不觉屏住了气,就见汉子笔墨雄浑,气势磅礴,一幅高山流水图跃然纸上。汉子掷笔拱手:侯老板,今日就以此画相赠吧。洪志苦笑道:侯某做了多年井蛙。今日得遇大手笔,方知天外有天。明日,我就关闭酒楼,专意丹青。

第二天,飞云酒楼果然改了字号,挂出洪志画坊牌匾。洪志从此终日躲在楼内作画,如此过了两年,洪志画坊在保定画坛声名大噪。

那天,洪志正在作画,忽听有人哈哈大笑:侯老板果然长进。正是当年那个黄脸汉子。洪志起身拱手:请多指教。汉子四壁看看,失笑道:侯老板果然生意人。洪志一怔:此话怎讲?

汉子哈哈笑道:我看到四壁皆是浓浓的商贾气。洪志就白了脸,木在了那里。汉子笑:不日我也开一画坊,还请侯老板多多照应。说罢,唱一个喏,转身走了。过了几天,洪志画坊对面,果然开了一座画坊,字号山月画店。门前一副对联:笔贵丹心一寸,墨崇碧血千秋。

起初两店不分高下。后来,洪志的生意就淡下来,眼睁睁看着汉子那边的生意火爆起来那汉子似乎成心与洪志作梗。洪志画梅,他便也画梅。洪志画花鸟,他便也画花鸟……洪志开始还忍让,到后来就找到那汉子店中。

洪志恶笑道: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就不怕我杀了你?汉子笑道:自古作丹青者,都是斯文中人,侯老板怎会用屠夫手段?侯老板心灵聪慧,一味争强斗狠,笔下自然呆滞,难脱俗气。侯洪志一愣,脸就红了。

汉子道: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洪志朗声而笑,拱手道:多谢指教。

那一日,来了一客商,自言河南画贩,姓李。张口要买洪志梅花图,讲好要十种梅花姿态。并说只要画得好,每张按一百大洋收购。当场放下五百定金,洪志点头应下,写了收据,洪志至此闭门谢客,画了两个月。姓李的客商前来取画,细细看过,微微皱眉道:怒我直言,侯老板是认真用了心力,只是仍旧呆滞了些,少了灵气。

洪志冷笑一声:但请指教。李客商从怀中取出一张画来,竟是一张红梅图。画中大雪纷飞,梅花争奇斗妍,一朵朵迎风欲动。两下比较,洪志那些梅花确有些呆傻了。洪志脸涨红了,朝客商拱手道:此画让我大开眼界,若兄台再宽限两月,十张画我可重新画过。

李客商道:只要画得精湛,再等两月,并无妨碍。

转眼两月过去,十张梅花图画毕,却不见李客商来取货。这一天,洪志听到有人叩门,竟是那个黄脸汉子:听说侯老板近来笔下功夫精进,也让我一开眼界。

汉子四壁观看,笑道:今日与侯老板切磋画艺,该弄些酒菜才对。洪志怔了怔,便到楼上搬下酒菜。汉子坐下独饮。洪志笑道:你不怕侯某酒中下毒?汉子笑道:你四壁画中已全无杀气,莫再饶舌,一同坐下饮上几杯。二人就埋头吃酒。汉子自斟自饮,渐渐面色潮红,饮尽最后一杯,一张口,一口血喷出来。洪志惊了脸:先生怎么了?

汉子惨笑:我将不久人世,日后不会再逼你了。今日来是要看看你那十张梅花图画得怎样了?洪志一时呆住。汉子掏出一张纸来,洪志定睛看去,正是给李客商的收据。洪志顿泪如泉涌:洪志浅薄愚昧,误解了先生一番苦心。汉子笑道:侯老板莫做女儿态,请拿纸笔来。

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汉子起身站定,拈过笔来,就在砚中饱蘸了,却不落笔。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侯洪志刚要说什么,汉子一张口,一口血就喷在了洁白的宣纸上,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汉子大笑一声,伏身在案,笔走龙蛇。就着那血,勾一幅梅花斗寒图。洪志看得眼呆,失声叫一句:先生就是……汉子似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软软坐下,脸似纸白。

洪志猛地跪倒:请收洪志为徒。汉子笑笑:你我早已师徒一场,你画梅花,便要化为梅。所谓出神入化,才可纵横无忌。洪志怔怔的,听得如痴如梦。汉子仰天笑道:幸甚至哉!惟笔在握,守拙不移,痴心不易,梅花香自苦寒来!笑罢,起身,出门。

第二天,山月画店就关了张,汉子不知去向。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侯洪志“唱了一段二黄原板”,丰富了人物的文人特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写黄脸汉子听完西皮后,挥笔赠上一幅高山流水图,暗含对侯洪志的欣赏,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
C.画线处的神态描写主要刻画了侯洪志因争强好胜的心思被黄脸汉子一语言中而变了色、一时发愣的情形。
D.小说以画梅花为主线,叙写了黄脸汉子和侯洪志之间的传奇故事,突出了在技艺精进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守拙不移、痴心不改。
7.对文中“梅花斗寒图”这一段的场面描写的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铺”“垂”“待”等词语,体现了侯洪志内心对黄脸汉子的恭敬之情。
B.“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传神地写出黄脸汉子弥留之际为了这一绝笔之作心力交瘁。
C.作者善于调动色彩,“洁白”“红红”“纸白”,对比鲜明,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D.“先生就是……”作者运用留白手法,在戛然而止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含蓄蕴借。
8.小说结尾黄脸汉子说“你我早已师徒一场”,联系小说题目“绝墨”,说说黄脸汉子为师之道“绝”在哪里。
9.学校读书小组要召开读书分享会,请向没有读过本文的同学进行推荐,从自己体会最深的三个方面写出推荐要点。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既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先主闻而恶,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先主于是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10.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B.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C.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D.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然之”的“然”与《劝学》中“𫐓使之然也”的“然”含义不同。
B.“一皆烧除”的“一”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的“一”含义不同。
C.“先主闻而恶之”的“之”与《师说》中“吾从而师之”的“之”用法相同。
D.“先主于是乃厚待靖”的“乃”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乃”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正、孟达一起入川投靠刘璋,但不得重用,郁郁寡欢,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交好,私底下三人时常感叹跟着刘璋无所作为。
B.刘璋担心曹操收服张鲁后会威胁自己,在张松的建议下派遣法正前去迎接刘备,在面见刘备后法正为刘备取代刘璋建言献策。
C.郑度建议把巴西、梓潼的百姓迁移到涪水以西,焚烧仓库田野里的粮食,修筑高垒,深挖濠沟,可是刘璋并未听取他的建议。
D.法正深受刘备器重,在攻下成都之后,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领都城及京郊地区,在内则为刘备的主要谋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2)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
14.法正不认可许靖,但还是劝说刘备重用他,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述。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②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这首诗时,生活暂时比较安定,首联表露的情感和一般山林隐士的感情相同。
B.“水流”之速与诗人心境之平和形成鲜明对比,“心不竞”表达了无意与流水相争的情感。
C.白云移动舒缓悠闲,与诗人此时的闲适心情吻合,诗人观水望云,俯仰之间,倏然有得。
D.颈联诗人移情于景,晚春因诗人处境闲寂而无聊,花草欣欣向荣因诗人苦闷而自私。
16.这首诗尾联情感深沉真挚,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